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鼠有感:生命的旷野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旷野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 若查字典,它出现-的解释就是“空旷的原野”;如果要进一步地描述,大概就是如明朝刘伯温的一首《如梦令》中所说的“旷野寂无人,漠漠淡烟荒楚”--寂静、荒凉、人烟罕至之地。 这样的一个地方,一名年华正茂的年轻人怎能如此勇敢地独自进入呢? 本期有一篇《走出旷野》(参页10-14),作者介绍了一本由真人真事写成的书--Into the Wild(台湾翻成《阿拉斯加之死》,中国则翻成《荒野生存》)。书中的主人翁是名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大学生;但他在毕业后却离开了家人,变卖了所有,独自进入阿拉斯加的荒野。数月后,他的遗体在荒野中一辆废弃的公共汽车上被寻获。作者深刻地探讨反思这名年轻人流浪与自我寻找的心路历程,发人深省,绝对值得一读。 虽然只是“二手阅读”(有机会应该亲自读一读那书),但也同样让我心中思绪翻腾,久久不能自已。我不曾在旷野中待过,自问也绝对没有独自进入这荒野与自绝于人群的勇气。 只是,我不进入旷野,难道就真的不在旷野吗?! 别急着找出路 比起自发性地进入这实质的旷野,其实世上更多人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处(困)在旷野之境--在生命的旷野,在灵性的旷野--茫然、徘徊、干渴、挣扎、寻觅、孤寂、战兢恐惧、面对“生死”威胁…… 然而吊诡的是,就是这样的荒凉之地,却能成为生命与灵性淬炼的场所,更能成为人与上帝面对面相遇的神圣之地。 过去,我在属灵旷野中,总是急着想要逃离这让人极度不安的地域,忙不迭地用各样方式寻找“出路”。但越急着逃离,就越像无头苍蝇,撞得满头包,更加精疲力竭,陷入更深的危机! 现代人不是常说:危机就是转机;我意识到,旷野又何尝不是如此? 或许我要做的不是自己想办法逃离,而是在寻求那能领我出旷野的上帝--愿意在这干旱无水疲乏的荒野,切切地寻求祂,深深地渴慕祂,静静地等候祂,默默地让祂来淬炼…… 您在旷野里吗?别急着找出路,寻找上帝吧,因为只有祂能在旷野开出一条道(活)路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