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家庭祭坛:邀请耶稣来我家

with No Comments

文/ 陈芳玲(怀安堂)

引言
一个教会的成就,始于家庭,因家庭是撒旦的主要目标。神所造的第一个家庭就因受到撒旦的诱惑,离开神,落在罪恶中。(创三)因此家中须有一个与神亲近的聚会——家庭祭坛,藉着祷告、赞美和敬拜,邀请神同住。祭坛是向神献祭的地方,家庭祭坛也是如此,每个家庭成员须献上时间来与主亲近。本文将探讨有关家庭祭坛的重要性、挑战及一些实用的建议。

何谓家庭祭坛
传统上,家庭祭坛是严肃的聚会,有一定的仪式,但不失为一个家庭重要时刻,也是神赐福的美好时光。以色列民透过筑坛来敬畏神,成为一家人信仰与生活的灵命基地。

家庭祭坛(family altar) 又称“ 家庭崇拜”(family worship)、“ 家庭礼拜”(family worship) 或“ 家庭灵修”(family or house hold devotions),指基督徒家庭定期团聚唱诗、读经、祷告、亲近及敬拜神,见证神,是一家人生活的中心。麥张伟芬认为家庭祭坛就是“邀请耶稣进入我家”的表征,让耶稣带来改变和祝福。

本文则以“家庭祭坛”为统称,因“祭坛”在旧约时期的家庭已被广用来表达亲近神。挪亚、亚伯拉罕、雅各等都透过建立祭坛来纪念神、求告神、献祭、敬拜等。祭坛成为记号,提醒家人神就在当中。今天属地的家庭须建立这祭坛,表彰属天的家庭,让成员的生命在此燃烧,为主活,让主使用。透过婚姻关系,家庭要将基督爱教会的心表明出来。

家庭祭坛的重要性
神的命令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六6-7)神要百姓无论在何处都要实行教导、谈论和遵守,且教导儿女一生不偏离。亚伯拉罕立下榜样。无论搬到何地,他都立祭坛,亲近神。他的儿子以撒、孙子雅各,三代也被影响,学习筑坛,蒙神祝福。敬拜神乃始于个人的祭坛及家庭的祭坛。这习惯一直承传至犹太人在巴勒斯丁的后代,他们看重家庭对于圣经和种族历史的教导。

耶稣也被教导,并“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在殿里且家中擘饼”,直至为门徒行最后晚餐。接着,门徒们也在人的家中宣扬福音,如彼得被请到哥尼流家中来分享神的话。保罗也常被邀到人家里领导崇拜。随之,许多初期教会的信徒也开放家庭,成为聚会的地方,成为教会,如腓利门、亚居拉夫妇和百基拉夫妇的家里有家庭聚会;甚至近代的属灵伟人,如马丁路德和司布真都看重家庭崇拜。

圣经明显吩咐父母教训儿女,且以身作则。家中长辈须负起属灵责任,不该只依赖主日学老师、牧者和团契导师。父母须在家中成为训诫者的角色、信息传讲者、敬拜带领者、协调者及牧者。趁着孩子幼年,父母还有影响力时,尽量透过信仰来建立他们的未来。建立祭坛,把孩子、亲属、甚至邻舍,引向神。

信仰的传承
“……是我们祖宗告诉我们的……不将这些事向他们的子孙隐瞒,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祂的能力,并祂其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是吩咐我们祖宗要传给子孙……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可以晓得;他们也要起来告诉他们的子孙……仰望神。”(诗七十八1-8)。所有信徒须向后代述说神,以免子孙远离神。古人用此诗歌催促父母要将儿女带到神里面,以免重蹈先辈的悖逆(诗七十八7-8)。现今,父母应彼此配搭,认真传述神的作为,在家中建立属灵的权柄,成为孩子的见证和影响者。

在启示中,教会能透过家庭来加以表达,透过教会,建立神的国度。因此可说在神国度里,教会是国度的影儿,而家庭是教会的影儿,提供属灵教导的基地。家庭祭坛是主日崇拜的缩影。

一个基督教家庭里,夫妻从组成新家庭那天起便一同崇拜神。有了孩子,他们会看在眼里当成榜样。孩子从小透过父母接触圣经和圣诗,从听到牢记到应用,从旁听到参与到领导。如此,孩子将来离开家庭,也会热衷与在新组织的家庭里继续此习惯。透过祭坛,让孩子认识真理并把信仰融入生活的细节里,从起床梳洗的小事到患病卧床的大事,都能经历神的同在。父母引导和带动孩子学习把信仰生活化,如此能栽培下一代的灵命,确认他们的信仰,甚至接受呼召,活出舍己。

能力的起源
家庭祭坛能帮助家中成员有亲密的认知,让彼此能互相包容和接纳。家中若发生不合与争论,当一家人聚齐祷告时,他们必屈服。毒恶、愤怒、憎恨和藐视不能在神跟前站立。此外,困难、疾病或忧愁,也透过祷告一起分担,重新得力。家庭祭坛也成为教导道德价值的重要时刻。父母也当坦白承认自己也是罪人,大家应一同学习遵守神的律例典章。如此,孩子的生理健康及成熟能得到父母的爱。父母也能从中感受到彼此相爱的力量,有神的爱在家庭中。

有了圣洁生活,一家人与圣灵同工,可面对各样的试探。“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后裔,将我的福浇灌你的子孙。”(赛四十四3-5)父母若愿意顺服,圣灵必在那家进行启示和大能的工作。如此的家庭能够抵御撒旦的攻击,孩子能够避开世俗的追求以及时代潮流的冲击。所学习的真理就是保罗所说,个人家中必备的武器,随时能与恶魔争战。

凝聚力的培养
据美国一项有关信仰与离婚关系的调查,每两对或三对夫妇中,就有一对离婚;但经常上教会的人每四对才有一对,经常上教会又常灵修的家庭,其比率更低至四百对一。

建立祭坛不只促进家人的灵性,也能加强家人的团契和情感。教会的崇拜多是根据年龄来分配。一家人以踏进教会,就彼此分散,缺少一家人同心敬拜的机会。

因此透过家庭祭坛,家人固定行的聚集,能唤起家长重视成员之间彼此之牧养,并带来亲子间互相学习的体验。家庭成员不再只各自做各自的事,或成天关注电子产品;而是彼此有属灵的互动,向心力被凝聚,整个家有神爱的灌注。透过分享和接触,家人能够彼此更了解,对家有归属感。如此,时常发生的“埋怨、推卸、指责”等就能被“谅解、包容、接纳、关心”等取代,使家庭成为一个坚固城、避风港以及加油站。

家庭祭坛的挑战
不知如何带领
在缺乏指南的情况下,父母不知如何带领,令儿女觉得家庭祭坛沉闷,失去兴趣。虽然有限,但父母仍可以找寻到有关家庭祭坛的书籍或资料以做参考。一个良好的方法和适用的材料可帮助一家人享受与主同在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乃主领人,除了熟悉参考资料之外,可把祷告、读经等工作分配其他成员负责。

家庭祭坛可分为每日较短的灵修式或每周、每月一次的家庭崇拜。灵修式以读经、祷告、赞美和分享为主;而家庭崇拜完整次序则有赞美、祷告、读经、了解经文、活动、分享、代祷、结束诗歌、结束祷告、使命差遣。若是时间太过急迫或难于着手,至少可以从一家人一起念祷文开始。

若有小孩,可透过图画、模型及有插图的书籍来表达故事。从主日学带回来的经文可反复学习。若有少年人,让他多发问,藉问答来学习;青年人,则可让他们一起计划并参与领导。也可规定一点多余的时间,以备讨论注释问题或任何特殊须纪念的问题。每次领完后,若能做检讨,便能丰富推行的经验。

没时间
这乃轻重缓急的先后问题。只要每天能花上二至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有一段简短的家庭祭坛了。父母当把上帝的吩咐居于子女的学业或任何其他事物之上。如此,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观,自然就能培育看重神的后代。

父母常因忙碌而忽略或错过了家庭祭坛的时间;而孩子们却常坐立不安,甚至讨厌这段时间,因他们看电视、打电话或做功课的时间被剥夺了。然而,若是持之以恒,大家就会慢慢习惯。当人暂时放下事物或工作,聚集敬拜神,不应成为阻碍,反倒对各人有好处。这能给大家在家庭中注入爱、体谅和礼貌,也能让家人真的学习把神摆在第一位。因神看重人的心,“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太六33)若以灵修的方式,每天准时开始至结束的时间约十五至三十分钟。若以家庭崇拜的方式,每星期一次须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最佳为餐厅,在晚饭后,随即举行一个小时。若是有小孩子,可在睡前进行。无论如何,与别的事相同,清晨为最佳,在个人散开去从事日常事务前,每一分子可先获得帮助和力量。无论时间长短,最基要的是敬拜神。次数因人而异,孩子越小,越容易控制次数,最好能养成习惯,固定时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缺乏纪律
家庭祭坛常面对虎头蛇尾导致不能持续。父母必须看重并且坚持心志,有自我纪律,如此才能持之以恒,影响孩子参与。

在进行时,孩子不合作,尤其年龄小的孩子,很难让他们端坐一小时,结果父母每次都要大喝大骂,弄到气氛僵硬,不愉快。这是因为父母已习惯了传统崇拜方式,就是安静、坐好、敬拜。因此,父母也应看重孩子的年龄特性和注意力。如年纪小的专注力短暂、爱发问、爱参与,因此常在家庭祭坛时随意走动,听不进父母的话。若是父母时常打骂,会让他们动气且满有挫折感。

因此,父母带领时,要先除去传统的敬拜观念,将信仰与生活结合,让孩子知道神是喜乐的神,祂乐意分享我们的喜乐。父母也当知晓神看重的是敬拜的心,不是外表安静坐着的行动。若期盼孩子能投入,父母自己要先投入,便会影响孩子。这接着能够免去“一家人同时聚在一起不容易”的问题。

不同的年龄阶层
“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太十八1-5)父母须对孩子的年龄阶层有所认知才能针对性的准备材料以便符合孩子的需要。年龄小的孩子有怀疑、兴趣、好奇和对游戏的喜爱这四种特质。青少年龄的孩子则偏向思考、研究、好奇和理智的特质。每一种特质都可以善用于学习有关神的一切。

除此,父母可以透过各种创意的活动让家庭祭坛更精彩。进行游戏、播放音乐、进行仪式、节庆活动等都能让不同年龄的孩子投入。父母也当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预备适合的材料和课题,来迎合他们所面对的困扰和成长上的关卡。

因此,家庭祭坛应尽早始于孩子还小时,因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仍少而信心较大,对主是敞开的。但当孩子逐渐长大时,朋辈对他们的影响比父母大,父母也不便当面教训他们。加上他们已拥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且羞于父母面前祷告。

结语
建立家庭祭坛是神所喜悦的。它是家庭成员一起向神敬拜、认罪、聆听神话和祷告的地方。

它也是家庭成员彼此分享、学习、扶持、饶恕及欢乐的地方。它也是把信仰生活化的一个途径。家庭祭坛所结出的果子有五个,乃晓得神的话、保存神的话、仰望神的作为、保守神的命令及培养信心。父母应以圣经的原则来培育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原则,如此他们能在神的恩典下成长。透过后代,神的名被见证,爱心和喜乐传递给身边的人。

在世上,父母能够留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就是基督,一个能够保护一个家庭免被罪污染的保护层。只要将神的话藏在心里(诗一一九11),就能接受神的引导、祝福、得胜邪恶。因此家庭祭坛必须建立起来。虽然需要时间、努力、毅力,但所得到的奖赏和益处是无穷的。成功的家庭祭坛基于恒心地合作,认真地实行。总概来说它须具备固定的时间、简洁、生动、一家之主要看重及避免太严肃。一个教会的复兴须由信徒的家庭为工场做起,因此开始家庭祭坛是复兴的灵在教会燃烧的开始,随之才能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教会。

父母须内心相信家庭祭坛所带来的功效才能同心协力建立。教会须成为家庭祭坛最好的同工,透过推动、教导和彼此扶持,帮助会友认识家庭祭坛的重要性。教会可提供必要的资源、协助解决困难与疑惑及鼓励和定,成为父母的后盾。当父母主动承担更多属灵教育的责任,家庭的凝集力就更强,家庭的问题也会随而减少,接着教会也会逐渐成长。

若是一个家庭以教导并传扬福音为础,这家庭就步上了亚伯拉罕之家的后尘。“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行公义。”(创十八19)亚伯拉罕的家庭之所以被神拣选,因为他的家庭能够担起神的救赎计划,行在圣洁中。

( 编按:因文过长故省略所有附注,相关资料参考以下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泰瑞. 强森著。余秋美译。家庭崇拜手册。新加坡:华宣出版有限公司,2013。
麥张伟芬。家庭祭坛。圣坛搬到家中。实战完全手册。香港:更新资源出版有限公司,2012。
驼玫玲。家庭祭坛亲爱时光实作手册。台北:橄榄出版有限公司,2010。
台北灵粮堂编著。家庭祭坛祷告手册。台北:财团法人台北市中国基督教,2008。
萧克谐。基督教。宗教教育手册。香港:道声出版社,2008。
黄兴丰。家庭崇拜手册(9)。 砂拉越: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2002。
葛文伟。风雨中的家庭。香港:春秋堂文化事业基金会,1999。
苏颖蓉。敬拜乐天论(下)。香港: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1999。
刘邦耀。家庭崇拜手册(5)。砂拉越: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1998。
郑仁和。家庭崇拜手册(4)。砂拉越: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1998。
吴礼金。活力跳豆- 创意家庭崇拜手册。香港:福音证主协会,1993。
万崇仁。谁是一家之主?—基督化家庭。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2。
白爱芙著。吴文秋译。如何带领家庭崇拜。台北:大光舒服出版部,1989。
罗莎琳。家庭崇拜指南。香港:种子出版有限公司,1983。
韩吴期敏。家是爱之窝。台北:中国信徒布道会,1982。
葛培理。幸福家庭十诫。香港:抉择月刊,1974 年11 月。
敦慕义。家庭崇拜的重要。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基督教协进会文字委员会,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