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年议会第四届年会线上进行
普世教会消息 供稿:沙巴年议会;整理:翁震凌 矢志“恒守恩约,践行使命” 建立更新的教会 在上主的恩典和带领下,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沙巴年议会于2021年11月6日举行了第四届年会。该会的牧者及代表们逾70人以线上方式进行会议,在该会会督许光福牧师主持的会议中,一起聆听全年报告,同时策划2022年的事工。 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贾古玛会督(Bishop Dr T. Jeyakumar)亦亲临指导,宣讲主道并主持了按牧典礼。除了原定去年按立长牧的 Wahyudy Sylvester,今年被按立者计有:杨新萍(副牧)、张菁芝(长牧)、Fionalisa Aldrin(长牧)。 沙巴年议会会督许光福牧师在第四届沙巴年议会上发表会督演词时表示, 2021年“虽处在惊风骇浪中,祂的恩典痕迹依然处处可寻!” 许会督提及2021年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总议会的多项重点事工,其中包括:通过‘年议会会长名称改为会督’的提案;拟定2021-2024年的主题为“更新的教会”(A Renewed Church),以“强化教会使命,丰化家庭生活,提升教育素质,参与国家建设”;推动每月一次的线上全国卫理祷告会;成立了小组专研统一性的“婚前学习课程”等等。 对于沙巴年议会整体而言,许会督表示2021年是充满挑战和调适,却也是突破和更新的一年:所有的牧区在无法实体聚会的情况下,开启了资讯媒体的事工模式,使用各种云端/线上管道如:Zoom、优管(YouTube)等进行主日崇拜、祷告会、团契或小组的事工;各教/牧区乐意分享资源,各肢体之间加强了联谊性的聚会;长期居家令许多家庭关系“转变”,从正面来看,它促进家庭门训的机会,另一方面,长期居家也使一些夫妻和亲子的关系倍受考验,必须修补;透过沙巴卫理救援赈灾事工(Sabah Methodist Crisis & Relief Development,简称“SMCRD”)对外开展许多事工,加强实践爱心关怀。当然,受到疫情的冲击,无法避免也面对事工、行政、人力和经济资源的考验,尤其是总部大楼的工程必放缓进行,同时学习凭信心倚靠和仰望上主的供应,也寻求智慧分配资源。 许会督称,疫情所致,虽然无法预测明年景况,但仍要凭信心策划前行!沙巴年会2021-2024年的主题为“恒守恩约,践行使命”是建立在《申命记》,重点在于“选民”身份和使命的重寻及实践,也特别注重家庭门训的培育;结合总议会的异象宣言和主题,该年会于2022年将致力以下的事工: 强化教会使命 ~扎根圣言:教会一切的事工须以圣经为中心,牧者及教导者须强化教导和宣讲,而全体会友也要勤于研读圣经且遵行之。 ~热切祷告:竭力配合总议会推动的每月一次的全国卫理线上祷告会。另外,也期望所有堂会即定周四晚上举行堂会性的祷告会,同时异地的同心祷告。 ~整全培育和服侍:慎选线上培训课程,甚至度身定做切合该会/堂会需要的门徒培育;最好是牧者自己带领,以小组进行。与此同时,要动员有恩赐、愿意委身及承担责任的领袖和弟兄姐妹成为义工,全民参与服侍。 ~福音使命:艰难时刻,人心彷徨,我们当以爱心和言语行为 (个人布道),或线上方式把耶稣基督的福音带给周遭的人。为了分享资源和彼此激励布道的心志及行动,布道部将主导“联合/统一性”的线上启发Alpha供所有的堂会带领新朋友参与。同时,也请关注宣教部推动的诸项事工。 B.丰化家庭生活 ~总议会和沙巴年议会都强调以全家庭为轴心的跨代门训,以信仰培育为家庭的首要任务。今年,一些堂会的线上服侍(主日崇拜、儿童崇拜/主日学)提供机会让全家大小的成员一起参与!未来一年,我们继续以内外(如:D6 Conference、启发婚姻/亲子、真爱协会等等)的资源来装备家长和长辈。 ~现今时代有许多年轻夫妇面对婚姻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教会要致力帮助他们巩固婚姻与亲子关系。此外,配合总议会所倡导,务必为所有进入婚姻之前的男女完成“婚前学习课程”。 ~教会须正视现时代世俗主义“男女性别界线混淆”对新生代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应把圣经对于上帝创造男女、性与婚姻家庭的心意等等的教导,及早灌输给儿童和青少年人;同时采用《青春无悔》的课程。 C.提升教育素质 ~沙巴年议会虽尚未设立卫理小/中学,但在各城镇有数间的托儿/幼儿园,口碑亦佳。为加强彼此的联系和提高教学的素质,建议成立“教育委员会”作为协调各地的幼儿园,特别是关心宗教教育课程的教导。 ~其他的策略:(a)增加年会社会关怀部的贷学金数额,援助更多贫寒者的子弟有机会深造;(b)向本会会友推介全马卫理公会的学府以及教育的理念;(c)推介并支持总议会所成立的技术训练中心,特别是鼓励辍学的青少年前往受训。 D.参与国家建设 欲建设国家和影响社会,教会首先需要培植敬虔、诚信正直且有品德的基督徒领袖,他们对内能妥善治理教会,对外则在所处的职场和领域中“使人看见他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他们在天上的父。”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