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来,对于“暴力”的认知都是充满攻击性的,是有意而为之地侵犯或伤害他人的身心;但是,我最近认识了一个(对我而言)“新词汇”--冷暴力。
什么是冷暴力呢?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冷暴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家庭冷暴力,二是职场冷暴力,实际上都是一种精神虐待。”
这颠覆了我原来对“暴力”的印象--攻击、强烈性,甚至是武力!
原来,疏远与漠不关心、冷淡、轻视、放任……都可以对他人造成“精神暴力”;原来,你我或许都曾自觉或不自觉、无意或有意地对身边的人施以“冷暴力”。比如:
在别人想要与我们好好沟通时,我们却刻意避而不谈,拒绝沟通,甚至“玩失踪”;
在别人需要我们关注与聆听时,我们反倒恶意地忽视、忽略、漠视他/她的存在;
在别人需要我们帮助与引导时,我们故意选择漠不关心,袖手旁观,甚或等着落井下石;
又或者,在我们不明就理或仅按着自己有限的认知与揣测,就“自以为义”或“高人一等”地批评、论断、奚落、冷嘲热讽、贬低他人……
反求诸己
这样看来,虽说“冷暴力”是“暴力形式”中最难界定的一类,但却似乎是最容易“操作”的,或许也是最频繁出现在我们四周。毕竟,真正会主动对他人发动“攻击”,并以实质的暴力行为及言语伤害他人身心者,绝非大多数;但这种消极且回避式地漠视与对待(无论有意或无意),却是绝大多人都可能做过的。事实上,圣灵也提醒我:你何尝不是常常不经意地落于“冷暴力”的陷阱中?!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从此就要对身边人的一言一行都如此刻意“解读”;因为有时候也许对方只是因着各样因素,无法当下立时做出适当的反应(比如沟通、聆听、关注等),并不是刻意藉由轻视、放任、冷淡、疏远和漠不关心等方式,以对他人施加情绪上的报复与惩罚,恶意地想让对方受伤、承受压力。
况且,对于这类的提醒,我们所做的应更多的是“反求诸己”--自我检测(是否无意中成为冷暴力的施暴者)--远胜于我们无时无刻地拿着“冷暴力放大镜”,无限放大地解读他人的言语行为!
人心实在比万物都诡诈,但愿上帝怜恤我们,圣灵时刻提醒我们,察验我们的心思意念,不让我们成为“冷暴力”的施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