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芬妮(Miss Fannie Evelyn Dewar) 于1923 年2 月30 日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Seminole, 早年就在农场里成长。她有5 位姐妹,1 位兄弟,舅妈Mrs Forida Dewar McMullen是一位牧师。芬妮是出生于一个父母都是卫理信徒的家庭,从小就参加主日学,整个家族都有一种“从事任何教会工作”是每个人最高的呼召的想法。她是属于Everglades社区卫理教会的会友。
芬妮于1937-1941 年就读Everglades 高中, 并于1941-1945 年自佛罗里达南方学院考获A.B. 主修宗教,副修社会研究。
在中学时,她是学校、教堂及主日学的司琴,也任学校图书馆管理员两年。在学院期间,芬妮是基督女青年会的会员,团契的文书及教堂的崇拜司仪等。1946-1949年,她考获康涅狄格州耶鲁护理学校的护理硕士学位(R.N. Degree,Yale School of Nursing,Connecticut)。1949-1950 年,她在远东学院学习语言。
1949 年芬妮被委派, 并于1950 年8 月间,首次以宣教士身份到菲律宾从事护士的工作,在Mary Johnston 医院1 两年。后她于1953 年-1955 年在San Mateo的流动医葯诊所工作。1955 年底她回到美国述职,这期间她在1956 年Emory 大学进修。1956 年10 月至1960 年,她被派往婆罗洲砂拉越的加帛。
幸运随着她
1956 年10 月3 日, 芬妮在纽约乘坐“ 玛丽女皇号”(Queen Mary) 轮船到英国的Southampton,连同在此度假的蒲天寿夫妇一同坐一艘荷兰的邮轮“Oranje”前往新加坡。途中有两次靠岸,就是在印度的孟买与哥伦坡。该船是最后一艘穿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抵步新加坡时也是1956 年十月大暴动后,解除戒严令的第一天。芬妮表示是幸运跟随着她的旅程。
芬妮被委派到砂拉越加帛,在伊班社群中服侍。1956 年12 月间(在她抵步三个礼拜后),写了第一封信给美国友人时提及:“卫理公会曾在华人当中工作多时,现在要扩展至伊班人当中,这对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她称教会开始在加帛设立新的医务中心,要成立一间医院及流动诊所。有关设备正在从美国的纽约由船运来,今天第一艘船也抵达加帛了。她称,在永久建筑物未成立之前,明年三月份会有一个临时的医院成立。
芬妮在信中称:“医葯工作不只是一个在伊班人当中很需要的工作,他们很多人也不懂得写与读,同时很少有翻译成为他们语言的文字刊物。这都需要不同的人参与这些工作。”她表示,在加帛要成立的基督教医院就是要高举基督的名,这让那一年的圣诞节显得特别有意义。
1959 年1 月间(看来两年后的芬妮才能写第二封信给美国的友人),芬妮说每天都有许多的工作要完成,真希望每天有25 个小时。在1958 年10 月间,加帛的两层楼新校舍已经落成,这学校被命名为“Winston-Salem Memorial Methodist School”,设施很现代化,若是美国孩子来到这所学校,会感受到与自己家乡的学校无异,除了所遇到的学生的肤色有差异而已。在这里会听到学生们用伊班话、英语与华语彼此 交谈。
在学校不远的山坡上是仍在兴建中的新医院建筑物。与此同时,第一所医生宿舍于一年前已经完成,第二所医生宿舍待兴建,新护士宿舍则已接近竣工。蒲天寿医生已离开当地两年,他的空缺由菲律宾前来的Loreto Crisologo医生代替,其太太是卫理公会妇女服务会的工作者之一。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位麻醉师兄(Anaesthetist),三位助理女士,一名来自佛罗里达州的护士Ft. Meade,一位葯剂师(Pharmacistbookkeeper)与一位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当时医院的每张病床都被病人所佔用,还有一些病人则需躺在地板上的。在那两年前,医院刚开始时是要说服病人住院,但如今似乎是要说服病人回家了。这里的病人一半是华人,一半是伊班人。一般上,华人比伊班人更愿意逗留在医院,伊班人则稍微好一点就想要回家了!
游行看诊
1959 年,芬妮以公共卫生护士(Public Health Nurse) 身份在12 月于诗巫福源堂召开的年议会报告中指出,在上游公共卫生工作中,那一年流动诊所因为船只问题,共有六回的出诊,年底时才买到一艘新长舟。
她说,这一年南雅木庄的新诊所与护士住屋正式落成并举行奉献礼。在复活节时还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婴孩比赛(Baby Show),
在南雅木庄居民当中引起了一阵高潮。Lee Yong Lolian 夫人协助这项事工。过去的半年,南雅木庄诊所与流动诊所配搭,使这里成为整个区域的流动诊所的中心。那就是芬妮会在南雅木庄诊所工作一个星期,然后每一个星期就出外到不同长屋去看诊。这一年里头,南雅木庄诊所共服务了五千名病患,1880病人是免费看诊,并且为8 名小孩接生。在六回的流动看诊中共服务了483 名病患,并为其中253名打了“百日咳预防针”(diphtheria pertussis and tetanus immunizations)及1005 名的天花疫苗(Smallpox vaccinations)。这些流动诊所都是免费的。2
因此,芬妮的工作主要是游行于上下游的长屋中看诊,有时要在长屋停留三、四天,甚至一两个星期。她主要是教导人民有关预防免疫知识及卫生教育工作,不过由于没有医生随行,因此有时也要执行医生的任务,超过了护士的工作。在每次的探访中,她都要“带走”一两位的病人,送到加帛医院去,有时还要为病人伤口进行缝合的工作。在长屋中的生活是很累人的,因为人们一直围绕着她,她只能坐在地板上;没有卫生设施,只能河里冲凉等。不过,她感到很满足,因为人们很欢迎她住在长屋里。芬妮表示,除了在肉身上照顾长屋居民,在晚上时也透过聚会牧养他们;既使不是基督徒的长屋,她也希望在灵性上给予他们协助。她期盼美国友人若有机会应该要来体验长屋的生活,同时这里需要更多的老师、传道、医务人员及翻译员等。
1960 年,芬妮回美国述职,并在北卡罗林那大学进修。
由于资料欠缺,所以有关芬妮日后生活就再也无任何下文。从网络上资料显示,芬妮于2000 年12 月9 日安息主怀,并安葬在佛罗里达州Largo 坟场。
小结
笔者在整理一些宣教士有限的资料时,发现他们虽出生在比婆罗洲深林中优渥的北美洲,不过有个共同点就是大部份是在乡村或农场里成长的。这个特点可能让他们较能适应偏远的雨林中的生活。另外,他们都是出身于基督化的家庭,就如芬妮小姐,除了舅妈是牧师,从小到受教育,都持续参与教堂里的各种活动。她对于服侍教会认定是上好的呼召,所以念完大学还去护理学校深造,装备自己,以便到工场能学以致用。
咱们有点难以想像,1950 年代在深山野林里的加帛上游,一位白人女子(芬妮小姐)可以无惧地坐着长舟穿梭在窄小的河川。她可能要困难地以赤脚踩上以木桐制成的楼梯,到达简陋的长屋;在不多现代设备的公共走廊,与男女老少的伊班人接触,协助解决卫生的问题。咱们也难以想像,在荒野的河流中,一名白人女子与伊班妇女们一同沐浴,在天然的流水中洗刷的画面。
芬妮不是一位知名的宣教士,但她在马尼拉郊外与砂拉越拉让江上游的丛林里,默默耕耘,以青春与原住民共舞。就如边云波于1948 年所写的一首长诗《献给无名的传道者——我的弟兄》提及“是自己的手甘心放下世上的享受;是自己的脚甘心到苦难的道路上来奔走!”。
这位芬妮姐妹在上个世纪的50 年代,不远千里而来,在“连今天许多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的砂拉越许多市镇的人,都有恐惧感的”深山野林及偏远长屋,付出了她的青春。这实在是令人佩服的!
参考资料:
Fannie Evelyn Dewar, Lettersto Friends, dated 30 November1956(Typed 19 Dec 1956) and 9January 1959.
1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hospital “Dispensaria Betania”( B e t h a n y C l i n i c ) , w a s t h e Methodist church’s response tothe lack of sanitation, drinking water and proper nutrition in the Philippines in 1906. The W o m a n ’ s F o r e i g n M i s s i o n a r y Society sent Dr. Rebecca Parish, from Logansport, Indiana, as a medical missionary and became the first female doctor in the country. In 1908, when Dr. Parish asked for help in the building of a real hospital, Mrs. Bishop Joyce, approached Mr. Daniel S. B. Johnston of St. Paul, Minnesota and asked him to build a much needed hospital in Manila in memory of his wife, Mary Johnston. Dr. Parish also established the first nurses’ training in the country. Location: 1221 Juan N o l a s c o S t . , T o n d o , M a n i l a , Philippines.
2 Fannie E. Dewar, Up-River Public Health Work,Sarawak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ethodist Church Eighth Session at Sibu, Sarawak, December 1959,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