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尧面子说:古伦神父的教导ok 吗?

with No Comments

问:

牧师,我有个疑惑。古伦神父所讲解的“用灵修的态度解释梦与生活”,大量套用荣格对梦的诠释,其中提到:积极想象、与梦中人对话、透过梦境认识真我。我找不出这些理论的圣经根据,就个人而言,这似乎已经超出圣经的启示了。

有关自由联想、解梦、幻想并与幻想出来的人对话……这些岂不是很容易让我们有机会与“灵”接触?我们可以相信古伦神父所讲的吗?

我之前有买了些圣经辅导的书籍,其中一本叫《心理学不合圣经》,当中要求被辅导者看到自己的罪性,在神面前悔改,而不是怪罪于原生家庭及他人所带来的伤害。

另外,《圣经辅导入门》也说到佛洛伊德是无神伦者,起初追随他的人,清一色都与圣经信仰为敌;而容格是自由神学,他们俩都不是基督徒……。

答:

你的问题显示你很认真地听神父的讲解,且思索和批判之。你很看重圣经的话,以及福音派最关注的真理之一,就是人最根本的问题是罪。你的见解和担忧显出你是一位忠实的更正教徒或基督新教徒(Protestant),高举上帝的启示,强调回转或归正(conversion)以及追求成圣的重要性。我很欣赏你!

为了能更适切地回应你的问题,我觉得我需要先提一提基督教思想或神学发展史中的两个轨道。从早期教会开始,这两个轨道或作神学的态度就很明显了:一是认为基督教信仰可以与周遭的文化、当代最好的学术知识、哲学等结合的神学方法。这轨道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住在埃及亚历山太城的一位校长,名叫革利免(Titus Flavius Clemens, 150-215 A.D.)。他认为基督教的教义就是真哲学,与希腊哲学没有矛盾,甚至可以藉哲学表达出来,两者相辅相成。

例如,革利免在柏拉图主义里找到许多“好料”,即这哲学注重良善、谈到来世、看每种东西都有灵性层面等。他觉得这些“好料”都可以成为基督教传扬其信仰的工具,使外邦人认识基督教思想,接受基督。

另一是认为基督教信仰与外邦世俗思想之间应界限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这一轨道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来自非洲北海岸(今突尼西亚)迦太基城的一位律师,名叫特土良(Tertullian, 150-220 A.D.)。他曾严厉地责问:“雅典与耶路撒泠有何关系?”在这一句话里,“雅典”代表希腊哲学,而“耶路撒泠”则代表圣经和使徒的教义体系。用今天的处境来说,这一句话就等于质问:“圣经与世俗心理学有何关系?上帝的神圣启示与堕落之人的思想怎么可以混杂起来?”对这一轨道的基督徒来说,上帝给旧约时代以色列人的启示、新约时代使徒们的记载和教训,以及教会传承使徒教训的传统,这三者是独特的,由圣灵默示和感动而来。因此,教会应该建立完全属于基督教的信仰系统,不受“世俗”理学的左右和陶染。

第一个轨道
谈到这里,你应该已经看出古伦神父是属于第一个轨道的神学家了。更何况,罗马天主教梵谛冈第二届大公会议(1962-1965)决定向当代世界的哲学、科学、更正教,以及其他宗教开放,与它们对话,以便更有效地实践天主教在现代世界的牧职。故此,古伦神父会如你所说“大量”引用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对梦境的诠释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荣格是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生。荣格认为,人的生命犹如以根茎延续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那看不见的根茎,也就是埋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而我们的梦境、各种幻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真正的自己,且实现真我。

古伦神父在他的著作《活像耶稣》(台北:南与北文化出版社,2007)中,也分享他与其他宗教对话的心得。他说,佛教打开了他的眼睛,让他体悟到,耶稣要求我们看到事情背后的那一面,看到虚假表象背后的真实面,从世界的表象中看到神的世界;印度教则教导他,仔细观察耶稣身上所显出的合一与多样性之间的对立状态;儒家思想则启发他将耶稣当作老师和精神大师。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古伦神父是不是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所有宗教里都有救恩,都可带你到上帝那里呢?请听他自己怎么说:“我并非把耶稣看作众多宗教创始人之一,对我而言,祂永远是上帝的儿子。上帝透过耶稣,用独一无二的方式启示祂自己。对我而言,耶稣是……上帝自己全然的宣告。”(页244-245)

第二个轨道
至于你所提的“圣经辅导”,我想你也已经看出,它是属于上面所讲的第二个轨道。基本上,十六世纪在欧洲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传承这轨道的精神。例如,著名的第二代改教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就曾说过:“除了首先盛载于律法和先知的书、然后盛载于使徒的著作之内的上帝的话之外,教会不接受其他为上帝的话;还有,除了祂话语的指示及规定之外,教会再没有其他教导的方法了。”

因此,对更正教徒来说,圣经是教义的准绳,也是信徒生活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更正教徒坚信圣经的自足性;教会不需要从圣经以外的资料获得有关上帝的真正知识。所以,谈到梦和用灵修的态度解释梦,一个更正教徒最关心的是,圣经怎么说、耶稣怎么教、新旧约里的圣经人物怎么面对和回应梦、有那些重要的经文可以作为诠释梦的指标、圣灵的光照是什么,这就足够了!

对更正教徒而言,心理学家怎么说,是次要的,甚至有些更正教徒会认为那是世俗的,连参考都不需要,免得被魔鬼留地步!亚当斯(Jay E. Adams)在其著作《圣灵的劝戒──合乎圣经的辅导》(Competent to Counsel: Introduction to Nouthetic Counseling,台北: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2012)中指出,“圣灵即是使用祂的话语作为信徒成圣的主要媒介,辅导工作若脱离了经文的运用,便不能有任何效果……。因此,圣灵的辅导,事实上就是运用圣经的辅导,……没有运用圣经的辅导,就是没有圣灵在其中工作。”(页55)

我的立场或作神学的态度是什么呢?

上帝的“道种”
我相信圣经旧约和新约六十六卷书是上帝
的启示(提后三16-17),因此,我要忠于圣经,
尊其为教义、灵修、生活的至高权威和规范;

我相信圣经以外的资料,如非基督教的信仰
和文化、学术知识、哲学、心理学等,各样学问中,
都有上帝的“道种”,有某程度的神圣光辉。因此,
我要谦卑和热诚地暸解它们,开放又谨慎地与它
们对话且批判之,甚至合宜地善用它们成为基督
教神学的工具和入世的桥梁,让人认识造物主的
伟大智慧和耶稣基督的福音(罗一19-20)。

举个例子吧,使徒约翰坚信耶稣基督就是
希伯来人的旧约书卷所启示的弥赛亚,是挽回祭
(约壹二1-2)。但是,他在传扬上帝独生子的
福音时,却巧妙地使用了当时希腊世界中“洛格
斯”(Logos,中文译成“道”)的概念。在希
腊哲学中,“洛格斯”是令天地万物生长运作的
宇宙理性;万物藉“洛格斯”而造。使徒约翰采
用这词汇来描述主耶稣,却又丰富了这词汇的概
念──“洛格斯”不只是宇宙理性和源头,祂是
永恒的,是有位格的(有知、情、意,能行动),
是生命的粮、世界的光、羊的门、好牧人、复活、道路、真理、生命、真葡萄树(约六35;八
12;十9、11;十一25;十四6;十五1)!

暸解所表达的概念
现在,让我回应你所问的:你说:“积极想象、与梦中人对话、透过梦境认识真我,似乎已经超出圣经的启示。有关自由联想、解梦、幻想并与幻想出来的人对话,岂不是很容易让我们有机会与“灵”接触?”我认同你的担忧,因为若听众不太暸解古伦神父所表达的概念,在似懂非懂中开始进行这一些灵修操练,恐怕有可能“走火入魔”,如你所说,与邪灵接触。因此,暸解古伦神父所要表达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其实,简单来说,他所谈的,是荣格的理论,是关乎人的表意识和潜意识对话,其目的是“通盘审视:观察并理解表意识的生活,同时利用梦境所呈现出的潜意识,补强表意识的看法”。

古伦神父在《梦与灵修》(台北:南与北文化出版社,2015)中澄清说:“我对梦的兴趣并非出于心理上的好奇,而是出于灵修上的渴望,渴望能将我生命的所有领域都向上帝开启。……我们带着表意识及潜意识的力量,与上帝合而为一,且愈来愈被祂的灵所转化。”(页142、144)

由此看来,古伦神父绝没有叫我们胡思乱想或交鬼,而是要“作梦的人可以在他的梦境
中体会到上帝的爱,体会到上帝的手在护佑着他,带领他过更加真实丰盛的生命。”古伦神父也慎重地说:“梦境不是最高的指标……我们必须不断用圣经的话及生活上的实况来与梦境做对照,否则就会陷入为自己建造一个梦的世界,并埋首于其中,不容外人置喙的危险。”(页164)

你说:“圣经辅导的书籍,要求被辅导者看到自己的罪性,在神面前悔改,而不是怪罪于原生家庭及他人所带来的伤害。”我赞同圣经辅导学所坚称的,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全然堕落的罪恶本性,以及由这罪性所引发的罪恶心思、动机、态度、行为。因此,受辅导者需要圣经话语的劝勉、教导,甚至警戒,以及信靠主耶稣为救主,经历重生和成圣的大能,来恢复上帝的形象。

不过,我认为,心理学所谈的原生家庭问题也值得参考。我们的主要关怀不是要追讨家人的罪、数算家人的恶、把责任推卸在伤害我们的亲人身上;而是留心反省,是否父母家人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等对我们造成影响。这种回顾、反省和探索,是以饶恕、以善胜恶、改正和突破为目标的,正如经上说:“……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 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2-24)

谨慎思辨
最后,我想说,基督徒不需要视心理学为敌人。只要基督徒按圣经的原则和圣灵的指引谨慎思辨心理学的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以圣经的话语为中心,以活像基督和深化信望爱为目标,拒绝任何在基督以外的通灵宗教经验;我想心理学中的“道种”和亮光是对人有帮助的。

就连初期教会最重要的神学家之一奥古斯丁也在《论基督教教义》(On Christian Doctrine)第四十章中指出,任何异教徒所说对的事,我们一定要充当自己的效用,拿回来, 转为基督徒的工具(Whatever Has Been Rightly Said by the Heathen, we must Appropriate to Our Uses: Moreover, if those who are called philosophers, and especially the Platonists, have said aught that is true and in harmony with our faith, we are not only not to shrink from it, but to claim it for our own use)。

十八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布道家之一约翰卫斯理也与奥古斯丁同感一灵,他一方面表明自己的志愿是成为“属于一本书的人”(aman of just one book),也就是视圣经为真理的唯一标准,纯洁宗教的唯一典范;但另一方面,他却读书破万卷,也鼓励传道人要具备对历史、科学、形而上学、哲学、基督教思想史、现代世界等的知识(参:“讲章前言”、“给神职人员的话”,Thomas Jackson, ed., The Works of John Wesley, 14 vols., 5:3; 10:4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