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仁娇(诗巫新福源堂本处传道)
有一回,在微信里引导一个弟兄纠正偏差的行为,一开始先让他讲明,让我了解真实的情况。但似乎他不愿诚实面对自己,反而冒出一句话:你告诉我,该怎么做,用上帝的话语来告诉我。
当下第一反应是:读过短宣三个月,每天读经祷告的人,还不懂得上帝的话怎么说,居然强调要我用“上帝的话”告诉他怎么做?何况,我还不了解真实的情况,难道一开始就用圣经来“压”他,这妥当吗?比如,他行为背后的动机,目前采取什么行动来处理,我都觉得自己必须有一双聆听的耳朵,理解接纳(这是一般协谈的基本技巧),总不能不明就里,一下子就拿出十诫里的某一诫给予劝告吧(或者他可能根本没犯该条诫命)!
另一方面,有些事往往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我们应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更何况,协谈的责任不是要告诉人该怎么做,而是引导对方思考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再举个例子,一个老练、热心的基督徒对妻子动粗,谁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他没读经?不,他就像律法师,对圣经熟悉得很。但是为什么明知故犯?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他心理上有什么需求未得满足?他有什么情绪伤害未善加处理?他们夫妻沟通上有些什么困难?如何化解冲突?这就是心理学知识与圣经结合的关键时刻。
很多时候,对一个还不认识圣经,或是不信圣经的人,立刻就拿出圣经进行辅导,我十分怀疑这是否能达致真正的效果?今天,我们要应用科学,但不迷信,我们深信上帝的话语大有功效,能指引迷津;但我们不能“迷信”圣经,就比如拿圣经放在枕头底下等做法。
太多迷思需破除
好多年前,跟着一群驱魔赶鬼的姐妹去某堂会帮助一个面临九号会考,精神出现状况的年轻人。那些有经验的长辈迫切祷告,其中一个拿起圣经往她的头上打,我很惊讶;因为这么做,她只会更混乱。后来,我认为还是带她去看精神科医生,最起码让她能好好地睡个觉,判断并了解是否考试的压力导致异状。后来她服药,加上协谈,逐渐恢复健康,过正常的生活。
多少时候,生活中有太多的迷思需要破除。耶稣说过有病的人用得着医生。生理、心理、灵性有病,就该找相关的医生,没有人会说,那是世俗的知识,不该去碰。圣经真理是绝对的,我们要坚守立场;教育要有严谨的精神,而辅导则是要宽广的心肠,助人前进。终极的目标便是认识救恩,归回耶稣的拥抱。
心理学是什么?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類以及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系。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如若我们对心理学有基本的认识,或许就不至于思想太狭隘偏激。我们都需要不断谦卑学习,才能从各个心理与辅导学派取其长,按照合乎圣经真理的辅导理论,给予协谈,助人助己,以至生命迈向成长,认识救恩,跟随耶稣。这才是基督徒辅导的功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