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震凌
前些日子,诗巫刮起了一阵“壁画风”,同事们闲聊时半开玩笑地说,卫理报外面也有堵牆,不如我们也来添幅壁画吧!原本只是戏语,然而本报总编孟礼干事向来是“心动就付诸行动”之人,立马找来了两位年轻艺术家(其中一位还是本报前同工,一直以来在文字事奉上与我们同心配搭),构思开工!
在经过十余天的时间,传递着文字使命与异象的壁画就呈现在世人眼前,为本报增添不少光彩--有些人开车经过时,会慢驶多瞧两眼,或信步路过时,也会稍停驻足,拍照留影。
想当然尔,这幅壁画自是肩负了“文字使命”--强调文字重要性,鼓励写作,推广阅读。
阅读为了摆脱平庸
说起阅读,我非常喜欢余秋雨曾说过的一句话: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曾读过一本挺有意思的著作,叫《王者之争——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的世纪对决》(去年曾在某篇文稿里提及此书),作者是一位台湾作家兼主持人,名叫谢哲青。
我是先读其书,后识其人。由于谢哲青的文笔幽默动人,饶富趣味,一字一句都可以让我身临其境;所以好奇之下,上网查了一下他的背景资料,才赫然发现他曾有过学习障碍。
资料显示,谢哲青是个患有“先天难语症”的人,让他连自已的名字都可能会忘记怎麽念。为此,他小时为了能记住一个字,得写上一千篇。他说过,因为学习的困难与障碍,他几乎每天会花上六小时阅读。
虽然,他的著作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他的人生未必是最曲折的,他的故事也不是最励志的;但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靠着丰富阅读的积累,能使他能克服障碍,摆脱平庸。
为此,盼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为自己设下一个新挑战——订下目标(比如每月至少读一本书,或一天读20页等),好好培养阅读习惯,许自己一个阅读年,让阅读开拓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生命底蕴,充实我们的人生经历,身心灵皆有成长……
在新的一年,我们一起来“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书好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