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Jason义无反顾甘 为原住民道成肉身 每月2次长屋事奉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Jason(退休教师)
整理:卢韵琴

因着年轻时的一次偶然机会,他感受到伊班同胞的无私、单纯与热情,让他从此爱上了这个民族,退休后的他更是不遗余力地投身在原住民福音事工。

“那是在1972年,我刚从师训学院毕业,被委派到拉让江上游乌鲁布拉甲任小学教师。我们从诗巫到加帛过夜,再从加帛往上游到布拉甲,船只还要再上川行。那时只有靠水路,因为旅途遙远,又因为常常水位太低或太高而无法继续行船。若夜幕低垂,天暗了,舵手就带着乘客们靠岸,就在拉让江畔的某长屋过夜,天亮后再继续行程。我那天就是因为这样,被舵手带到某长屋过夜,时间虽然已经很晚了,但屋长看到有陌生旅客来到,也沒拒绝,还是从睡梦中起身,为大家准备晚饭,分文不收。这件事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无私与热情,心中异常感动。”

这一期“总编面对面”的专访人物是萧信安先生,弟兄姐妹们都称他为Jason,是泗里街新怀仁堂的会友,参加英语聚会,也是一名退休教师。虽然从小就是在基督化家庭长大,但在他有记忆以来,声称自己是天主教徒的父亲,就没有上过教堂;而Jason的祖籍是福建(就是厦门一带的人)。

“我听父亲说过,他是来自菲律宾,甚至还拥有菲律宾的出生纸,但已经和菲律宾那边的亲人失联。”

3岁多时,Jason随家人从诗巫搬到民丹莪生活,中学后他到民丹莪卫理中学担任临教;想不到就这样,教师成了他的终身职业。时至今日,他回想起来,这可能就是上帝在装备他,为他今日的献身做出准备。

1970年,他进入了拉让师训学院受训。1972年毕业后,被委派到乌鲁布拉甲的Batu Keling小学执教。那是一间拥有3个班级的小学,却只有2位老师;周围的长屋有15座左右,却不是伊班人,而是另外一种少数民族——乌吉人(Orang Ukit)。学生就是从这些族群的长屋来的。而他则跟学生们一起住在学校,与他们在一起生活。

“除了那次夜宿长屋的经历,后来我继续感受到原住民的热情;就算只是平时他们路过长屋,都会邀请我上去坐坐休息、喝茶。再加上,他们纯朴得可爱,常常会为了请我去他们长屋吃一顿饭,而步行了1个多小时到我住的地方邀请我。既然他们来了,我就一定会去。”

1973年8月,他被转派到上游桑镇卡地巴斯河內陸的Ulu Tekalit地区的Nanga Janan小学执教,更兼任校长之职;同样是3个班级,但这次的学生都是伊班人。

1974至1980年,他被派往民都鲁kampung Jepak小学执教,那里是以马兰诺人为主;他也因此学会不同原住民的语言。

1981年回到泗里街,他在马拉端地区的Nanga Strass小学执教;这一次,学生中终于有华人了。1988年,他再转到巴干的Ulu Wak地区的Nanga Kedup小学执教,这是他执教最长时间的一间小学,前后约17年。直至2005年,他再次转至巴干的Nanga Pedanum小学执教。这一次的转校,他以为他会在这间学校退休,然而,上帝却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方式退休。

2006年4月,他被通知前往如楼县教育局报到,成为了教育局的官员,为他提供了认识所有如楼地区学校的机会。因此,Jason对于如楼一带的长屋及学校分布与学生狀況有相当的了解。

几年前,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布道部多回参与乌鲁如楼的短宣队,呼吁需要一位“会讲伊班语,又对如楼地区熟悉”的帮手时,他,就是那个万中选一的人选。“这真的是上帝的恩典,能够让我在退休前走完如楼所有的学校,与他们建立关系,这在短宣队的事工上有帮忙。”

最主要的是心意
原本学生时期已经与原住民同学多有接触的他,对于原住民并不陌生,而心中又有一团“要把福音带给原住民”的火在默默燃烧着。他在2007年7月从教育界退休,而后又到私人界工作至2010年;2011年,他加入了如楼短宣队服事。

“在原住民人当中这么多年,经常与学生们生活在一起,也去长屋拜访,等于是在长屋中长大的。我自认已经有点被原住民同化了,有人问我不怕原住民伤害你吗?我只能说,只要我自己行得正,就不怕被伤害。”

他说原住民都是很善良的一群人,反而外来人在伐木及破坏环境方面,伤害到了他们的生活起居呢!
萧氏坦言,自己常常鼓励教会的年轻人参与原住民的服事,但得到的回应都不多。“他们的理由是不会伊班语,但他们却不觉得出国宣教,如泰国、柬埔寨、印尼等,也同样需要学习他们的语言。”

“最主要的是需要一份心意,并不是能力,甘心乐意地为主奉献才能做好原住民事工;我们只要会说简单的马来语,就可以与他们建立关系。”

按照他与原住民接触的经验,教会要帮助原住民的福音事工,就应该多多到原住民当中去;除了可以训练更多的本地宣教士,也多多培养原住民,让他们能够自强起来,而不是单靠外人的协助。

“原住民在信仰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牧者不够,在牧养上无法全面。所以教会需要在长屋栽培更多的祷告领袖,要知道,原住民对祷告很有信心,更喜欢被按手祷告。”

从来不问长屋在哪里,却在有需要时义无反顾地打前锋,他感激与他育有4子的太太黄碧娥多年来的支持。目前,他每个月2次地定期造访泗里街地区的长屋,而鲁勃安都地区的长屋,则是每个月造访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