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 pg.35

with No Comments

交流站 古晋晋福堂妇女会孝亲节暨 60 周年感恩庆典 古晋晋福堂妇女会订于 2022 年 5 月 8 日(星期日)早上八时正在晋福堂圣堂,举行孝亲节暨妇女会成立 60 周年感恩庆典。本会诚心邀请历届的指导、主席、职员、姐妹们出席当天孝亲节暨庆典。 由于目前疫情仍不明朗,欢迎外地贵宾届时参加线上礼拜暨庆典,共颂主恩。任何询问,请联络妇女会主席戴承芬或副主席蔡舜莲姐妹。 日期:5 月 8 日(星期日)时间:早上 8 点正地点: 古晋晋福堂电话:082-244319 更正启事 2022年3月13日总1302期《卫理报》“彩虹见证”专栏中的〈走过癌症复发的日子〉中,有多张照片图川说明有误,特此更正:

MY Centre 关怀流浪猫狗 pg.33

with No Comments

MY Centre 关怀流浪猫狗 教会消息 供稿:MY Centre Sibu 您是否留意到社区其实有很多流浪的猫狗?是否觉得四处流浪的它们很可怜?是否想过自己可以为它们做些什么? 邀请您观看这支短片:https://youtu.be/UN9_DBmFV6U! 今年,MY Centre Sibu、Designs4U、JK Studio与“诗巫关怀动物协会”联合举办“Run for Cats and Dogs”的虚拟跑;盼望提高民众对流浪猫狗的重视,教导更妥善处理“野毛小孩”的方式,以行动帮助它们。此活动所有利润将捐献予诗巫关怀动物协会。 即日起报名,还可享早鸟价(RM49/RM79,6/4-9/5/2022),原价为RM59/RM89(10-30/5/2022);欢迎点击:https://bit.ly/3NN2ij8 报名。在成功报名后,3天内将获得跑号。可各自在家里、公园、跑步机等等完成跑程(5KM)后,把记录上载至WhatsApp 0168981379。 任何活动疑问,欢迎拨打084-311311或WhatsApp 016-8981379询问。

大马抗疫第三年头重启国境 pg.32

with No Comments

大马抗疫第三年头重启国境 家事国事天下事 整理:唐如意(特约记者) 大马抗疫第三个年头四月一日重启国境 白驹过隙,时光易逝,马来西亚已经进入抗疫的第三个年头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自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被发现以来,已经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4.87亿多人感染,614万多人死亡,而且还在以每天新增159万多感染者的惊人速度传播;马来西亚目前已有418万多人感染及34939人死亡;而砂拉越则已累计至297702宗确诊病例及1685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 为了对抗病毒,减低病毒的传播,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反应措施,如2020年3月18日起在全国实施了“行动管制”的防范措施,(英语: Movement Control Order,简称“MCO”),也就是所谓的“锁国”、“封国”或“封城”。 之后马来西亚政府多次延长行动管制令,期间依疫情情况调整行动管制令的限制范围,例如有条件行动管制令(英语: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简称“CMCO”)及复原式行动管制令(英语:Recovery Movement Control Order,简称“RMCO”) 废除各种限制 但从今日起,马来西亚开始重新开放边境,所有已完成疫苗接种的入境者无需强制隔离。首相依斯迈沙比里说,从4月1日起,即时没有接种疫苗者,行动也不会再被限制。此外,商店营业时间限制也将废除。无论是否接种疫苗或施打追加剂,所有马国人民一律获准跨州。此前按员工人接种率决定的员工上班人数限制取消,早前规定集会人数仅为空间范围的50%,此规定也废除。此前的各种限制已被取消,进入地方性流行病阶段(endemic),但人民仍需强制戴口罩。 虽然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已逐渐步入了正轨,但我们还是不可以掉以轻心,毕竟病毒还是存在的,并没有被消灭,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所以,该做的防范措施依旧得做好,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等,以避免病毒找上门!

诗巫人民之父32 年无私奉献 pg.28-31

with No Comments

诗巫人民之父32 年无私奉献 美以美的故事 @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保罗卫理教堂 富雅各纪念室 诗巫人民之父32 年无私奉献富雅各鞠躬尽瘁埋骨砂州 自美国路易斯镇(Lewistown)往南走65 公里抵步康科镇(Concord),这里是在中国福州、日本横滨的美以美宣教先锋──麥利和牧师的家乡。在这里找到了麥氏于1840 年任职于康科德卫理教堂的议案簿的签名(详参“美以美的故事”32-34 期)。 离开康科镇,再向南驶40 公里,来到雪边堡(Shippensburg),那是富雅各教士唸中学、师范学院的地方。离开Shippensburg 南方约9 公里,就到了富教士的故乡──格林村(Greenvillage);再行7公里来到昌伯斯堡(Chambersburg)。不过,近日有一位富雅各亲人,传来富雅各在格林村故居消息,后来已成为当地的牧师屋。由于我们前往格林村前沒联系到人,就直接到保罗卫理教堂,那里有个主日学教室充作富雅各纪念室,除了有些相片,也有富氏当年从砂拉越带回有关婆罗洲的资讯。在远离诗巫一万多公里的异乡,看到有关富公的相片与刊物,內心感到相当激动。 农村孩子,情系诗巫 富雅各(James Matthews Hoover,1872-1935 年)是个与诗巫的发展分不开的名字。他在诗巫32 年的服侍中,不仅是名宣教士,他也发展当地经济和建设,更藉着建堂办校,对人的灵命知识展开全人生命的关顾。邱文光牧师(Rev. D. P. Coole)称他是“诗巫人民之父”。 富雅各于1872 年8 月26 日生在美国宾州(Pennsylvania)的格陵村(Greenvillage)。父亲约翰(John)除了务农,也是一名鞋匠。母亲安美丽(Emily)从小教导富雅各凡事寻求上帝的国和上帝的义,影响了富氏一生的信仰与行事为人。后来,他带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薄被出门,每晚陪伴他度过在砂拉越宣教的日子。 格陵村的美以美会是富雅各从小成长的教堂,15岁时他就立志要一生顺服上帝的安排,活在祂的旨意中。18岁,在家乡东北方的雪边堡州立师范学院(创于1871年, 1883年升格为“雪边堡大学”)就读。毕业后,他随家人搬到了南方8公里的昌勃斯堡。富雅各在一间黑人学校教书,曾担任过校长。与此同时,他在目前的圣保罗卫理公会聚会并参与主日学服事,担任务德会(青年团契)的主席、本处传道等职。  呼召临到,犀乡宣教 1899年,26岁的富雅各领受上帝的呼召,在印度美以美会督多本牧师(James M. Thoburn)的呼召时,本想要到印度去,但却被派往槟城为宣教士。1903年,他被委任为砂拉越华人工作者,成为诗巫福州垦场第一位长期宣教士。 诗巫早于1872年开埠,1901-1902年间,黄乃裳透过中国美以美会招募了三批1,118名福州垦民,于郊外的新珠山与王士来开辟两处垦场。后来,黄乃裳因资金不足等因素,垦场面临倒闭,垦民病的病,死的死,许多人逃走或回中国去了,剩下差不多600人。1904年,黄乃裳离开砂拉越回到中国,富氏被砂拉越白人拉者委任为福州人的“头人”(首领)。 当初随黄乃裳来的垦民中,三分二是以美以美会信徒为主的基督徒。他们在新加坡万会督陪同下来到诗巫新珠山,第二天就设立了第一处美以美会;第二间则是在王士来垦区的下坡。垦场擴散后,没有教堂的地区,就由本处传道在家中领会讲道。每个垦区皆建立教堂作为社区的中心。 办校建堂,教养兼备 除了教堂外,富雅各在新珠山教堂里设立了美以美会男校。学生早上学英文,下午学华文。富教士早上教书,下午巡视各区的礼拜堂,探访会友,甚至帮助他们处理许多繁杂的生活问题,包括:治病、教导农耕、诠释法律、建筑屋子、处理案件等。星期日当然在礼拜堂讲道和教导。这些行程都得走好几公里或划几个小时的船才能抵挡另一处。因此,富雅各的服事很是繁重。 1904年,他与杨玛丽(Ethel … Read More

毕理学院线上社工讲座 pg.27

with No Comments

毕理学院线上社工讲座 社工何处寻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毕理学院线上社工讲座 卫理毕理学院将在2022年5月7日(星期六)上午10时至中午12时主办线上社工讲座,主办单位邀请四位讲师——林宝玲牧师、黄钦钗牧师、陈俊杰牧师、熊小莹传道,联合分享主题“社工师在社会关怀的角色和重要性”。由毕理学院讲师周素贞女士主持,讲师们将根据自身的工作和经验分享,认证社工师的重要性。 有兴趣进修卫理毕理学院的社工文凭课程或短期课程的弟兄姐妹,也可在当天获得更多5月9日及7月15日新学期报名入学手续、学杂费、混合模式(线上)学习方式的相关资讯。

适合所有人的社工课 pg.26-27

with No Comments

适合所有人的社工课 社工何处寻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社工课程助人亦助己 刘小嫦:适合所有人的社工课 抱着帮助他人的心而选修社工系课程,岂料获得最多帮助的却是自己,刘小嫦感谢社工课程打开了她的格局,用更开放的方式看待每一件事。 本身在非营利组织Destiny for Children担任义务补习老师多年,让她看到了许多家庭的需要,希望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当补习老师,我只能在学术上帮助这些孩子,但这些孩子的家庭大多数都面对着十分复杂的情况,所以我需要更多与适合帮助他们的技巧与方法。” 于是,在毕理学院“微型证书课程”(Micro-Credential Programs)计划推行后,刘小嫦立刻选修了毕理学院社工系的课程,而她选择的就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个案工作”(Social Work Methods I – Case Work)课程。 看待事情不再偏激 “还没有来读时,我只知道社工课程是教导你如何帮助他人的一种课程。其实不然,整个课程所学习的内容,丰富得让我大开眼界。” 首先,“个案工作”的课程让刘小嫦先从个案学习,通过认识个案,还有个案的处理方式,再从中学习适用的理论与技巧。 “从一个又一个的个案学习中,我学到了每一种情况的发生都有其多面性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对与错,更不能用自己观念、文化与想法去做判断。同时,帮助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需要一步一步地介入,有耐心且坚持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带来更好的果效。” 她笑称自己选修了这个课程,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待事情不再偏激,而是愈来愈中立;也不会只看表面情况,而是会去了解内在的成因。 在完成了上述课程后,她的第二个课程选择了“儿童与家庭福利”(Child and Family Welfare)。通过这个课程她认识到儿童性格的形成,其实很大部份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也就是说,只要看儿童父母的性格与行为,基本就可以了解这个儿童的性格。” 这个认知让她对儿童心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她在儿童事工上的事奉有着莫大的帮助。“因为我对儿童的成长有负担,所以除了当义务补习老师,我在教会的主日学也有服事,这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对我来说,真的是获益良多。” 与家人的相处更加融洽 虽然课程是以英语为媒介语,让她有面对了语言不通的难题,但老师的特别指导与同学们的鼎力支持,助她跨过语言的难关,让她十分感动。“当然,过去两年的网课也是对我们上课有一些影响,如果能够上实体课的话,相信学习将会更有果效。” 两年的时间让她完成了两个课程,从中提升了自己,更拓展了她的境界;因此,她也鼓励更多人来选修社工系的课程。“就我个人而言,这个课程是适合所有人的,因为我们都在这个社会生活,都必须与其他人交往和相处;而这个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帮助我自己的家庭,让我与家人的相处更加融洽。”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将转为地方性流行病阶段,教会、学校也会重开,现年45岁的她生活便会重归忙碌,无论是家庭,还是教会事奉。为此,她只能暂时停顿在毕理学院社工系课程的学习。但她期望当自己的生活重新上了轨道,就可以继续选修其他社工课程。

从商科转至社工课程 pg.25

with No Comments

从商科转至社工课程 社工何处寻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从商科转至社工课程 莉莉:改变自我与他人相处 “社工课程帮助我改变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态度和想法,以鼓励代替责备与打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岁的莉莉鲁迪(Lili Rudy)原本是报读毕理学院的商业管理课程,却发现商业管理并不适合自己,就转换至社工课程,与同是来自加帛弄新古(Long Singut, Kapit)的小姐妹当起了同班同学。 “离乡背井到外面求学,是我回应上帝对我的呼召,但我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就想先出来读书,然后再做打算。只是开始选择的课程并不适合我,于是当我换了课程之后,就感觉一切都对了。” 通过社工课程的学习,她认识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学到了如何帮助有需要的人,更重要的是帮助提升她待人处事的技巧。“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很重要,因为我有10 个兄弟姐妹,通过这方面的学习,帮助我晓得如何与他们相处。” 在毕理学院学习了快两年的时间,最让她感到难受的就是,自己的语言能力不好;再加上网课的关系,无法与更多的华人同学做进一步的接触与沟通。 然而,她也无比地庆幸自己和小姐妹选择了一间拥有多位好老师的学院,不但是功课上教导她们,更在生活上也处处都在照顾着她们,让她们的学习没有后顾之忧。 同样在教会的资助下求学的她透露,如果教会在她毕业后的工作计划,未能做出安排,那她就与小姐妹一同回到居住地,一起带领青少年们,陪同他们健康成长。 赫丝蒂(左)和莉莉(右) 学生们进行数据收集

肯雅少女千里迢迢离乡求学 pg.24

with No Comments

肯雅少女千里迢迢离乡求学 社工何处寻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肯雅少女千里迢迢离乡求学赫丝蒂:报读社工课程只为助人 满腔热情却不知应如何着手,肯雅族(Kenyah)少女报读社工系,望有日可以有效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尤其是自己的族群。 “可能是上帝的呼召,我心中有一团火,一直想要帮助他人,但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做。曾经也想过献身成为宣教士,于是我教会的神父就建议我来到毕理学院求学,报读社工系。” 现年20岁的赫丝蒂林吉(Hesty Linggi)是一名肯雅族少女,家住加帛弄新古(Long Singut, Kapit)。2020年5月,在教会的资助下,她与小姐妹一同告别家乡,经过3个小时的长舟水路,再经过8个小时的山路车来到加帛市区,然后再从加帛来到诗巫,一路长途跋涉,只为求学。 由于行动管制令(MCO)的关系,毕理学院必须以网课授课,但她们的居住地实在是偏僻且没有网线供她们上网课。为此,她们在短暂地回过一次家后,就返回诗巫至今。随着毕理学院在2021年开放回校上课后,她们也就正式回校上课。 改变了内向少言的她 原以为毕理学院的社工系课程就是让赫丝蒂学习如何帮助他人,但在上了课之后,却让她对自我有着更深刻的认知,也使她得以理解他人的想法,更让她对“帮助别人”的这个想法,从概念变成了实际行动。 “课程中有心理健康的学习,让我认识了心理疾病方面的知识,而且通过这些知识,让我更懂得要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 还有就是,她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们帮助,并改变了内向少言的她。在此之前,她总是把心事放在心里,如今却变成了积极又向上,更晓得机会很多时候都是稍纵即逝,必须要鼓起勇气地捉住不放。 谈起一年半来学习的苦与乐,她笑说,自己在语言上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除了课程是英语为媒介语,还有就是诗巫,甚至是校园内大多数都是通行华语,这两种语言都不是她所能驾驭的,因此,无法交上更多的朋友。再加上课程都是网课的关系,就连同班同学也难以实际见上一面,这是她最大的遗憾。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我有一班很好的导师,她们很体谅我的需要,既看重我的学习成绩,却又不会太严格,张驰有度,让我轻松了不少。同时,在生活上她们也非常地关心我,给我温暖和支持,真的是谢谢我的导师们。” 2022年11月,她就要完成这项为期两年半的文凭课程,心中肯定有不舍,但心中所想更多的,是她未来的道路。 “目前可以知道的是,我的教会正在为我们拟定一个毕业后的工作计划,所以暂时未有确定的未来走向。但如果工作计划无法进行,那我就回到我的居住地,为自己的族群做一些事,尤其是带领青少年们。”

毕理社工文凭受政府承认pg.22-23

with No Comments

毕理社工文凭受政府承认 社工何处寻 报道:卢韵琴(特约记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迅速,人们也愈来愈重视社会福利,为此,社会工作者的存在更是愈发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来说,社会工作者的存在是不可缺乏的,不但政府需要他们成为政府体恤人民的执行者,民间非政府组织也需要他们扮演向政府反映民情的桥梁。 然而,根据大马首相署行政现代化及管理单位(MAMPU)从2018年11月26日展开至2019年6月的研究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社工与我国人口的比例为1人服务8576人,属于严重缺乏社工的状况。 为此,卫理毕理学院在2020年5月开办了社工文凭课程,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更多经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以填补这个巨大的缺口。 了解学生的意向 来自沙巴的温玉萍讲师,是毕理学院社工文凭课程的负责人。2022年11月,她所负责带领的第一批学生将会完成他们为期2年半的课程。 长达2年半的课程,共有28个科目,学生可以选择成为全时间学生,也可以选择通过“微型证书课程”(Micro-Credential Programs)计划下成为选修生。“如果是选修生,我们会预先进行详谈,以便了解学生的意向,进而再推荐适合的科目。” 她表示,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课程,毕理学院还提供了两个星期的“先上课,后报名”计划,开放让有意报读的学生先体验,觉得适合才正式报名。 目前,该学院第一批的全时间学生共有5人,另有4名学生是在“微型证书课程”(Micro-Credential Programs)计划下的选修生。 实践十分重要 毕理学院的社工课程内容丰富,除了“社会工作专业概论”之外,还有“社会工作心理学”、“社会工作方法一之个案工作”、“社会工作方法二之团体工作”,以及“社会工作方法三之社区工作”等等课程。 “社会工作专业概论”顾名思义,就是先了解社会工作是什么?而“社会工作心理学”就是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个案工作”就是学习如何一对一地处理,内容包括了沟通技巧、情绪管理等等;“团体工作”就是用小组的方式处理,扮演引导与支持的角色;“社区工作”的范围就更大,包括了寻找可以提供帮助的资源等等。 她透露,毕理学院的社工课程并不是一味地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因为课程安排了长学期课程与短学期课程。为期14个星期的长学期课程比较多是理论,而短学期的重点学习就是实习,如前往福利部实习,或是主办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当然,外出拜访福利部与其他福利机构,也是课程的重点之一。可惜的是因着疫情的关系,在过去两年,都少有外出拜访的机会。” 社工法案正寻求通过 温老师强调,随着大马政府愈来愈看重社工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目前已有一个大马社工法案正在寻求国会的通过。一旦获得通过,不但福利部需要聘请拥有社工文凭的工作人员,每一个福利相关的机构或是民间组织都必须聘有一名合格的社工,才能继续运作。 “毕理学院的社工文凭课程是受大马政府所承认的,在毕理完成课程并取得文凭之后,根本就不必担心出路;毕业生既可以进入职场,亦可以更上一层楼,报读更高阶的课程。” 虽然说社会工作也是一种服务业,但她认为,社工课程其实并不是学习如何帮助别人,单纯地为他人服务,反而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自己的社交与沟通能力,并可以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家庭与教会服事上。“通过课程学习,让我们学习到事情发生的缘由,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为了让更多人对于社会工作者的理解,温老师亦将于4月28日受邀在新福源堂进行分享,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社工”。

1 2 3 4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