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廷(美里生命堂)
5天4夜的营会画上了句点。说实话,其实不太记得大会节目的内容,也不记得活动的细节和意义;但大会主题“EKKLESIA”和大会讲员的信息分享一直不断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我没有参加过这类大型的营会,也没有接触过各个国家、地区的弟兄姐妹。除了比较了解砂拉越基督教信仰情况及其事工走向,对于其他国家的情况我也只停留在懵懂的状态。这次的营会,让我有机会走入香港,看见当地的需要,也让我重新反省自己的生命和服事的意义。
忘了最纯粹的爱
身处在高压的环境里,即使能力及智慧高人一等,是否就能体会人生的意义?身处在时刻比较的景况里,是否能力及智慧不及他人,就没有了美好的未来和待遇?看似光鲜的背后其实是满了无助和忧郁;看似成功的人生却少了永恒的盼望。冷漠的心,对身旁的人事物无感的行为或举止,是香港大多数人的写照。我思考着,这不也是我们的写照吗?
生活在舒适的圈子里,我们很常只单顾自己的事。忙碌的事奉生涯,让正在教会事奉的人们像只无头苍蝇般在教堂里转来又转去,忘记事工的目的,忘记喂养自己,造就他人。忙碌的生活,也让人们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同时关闭起自己的心房,只在乎利益关系,忘记了最纯粹的爱。我们看似没有香港人互相比较的心理,也没有飞快的步伐运作,但是某些层面,我们仍属相同。
大会前我总在思索着,要如何帮助我们团契职员们恢复火热的内心,认真看待自己的服事和拥有正确的态度。在积极做改变的当儿似乎没有果效,反而遭来了厌弃。我发现,身处在同个环境已久,我们心中那团烈火也已逐渐冷却,想要再次点燃,想要改变,是十分困难的。正当我决定放弃的时候,上帝让我有机会参加这个营会。
这次的大会,强调“EKKLESIA”——教会(亦为“我们”)应该走入人群,成为社会里的光和盐。对于在教会长大的我,这类信息还真是“滚瓜烂熟”!步入青年期的我,开始特别明白成年后的我们要真做好光和盐的身份确实不容易。假若不谈进入社区做义工或其他类别的关怀事工,要如何平衡自己事业和事奉;如何平衡家庭和服事;更如何在自己每天身处的家里、职场里、教堂里荣耀上帝的名,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做好自身分内事
营会中关于我们的会祖——卫斯理约翰的教导,让我重新思考他的一生。我看见卫斯理约翰在信仰上给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但他的婚姻家庭却没有。卫斯理约翰的不完美也让我明白,世上没有完美、完全的教会(我们),即没有完全的我。与其继续严格要求别人,不如把眼光放对,做好自身分内事,竭力每天追求圣洁,竭力继续奔走天路,讨主的喜悦,将所领受的给予别人,关怀他人,祝福生命;因为比起总苦口婆心地要求职员这样那样,这其实才是我在地上的使命。
这次大会,其中一个很特别的环节内容就是“街道探访”,主要是要求我们到指定香港地区接触当地居民,了解香港10年前和现在景况的差别。同时我们也分派到一些资金,可购买物品或食物分给居民。我们被差往尖沙咀一带,好不容易地才接触到一位90多岁的老爷爷。老爷爷看似许久都没和人接触交谈,刚开始是,他有点抗拒,但仍无法隐藏想和我们交流的肢体语言;而我们也耐心地慢慢让他卸下心房,和我们一同攀谈交流。临走前,我们想要买点饮料送给爷爷喝,但他却不断拒绝,认为受人恩惠不太妥当,而且受恩就需要回报,百般推辞下,我们也不强人所难,道谢祝福后便离开了。
我们街道探访的任务算半成功半失败地结束了。从这体验中,我体会人和人的心之间存在着透明的防护罩,保护着自己不受伤害。但我们因为打开了心房,领受了从天而来的爱和喜乐,所以也愿他人得到这样的福分。因为上帝的爱,我们有能力先敞开和主动,即使冷漠的心,也可以因着耐心和真心被融化;只要展露善意,关怀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愿意继续主动、给予,世人也可以透过我们亲尝上帝的爱。
这次营会真的带给我很多思想和生活上的冲击!
我知道了:时时仰望上帝的恩典,时时感恩就能平衡我在工作、家庭和事奉时的心情。我也明白好好规划和祈求智慧,就能使自己更有能力照料好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以致拥有健康的身心灵,美好的人际关系,以此荣耀主的名。我更晓得,走进社区关怀他人,参与教堂或团契所推动的关怀事工固然重要;但是做盐发光不能只停留于此,更应该活在每一天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