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乏者的呼声,教会听见了吗?

with No Comments

伤健融合系列
@黄方涵(古晋晋福堂助理传道)【ahann1203@gmail.com,欢迎交流】】

从古至今,贫穷者一直是被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进入21世纪,尽管全球的经济不断进步,物质世界也是前所未有的多元和富有,人类整体的生活水平看似提升了不少,但贫穷仍然是一个持续性的社会问题。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目前有大约10%的家庭还生活在每天1.90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数百万人的每日收入勉强高于这个水平。大马根据2019年所采用的贫穷线收入(Poverty Line Index,PLI)限额为每户每月收入低于RM 2,208,全国贫困率达到5.6%。大马统计局也以不同阶层的家庭收入,将国民分类为三大组别,即:低收入(Bottom)、中等收入(Medium)、高收入(Top), 而这几个群体分别占了所有人口的40%、40%和20%, 所以才有了B40、M40和T20的缩写。由于每个州属的生活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不同家庭的收入在不同州属可能被纳为不同收入群体:
在现代化的社会脉络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世界运作的基本逻辑,这就促使世界趋向功利和暴力。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有钱有势的人处于社会顶端,他们可以支配市场,操练着资源。至于资源如何分配都是由这些顶端的资本家决定,而处于社会低端的劳动阶级或贫穷者在资源分配上没有太多发言权,所以就会出现资源分配不均及贫富差距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的资源只集中在某一群人手中。
在这种权力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中,贫穷者往往是最容易受伤的人,因为他们属于低社经地位,缺乏资本和生产力来应对市场经济的起伏,所以自然成了被剥削和被压制的对象。贫困的问题不仅仅是缺乏收入和生活基本条件如:食物、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其它基本公共服务,也免不了被社会歧视和排挤,以致于贫穷的群体无法有尊严地生活着。对于贫穷,不单纯是经济学的问题,更是神学问题。
上帝如何看待这群人?教会在贫穷问题上需扮演什么角色?又如何在贫穷的群体中发光?

从圣经看贫穷
在圣经中,贫穷与身心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例如瞎子、瘸腿的、长大麻风的,既是身心障碍者,亦是贫穷者。无论贫穷或身心障碍皆属于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二章所说“不体面”或“不俊美”的肢体,这也是我将贫穷课题纳入伤健融合系列的原因。
对于这些肢体,保罗劝勉信徒要越发给它加上体面和俊美,意思是要在他们的需要上看见自己爱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调整自己的眼光,以圣经的角度重新诠释贫穷。
即便这个世界对贫穷者不友善,而且按着世界物竞天择的逻辑,贫穷者注定被标签为愚拙和软弱的,但上帝不这么认为,祂对贫穷者有截然不同的眼光:“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上帝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上帝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哥林多前书一26-29)
我们先来了解这段经文的时代背景。哥林多城在保罗时代,属于全希腊最重要的一座城,荷马称之为“富有的哥林多”。由于哥林多城位于东西交通的纽带,所以在商业上非常发达,也吸引了别国人来到这座繁荣的城市。
此外,哥林多人高举智慧,尤其是希腊人,沉浸在推理哲学里(林前十二22),他们所推崇的是卓越的思想家。大多数哥林多的基督徒都是出生于相对贫困的家庭,属于社会中的底层阶级,而这些人占古代社会的多数,但教会中也有一些人是属于社经地位较高的知识分子。
保罗的这一段话,带有社会批判的色彩,明明指出得不得救跟社会地位没有直接相关,同时强调上帝顾念弱势群体,并要藉着他们彰显上帝的作为。
第26节提到大部分哥林多教会的信徒,社会地位不高,按世俗(按肉体)的标准来看,他们是没有缺乏智慧、能力和尊贵的,属于底层阶级。27节的“愚拙”希腊字是moros,指的是“愚蠢”、“无知的”。在这里不是指个人,而是属于共同属性的一群人或一个群体。这群人虽然不被社会推崇,但“上帝却拣选了”他们。
这里的“上帝却拣选了”表示整个局势的大转折,那些被社会看不起的人反得了救恩,他们的地位完全翻转,从原本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转变为蒙上帝拣选的福音群体。
接下来,28节提到“卑贱”一词,其希腊字是agenes,字义为出身不尊重的,常指一般卑微的,底下的,不重要的。紧接着,经文中“被人厌恶”按着新译本的翻译是“被人轻视”,也就是平常对话说的“被人看不起”。“无有的”在新译本翻译为“算不得什么”,而在现代中文译本翻译成“不足轻重的”,明显是要表达的是一无所有或没有价值。
按着哥林多的社会背景,那些被标签为“愚拙”、“卑贱”、“被厌恶”、“无有的”的人,是没有知识和地位的,也可能指社会上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林前十二22-23),例如:穷人、病弱者、身心障碍者等。
在古代社会,民众对弱势群体是非常暴力的,不像现代有许多政策和福利是专门提供给弱势群体。当时,希腊人常将有身心障碍的新生儿立刻杀死。在西元前五世纪的罗马,有明文规定:畸形儿必须立刻被杀死。即便存活,若没有人照顾,瘫子基本上都会沦为乞丐,被人放在街上,靠别人的同情施舍度日。虽然如此,保罗却强调,他们是被上帝所拣选和重视的一群人。
上帝爱贫穷人,不是取决于他们的经济条件,而是因为贫穷者是按着祂的形象造的,所以上帝无条件且按着他们的本像来爱他们。
上帝如何向贫穷人显示祂的爱?就是将祂的爱子赐给他们,并藉由耶稣降卑死在十字架上,翻转了传统对于十字架的看法,同时亦颠覆了人类社会的阶级偏见和物竞天择的世俗逻辑。十字架事件,使原本被视为愚拙和软弱的,却蒙上帝的拣选,要叫那些自以为智慧和刚强的羞愧。
当然,上帝拣选弱势群体,并非偏爱他们,也不是说只有卑微贫穷的人才肯信靠耶稣,而是要强调上帝的爱是超越阶级的,同时藉此推翻世俗对于智慧和强壮的标准,要使他们无可夸口(29节)。
这也说明了得救的条件不是看社会地位、知识水平或杰出的表现,乃是愿意信靠上帝的人。对比于有权有势的人,弱势群体的心是更容易向上帝敞开,更容易信靠上帝。举例来说,有两个瞎子知道耶稣经过就呼求耶稣可怜他们(太九27-31);耶稣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瞎子就去西罗亚的池子洗眼睛,过后得以看见(约九1);有人用褥子抬着瘫子来见耶稣,耶稣看见他们的信心,就医治了瘫子(太九1-8)。这让我想到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曾说到:“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3),这里的“虚心”也可译为“贫穷”,可以包括物质上的贫穷(路六20),以及由于物质贫穷而产生的灵里贫穷,进而产生对上帝的信靠。
作为相对体面的肢体,应当以上帝的眼光来看待弱势群体,视他们为尊贵,并尽所能地给予帮助,让他们能融入社区和教会中。关于教会在贫穷问题上需扮演什么角色?又如何在贫穷的群体中发光?我们可以参考卫理宗的会祖卫斯理约翰所提供的神学资源及其在怜悯之工上的实践方法。

从卫斯理约翰的怜悯之工看贫穷
卫斯理在 1786 年书写的讲章《探访患病者》(Visiting the Sick)中,他这样论述:“确实的,一些怜悯之工, 与敬虔之工一样,是蒙恩的途径。”他说怜悯之工不只是善行(orthopraxis,good works),更是一个传输上帝恩典的管道。当信徒在上帝的恩典中,以柔和谦卑的态度去关顾穷人和病患者时,不但是与这些有需要的邻舍相遇,同时也是与上帝相遇,进而深化我们对关顾穷人和病患者的胸怀,并加强信徒的品格和爱心。
卫斯理对贫穷的关注可从他的讲道内容得知。他在讲章《登山宝训(第四讲)》里,吩咐全体循道人们要用心“喂饱饥饿者丶让赤身露体的人有衣服穿丶帮助有需要的客旅丶探访病患或监狱中的人丶安慰受伤者丶给予教育丶责备作恶的丶勉励行善者;若还有其他怜悯之工,它们应该朝向这个方向。”
此外,他曾在1744年牛津大学圣玛莉亚学院讲道的经文是取自使徒行传四章31-36节,这段经文是有关五旬节的记载。经文提到当使徒聚在一起祷告后,伴随圣灵充满而出现的神迹乃是源于他们的同心合意,而这使他们能够互相分享资源。因为他们被天父的爱所激励,并被赋予权柄将这爱扩展到他人身上。1
因此,耶路撒冷教会对外伸出关怀的手,提供物资给有需要的人,而且他们也凡物公用,把自己的财务捐出来。然后,就有丰盛的恩典临到他们所有人,而这丰盛恩典乃是领受的恩典和分享的恩典。
卫斯理确信,圣灵的全能和临在会带来新的社会秩序与经济秩序。他曾经也考虑过要求会社成员按照新约时代的凡物公用,但后来在几位顾问的反对下,他才放弃这种想法。他对穷人的服侍,包括为穷人提供饮食、衣物和居所;为失业者预备工作;拜访穷苦的病人和狱中的犯人;送书籍给需要的人;对于制造贫穷的经济体系提出结构性的质疑。
卫斯理不单只是提供资源,也与穷人一起生活,因为这才是效法耶稣服侍穷人的生活形式。2卫斯理视人为一个整合的存在,是身体和心灵互相依存,无法分割;因此,全人关顾除了物质的供给也必须心灵的陪伴。他绝不会将穷人的境况,视为传福音或其他事工发展的机会,或只关心灵魂而漠视身体与生活上的痛苦。3
在著作方面,卫斯理约翰在1773年出版了一篇对于穷人经济性观察的论文《对于当前粮食匮乏问题之省思》(Thoughts on the Present Scarcity of Provisions),他在论文中针对英国穷人从中世纪的农业经济转变到早期工业化经济时成了牺牲品而抗议。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第一个遇到贫困问题的国家。十八世纪的英国,社会和经济结构经历大变迁,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模式重新被建构。
在工业化的社会,原本的主要经济来自农业,但现在农业生产大幅缩减,工业生产大幅增加,加上土地价值的转变,导致失业和物价上涨的问题。资源分配不均是扩大贫穷的主因,那些拥有生产工具的上层阶级就会透过剥削劳工阶级的方式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工业化所带来的财富和好处都只有有产者能享受得到,而无产者就变成贫穷者。5这些贫穷问题,卫斯理约翰提出了解决方案。他认为关键在于增加就业机会,帮助穷人能赚钱糊口。另外,他也认为政府必须干预,这样才能避免产品价格的失控。他也提到降低税收的必要,并建议有钱人持有的政府债卷适合做出牺牲,这样才能对抗贫穷日益加增的趋势。6
另外,卫斯理考量到穷人没钱请医生或买药,所以汇集了在牛津大学对医学的研究,于1745年出版一本医学小册子《供穷人使用的药方集》(A Collection of Receipts for the use of the Poor),为63种疾病建议了简单的特效药。在1747年,他又出版更详尽关于诊断和治疗的自助书《初级生理学:治疗大部分疾病的简单、自然方法》(Primitive Physics:An Easy and Natural Method of Curing Most Diseases),全书包括250种疾病的疗法。7
他也曾在《给传道同工的12项规则》(12 Rules for Helpers)里第11项说:“除了拯救灵魂,你别无他为。所以,要在这事上出钱出力。而且,不要只常常去到那些需要你的人当中,更要去到那些最需要你的人那里。”
改善社会贫穷问题不能单等政府行动,而是全民一起行动,如此才有可能消除贫穷。卫斯理用组织的技巧组织穷人并训练他们。那些认同循道卫理运动的人被组织到会社,会社又组织成班会和小团,由那些有能力并得到呼召的被委任为信徒讲员和劝导者。
在班会聚会时,每十个或十二个人中便有一位领袖,具有牧养的责任,以及需要记录聚会过程。其他人则扮演处理资源和基金管理者的角色。会社的所有成员都被赋予彼此照顾的责任。他们一星期奉献的钱成了第一个信用合作社,并为那些遭遇苦难的人提供免息贷款。卫斯理对于失业者的关切形成了家庭手工业以及藉由循道卫理运动的巡回布道者所促成的产品的售卖。 8

基督徒在贫穷课题上的社会实践
我们如何参与消除贫穷的怜悯之工呢?
首先,在个人层面上要操练甘愿变成贫穷。所谓甘愿变成贫穷就如卫斯理曾提出的“自我弃绝”(Self-denial),意思是愿意舍弃自身物质层面的享乐来成就他人的幸福。当我们愿意自我弃绝,就能将注意力从自身所追求的享乐上转向凝视他人的需要。如果我们太注重自我享乐和物质丰富,我们的心就很难关注他人的需要,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 (马太福音六21)。
举例来说,倘若你大部分的财务都分配在自己喜欢的嗜好上,那你的嗜好就会成为你的偶像,而且你的心思意念也会受你嗜好的影响,甚至会昼夜思想。这时候若要你为贫困的人进行金钱上捐赠,你可能会犹豫不决或者直接拒绝,因为你想保留更多的金钱来为自己的嗜好进行消费。
在这里我要做一点澄清,自我弃绝并非虐待自己或苦行主义,而是我们愿意主动去拥抱上帝的旨意,即使上帝的旨意与我们的意愿相冲突。其中一点,就是在财富方面:上帝的旨意是我们在他人有需要时,我们尽所能的给予,甚至超过迎合我们自己必要的需求。
关于如何操练“自我弃绝”,其中一个卫斯理特别强调的习惯就是禁食。他也常常要求信徒避免一些无聊的奢侈嗜好,例如赛马或是时常购买/收藏昂贵的衣物等等。
再来,教会应该效法卫斯理的做法,除了在讲坛上谈论贫穷的课题,也带动教会会友主动的帮助穷人,为社区中贫困者提供物质上的实际帮助,例如探访、捐款、送粮食和衣物、提供免费补习、陪读班、提供免费的医疗、帮他们找工作等等。在砂拉越,众教会在这段瘟疫爆发期间,积极向贫穷群体伸出援手,透过募捐,将所需要的物资送到他们手中,这就是在贫穷群体中为主发光。

政府和社会的资源
虽然贫穷问题一直存在,但欣慰的是,我国政府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不断为此努力。在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定下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17个目标中的第一个是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本于“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leaving no one behind)的原则,联合国期待各国可以加强合作、调集资源、制定全面的相关计划和政策,来帮助发展中的国家,以实现一个可持久、包容和公平的经济增长,同时达到社会融合、拉近贫富悬殊的差距。联合国也早在1992年宣布每年的10月17日为“消除贫穷国际日”,以此行动声援贫穷者,让他们的需要被倾听。
自2020年开始,多国陷入冠状病毒病的危机,给贫穷者带来双重打击。他们也许没有优质的保健机会,可能失去工作,同时又缺乏社会的保障。
大马政府意识到社会和种族之间的差异,从1970年开始就推出新经济政策,及至后来的第11大马五年计划;从原本不公平的资源分配,到近年来更着重于透明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方面,都不断地为消除贫困做出努力。他们开始意识到“要教会他们如何抓鱼而不仅仅是给他一条鱼”。
扶贫需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但同时也需要贫困者自身的努力。如此,才能持续性的增长、永久性的、根本性的扶贫。
多个政府部门携手展开扶贫政策,包括:

纵观以上所述,圣经清楚显明上帝对贫穷者的心意,不是撇弃,而是拣选。上帝的拣选标准颠覆了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打破固有的阶级刻板印象。在贫穷问题上,会祖卫斯理约翰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和方法论,提醒我们要延续耶稣在地上的使命,透过怜悯之工使贫穷者蒙恩;而我们在参与怜悯之工的过程自己的生命也能持续蒙恩。
除了个人的社会实践之外,我们也要将社会关怀组织化和专业化,用上帝所赐的诸般智慧有规模的来服侍贫穷群体,这样才能形成一股改变社会的驱动力,同时带来教会的复兴。

注解:
1 Sermon 4,”Scriptural Christianity”, §2,Ⅰ.1-10,Works1:160-65.
2 M.Douglas Meeks,ed.,The Portion of the Poor(Nashville:Kingswood Books,1995),10.
3 何威达,《思主所思、行主所行——卫斯理的救恩教牧神学》,(香港:德慧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17),215。
4 参见Manfred Marquardt,John Wesley’s Social Ethics,19ff.
5 Theodore Runyon,《新的创造——当代卫斯理神学》,272-273。
6 Theodore Runyon,《新的创造——当代卫斯理神学》,277-278。
7 Cf.A.Wesley Hill,John Wesley Among the Physicians(London:EpworthPress,1958).
8 Theodore Runyon,《新的创造——当代卫斯理神学》,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