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

with No Comments

口才魅力与爱的激励讲座会 活动:口才魅力与爱的激励讲座会 主办单位: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诗巫南、北及西教区教育执行会 讲员:戴晨志博士(著名作家) 日期:22/7/2017(六) 时间: 早上8点至12点30分 地点:诗巫爱莲街福源堂 对象: 全体大专、中小学、幼教及主日学老师、教会执事、团契职员、少年军军官名额:限定1000人,先报先得 报名:免费(为避免有限名额遭滥用,主办当局将向报名后却无故缺席者收取RM50讲座费) 报名方式:上网报名https://goo.gl/forms/ohXC4cNSl6unIMDK2或扫描QR Code。 注意事项:请每一单位/学校委任一位代表并于报名表中勾选代表一栏,以方便主办单位联系或传达讯息。 若有任何询问,请联络:诗巫南教区教育执行会主席陈绍源(0168881455);诗巫北教区教育执行会主席张扬烈(0198399786);诗巫西教区教育执行会主席池信立(0138285971) 2017年全砂卫理献身者营会 活动:全砂卫理献身者营会 活动:全砂卫理献身者营会 日期:2017年8月31日至9月2日 地点:诗巫卫理公会百周年纪念园 媒介语:华语 对象:15岁或以上的献身者     截止日期:2017年7月31日营捐:只包括由福源堂至营地往返交通、营会期间的伙食及住宿。   7月31日(截止日期)前:   a.RM75(一人,少团/青团长期会员)   b.RM175(一人,少团/青团非长期会员)8月1日至8月20日:逾期报名者(无论长期会员与否)皆RM175(一人)  预知更多详情或索取报名表,请联系年会办公室或年会青团宣教组:黄柯城(014-959-4372)或谢丽萍(0111-052-1033)。 民都鲁尚仁堂90周年庆 民都鲁实巴荷尚仁堂将迎90周年堂庆,并于10月1日(日)举办感恩崇拜及晚宴,欢迎牧者弟兄姐妹共襄盛举。该堂系列活动兹列如下: 1.亲子徒步竞跑,日期:9月1 日(五)下午5时,地点:尚仁堂 2.感恩崇拜,日期:10月1日(日)下午2时,地点:尚仁堂 3. 90周年堂庆感恩晚宴,日期:10月1 日(日)傍晚6时30分,地点:世界餐厅 欲知详情或有兴趣购买餐券可联络尚仁堂谢尔祥(019-8757608)。

明光堂教育楼落成 百年树人福音代代相传

with No Comments

民丹教区曼光坡卫理公会明光堂旧牧师屋及团契会所大约有70年历史,因为年久失修,明光堂代理牧师余婉宁协同教会执事,于2015年成立教育楼筹建委员会;并于该年11月1日,由前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苏慈安牧师主持动土礼。 工程接下来如火如荼进行,教育楼底楼内部设有可容纳约八十人的团契室,两间幼儿园课室、教师办公室、厨房及洗手间;教育楼第二层及第三层楼是备有四房一厅的牧师屋,并设有一间牧者办公室及一间会议室,总共耗资约马币一百一十万左右。 福音工作代代相传 承蒙上帝的恩典与带领,教育楼终于在2017年7月1日下午三时,由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主持落成典礼。池金代会长在开幕礼上训勉弟兄姐妹,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作,因为需要花很大的时间和精神。在栽培门徒的灵命上,更是要花一生的时间,并代代相传,才能够把传福音,以及训练门徒的工作,不断传承下去。正如经文提摩太后书二1-2提到:“我儿啊,你要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如此,福音工作方能代代相传。池会长特别提醒,今天基督徒占世界人口比例三分之一,若一个基督徒能带领两个人信耶稣,福音便能够传遍全世界。这提醒信徒,基督徒要建立人的生命,得着迷失的灵魂。 明光堂代理牧者余婉宁表示,明光堂的新教育楼是上帝的恩典,也是透过众多弟兄姐妹行动上热心支持,才得以建成。教育楼因看到许多人在行动上大力支持也鼓励。让我们更深体会,筹建教育楼的过程,我们并不孤单。 这一路来,明光堂众弟兄姐妹体会到天父的恩典够用。当教育楼有需要的时候,许多人都二话不说,出力的出力,出材料的出材料,也在奉献上大力支持。所以重建的过程让大家体会在困境中依然可以歌颂赞美上帝,深刻体会天父的爱与怜悯,并将一切荣耀归给天上的父。(林顺开)

道仁布道处重新整修

with No Comments

道仁布道处本因圣堂前台过于陈旧,也因长期有蝙蝠粪堆积于天花板,溢漏掉至圣台,因而决定进行装修。期间,道安堂会友们本着爱心倾全力协助,与道仁布道处弟兄姐妹清理圣堂天花板,粉刷修补,铺上地砖,整修椅子等。另外,亦增添了新的音响设备、橱柜等等。 该布道处在装修时,则尽力保留具历史意义的旧物,加以修整,宛如新品;也尝试旧物/废物利用,节省开支,比如利用旧板子以书法写上主祷文与部分经文,作为圣堂装饰,提醒会众全心敬拜上帝。此回装修耗时三个月,费用约四万五千令吉,终让圣堂焕然一新。 除此此外,该布道处也善用教堂旁的空地,将荒地清理,并由会友自发性地种菜种花,美化环境。圣堂前的路段也特别填土与铺上柏油,扩大进出空间,因单行车道两旁的高度有巨大落差,车辆容易意外陷落。(震凌)

抓住机会全家事奉 古晋晋福堂家庭营

with No Comments

育梨姐妹是第一次参加晋福堂家庭营,由于她在退休后想多参加教会活动,于是在妹妹的鼓励与陪伴下来参加了。她分享说:“在家庭营里认识更多人,以后也会参加妇女会”,这是多么激励人心的一句话! 如凤姐妹则表示能够放下繁琐的家务事,一家人来参加生活营是件享受的事;这是多么感恩的分享! 珂盈姐妹认为家庭营是一个老少咸宜的活动,带来“家”的感觉。浩望弟兄表示他喜欢晚祷会上家庭分享的时光,能够一家人围在一起说出自己的心声,何等美好!这些又是多么感动人心的经历! 是的,2017年晋福堂家庭营“合神心意的家庭”已于6月26至27日在达迈度假村圆满结束。这次家庭营气氛轻松,感觉温馨,在主里121位不同年龄层的弟兄姐妹享受团契联谊,共同勉励成长。 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该堂主理莫荣发牧师勉励大家从约书亚身上学习,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约书亚的家庭宣言是: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我家,我们,指的都是一家人同心事奉。 今日家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敬虔的下一代一起事奉上帝。事奉是像仆人一样的工作或服侍,不是嗜好,等到有空时才做。诚心实意的事奉是必须的,因为事奉帮助我们成长。 莫牧师也分享他在本堂男少年军团队中所看到的美好事奉团队,正如寿琳军长所言:“不是我们需要男少年军,而是我们需要男少年军帮助我们成长。” 接着,各组也针对一些课题进行讨论,比如:在崇拜时,会众可否使用手机来参阅圣经?如何让年轻的一代经历上帝?等等。 有关手机的使用,无可否认,在科技时代使用手机较为方便,查找经文也比较快捷,字体又可放大;但另一方面,使用手机容易分心,若没有纪律,就会不自觉地浏览别的东西,而且长时间使用手机也有损健康。因此,一些组员建议平时聚会使用手机无妨,但查经会和崇拜时应使用圣经,这可学习如何翻查圣经,也当把崇拜分别为圣,尽可能不碰手机。 至于如何让年轻的一代经历上帝,父母们应从小灌输子女正确的观念,确保子女从小有好的同伴共同成长,并持续关心他们的灵命成长。现今孩子大多如温室的小花,没经历过风雨;让年轻人经历一些苦难,也能磨练他们的心志。走出舒适圈也能让年轻一代学习自己经历神,只要信仰的基础打得稳,就不怕他们成为草莓族,一压就垮。 带动一家人事奉 一家人事奉上帝的画面是何等美好!莫牧师表示他刚来晋福堂时,看到斗湖弟兄一家在诗班服侍;还有现在兆鸿弟兄一家把男少年军事工当作终生的服侍岗位,一家大小齐来事奉,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啊! 要带动一家人事奉,须从家里开始,家长要以身作则。友诚弟兄出生基督化家庭,父母每天早起灵修祷告,睡前祷告,有时还会一起看书分享,这让他兄弟姐妹在潜移默化中也学习过敬虔生活,热心事奉。一家人在同一间教会的不同岗位上彼此配搭是美好的经历,透过“家里有爱”全家关心外地学生,建立家庭祭坛一起敬拜和为彼此代祷。 当然,一家大小一起参加主日崇拜也很温馨;家长和孩子都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因为孩子终究会长大离开家,何不抓住那珍贵的机会一家人一起事奉呢?(文/叶丽妙;摄影/杨柔)

我思故我写:把父母送去养老院!不孝?

with No Comments

文/黄方涵(卫理神学院神学生) 孝道,是华人文化中极为看重的伦理,具有不可抗拒之崇高价值。父母忍痛生下了我们,耗尽了无数的汗水,把我们抚养长大。作为儿女,存感恩的心尽孝是理所当然的本分,也是对生命赐予者的尊敬。每年五月定为家庭月,教会在五月中也会庆祝“孝亲节”(母亲节),为了让众人在这特殊的日子,向爹娘献上感恩。每当孝亲节的到来,各界都会议论着有关孝敬父母课题,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是有关把年老父母送去养老院的课题。 岁月,是人所无法掌控的时间维度,它会失控地往前推进,带动着生理的变化,直到呼气停止。当一个人活到一定的时间长度时,生理机能就会开始衰弱,同时外在身体的躯壳也会慢慢腐朽,我们称这种状态为“老”。 “老”这个词在一般语境中隶属贬义,被归类为不吉利。有些人会使用“老”字来咒骂或自嘲,来形容一个人失去生产力或生命力;也有人把“老”字等同“临终”之义,意味着死亡即将来到。虽然有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这句话只能用来描述少部分的特例,并不适用于普遍社会的现实情况。那些被归类为宝的老人,不是仍然具有生产力,就是仍掌握一定的资本;这些人属于老年群体的少数。 现实中,不论是自愿或被迫,大部分的老人都会从高生产力的职场中退下。当老人从职场上退休后,就立刻进入一个大转变:一、生活模式的转变。从有生产力,变成无生产力;从在职场上被认可,变成无人认可;从家里的经济支柱,变成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在这种转变下,老人的心理面临着“蹦极式”的冲击,需要适当的调适。二、生理素质的转变。老人的身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退化,有些老人的退休生活都在疾病中度过,需要常常上诊所报到,也有些老人因不习惯退休的生活而继续干活,结果身体负荷不了酿成意外。 当这两种变化进入高举成功和高生产力的现代,就可能面临被儿女送进养老院的境况。大众对于养老院的普遍印象都是负面的,认为那是一种隔离。其实,养老院早在周代就出现了,到了唐朝才形成较为完整的养老制度。在古代,专门养老的场所有不同的名称,如唐代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元朝的“济众院”、明朝的“养济院”等。到了现代,养老院越来越普遍,规模也越来越多,也有更完善的制度来管理。而儿女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有两种可能性:唾弃行为或照顾无力感。 一,唾弃行为 我们可以从报章上看到有些儿女在对待老化中的父母,都以很丧志的态度来对待,把年老的父母当成累赘,以恶劣的方式来安置他们,在社会中提供一个专属老人居住的空间——养老院。有儿女看到父母已经不是家中的经济来源,照顾起来也很麻烦,就把照顾父母的责任退给养老院。 这两年,我曾去到不同机构和医院所设立的养老院进行关怀,也与不同养老院的老人进行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发现里头真的有一小部分老人是被儿女所唾弃的,他们在养老院多年,儿女都没来探望过。听着这些老人的故事,可以感受到他们心中的无奈和怨气,在他们心中,儿女是他们的情感支柱,在养老院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儿女来探望。儿女唾弃父母乃因轻慢父母,认为父母是褪色的黄金,没什么价值了。 在圣经中将“轻慢父母”视为很严重的罪,甚至与流人血的罪放在一起“……在你中间流人之血。在你们中间有轻慢父母的有欺压寄居的,有亏负孤儿寡妇的。”(结廿二6-7)圣经又说:“‘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申廿七16)可见圣经严谨看待家庭伦理,孝道在基督教信仰中是极为重要的信仰价值。 二、照顾无力感 难道儿女把年老父母送进养老院都是唾弃的行为吗? 不,有大部分的人选择把年老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基于照顾的无力感。我的外公年纪老迈,患有尿酸及痛风症状,他与外婆住在亲手所建造的木制房子,固守疆土至今,具有浓厚的土地情感,坚持不搬到城市与孩子同住。 去年,因在家里跌倒伤及头部而倒地不起,当时只有外婆在家无法凭着一人力量扶起外公。过后,我们把外公送到老人康复中心接受治疗,那是作为儿孙力所不能及的专业领域。从那时起,外公的身体再也不是以往那个爬高爬底的健壮身体,甚至没办法起身走路,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侃侃而谈。他的整个生理情况进入躺床的状态,生活起居从几十年的老家转为陌生的养老中心,由专业康护来照料。 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能说不孝吗?好像不能,反而这是一种贴心的选择。老年得病和在家发生意外的几率很高,这是不能否定的事实。面对变老所带来的疾病问题,一般人是无能力去处理的,因为牵涉到医护专业。况且,在现代社会形态中,作儿女的,需要往外赚钱糊口,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陪在父母身边,当父母忽然生病或发生意外时,没办法及时伸手。曾经就在诗巫的某个住家,发生了有位老奶奶独自一人在家摔死而无人知,直到尸体发出臭味才被邻居发现的案例。因此,有很多作儿女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并非不孝,而是对父母敬爱有加,但基于能力和专业考量,就把老年父母交由专业康护来照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弘扬孝道,瞻养老人”的精神强调儿女有照顾父母之义务,而且这种义务需要传承。故此,居家养老在华人文化中成了实践孝的必然选择,普遍被大众所认可。换个角度,把年老父母留在家里必然就是孝顺吗?孝顺这个词真的是由空间所决定的吗?很多人以为只要把父母拉进自己的家一起住就已经尽了作儿女的本分,对于父母的情感需求根本不在乎。在都市化的现代,足球式的孝道越来越常见。足球式的孝道就是儿女间以轮流照顾的模式来安置父母。儿女们因社会观感就把父母留在家里,但又嫌父母妨碍家庭生活,手足间就基于公平原则,轮流让父母到各自的家来居住。此外,越来越多中上阶层的家庭,父母虽跟儿女住在一起,但陪在父母身边的却是异国佣人;或把父母当成是保姆,负责在家带孙子,而作儿女的却时常不在家。这种情形对于老人而言不会觉得幸福吧,反而孤独感增加,也是一种煎熬。 在文明化的进程中,“弘扬孝道,瞻养老人”的文化如何成为可能?即便时代再怎么改变,文明再怎么发展,都不能动摇孝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伦理地位。圣经中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也是处事待人的第一条基础就是“孝敬父母”。这份孝道的价值需要被传承和弘扬,对于老人,后辈需要用心关顾。不论是否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接受全时间的照顾,又或跟父母住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情感上的联系,才能使父母欢喜,不至忧心和孤寂。正如圣经的教导“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箴言廿三:25)欢喜快乐的基础在于儿女对父母的爱,这爱超越外在形式的物质所能衡量,是从心发出的。若父母在养老院,记得时常去探望;若可行,定时带父母回家,毕竟家是无法替代的归宿。跟父母一起住的儿女,再忙也不要忘了花时间陪陪父母,哪怕只是一顿饭。我相信,当有爱作为孝的基础,儿女就会自然以最合适的方法来赡养父母;不论形式如何,父母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父母能感受到孩子对他们的态度,这不是由居住空间所决定的,而是出自于真心流露。

侧看老人潮老年学 砂年会乐龄团契台北长者事工考察

with No Comments

2017年6月18日至23日在全砂乐龄学习中心总主任刘慈瑜牧师的领队下,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乐龄团契一行30人赴台北各教会最具规模的长者照护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团员有来自诗巫、民都鲁及美里的乐龄契友,并有4位牧师同行,他们是刘慈瑜牧师、张超英牧师、张宗忠牧师及黄玉芬牧师。 面对高龄化社会,台湾各教会在二十多年前已开始投入建立长者服务中心,提供长者及家属的服务,积极配合政府推动长者福利事工,促进老人生活品质。 在台北的四天行程中,参访了新北市双连安养中心、双连松年大学、全人关怀中心(香柏树长者事工)、马偕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士林灵粮堂社区老人照顾服务中心及其他教会机构。 在各机构负责人的分享及介绍中,看到他们完全服膺照护、救助、服务与管理的架构概念,其服务包含了长者日间照顾、终身学习、文康休闲活动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有马偕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服务着一群癌症末期或对积极性治疗无反应的病患(死亡已不可避免者),帮助他们在剩余的日子有尊严且有妥善安排并无遗憾地离开人世。 考察团也在双连安养中心用餐,体验中心为长者们预备的健康餐。该中心极看重长者的饮食健康,每周都会更换菜单食谱。双连安养中心具有安养照顾、轻度养护、重度养护、长期照护、失智症单元式照护、短期照护、日间照顾,以及社区照顾关怀据点等多功能、多元化、多层级、连续性的一所长期照顾服务机构。 勾勒终身学习愿景 由长老会创设的双连松年大学提供一处活到老学到老,服务到老的最佳成长平台,勾勒出终身学习社会之愿景。其中不乏九十多高龄的长者仍在当中学习。 士林灵粮堂社区老人照顾服务中心设有长青大学,接待考察团的负责人介绍说很多的长者因为退休,社交活动减少,或其他因素,很多关系链都断了。但人是需要同伴彼此扶持的,特别是长者,因此他们在中心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彼此分享交流,使生活加添许多色彩。 除了参访服务长者的机构外,考察团也参观华神(中华福音神学院)、台北卫理堂,并受到卫理公会会督陈建中牧师设午餐招待。一行人也参观了Good TV好消息电台及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 是你我的事 在回程路经亚庇时,团员也到当地圣公会创设的方舟退休村(The Ark Retirement Kampung)参观。负责人Peter Kong牧师告知目前有38位长者入住。退休村的观念是有收费的为那些家人无法照顾他们的长者服务,提供他们一个家,与同年龄层的长者们彼此扶持,继续过着团契,敬拜上帝的生活。 这次的考察体验对团员来说当然是得益匪浅,不仅是开拓视野,更是有深一层的体悟——老,不是老人的事,而是你我的事!我国也在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据资料报道,大约在2030年,马来西亚将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政府必须尽早建立充足社会资源和部署工作,应对可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的社体也需正面看待此问题,秉持我们的信仰,爱人爱邻舍的教诲,落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态度精神,提供长者服务的事工!(可菁)

激发学员使用新媒体 向网络社群见证神 Wedia新媒体宣教工作坊

with No Comments

马来西亚基督教砂华人年议会资讯传播部已于2017年6月9日至10日在诗巫毕理学院的卫国礼堂会议室顺利举办“Wedia新媒体宣教工作坊”。此次结业的学员总共33位。参加者来自诗巫、古晋、美里、泗里街、民都鲁和加帛的教会领袖及弟兄姐妹。 “Wedia”所代表的就是“自媒体”,意指每个人都能担任媒体的角色。如今万民都在手机里,再加上科技及网络的发达,每个人都能用手机上的软件和功能制作微电影、广播、图文等等。举办此工作坊的目的乃是要培训新媒体宣教人才,让更多人能善用新媒体的影响力与网络社群对话,进而传扬福音。 作为工作坊的开始,本部干事黄靖斌以“新小奇”为题,带领学员明了新媒体的最新动态及其影响力。她说,当世上每个人都在滑手机,你能够想像,网路社群里没有教会吗?如果教会再不进场,就等着被边缘化,更别说是要传福音了! 因此,教会非做新媒体不可,这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人都在新媒体里面,让我们与耶稣同工,进入到社群里牧养群羊。在分享中,她也教导学员如何管理及善用教会及团契的社交群组,如何经营教会的面子书粉丝页。在最后,黄靖斌也透过影片向学员们介绍VR虚拟实境、AR扩增实境的最新趋势,提醒学员准备迎接智慧媒体所带来的改变及传福音的契机。 善用新媒体传福音 课程之一“图文并茂”的讲员林佳锦和许方瑜让参与者了解图片或照片搭配经文或短句的制作概念,教导学员学习应用“APRIL”手机应用程式制作图文。接着,课程“声情并茂”则由黄榕淋及卢晓薇教导学员们认识微广播,并学习以手机应用程式“Wavepad”制作广播节目。 第二天早上的课程有“微影片制作”和“面子书直播”。讲师魏佑峰讲述微影片的形态、如何构思内容、前期制作、拍摄技巧和剪辑技巧。此外,他也教导学员使用“Quik”及 “FilmGora”手机应用程式拍摄及制作微影片。 而“面子书直播”课程则由陈重均主讲,首先他先让学员了解面子书直播的影响力、直播的内容、直播的技巧、直播的注意事项及如何制作直播。在较后的实作时间里,所有学员都按组别分工合作,通力完成直播功课及微影片制作。 享用午餐之后,午后的课程则有梁一花带领大家来了解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两者之间的分别与优劣。除此之外,她也教导大家学习建立个人及群体微信,并学习善用群发等方式传播帖文。最后,她也教导学员制作QR Code,并说明如何以此方式达到个人或教会的信息被广传的效果。 在举行结业礼之前,来自民都鲁荣恩堂的伟安分享到他从工作坊学习到很多新知识。他表示,宣教已经不用到各地方去,而是能透过新媒体更有效地传扬福音。民都鲁双恩堂的江祥瑞就鼓励弟兄姊妹要“活到老,学到老”,也要善用新媒体把福音广传给万民。来自古晋三一堂的雷以宣则表示很感恩,能在工作坊中学习到新媒体;她认为新媒体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同时实行在宣教的事工上。 最后,由资讯传播部干事黄靖斌颁发结业证书予学员。结业礼透过FB全程直播(欢迎浏览https://www.facebook.com/icbsarawak/)2017 Wedia新媒体宣教工作坊在欢乐的气氛中画下圆满的句点。

时事回应:新加坡的家国天下

with No Comments

文/晖(退休公务员) 新加坡的李氏家族,因对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故居的处置问题,持着不同的意见,而引起的家庭内讧;今已演变成为一个公众课题,不仅影响李家的名声,也对国誉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在下取《新加坡的家国天下》作为本文的标题,绝对不含贬义;相反的,我对李氏家族的家门不幸有戚戚感,巴不得阋墙兄弟妹重归和好。新加坡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独立,凭着建国先贤先辈的自立更生、刻苦奋斗,而建设成为一个高度文明发达的国家。而恰恰这一个奇迹,是与李光耀分不开的。 李光耀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华人家庭,虽然接受西方教育,却秉持亚洲的价值观。李光耀恪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即便日理万机,也与夫人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出了一门才俊。如今李光耀的尸骨未寒,却发生家变,若他有知,作何感想? 新加坡四面环海,仿若航行在汪洋中的一条小船。新加坡的开国功臣把这么一片不毛之地——毫无天然资源的弹丸小岛,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邦,个中的治国哲学,或就是李光耀所云“新加坡生存的硬道理”值得年轻一代探索、珍惜,并发扬光大。 家齐而后国治 清官难断家务事,外人无需对李家的家事作无谓的揣测。但是新加坡第一家庭的家务事,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利益,这是无可置疑的一项事实。吾人希望李氏家庭念及手足之情,放下嫌隙,以大局为重,许新加坡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新加坡的前路仍然面对种种的挑战与不确定因素,大国与邻国在南海的博弈,也牵动着新加坡的对外经贸、国防与外交关系。若不励精图治,前途不容乐观。李氏家族的内讧是否预示着新加坡“去李光耀化”的日子将提前降临,是值得李氏后人省思。至于新加坡“去李光耀化”之后,又将面对一个怎么样的局面,也是值得新加坡人民琢磨的。 《四书五经》中的《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称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之道,今天仍然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恩爱夫妇营后感:适时地“清垃圾”

with No Comments

文/翁惠琼(晋道堂) 在11年前,我就已心动要参加“你侬我侬恩爱夫妇营”,但始终沒行动;这也使我多走了11年的冤枉路呀!感谢主,让我们夫妇终于有机会参加第58届的“你侬我侬恩爱夫妇营”(26-28/5/2017)。 这营会确实与其他营会不一样,经导师们坦诚敞开的示范,营会气氛及夫妇们的配合投入下,使我们夫妻也很坦然地把十七年来的心结结开了。 认识我们的都觉得我们两夫妻关系还很好,婚姻应该没问题,但有些婚姻问题,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刚嫁给维新时,我敬爱也孝顺我的家婆,因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维新5岁时,我家公就过世了,家婆守寡至今,含辛茹苦将他们五兄弟妹养育成人。我的家婆是最疼爱维新,维新也非常敬爱和孝顺她。 态度100%改变 后来关系的破裂是由于我分娩第一胎时,那时因心痛家婆有胃痛又胃出血,不忍她劳苦,就告诉她,会有一位陪月婆来帮我忙;但她误以为我不要她陪月,向维新抱怨。于是维新责备我,我想想算了,就由家婆来做。但“坐月子”的那段日子,我承受很多苦楚。我因难产,头几天出现上“大号”失控,伤口发炎等症状;再加上维新因工作不在我身边,只陪我一个星期后,又回新加坡工作。 我初为人母,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孩子又难带;再加上,家婆的观念非常传统,这不行那又不行,令我受不了。每当傍晚6点多,就会自己一个人哭,心就像裂成一半。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怨恨家婆,怨她为什么当初不肯让我请一位陪月婆,现在让我受这么多苦。也许有些人认为这只是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很大的伤害。 之后,我对我的家婆态度100%改变,对她不理不睬,她对我说话,我也会自然而然很不耐烦。每次回婆家一会儿,便要回娘家过夜。虽然我没有和家婆大吵大闹,或对她大声说话或骂她,但维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也恨我入骨(在营会中才知晓)。但这一切,他都藏在心里不表现出来。多年来,我俩一谈起这事就吵架,所以选择不谈,像把拉圾扫到地毯下,眼不见为净! 我跨出了第一步 我虽然试着在祷告会时,上台祷告求主帮助;也请堂会牧师为这事祷告,希望解开心中的恨,但就是无法放下。虽然,这几年已沒有那么恨家婆,但这结还是没有真正打开。感谢主!透过这营会,我们夫妇向上帝认罪,也彼此认罪,饶恕对方,并在基督里从新开始。 从营会回到家,我一直很“挣扎”;虽然我和维新的结解开了,但我和家婆的还沒呀!我祷告上帝,求祂帮助我,敞开心原谅家婆。 端午节那天,上帝透过圣灵在我心里动工,提醒我“还有一位老人家一直期待妳的问候”,我便很自然地拨电话给家婆。感谢主,我跨出了第一步,心中的喜乐难以形容呀!我继续祷告,希望求主能赐给我勇气能面对面向我家婆说声“对不起”,请求她的原谅! 虽然知道“家丑不宜外扬”,但为了鼓励和激励更多夫妇参加这营会,我俩愿意坦诚分享!现在,我们夫妻关系就如剛谈恋爱时亲密,每天都会抓紧机会“存款”,适时地“清垃圾”。我们愿意同心合一与上帝亲近,让上帝的话语成为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也让祂作我们家庭的主,以共同见证上帝在我们婚姻中的作为和心意!

1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