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黄伯和:长荣是台湾第一所大学内办神学院 本土神学应具草根性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黄伯和(长荣大学副校长兼神学系教授)
整理:卢韵琴

神学院应该建在都市里还是深山上?难道只有在深山修练过的,灵性才会比较高吗?还是要融入都市人群中,真正地体会大众的需要?台湾长荣大学副校长兼神学系教授黄伯和教授认为,普遍上亚洲的神学教育还是依照着50年前欧美国家的神学教育,在今时今日已经有些不够接地气。

他强调,神学教育是要把上帝对人民的旨意、对人民的关爱彰显出来;可是现在亚洲的神学教育都是从欧美国家整个拷贝过来,到现在为止还是四大块,即圣经、历史、神学和实践,就连教科书也是从欧美进口,然后就照书来教,根本就看不到本地的文化,也看不到本地人民的经验,连贫穷人、受苦的人声音都听不到。
“所以,我们有段时间就在讨论神学院应该设在都市中,还是应该设在深山里,哈哈哈……”

他说,以往人们总是认为读神学应该要到深山去读、修道,这样子看起来灵性才会比较高,才能够帮助人。但其实不然,因如果牧养者不够入世,与都市距离太远,就不能够了解都市人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谈何帮助有需要的人?

于是,他认为神学院应该要入世,神学反省才能回应社会的脉动;然而,要是神学生或是神学院把持不住的话,那就会被世俗化。因此,这也是一个非常难拿捏的界限,更是他从事神学教育多年,仍然在挣扎中的事。

师承台湾著名亚洲神学家宋泉盛牧师的黄伯和感激恩师的教导与创意,尤其是宋牧师可以用文学的方式来读系统神学,让他可以很轻松地学习,是一位有创意的神学者。与恩师不同的是,他比较注重于本土神学的发展与研究,并认为本土神学应当是深具草根性的,而他也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做本土神学的研究与实践。

长荣大学副校长兼神学系教授黄伯和因公到访诗巫,《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特别邀他来聊一聊长荣大学办神学院的故事。“其实,最初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但在上帝的带领和在多方的努力下,竟然可以达成,长荣大学神学院开办至今已经8年了。”

致力神学教育学位受承认
黄伯和教授是台湾台南神学院的前院长,土生土长的他是第一代信徒,在高中确认信主后,就考入台南神学院读神学。1978年毕业后就被派往宜兰牧会。两年后(1980年),他进入台南神学院担任院长助理,1983年取得纽约协和神学院硕士学位,1984年进入台南神学院博士班半工半读,直到被派至台北负责长老教会的研发中心工作,负责宣教规划。

5年之后,他再回到台南神学院担任院长。在接下院长的职务5年后,他原本要退休转至牧会,长荣大学却向他伸出橄榄枝,聘任他为副校长。迄今,他已经在长荣大学服务了11年之久。

由于他一辈子都在神学教育领域中打转,并曾长期在东南亚神学教育协会(ATESEA)处理评鉴与培训工作,让他看见神学教育在亚洲一直被孤立,学位在大部份国家不被承认(如在台湾就不被国家政府所承认)。可是,他却认为,神学教育不应当仅仅是教会的事,不仅仅是信徒的喃喃自语,而应该跟社会要有对话,信仰怎么样对社会公共议题能够有所贡献;应该要让神学学术有认定,并与其他学术有一样的地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神学教育的学位被承认。

“幸运的是,在台湾除了教会的神学教育之外,其他宗教也有他们的宗教研修。经过努力争取之下,终于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定。”

然而,为了寻求尽早将神学学术立案化,神学院就必须要先有硬体与软件都符合条件,于是他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管道,却都不果。最终尝试了相关人士的建议,即是在原有的私立大学之内设立神学院,仅需要通过董事会的批准即可。

“就因为这样,台南神学院董事会与长荣大学的董事会经过磋商,最后就在长荣大学设立神学院。只是台南神学院最后还是决定抽身,而长荣大学就只能自己继续办下去,迄今已经办了8年,而台南神学院在近日才通过立案。”

发展双轨的神学院
在大学体制下的神学院与传统的神学院有很大的不同,他指出,欧洲的国立大学都设有神学院主要是因为国家资源充足。但是,由于目前欧洲国家的其他宗教移民已经愈来愈多,基督徒可能愈来愈少数,就连伦敦市长都是一个穆斯林,因此,也已经开始有声音说,国家的资源不能只为单一宗教服务。同时,各大院校也已把神学院改为宗教研究,久而久之,神学教育与教会连结将会断裂。而目前教会也不再聘请全职的牧师,聘请都是半职的牧师,就如同一个机构般。所以,由此看来,欧洲的神学教育是没有未来的。

黄教授说,与欧洲不一样的是,亚洲的神学院所提供的其实不能说神学教育,因多数是以培训人才为主,甚少专注于神学研究;主要是因为这些神学院的设立,都是为教会培训工人所致。

“以台湾为例,基督徒根本没有多少,但神学院却林立,主要就是一个教会的人数达到一定条件,并有一定资源,就可以办神学院。像当年我还在台南神学院担任院长时,为了发薪水而必须向教会募款办学,这样我就必须听取教会的意见。”

让他比较有兴趣的是北美的大学,北美有很多独立神学院因无法继续办下去而要求进入大学成为属下的一个神学院。后来就有教会的声音说,大学办的神学院不太关心教会的需要,而专注在神学研究。如今发展出双轨,在学术方面有自由,又不会与教会继了连结。

“大学中的神学院只是大学的一部份,在资源方面充沛,可以不用特别考虑教会的需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做学术讲究,而独立神学院就可以为教会培训工人。”

他强调,因着大家的学术地位相等,北美的大学神学院和独立神学院之间的师生可以来去移动,这样就可以产生交流与交换各自对神学研究的不同意见,从中碰撞出火花,而不是讲了自己喜欢就好。在大学神学院的学生需要面对独立神学院学生的不同意见;独立神学院的学生也同样受到挑战,这对神学教育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从这两者之间,他看见的是神学的活泼性,会让神学教育变得比较有趣,比较能够深入做探索的工作;而教会在“伸手进神学教育去裁制神学教育”这一块也会比较少。

教会需自我提升
他表示,长荣大学会在大学里办神学院其实并不是当初的想法,但是上帝的旨意超过人的计划。长荣大学神学院是上帝给的,不是用来赚钱的,而是对台湾的未来教会在社会中占一席之地的机会;因为这个神学院在大学里面,训练出来的学术学位跟一般的学术学位是一样的。大家就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被社会所承认,不会是教会只说自己的话。

目前,中国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这样,很多的欧洲大学给中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让他们去读基督教研究,但他们都不是基督徒,只是他们读的神学却比中国国内神学院的老师读的还要更深奥及广泛。
反之,教会教导出来的牧师与学者,无法让他们信服;一旦这些牧师与神学学者被看轻,将导致整个教会都会被看轻。因此,他强调教会千万不要固步自封。教会要能够在社会上被看为是传达上帝的真理,而且是能够改变社会的话,教会就要把自己升到一个程度来让别人尊敬。

“神学的公共化是非常根本的,是在潜意识里让人家尊敬你;所以你讲话,我是有必要听你的,因为你是深受肯定。所以长荣大学的神学院对我们来说,真是上帝给我们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将开办博士班
目前,长荣大学神学院并没有开放召收非基督徒入学,但慕道友还是可接受的,且没有规定必须先受洗礼。然而,神学教育中有礼拜,不只是知识,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所以进入到神学院来学习,不只是在知识上的传授,还有生命上的转变。所以,学生要到长荣大学读神学,就要接受灵命的塑造。

“截至目前为止,台湾政府是同意长荣大学神学院是可以筛选学生的,只要是非基督徒都可以拒绝。”

那长荣大学神学院毕业的学生有没有当牧师的?

他坦承,当初在长荣大学设立神学院是为了台南神学院,但后来台南神学院坚持要独立运作,于是长荣大学只好自行设立。但经过考量,长荣决定先设立两个,一个是大学部,另一个则是神学硕士班(M.Th),且鼓励真正有心要牧养教会的学生回到自己教派的神学院读完道学硕士(M.Div)才可以牧会。

然而,他也知道真正要做到学术研究的话,就必须开办到博士班;而他也非常开心地事先透露,台湾教育部将在近日内通过长荣大学神学院开办博士班的申请。

此次是他第二次来到诗巫,2010年他因到马来西亚神学院(STM)教学而认识了彭能顺牧师;后在彭牧师的安排下来访诗巫,并由《卫理报》黄孟礼总编带领在诗巫旅游一番,认识卫理公会在诗巫的故事。在前往古晋时,又有张济仁弟兄的接待,让他心存感激,铭记于心。

而后在他看见马来西亚学生的庞大市场,又在西马华人年议会前会长莫泽川牧师的安排下结识了周道惠弟兄;再由周道惠弟兄带到东马,也结识了处处帮助长荣大学,带长荣大学进入政府中学、毕理学院与科技大学的拿督邓惟通,这一连串的恩典都是上帝的奇妙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