Category: 2020

道安堂恢复实体崇拜60人参与 愿你们平安(路廿四36-49;约廿19-31)

牧者耕心 文:林燕(道安堂、道仁布道处主理牧师) 诗巫南岸亚山港道安堂、道仁布道处已于今早(2020年7月19日)开始恢复实体崇拜,约有60人出席,由该堂主理林燕牧师证道,题为“愿你们平安”。 3月14日晚上十点多,池金代会长与执行部突然发出临时公告: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变幻莫测,通知教会当暂停所有的崇拜和活动两个星期;没想到的是,后来我们从暂停两个星期到至今共126天(约四个月),我们没一起敬拜,一起团契。不知大家日子过得如何?你的心中还平安不平安? 今天我们要从耶稣复活后与门徒对话当中拥抱耶稣所给的平安,让我们一起来看约翰福音廿19:“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一、群体的不平安 耶稣的门徒亲身看见耶稣被祭司长、千夫长、犹太人差役拿住,被审问、被羞辱、被鞭打,甚至钉在十字架上。在这之前,门徒跟随的耶稣是众人都羡慕的,让人觉得自豪的,因为可以跟着一个会行神迹、说话有权柄、又可以医病赶鬼的夫子,有这样的一个老师,是生活中的保障。门徒没想到,过去在他们眼中很威武的老师,在面对自己生命受威胁时,却不救自己。他们害怕起来、恐慌起来,门徒心中失去了平安,面对耶稣被抓,还没看到祂被钉十字架,门徒都离开祂逃走了。(太廿六56b)甚至主复活了,向他们显现时,他们还在惊慌害怕、愁烦、不敢相信、心里疑惑。(路廿四37、38、41) 我们呢?面对两个星期的暂停,可能我们当中忙碌的人会觉得停下一切活动,算是给自己很好的休息。但是,当每一天新闻报道,因疫情而确诊及死亡的人数天天上百地增加,渐渐感觉这疫情并非如此简单,不知惊慌害怕、愁烦、不敢相信、心里疑惑的某个情绪反应,有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吗?我有,你呢? 1527年8 月初,宗教改革者马丁路(Martin Luther,1483–1546)所在的威登堡(Wittenberg)爆发黑死病,大学被迫搬迁,学生四散回家。人们尽可能逃离村庄避难。在这期间,有人认为,基督徒不应该逃跑,既然死亡是上帝对我们犯罪的惩罚,我们就必须顺从上帝,并且以真实坚定的信念耐心地接受。于是,路德写了一封信《基督徒是否该逃离瘟疫》回复朋友,解释基督徒面对传染病的原则。 他说:逃避死亡是人的天性,这样的倾向是上帝放置在人里面的,所以只要没有得罪人和得罪神,逃避没有被禁止。他举例说,难道房子失火了,你说是上帝的惩罚,所以就不往外跑吗?失足掉到深水里,你不游到岸边,要把自己溺死,当作上帝对我们罪的报应吗?许多伟大的圣经人物都曾逃避死亡,爱惜生命本身就是对的。而且,并不是每个基督徒都有很强的信心,大部分的基督徒是软弱的。 弟兄姐妹,疫情、灾难、意外、死亡等一开始确实会让人们惊慌害怕、愁烦、不敢相信、心里疑惑,这是一般的情绪反应。然而,这些反应若持续下去,我们就需要反思了。陆可译牧师说:“喂养你的惧怕,你的信心就会饿死;喂养你的信心,你的惧怕就会饿死。”   二、人失去平安的原因 你可以试着问自己:为什么这些情绪反应会持续下去,甚至可能你现在还有着?这就要从我们生活去观察,当我们习惯从日常生活的节奏掌握,来获得人生的主导权时,疫情把我们生活里头的供应链、产业链与资本链都断了,惊慌害怕、愁烦、不敢相信、心里疑惑、不安全感自然加速侵袭。 人什么时候失去平安?自亚当夏娃听信了蛇——撒旦的化身说话,不再听上帝的话,而是听信蛇所给出的谎言、谬误和欺骗的话,人就在那时失去了平安。当上帝质问亚当吃禁果一事时,亚当好不迟疑地指控夏娃。他并没有与夏娃站在同一阵线上,他更没有保护她,在上帝面前为夏娃求情。相反的,他站到一边去,以手指指点点,事实上说:“都怪她,上帝啊,是她把我拖下水的。”就从那一刻起,人失去了平安。 及至今天的世代,更是没有平安的世代,是一个充满诡诈和欺骗的世代。单从疫情这事,每天看媒体报道确证与死亡人数,再透过大众传播、网络媒体,接收了许多新的信息,其中居多的是夸大、虚假的消息,使人害怕,出现争相抢购日用品的现象,口罩荒的事宜。 当人们越来越没有平安,国家也越来越没有平安,就出现了行动管制令、封城策略,把门关上了。门徒虽然知道耶稣复活了,因怕犹太人把门都关了。人感受不平安时,就把门关了。关上自家的门,留守在家;与人、与上帝有不和好关系时,把心门都给关上了。 耶稣非常了解门徒不是坚强的跟随者,所以在祂要离世之前已有两次说出祂虽然离开了,但祂的离开是留下平安给他们的。约翰福音十四27:“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福音十六33:“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诗巫北教区少年主日证道 张鸿恩:稳固少年人的属灵根基

报道:韵琴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诗巫北教区少年主日线上主日崇拜联播,张鸿恩牧师提醒教会当要关注少年人的属灵健康,带领他们“寻根立基”。 7月19日的诗巫北教区少年主日线上主日崇拜联播,来自卫斯理华语堂的张鸿恩牧师以“寻根立基”为题,作上述的提醒。 张牧师说,面对病毒,我们要做好防护措施,防御病毒的入侵,但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也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防护措施只是外在的,而自身免疫力却是内在最好的防御机制。 信仰也是一样,提醒会友对异端的认知固然要做,巩固自身属灵根基也当要同样注重。 就是恩典 张鸿恩牧师引用了《犹大书》20至21节为证道经文,并解释了《犹大书》的背景和目的。此卷书的目的是当时异端邪说在各教会中横行,耶稣的肉身兄弟犹大写给教会,劝勉信徒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的书信。 《犹大书》被张牧师分为过去、现在与未来3个部分。首先,在过去部份,主要是关乎“救恩”的真道。可是,也同样带来危机,把恩典变成了廉价的恩典,将我们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并且否认独一的主宰,我们主耶稣基督。 基督徒作家杨腓力在其书《恩典多奇异》中写到,在英国举行的一个宗教比较学术会议上,世界各地的专家们聚集一起热烈讨论基督教信仰比起与其他宗教,有什么独到之处。这时伟大的基督徒学者兼作家C·S路易斯(C. S. Lewis)走进来,一言蔽之说:“这很简单,就是恩典!” 对,就是恩典,而且是白白得来的恩典,但却常会被误认成廉价的恩典。潘霍华牧师就在他的著作《做门徒的代价》中提到,廉价恩典乃是教会的死敌。 因为廉价恩典把恩典视为一套教条、一套原则、一种制度。它意味着宣称罪的赦免是个一般性的真理,上帝的爱被视为基督徒对神的一种概念。人们以为在知识上接受了这一套概念,就足以获得罪的赦免。 廉价的恩典宣讲饶恕而不需要悔改;受洗礼而不遵守教会的纪律;领圣餐而不必认罪;获得赦免而不需本人亲身忏悔;不需付出作门徒代价的恩典;是不背上十字架的恩典;是没有道成肉身的和永远活着的耶稣基督的恩典。 重价的恩典 而重价恩典是呼召我们来跟从耶稣基督;它是昂贵的,因为它叫一个人付出他的生命为代价;但它又是恩典,因为它赐给人那唯一真实的生命;它定罪,但它又是恩典,因为它使罪人称义,超越这一切。它之所以昂贵,因为它使上帝付出了祂儿子的生命为代价。重价恩典就是上帝的道成肉身。 张牧师也举例了砂州卫理公会少年人会友被异端影响的个案,还有韩国牧师所分享的故事,告诉会友们异端教会其实一直都在伺机而动,如果自身的属灵根基薄弱,就很容易被“入侵”。 《犹大书》中也提到了那些在旷野不信主的以色列人、那些不守本位的天使,还有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的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他们都受到了刑罚。 不要‘不三不四’ 那现在的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张牧师表示,首要是谨记主耶稣基督之使徒的话,再做到信、爱、望,在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并仰望定睛在我们主耶稣基督身上。…

做好自己所有的事

喁喁自语 文:姥姥(北京) 今天早上外出散步时,和女儿用微信视频通话,聊了一会儿。女儿问我是否天天走同样的路线?我告诉她:我每天走的方向不同,转折点在同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人很多,有跳舞的、唱歌的、遛弯儿(散步)的、闲坐的,很多很多的人。安静惯了的我,也可以充实一下自己,享受一下暂时的热闹! 疫情中,我不敢随便去和别人说话,因为不了解别人的身体状况,但还是可以感染一下活跃的氛围,看看来来往往的人群。这里四通八达,各种商店都有,回家的路上也就顺便买一点所需用的东西带回,每一天我都忙忙碌碌,并没有觉得有多孤单。 我有時常常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呢?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懒人,但也深深体会到,当所有的事都要你自己做的時候,事情会是如此的多。早上做早餐,每天要吃各种不同的主食、鸡蛋、水果,吃完饭遛二个小时左右的弯儿,回来的路上顺带着买一点当天要吃的各种蔬果和生活用品等等。回到家稍事休息,就到了做午饭的時间。 一个人的饭其实也不是很省事,尤其是疫情期间,要保持营养均衡;但我已经尽量简化,不炒菜,更不会用肉炒菜了。面条、包子、饺子、米饭、粥换着吃,外加各种做熟了的蔬菜。鸡蛋是我补充蛋白质的最多选择,炖一次肉吃N次,分成小包放在冷冻室内随吃随取。为了健康,我不会一次做很多,毕竟食品存的時间太久也不新鲜,吃了心里不踏实,所以不会冻太多食物,包括包子和饺子都是现吃现做。虽说一个人吃不了几个,但程序一样也不能少,这需要時间。我是个慢性子,干活也比别人慢很多,吃完午饭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稍微收拾收拾就快两点了。 中午躺会儿,三点多起床看一会儿书,喝点儿水,又到了做晚饭的時间。晚饭简单,举个例子就是凉薯大枣粥,粥里面有各种米,把凉薯也一起煮了,五点半左右吃晩饭,吃饭后收拾好厨房卫生,房间的卫生,洗衣等零活都是穿插着時间干的。 又买又做又收拾 我喜欢干净整洁,疫情中还要時不時做一次大消毒,房间中充满了84消毒液的气味。房间稍微有点乱我就坐不下来,心也静不了,心乱乱的怎么有心思看书呢?有時我会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家都请小時工或保姆做家务,家务事是无穷无尽的,你只要开始做,就根本停不下来。 我有時也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疫情中大家都闲得没事干,而我却忙得没有時间坐下来。保姆小時工都是一人当,稍微要求完美点,怎么能有時间。上帝给每个人的時间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時间你做了这个不可能再做那个,你不停地做也只能完成一样事…… 孩子说让我写点什么,我什么时候写呢,静不下心来,也真的没有完整的時间下笔,自觉辜负了孩子,也是在给自己找原因吧。 我也是真的尽力了,一个七十几岁的老人,疫情中又买又做又收拾,还要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不让家人操心,生怕麻烦别人。疫情反反复复,可能是常态了,以后的時间怎么安排,没有人知道,我会尽力而为,做好自己所有的事,在保障自身健康的基础上,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上帝造每个人都有祂的用意,今后的路还要指望上帝的带领,因为所有的一切事,天父己经都安排好了,紧跟着他的带领,做自己应做的吧!

毕理学院提供商业管理文凭

大众普遍认为“商业管理”是个“不被需要”的课程,是没“发展”的课程,浪费钱的课程,不读也懂得做生意的课程。其实不然。只要出来工作,就等同做生意;就算是一个打工仔,也一样是“做生意”(因在想办法帮老板赚钱)。如果没这方面知识,就不能帮老板做生意;老板生意亏了,或许就不需要你了。 在社会或市场上确实有许多“商业”,也有各自不同的“管理”。如果你只是打工仔,那你做一份工吸收一份工作经验;换几份工,顶多累积几份工作经验。但是,一生中,你能换几份工?累积多少经验呢? 但是,教育不一样。商业管理的课程能提供全面的大蓝图、全面的思维概念。两年半的课程,让你学习金钱管理、市场管理、销售心理学、人际关系、国内国外的市场等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工作更容易上手。所有生意都需要好的管理,方能赚取利润,毕理学院提供全方面的教育,帮助你在工作更能得心应手。 毕理学院自1991年成立以来就开办“商业管理文凭”,至今已有29年的历史,也因此具备经验丰富的师资。严谨的课程,加上历届毕业学生在职场上的优异表现,说明其商业文凭课程具备相当素质。也因此,其文凭广泛受到国内外大学承认,为毕业生继续进修大学学位课程铺下扎实的基础。 毕理学院商业管理文凭的基本入学资格为SPM 3C或独中高三3B;可花大约两年半(学费约RM16,180)修完整个课程。即将来临的开课日在8月14日,有兴趣了解详情者,请拨电084-322268或电邮致enquiry@pilley.edu.my询问,或直接联络课程辅导黄中吉先生(013-8110323)。 分享(毕业生许淇翔): 毕理学院与其说是梦开 始的地方,我更想说它是“织梦者的起步”。 2010年,我选修商业管理文凭(Diploma in Business Management),2012年毕业,继续选修市场营销学荣誉学士学位(BA(Hons)In Marketing),并于2014年毕业。 或许有些人会问,为何不去外地大学或出国深造,在自己家乡就学不会沉闷或没新意吗? 我会说:“在自己的家乡,每天可以见到家人,吃家常菜,这不是‘游子’最大的期盼吗?”若你感同身受,为何不给自己与毕理学院机会,在家乡深造呢? 毕理学院位于诗巫,一个串联着许多小城镇的中区,砂拉越的中心。由于临近小镇多没大专院校,所以毕理学院是个很棒的升学选择,离家乡最近的求学点。 我在毕理学院四年半里,或许最记忆犹新的是修市场营销学时,作为毕理学院第一批学士学位的学生,学校对我们关怀备至,时时举办活动,让我们学习更多,体验更多。还记得第一次义工活动,我们带着菜篮在中央市场收集小贩们捐赠给疗养院的食物,充分体会人情世故,并学习人要懂得知足感恩。在求学期间,我也与同学一起创办羽毛球协会,从零开始,学会管理,学会招募,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如何系统化管理,学会创新与突破。种种体会,千金难换。 离开学校接近六年,踏入社会也六年,到底读书或学习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帮助?书里的理论如何影响我? 我在一间金融机构任销售与市场管理专员,因为学了市场销售理论,能更好拿捏工作需求,快速吸收并充分应用在工作上,这表示在毕理学院修的市场销售课程能让我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甚至更易脱颖而出。 最后,感谢毕理学院对学生的注重与关心,感谢老师们无私的奉献;还有,同学们,你们还好吗?我们一起加油吧!

宣教讲座会(二) 宣教士必须先接受装备

报道:韵琴 图示:宣教讲座会(二)进行时,左为陈璐玲牧师,中为刘世尧牧师,右为主持人叶绍钦博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确认自己蒙召成为宣教士后,就必须先接受装备,毕竟只有蒙召却没有装备,只会得不到成果。 宣教月特备线上讲座第二期于7月11日晚,通过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Youtube频道进行直播,主题为“如何准备自己成为宣教士?”。 第二期讲座的讲员分别是年会宣教部主席刘世尧牧师、宣教部砂州主任陈璐玲牧师,还有远在日本宣教的陈思伶宣教士。 首先,刘世尧牧师引用马太福音四章19节:“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宣讲信息,从中解释了宣教士要先接受装备与训练的原因。 当中的“来”是主对我们的呼召,而“跟从我”指的就是装备,“得人如得鱼”就很明显是指成果。“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固然需要训练,士兵在上战场时更是要事先装备,有了宣教士的呼召却没有装备和训练,如何能够得到成果?” 为此,通过门徒三年半“跟从主”的装备,他总结了门徒们所接受的4个装备,分别是:真理知识的学习(太五1-2)、事奉工作的实习(太十1)、灵性品格的塑造(太十一29)、以及吃苦耐劳的生命(太八20)。 刘牧师强调,上帝并不需要什么具有特殊技能、出类拔萃之人,倘若上帝呼召你,就必定会培训你,然后才有成果,只要你是肯谦卑受教的人。 宣教士的十项装备 宣教部砂州主任陈璐玲牧师则在专题“如何准备自己成为宣教士?”中,列举了成为宣教士的十项装备。 “首先,你必须清楚重生得救与呼召,确认自己有永生;拥有坚定的宣教心志,刻苦耐劳,过简朴的生活;要有圣经知识与神学的装备,能够有系统性且全面地传讲福音;接受跨文化训练,让宣教士可以更有效地把福音传给福音对象;有服事上的装备,无论是教导课程、参与堂会布道队等等;最好有专业上的装备,可以带职宣教的方式进入宣教工场;也要有生活上的装备,外出宣教就代表着必须离开自己的生活舒适圈,有能力独立生活是必要的;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心、灵,健康的体魄与情绪,以及与上帝的亲密关系;更要有爱人灵魂的心,若平时就不会主动传福音,那换了地方也不会主动;最后,就是你的品格和态度。” 远在日本宣教的陈思伶宣教士是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宣教期的年会宣教士。曾在佤邦与印尼西加提任过宣教士的她分享了她从单身宣教士一路走来,在接受神学装备与在婚姻的选择上的故事。 第三期的宣教月特备线上讲座将在7月18日晚同一时间、同一频道继续直播,欢迎大家届时准时收看。 如有意收看第二期讲座,亦可按入以下链接收看: [kad_youtube url=”https://youtu.be/lDepyP5y7ac” width=800 height=600 ]

“生养众多”还是“巴别塔”

我思故我写 文:黄敬祥 我在2011年信主,同年开始在主日学服事。9年多下来,我没能到教堂参加崇拜的次数不超过10次,想不到这次疫情让我在短短时间内就“破”了过去的记录。但感谢上帝,在这非常时期依然赐我们恩典,可以在线上参加主日崇拜。 某一回在面子书上看到一张讲员对着空无一人的座位讲道的照片,这让我不禁想到:用这么多金钱、时间及祷告建了一间大教堂,为要容纳更多人一起敬拜上帝;如今反而因为一场疫情,就让满满的座位上空无一人。有时候我在想,上帝其实是蛮幽默的。目前,很多教会事工的发展就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参加主日崇拜,当然这并非不是好现象;只是,当某间教会人数越来越多,从一两百人的小教会人数变成几千人的大教会时,我认为,对一间教会来说未必是好现象! 大家或可以发现,一些国外的所谓“巨型教会”(如新加坡或韩国某些巨型教会)都很可能有个共同点:牧师讲道很棒,事工很有果效,会友很多。一般来说,这些教会理当是个非常复兴的教会,但不少却在金钱和其他事上跌倒了。可见,“巨型教会”其实也存在很多危机。举例来说,“巨型教会”会友很容易会有种错觉:我们会友多,我们就是复兴的教会;“巨型教会”的牧师也很容易有种错觉:主日崇拜有很多人参与,我们就是复兴的教会。当人数越来越多,有可能上帝警告我们的声音就变成越来越小,人们开始把原来面向上帝的焦点转向自己。创世纪十一章所记载的巴别塔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教会将教堂越建越大,越建越高,越建越豪华,这可能产生外在的属灵危机(其实内在属灵危机也是一样)——开始越来越自我,越来越骄傲,这不是上帝所喜悦的。 教会是为了人存在 合神心意的教会应该是“生养众多,遍满全地”,并不是巴别塔。 我曾听教会前辈说,现在的新福源堂和锡安堂都是福源堂“分出来”的堂会;我觉得这是件合乎上帝心意的事,是美好的见证――“生养众多”。我想起,上帝当年与挪亚立约时,对他说的一番话仿佛是对今天教会说的——创九1:“神赐福给挪亚和他的儿子,对他们说:“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了地。” 上帝要我们向外传福音带领更多的人信靠主耶稣,遍地建造属上帝的教会,使上帝的国度不断被扩张!教会是为了许多人而存在,但教会并不是为了聚集许多人而存在。曾经听过一位台湾的牧师说,上帝的教会就应该像便利商店一样到处都有,而不是像一间大型的超级市场。在这黑暗悖逆的时代,我们就是光;光不应该只是集中在某地方发光,而是应该在遍地发光,为主做美好的见证。光与光互相联系一起驱散黑暗!盼望基督成为教会的头,我们在基督里互相为肢体,愿上帝的教会遍满整个世界。 因此,我很珍惜在主日学服事的机会。虽然目前不能去主日学,但还是希望能以诸般方式教导他们(如:透过zoom陪他们读经,或与同学一起线上聚会,学习上帝的话语)。其实,我们教导陪伴小朋友们的时间很有限(因为他们长得很快),但我盼望他们还在主日学或少团时,我有机会好好教导他们,坚固他们对上帝的信心,将来无论他们升学就业或人生任何阶段,都能依然坚定地信靠耶稣。也愿上帝透过许多主日学老师,将福音种子撒在少儿心中并发芽成长,好使他们将来无论在哪里都能为主耶稣作美好的见证!

为什么信耶稣?

会长的话:代代相传(7) 文: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为什么一定要信耶稣?我信我的,你信你的,井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无事,为什么一定要我信耶稣啊?”一位朋友提出抗议。 另外一位说:“何必那么执着?信耶稣可有可无,信就有,不信就没有,信不信由你啊!”他说别人执着,自己也是蛮执着的。 还有一位质疑的说:“信耶稣有什么好?我不信是这样,你信也是这样,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一定要信耶稣啊?” 朋友,为什么信耶稣?信耶稣互不相干吗?可有可无吗?有信没信都一样吗? 为什么一定要信耶稣?谢谢你诚恳的问题。请容许我诚心的回答你: 1.罪得赦免(Sin forgiven) 为什么要信耶稣? 因为你和我的罪需要得到赦免。没有任何的宗教能够完全解决人类最基本的问题——罪,除了主耶稣,因为只有祂为你我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没有任何人或宗教教主是无罪的,只有主耶稣是无罪的神-人,所以祂能够担当和赦免你我的罪。祂不只死了,而且复活了。没有任何宗教教主从死人中复活,只有主耶稣,所以只有祂能够拯救你我死里逃生。 2.死里逃生(Death forsaken) 为什么一定要信耶稣? 因为你和我都需要从“死里逃生”。我们都面对人生残酷的事实——死亡。无论有病无病,体弱体壮,年老年轻,我们都是”包死无疑“的。但是主耶稣却大胆的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翰福音五24)有哪一个人能够这样大胆的宣告?只有主耶稣,因为只有祂是道路、真理、生命。 3.浪子回家(Home forever) 为什么非信耶稣不可? 除了罪得赦免,“死里逃生”,信耶稣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你和我是浪子浪女需要回家。我们本来是上帝所创造的,但是离开了祂,我们不理祂、不听祂、不信祂、不拜祂,甚至去敬拜自己,过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或者敬拜自己所想、所选、所造的各种各样神明。 但是上帝并没有放弃我们,祂的心就如慈爱的父亲,天天在等候浪子回家。正如主耶稣所讲的浪子回头故事:“于是(浪子)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路加福音十五20)天父在等候你回家,回到地上属灵的家(教会),最后回到天上的家(天堂)。…

重新认识旧约中的上帝

我思故我写 文:叶紹钦(诗巫卫斯理华语堂) 我国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下颁布史无前例的行动管制令,我们也史无前例地乖乖在家两个月(行管令1-5期)!除了出外购买必需品,其余时间都没有到处趴趴走。很感恩,在第二期的九天内完成新约27卷书260章的速读。听到第三期行管令的宣布,我心中又害怕起来,害怕自己虚度光阴,无所成就!除了除草、大扫除、帮帮做家务等,其余时间就不停看手机信息,回复信息;找新闻,读新闻;欣赏视频……一开始,这些都算可以;但是久了,也觉得有点厌烦。 当时,心里有个声音说:要在第三期行管令完成旧约速读!旧约39卷书共909章,比新约多出3.5倍,且比较难理解!我真的要挑战自己在14天内完成吗?! 我鼓励自己,没读完,也没关系,顶多以后再继续,最重要的是先开始! 就这样,我开始了另一次速读旅程!回顾从创世到耶稣出生前400年,历经约4000年的历史;我计划用14天,每天早晚各一段1-2小时逐卷逐章、时看时听(You Version Holy Bible)去完成阅读新译本旧约。 速读圣经并不难 结果呢?挑战失败!第三期内没有读完。但是感恩的是,上帝又给了第四期行管令,我在第1天(即开始后第15天)完成了。这回速读旅程让我更认识上帝,愿略略分享速度心得: 过去常以为旧约中的上帝是赏罚分明,但这回阅读让我知道上帝也有“后悔”的时候,格外开恩饶恕人。先知阿摩司宣告耶和华命将用火来惩罚以色列,火就吞灭深渊,险些将地烧灭。但是,因着阿摩司祷告祈求“主耶和华啊,求祢止息”,耶和华就后悔(怜悯),说:这灾也可免了(摩七4-6)。同样的,上帝因为尼尼微人举国上下诚心悔罪,也就后悔、怜悯他们,不降下事先约拿满怀热忱和信心宣告的灾祸。可惜,先知约拿不明白上帝恩慈的一面,爱人灵魂多过于蓖麻树。 过去常以为旧约中的上帝只在乎选民,不在乎外邦人;这回阅读让我知道其实在选民中的外邦人也被重视。申命记记载有许多外邦人住在选民中,在分发地皮、财物时也得一分;路得记写一个外邦女子嫁给犹大人波阿斯,延续选民命脉,列入耶稣的家谱;以斯帖记写一个犹大女子嫁给外邦人亚哈随鲁王,善用皇后优势地位,拯救了上帝的选民;约书亚记中的探子因着外邦人的拯救得以活命而归,而那外邦人妓女喇合一家后来也蒙约书亚保命不死,住在选民中。 过去常以为旧约中的上帝拥有一切主权,人似乎没有真正自由;这回阅读让我知道人的自由是在上帝的主权之下。全知、全能的上帝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赛四十六10);人在有限的时空内做选择,也为选择承担后果。约瑟被害乃是因为他的哥哥们因为嫉妒而滥用自由,差点把他杀了,最终把他卖了,后来有七年饥荒,他们挨饿几乎要死;但是,全知的神上帝早有计划,借着约瑟拯在埃及做了宰相救他们一家。法老在他的权限内一再拖延批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但也因此历经十灾,他和他的百姓饱受灾害;全能的上帝呼风唤雨、超越自然,掌控自然,为要彰显祂的荣耀、表达祂对选民深切的爱。 旧约圣经难读是真的,但是要真正认识上帝,单阅读新约圣经是不够的。何况,只要有计划,速读圣经并不难。现在,有声圣经APP多的是,赶快开始吧!上帝的祝福等着你!

吾会宣教主日证道 王宝星:做好福音吹哨人

报道:韵琴   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宣教部干事王宝星牧师促请弟兄姐妹们时刻保持“计划出去,愿意留下”的心态,做好随时成为“福音吹哨人”的准备。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定下每一年的7月为宣教月,诗巫爱莲街福源堂特邀请年会宣教部干事王宝星牧师以“吹哨人”为题,为7月12日的宣教主日证道。 王宝星牧师说,使徒保罗被召做福音的吹哨人,并在安提阿教会正式被差遣,而使徒Apostolos在拉丁文的意思就是Sent One,也就是送出去,与Missonary(宣教士)是源自同一字根。 在实践吹哨宣教中,保罗说,“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就如经上所记:未曾闻知他信息的,将要看见;未曾听过的,将要明白。”(罗马书十五20-21) 以上的这段经文是今天的证道经文,是保罗对于宣教的志向,也是现在的保罗宣教观,即是福音的本质是必须被宣传出去的好消息,不能被隐藏起来,而且要藉由一切可能的传播管道,对万国宣讲,让万民听到这好消息。 福音有语言的向度 “保罗选择要在未听过基督之名的地方宣教,一是他不愿意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更重要的是,他要未曾听过福音的人传福音。” 王牧师强调,福音有语言的向度,是一个需要被讲出来的故事,以至人们会了解。“如果你不讲出来,就不会让人明白,所以还是要用语言来传福音。” 还有,福音也有地理视野,福音需要要传出去,传到更远,往地极走,前往还不认识耶稣的地方和人民那里。 “保罗把福音从亚洲传到欧洲,他通过三次宣教行程来拓荒宣教,更要去已经有教会的罗马,希望以罗马为基地,向西班牙宣教。” 王牧师指出,全世界还有4000个群体没有母语圣经,更有1000多个群体没有听过福音,就以印度支那为例,该地区拥有有143个群体,就有109个未接触到福音,基督徒的比例只占总人口的1.7%。 “而且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宣教士严重不平衡,全球67.7%的非基督徒当中,虽有42万5千名宣教士,但90%的宣教士都在39.4%的可及之民当中服事,只有10%在28.3%的未得之民中服事。” 年会宣教部宗旨是“差遣宣教士向海外异文化的福音未得之民传基督的福音”,为此,这世代需要您一起来吹哨。 “首先,弟兄姐妹可以祷告神呼召更多宣教士,更可以献身宣教做福音吹哨人,也可以奉献宣教经费,以行动支持宣教事工。” 王宝星牧师在今天提出的两题反思讨论题目: 我/我们家在吹响福音哨子上尽力了吗? 我/我们家在宣教事工上可以具体的多做点什么?

部分堂会逐步恢复实体崇拜

报道:韵琴   经过了长达3个月的中央线上崇拜直播,在7月份的圣餐主日过后,7月12日将由各自堂会自行负责线上崇拜;而网速欠佳的堂会则可开始恢复实体崇拜,这意谓着全砂卫理公会有多间堂会即将进入恢复实体崇拜的进程。   民丹教区预录统一崇拜视频 民丹教区将以在面子书上播放预录视频的方式,进行7月份与8月份的统一线上崇拜,并暂定在9月开始恢复实体崇拜;唯,明元堂将在8月开始实体崇拜。   教区长黄德香牧师在受询时说,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不足的关系,教会恢复实体崇拜需要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人手操作。再加上,民丹在新冠疫情中属绿区,但难保有人会抱持侥幸心理不遵守SOP。因此,实体崇拜还是延至9月开始较为适宜。   民丹教区共有13间堂会与布道处,除了开元堂与明元堂外,其他堂会会友人数并不多;而因人手足够的情况下,明元堂执事会议决将会在8月开始恢复实体崇拜。   “除了实体崇拜,经过同工们的视讯会议商量后,还有执事们的同意,我们也议决除了必要会议之外,教会各类聚会一律暂停,直至进一步通知。同时,会议的进行也必须严格控制人数。”   至于预录的视频,该教区早在6月杪就已经预录了7月12日的线上崇拜,以便当天在面子书群组Methodist Bintangor播放,会众必须事先加入该群组才能参加。   诗巫西教区直播教区线上崇拜 诗巫西教区方面,除了位于诗巫西岸的真源堂与天安堂将在7月12日开始恢复实体崇拜,其他堂会将受鼓励参加教区线上崇拜,时间为星期天上午9点半,会众可以通过诗巫西教区Facebook 群组或youtube频道收看直播。 教区长陈晶晶牧师在受询时透露,由于天安堂会友人数没有超过SOP所规定的人数,而且会友们都热切地想要回到教堂参加崇拜,于是决定在7月12日开始恢复实体崇拜。…

福音书局网店新张 欢迎爱书人上网选购好书

福音书局经理包承昌(中)与网店店长赖秀盈(左)亲自送货上门给黄孟礼干事(右)。 报道:韵琴   诗巫福音书局网店7/7/2020晚上7时正式开张,截至8日下午4时,已经收获8个订单,而第一个订单则是来自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干事黄孟礼,福音书局经理包承昌与网店店长赖秀盈亲自送货上门。 新冠疫情导致营业额骤减50%,福音书局决定提前展开网店计划,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资讯传播部同工梁一花姐妹的配搭下,加时加班地架构与设计网站、点算书籍货量,以及处理各种相关工作,终于在本月7日晚上7时正式营业。 网店店长赖秀盈姐妹在受访时说,任何人都可直接前往www.methodistbookroom.com浏览,唯需先注册成为会员,始可进行购买。会员注册可分为5个类别,即:普通会员、福音书局VIP付费会员、牧者、年会同工与团契会员。 凡是牧者、年会同工与团契会员皆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注册,而持有福音书局会员卡的人士则可注册为VIP会员。以上4个类别的会员均可享有10%的折扣优惠,仅需要在结账之前,将所提供的折扣券优惠码复制到有关的空格即可。然而,普通会员则无法获得任何折扣。 有意成为VIP会员者,可直接在https://www.methodistbookroom.com/membership 付费成为VIP会员,每年费用为RM10。欲知更详尽,可详阅网页中的“注册会员说明”一栏。 目前,福音书局网店只能用银行转账的方式结账,并且需要在结账后,将收据发送至WhatApps(0111-8633049)。 “我们正在向有关当局申请使用电子付费系统,相信在不久后,网店就可以直接使用信用卡、电子钱包等方法结账。届时,在网店购书将会更加方便。” 同时,为了庆祝网店新开张,凡在7月7日至31日期间一次性购买书籍RM 150或以上,均可获得免运费优惠。机会难逢,欢迎上网选购。

梦回圣堂敬拜

喁喁自语 文:陈树慧(福源堂本处传道)   3月15日,我在福源堂堂参与直播崇拜,当天讲员是黄传道牧师;偌大教堂只坐了不上30人(牧者、执事及事奉人员),显得出奇空洞、寂静。 凝视台上巨大十字架,愁上心头,百感交集。一想到三天后(3月18日)就是马来西亚行动管制的开始,心情越发沉重,一思想,在敬拜中的我顿时哭了。 MCO一开始,没完没了似的,行动管制一再延期。然则,在这两个多月的日子里,虽然“stay at home”,日子却过得挺踏实,与平日没有两样;没要事,简直是足不出户,停止聚会,停止营业。 因着疫情,提早体验退休生活,为将来退休生活做好心理准备。感谢疫情,我提早抄写完十一本经卷,重读一大叠过期的《卫理报》,这就是温故知新,更让我可以享受每日午间不被打扰的灵修、祷告、读经、抄写经文等的美好时光。 此外,也参与每个主日线上崇拜和周二上课,及周四晚上的家庭祭坛时光;我想,若不是疫情,“万事”哪能互相效力呢? 昨夜梦回圣堂敬拜,朦胧中听到和谐、美妙悦耳的天籁之音,仿佛天上的敬拜,歌声亦深触我心;不知是否因这两个月重读《启示录》的关系,脑海中抹不掉天上敬拜的景象! 疫情何时了?我们何时可以重回圣殿敬拜?没有人可以说得准;正如主何时来,惟有主知道一样! 甚愿大家在这一反常态的“特别时期”中,依然可靠着三位一体真神的引导,进入一切的真理,以致有能力遵行上帝的话语,活出圣经的教导。同时更加信靠耶稣基督,传扬祂的救恩,并且预备自己,谨慎自守,等侯主耶稣再来。 (作者写于2020年5月底)

其实我不懂你的心

有你相伴 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堂本处传道) 这些日子以来,已经很久没有在外面用餐,日日吃家常菜,有时煮了一些连自己也吓到的“好料”,高兴老半天。有时没得空,一锅菜肉就是三餐。无论好吃或是普通,我们还得吃。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要按时饮食;同样的,若要看顾自己的灵命,就要每天花时间读圣经。有五星级的美食我们享受,难以下咽的食物我们感恩。在灵修中,有时得着生命亮光,有时读得昏昏沉沉,我们还是坚持地读。吃饭与灵修好像是粘不上边的两件事,其实也有很多奥妙的道理在其中。前不久,我就在灵修中“吃到五星级的美食”,一个上帝对我说话的机遇。这样的事情,不是每天都发生的啊,但还是坚持读圣经就是了。 那是一次的同工灵修早会,读的是路加福音第九章。我注意到一些明显相对的字眼(Opposite words),比如五饼二鱼的神迹,门徒看到人那么多,又饿又累,就建议快快解散众人,叫他们自己去打算。但耶稣却吩咐门徒叫他们一排一排地坐下,给他们吃。我们是赶人走,主耶稣是邀请人坐下。 再看登山变像的奇迹,耶稣在祷告,面目放光,门徒却在打盹。我们的心是迟钝,主耶稣是荣耀的。接下来,门徒在路上吵架,要争谁做老大。世上的老大都是最厉害,享有最多权利和好处的,耶稣却说,要做最大的,就要首先谦卑接待服侍最小的。我们要的是头,耶稣却为我们成了尾。 后来,耶稣和门徒到一个撒玛利亚的村庄,但那里的人不要接待耶稣和门徒,于是老羞成怒的雅各和约翰想吩咐火从天降下,烧死他们。耶稣责备门徒,离开那地去别的地方。我们对于那些顶撞我们,不跟我们合作的人,就想他们消失离开;我们的态度是敌对,主耶稣是宽容。 这都是门徒早期的生命,当然到了后来,他们是义无反顾,为主燃烧。那天的灵修实实在在的看到门徒的影子也在自己身上。他们说的,圣经记录下来的,原来也是我,只是用不同的程度和方法表达而已。我们实在太不了解主耶稣的心肠,常以恶对恶,却不能以善胜恶,求主怜悯!

今天,您信了吗?

喁喁自语 文:休止符(诗巫宣道堂) 生活很忙碌,一直都是。每天都是从睁眼忙到闭眼睡觉,很少有静下心的时间;读经灵修也总是匆匆忙忙,边灵修边想着下一刻要做的事情,祷告也草草了事,口头禅是“主啊,祢都知道”。 没想到,这一次,上帝给了我很长的时间,安静休息;放缓脚步,来尊崇祂,来荣耀祂,来高举祂。诗篇四十六篇10节再次提醒我:“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也被尊崇。”此次行动管制对所有的信徒都有一个提醒:忙忙碌碌忽略上帝、忘记上帝的,要悔改,回转归向祂,让上帝居首位。 行动管制期间,为了不让孩子荒废了学业,我每天都规定一个时段学习。一到学习时间,我家小妞就特别多毛病,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想避开学习,几乎每回都是泪眼汪汪。她让我想到目前的情况,被疫情肆虐的世界,被行动管制的我们,不正是被上帝“管教”吗?当下我们虽然难过,甚至埋怨,但爱我们的天父必有要我们领受的。让我们不做属灵的婴儿,而是透过这个功课谦卑学习,知道天父的苦心,得着祂所要我们领受的;就如希伯来书十二章11节:“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而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 短短几个月,新冠肺炎疫情就把世界颠覆了——一个接一个地封国封城,不当一回事的国家面临医疗崩溃,医生必须选择性放弃病人,哀鸿遍野。就在这样的时期,许多人发动捐赈物资,给贫苦人送物资,为病痛者也为前线医护人员祷告,为他们制作防护衣,为他们预备食物等。 病毒面前,人人平等 在这之前,人类骄傲自私,各人单顾自己的事,还有多少基督徒记得耶稣教导:最大的是爱?!人心败坏妄为,现今世界欺骗贪婪,无恶不为,多少基督徒还还谨守十诫?人们任意行事,肆意地挥霍上帝的供应,破坏上帝美好的创造,违背祂当初让人类管理的美好计划。是的,我们必须回转,正如历代志下七章14节所说:“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 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权力身份财富而有“特别豁免权”(英国首相也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正如审判台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你位高权重或卑微低下有任何分别。得救只在乎信,是的,只要信(耶稣)就必得救。约翰福音十四6节,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人能到父那里去。” 死后灵魂的归处,您想过吗?别再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的事;也别再说老了才信,因为没有人能确定自己能否活到老。今天,您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