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鼠有感:“周报”末了的話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说实话,这期的“抓鼠有感”(编者的话)下笔时心情极为复杂,甚至有些伤感沉重。 除了因疫情令2020年成了沉重的一年之外,更因为自2006年就转为周报的《卫理报》,在历经14年后,将于2021年再次转回为双周报。作为“周报末代主编”(虽然转双周刊后依然由小编主责)难免有种说不出,道不清的感慨,也有些愧对两位周报前主编(林履星姐妹与倪可菁姐妹),毕竟没有守好她们交棒至我手中的刊物。 自担起这职位以来,虽说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至少也是兢兢业业地完成普遍一周一期的编辑。纵使有时会因出错而懊恼,因被质疑与否定而灰心,因内容与排版不如己意亦不如人意而焦虑,因常一期接一期的无缝衔接出版让我华发急生……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也曾因为有各方作者的同心齐力笔耕而受感动,因弟兄姐妹成为卫理报之友以金钱奉献支持文字事工而感恩,因听闻某位读者因某期文章受益而激动,因受到小小的肯定与鼓励而心慰(至少知道自己所做不是徒劳的)…… 事到如今,我不知道转成双周刊算不算是情势所逼,但新媒体的的确确为纸本出版带来不可小覻的冲击,近些年来《卫理报》的销量已不断下降,再受疫情强烈一击,订阅量更是“一泻千里”。当然,也曾有人直言是《卫理报》内容不足,难以吸引人;又或者是一周一本《卫理报》有些太多,容易造成囤积,难以处理等等。这些或许都有理,因而思来想去,想要持续经营出版,总得找个出路,虽说未必能解以上所有的“问题”,但终归比坐着一筹莫展来得好些。 因而,我们首先就是将《卫理报》由周刊转成双周刊,盼至少能先解决囤积问题;另外,也期盼两周一期的内容排版有些调整(这是美好的期待)。当然,加强网路版与脸书专页的报导消息内容只是不在话下,但要如何让网路版增加阅读量之余,纸版印刷仍能维持出版,并达到双赢的局面等等,这些都需要弟兄姐妹为年会文字事业部代祷,求上帝赐编辑部聪明智慧,不仅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更始终不忘文字使命,力求坚持以文字荣神益人。 最后,说句心里话,《卫理报》(包括所有文字事业部出版品,如Connection、《超越》、《童真》、卫理报丛书等)并不只是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年会文字事业部的圣工而已,它是属于所有吾会堂会与会友的──只有“家人”才是我们最强的后盾,也唯有“家人”与我们齐心协力,文字事工才能永续经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