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张小娟感恩同路人 凡事互相效力 事奉路上一波三折不曾埋怨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
受访:张小娟(砂华人年议会英语教区第一任教区长)
整理:卢韵琴

“英语教区成立目的在于让英语堂会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如何让海外学成归国的年轻人有归属感,则是英语教区首要注重的事工发展方向。”

砂华人年议会英语教区第一任教区长张小娟牧师希望透过英语教区的成立,为英语堂会提供更多资源,并与砂华年会建立更加紧密的连系。
大马基督教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第44届年议会于2019年11月20日至21日在诗巫卫国礼堂召开,会议中,成立英语教区的提案获通过,张小娟牧师亦被选为第一任教区长,2020年正月1日正式上任。

奉献定义中英有差异
有时,以华语为媒介语为主的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在推行事工时,以英语为媒介语的堂会或可能因所谙语言、思维方式及文化背景与华文皆略有差异,以致难以全面实行。因此,英文堂会虽隶属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却因种种原因或难以避免上情未能有效下传,下情也未能有效上达的困扰。比如有关奉献记录的《征信录》的认知不同。对于华文堂会出版《征信录》已成为传承多年的“传统”;但对于英语堂会而言,不少人反对出版《征信录》是基于“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奉献亦然),因而英语堂会友奉献时或採象征式名字或使用编号。
其实,早在2008年的英语事工论坛中,就已谈到英语堂会在取得年会资源的事宜上或有不易;而在2010年再次召开英语论坛,时任会督华勇牧师提出一个见解,即:一个在华语教区之下的英语堂会是不会成长的,并挑战英语堂会成立教区。“当晚华勇会督还举例了长老会、圣公会等教会,都是既有华语教区,亦有英语教区。”
于是,在2014年起,英语堂会开始了积极的植堂行动,先后开始了达闽三一堂(Tabuan Trinity MC)、城中城布道处(Living Hope MPC)与爱恩堂(Agape-grace MC)的植堂,促使了英语教区的成立。

英语教区6堂2中心
目前,英语教区拥有6间堂会与2个福音中心,分别是卫斯理堂(Wesley MC)、信心堂(Faith MC)、恩典堂(Grace MC)、以马内利堂(Emmanuel MC)、达闽三一堂(Tabuan Trinity MC)、爱恩堂(Agape-grace MC)、城中城福音中心(Living Hope MPC)与柏迈福音中心(Permai MPC)。
“我们恳切地希望,通过英语教区的成立,吾会英语堂会与年会的连接可更加密切,从而获得更多资源,帮助英语堂会能茁壮成长。”
她说,为了更好地推行英语教区的事工,经过会议议决,英语教区已产生7个执行会,分别是:基督教教育执行会、崇拜与音乐执行会、宣教执行会、布道执行会、社会关怀执行会、会友事工执行会与牧职执行会。
由于年会在2020年的事工重点放在了推动“家庭门训”,于是英语教区的首要任务即是成立推动小组,重点聚焦在门徒塑造的事工上。
在牧者方面,英语教区共有11位牧师传道,只是长牧仅有4位;为此,培养更多年轻人献身,亦是英语教区其中一项重点事工。
张牧师透露,其实使用英语沟通的年轻人并不少,尤其是那些从国外学成归国的年轻人,每一年都不在少数;然而,教会年轻人却愈来愈少,当中的原因,需要大家好好关注。
“我在信心堂牧养,有位在外地学习放假回来的年轻人某天找到我,因为他看见教会年轻人人数一直在下降,让他感觉很心痛,请求我是否可以想想办法,让那些年轻人来到教会?这让我很感动,因为年轻会友看见了这方面的需求,但是,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让年轻人更有归属感
在她看来,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回到教会,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归属感,他们感受不到爱。“既然我感受不到关怀,那我去教会也只是坐在下面听牧师讲道理,这是没有什么很大意义的,而且生命也感受不到成长。”
对此,她觉得有些时候,牧师的一个小小举动,对于初来者而言,是一种重视,也是一种关爱。曾经有会友告诉她,因着她在主日崇拜当中的欢迎让他感觉到受重视,然后,他就继续再到该堂会参加崇拜。“我当时可能只是很公式化地欢迎初来者,根本没有想太多,但就是这种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效果,千万不可小看这些小举动。”
她也坦承,牧者并不可能每次都知道谁是初来者,于是,会友和招待员在这其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招待员的工作不应该只是负责分发秩序单,而是要成为教会的门面,欢迎人们的到来。会友则是可以成为牧者的耳朵和眼睛,若正好坐在初来者的旁边,就可以在家事分享时,打个讯号通知牧者,然后也可以去结识初来者,建立基本的关系。”
张牧师分享了在她曾经牧养的教会中,有一班会友与她有着良好的配搭,他们会在得知弟兄姐妹的需要后,第一时间通知牧者,提醒牧者要去关心与注意,让教会成为了一个充满着爱与关怀的地方。“他们会告诉我那天是谁的生日,让我去送生日祝福,也会告诉我谁发生了什么事,需要我去关怀,而我就一一去做,他们就是我的消息来源。”
同时,她也分享了自己在圣餐礼时会叫着会友的名字来分发圣餐,这也让她与会友们建立了一个美好的关系。“当然,要记住这么多人的名字并不容易,但只要有心去做,就可以做到。其实我也常常把会友的名字叫错,甚至老是忘记会友的名字,而且一问再问,所以牧师也要学会厚脸皮,不记得就问,问得多了,有时候反而是建立关系的好契机,哈哈哈……”
在布道方面,她将注重在主日学上,在她看来,因着生育率下降的关系,今日教会中的孩子已经愈来愈少,但是外面还有许多孩子,所以着重在主日学,把教会外面的孩子带进教会,那他们的父母就有机会被带到教会,才有更多机会听见福音。
然而,英语教区成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新教区出现三个疑问
疑问一:本报在2019年年议会委任表刊载之后,很快就收到一些会友查询电话,比如:古晋信心堂华语堂会友说“怎么找不到本堂委任名单?”当被告知信心堂已加入英语教区,要查询英语教区的委任表时,对方仍嘀咕着不谙英文,连牧师是谁也看不懂……
疑问二:又有人问:三一堂是英语堂会起家,为什么在委任表的英文教区名单中没有名字?原来三一堂没加入英语教区,因此,不属于英语教区,自然也不会出现在英语教区的名单之内。
疑问三:为什么原来在诗巫卫斯理堂的吴乐智牧师名字“不见”了?原来,卫斯理堂一分为二,英语堂加入英语教区,华语堂则在原有的诗巫北教区名单中,同时有两个执事会,华、英两堂也各有主理牧师。
为此,初任英语教区的新教区长张小娟牧师认为:凡事起头难,一定会有不同的意见与问题出现。她称,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新加立的英语教区,是过去砂华年会属下130间堂会中的8间英语堂会,如今另行组织的一个教区,又未获得所有英语堂同意,采取统一步骤,因此才会有不同问题出现,这是需要时间加以整合的。该教区会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探讨与应对之。

父亲反对延5年读神学
张小娟牧师毕业于新加坡三一神学院,走出校门的25年来,她深深地体会了上帝的恩典。原本在新加坡工作的她,是新加坡拥有3千名会友的卫理公会卫斯理堂的会友,在一次宣教大会中听见上帝呼召,看见“庄稼多,工人少”的需要,而她也积极地回应了。她的教会愿意给予经济支持,三一神学院也已接收她,只是因无法得到父亲的支持,最终只能放弃。
“当时我的父亲很生气,家里的屋顶好像都快掀翻了。他气得拒绝和我说话,也连带生教会的气,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去教会做礼拜;我没办法只能放弃三一神学院学籍,先回民都鲁工作,并在民恩堂参加崇拜。”
在民恩堂参加崇拜期间,因不谙中文,她对牧师的讲道是一知半解,甚至她与妹妹还为此被拒无法在圣诞报佳音诗班中献唱,让她备感挫折。后来,江昌龙牧师(当时是传道)被派到民恩堂牧会,偶然间看见她们用英文圣经,就问起她的情况,同时建议她们与恩光堂的几位同样是英语使用者的弟兄姐妹一起开始一个英语查经小组,然后再进一步地成为团契;而这个查经小组的成员,后来就成为民都鲁以马内利堂的主心骨。
“回到民都鲁工作一年后,我再提出去读神学的事,家里的屋顶再次掀翻,因为父亲还是一样反对;原因是传道人的收入低,他心疼我以后会吃苦,所以我只能继续留在民都鲁,然后就经历了以马内利堂建堂的美好经过。”
那时,教会已经准备建堂,并已取得政府的拨地,但是政府突然间又把地收回,让建堂工作停顿了。殊不知,政府在收回土地之后,却又赔偿了一笔钱给教会,让教会可以购买现在以马内利堂的所在地皮,由此可见,上帝的恩典可其广大呀!
“由于我们的人数并不多,在经济上根本没有能力建堂;再加上我们觉得应该是先建立人,而非建教堂,于是便决定先建一栋木屋充作聚会之用,也就是后来的以马内利堂。”
在民都鲁生活和工作了5年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亲也开始建立了信心,并回到教会参与服事,上帝就开始提醒她,献身的时间到了。“那时我对上帝开了3个条件,首先就是三一神学院愿意收我,其次是有人可以在经济上支持我,然后就是我父亲的首肯。这一次,我成功了。三一神学院依然收我,向年会申请的支持也获得批准,最难得的是我父亲点头了。”

语言不通离职三年
学成归来后,她又陷入了一个窘境之中,不谙中文的她被派往牧养新福源堂,让她吃了不少苦头。“当年的我是一句华语都不会说,听也不会听很多,但是牧养中文教会却要我用华语讲道,真的是一个大难题。”
所幸的是,她遇上了前年会会友领袖黄祯华先生,他热心地教导她华语,帮助她在中文圣经中写上拼音。半年之后的再次派司,她再被派往另一间中文教会——天道堂,这次还要学习讲兴化话,让她无比挫败。后来,因她得到三一神学院的工作邀请,一年之后,她毅然辞职。在新加坡工作3年之后,因着黄祯华先生和时任会长陈泽崇牧师的邀请,她再次回到年会服事。
感恩的是,在三一神学院工作的3年时间里,她学习到神学院的管理,也接触了多个宣教机构,为她以后的服事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1999年,她回到砂拉越在卫斯理堂牧会,2年之后,她以宣教士的身份被派往柬埔寨宣教,在柬埔寨神学院负责神学课程,让她在三一神学院工作3年的所学得到了充分地运用。“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有时会觉得上帝不听我们的祷告,但其实是上帝有祂美好的计划,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宣教5年返乡陪伴母亲
在柬埔寨宣教5年之后,因为父亲的去世,她回到砂拉越陪伴伤心的母亲,本想着等母亲心情好一点,就再次前往柬埔寨,并把母亲带去;但她母亲中风,从此行动不便,张牧师也就留在了砂拉越牧养教会。
“对于要回来照顾母亲一事,我并不觉得后悔,更不觉得行动不便的母亲是一种负担;相反的,我身为牧者能够一边牧会一边照顾母亲是我的荣幸,也是上帝给我的祝福。”
身为一位单身的女牧者,对于婚姻,她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她笑说,自己并不是单身主义者,只是她还没有找到一个让自己愿意以余生与之相伴的人。
毕业25年来,她认为,阿爸天父派遣了许多同路人来建立她,遭遇的创伤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毕竟凡事都互相效力,所以她不曾埋怨,更把此看成是一种恩典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