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学堂:宣教中的文化使命

with No Comments

文/谢必胜(年会宣教士)

一.文化使命的定义和内涵
问一问自己,“如果我们活在上帝创世之初,那我们的生活或生命最首要的目的,是否是要去完成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呢?”答案肯定是“不只如此而已”。为什么呢?就让我们从了解上帝最初创造世界与我们的目的何在说起。
创世记一章28节“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经文让我们看到,最初我们人类所需付上的“文化使命”。亚当还未犯罪以前,人类只有文化使命没有福音使命(本文就不多谈福音使命,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好多讲台信息或文章皆可以顺手寻得)。第六日人受造之后,就被托付治理这地,管理各种活物,并宣告祂“所造一切甚好”。可见,上帝多么看重自己所造的人,并托付重任。土地在上帝的祝福和人的管理下,结出丰硕的果子。人类看守管理上帝所造之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产物,便是一种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久了就成为一种习俗,总称为“文化”。
在上帝原初的创造中,文化并非与上帝相敌的;相反,文化表达的乃是被赋予上帝形象的人,对上帝所创造之世界的治理与管理。这种看守世界的责任,包括了把这个世界改变得更美好,还包括了在世上伸张上帝的慈爱、公理和公义。这就是人类的“文化使”。
同时这治理与管理的使命,并未因人类犯罪后被赶出伊甸园而收回,只不过堕落后的人缺乏了治理与管理的能力。今天重思所谓“文化使命”,再结合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时,我们就能明白,所指的是指各行各业的基督徒,在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文化领域为真理作见证,引人归向基督,进而影响或更新旧有文化;更使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所以,这给我们参与宣教的人,事实上每一位基督徒,都应当看自己为宣教士。当我们明白上帝对人的心意是要遍满全地并管理全地,这样的治理将形成以上帝为尊的社会。宣教士在其中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学识和技术,造福人群。让在上帝的祝福之下,无论是谁,都能活出荣神益人的生命;让更多的人看见又真又活的神深爱着他们。这也就为什么,福音来到个人或一族群中时,就会带来生命素质的提升,弃迷归明,迎向希望人生。

二.宣教文化使命的实践
马太福音五章13至16节:“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教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使徒行传一章8节:“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大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从经文中我们学习到,要实践宣教文化使命,就要为主做光做盐;要将光照在人群中,要将盐撒在人群中。更重要的是,光照和撒盐的范围,从身边的人开始直到地级。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做什么,乃因圣灵的同在与能力。就单从教会历史中,就可以找到数不清做光做盐的宣教文化使命例子,是如何落实在华人中。我们在这里举几个较为人知的人物:
1.利玛窦(文化使命的先驱):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耶稣会宣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华居住。利玛窦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在宣教的同时,也向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甚至对东亚地区的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徐光启与《几何原本》及《农政全书》:徐光启(1562-1633),明朝松江府(今上海)人,英文名“PAUL”,官至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宗教信仰为天主教。徐光启在朝为官期间,与利玛窦合作,将西方数学巨著《几何原本》翻译成中文,首次将西方的数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其中的几何名词至今沿用。徐光启自己也是一位科学家,他在天文、地理、农业等方面都贡献甚巨,他的农业巨著《农政全书》,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中国的农业发展。
3.马礼逊和英华书院:马礼逊(1782-1834),英国伦敦会宣教士,1807年(清嘉庆年间)受差派来华宣教。当时的中国,清政府还在执行赢政时代所颁布的“禁教令”,外国宣教士一律不得进入中国传教。马礼逊只得先落脚澳门,后于1818年,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向中国年轻人教授英语和基督教教义,并向西方宣教士教授中国的语言和文学”。马礼逊在华服事的二十七年,还编纂和出版了《英华字典》,并首次完整翻译中文版《圣经》。
4.晏阳初(文化使命的典范):晏阳初(1893-1990),1918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2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后回国。1943年,美国“哥白尼逝世四百年全美纪念委员会”将晏阳初评为“对世界文明贡献较大的十人”之一(其中包括爱因斯坦)。 晏阳初1920年回国后,即赴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负责平民教育科。从1920年冬至1923年,晏阳初奔赴中国19个省调查平民教育状况,并在各地设立1700多所“平民学校”,招生57600多人,1923年6月,推动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的举动,带动了当时大批知识精英参与“平民教育”。 1949年晏阳初转道台湾远赴美国,1951年,在纽约成立“世界平民教育委员会”,积极奔走在亚洲及南美等诸多国家,指导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
所以,从信仰的角度理解,基督徒的生活(家里与职场)就是一个展示你宣教文化使命质感的舞台,每一个舞台上的基督徒演员都要舞出精彩的人生(参林前四章9节)。一位基督徒对上帝所赋予自己的宣教文化使命有多少的认知,有多少的重视,这就成定了我们能将生命中光和盐的发挥到什么程度。
有句话这样说“没有福音使命的基督徒,是有躯体没有灵魂的基督徒;没有文化使命的基督徒,是有灵魂没有躯体的基督徒。”所以我们要做既有躯体,又有灵魂的基督徒!
“我的生命要荣耀神”这是基督徒终极目的;盼望上帝的儿女能依靠属天的智慧和源自于上帝的恩赐,来活出基督徒应有的宣教文化使命美好的见证和生活。你我当记得,无论身在何方,你我都可以人人参与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