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趋势探讨:大马经济再转型 希盟政府挑战大

with No Comments

文/许道敏(诗巫京城酒店经理)

一.引言
1.立国以来,大马经历转型:传统农业、矿业、现代工业、出口导向、国内消费、服务业。
2.国民收入(人均)
~1957年-1980年,为低收入国;1981年至今,为中收入国。
3.贫穷率
2006-2010年大马的贫穷率是3.8%。当时我们强过柬埔寨、印尼、寮国、菲律宾、泰国、越南。
4.贫富鸿沟
~世界银行设立GINI COEFFCIENT(基尼系数)
~用以衡量一个一一国家人民收入差距。
~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2017年,大马基尼系数是0.399, 刚好及格
5.高收入国
大馬正朝向晋升為高收入國, 但人民可支配收入却追不上GDP人均收入;人民分享不到国家成长硕果。
509改朝换代,人民希望看到更美好的明天。

二.近代大马第一次转型:工业化大马
1.从立国至1980年,以农业为主,工业为副
2.世界银行定义
~属新兴市场(即致力于开放与改革的发展中经济体)。
~1957-1980年,大马属低收入国。
根据世行的分类:低收入囯: 个人年均收入少过US$995;中低收入囯:个人年均收入介干US$996-3945;中高收入国:个人年均收入介于US$3946-12,195;高收入国:个人年均收入超过US$12196.
3.马哈迪时代:工业化大马
马哈迪于1981年成为大马第四任首相,强势领导大马,积极开放并改革经济。他同时立下宏愿,于2020把大马发展成先进国,并采“向东学习政策”,学习日本人的拼搏精神,引进日本的经济模式:以制造业为基础,出口为导向。
从1985-1993年,大马经济成长骄人,每年国产值(GDP)高达9%。
4.十年周期结束
工业化政策建立于廉宜成本上(例如低工资),但十年周期一过,大马耗尽优势,成本已不廉宜。外来直接投资(FDI)开始转向其他更具竞争力的新兴市场;大马也在吸引FDI(外耒直接投資)开始失去竞争力,从高峰往下跌。
5.没有抓住契机再改革再转型
两大因素导致外资,本地私人界信心低落:其一,经济陷困,没有及时再改革;其二,行政弊病,负面冲击。资金开始撤离(外资与本地私人資金),大马被困锁在中收入阶层,无法突破。
6.亚洲金融风暴错失改革良机
1997-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风暴;亚洲大部分新兴市场都陷入困境。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献议大马接受以改革(经济与行政)作为获取IMF拯救的条件。
IMF奉劝大马:肃贪污,铲朋党,除裙带,再改革经济体,创新意。马哈迪断然拒绝,而以自己的一套来拯救大马:资本控制,定汇政策,注资拯救金融体系。
大马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改革机会。同样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冲击的韩国、泰国、印尼等决定进行再改革作为获得IMF拯救的条件。韩、泰、印的改革对经济帮助相当大;反观大马的行政弊端趋向恶化。
7.大马陷困,比输有余
1980-2000年:1980年大马与韩国平起平坐;1980年大马国民年均收入少过1000美元。2000年大马国民年均收入达4000美元;2000年韩国国民年均收入已是大马的2倍,达7500美元。邻国新加坡更加惊人,1980年Per Capita Income己是大马的两倍,2000年超越大马的四倍。
当韩、泰、新在拼经济时,大马却在斗政治、种族。大马得天独厚的资源,若配合高效率,廉洁可信赖的行政管理,我们应该不会输的这么惨!

三.近代大马 第二次转型:
高收入大马
1.2009年纳吉上台成为第6任首相,他感受到人民不满,大马陷困于“中收入陷阱”. 因而满怀热诚要推动再改革来提升大马。
2.2010年,纳吉推出“新经济模式”(NEW ECONOMIC MODEL),计划十年内(2010-2020年)把大马提升为高收入国。NEM是艰巨的国家政策转变,概括了治国与发展的全新理念与方针NEM是朝向:民改(人民更团结)、政改(行政更有效率与廉洁)、经改(改革经济) 新經济模式设立:一个目标(成为高收入国),二个基础(全民、永续),及八大倡议(活力私人界,改善行政)。
3.新经济模式朝向解决三大核心问题:其一,扭转持续下降的私人投资(外来与本地),这意味着大马现有的经济模式与行政效率出了问题;其二,改善大马成为具吸引力的投资地点。80-90年代大马是亚洲经济虎之一,如今已沦落,大不如前。行政弊端,贪污泛滥造成资源错配是主因。NEP多少被滥用其三,挽回人力资源的流失。没有足够人才,我们又如何把大马提升为高收入国?人才外流的主因在于:政治没有营造友善经商环境、优先权制普遍、回酬不是依据才能,这影响了大马的经济效率。
4.NEM的四大拦阻
NEM是朝向改变大马,计划通过四大策略来达到目的。四大策略是:一个大马,政府转型计划、经济转型计划、第十/十一大马计划。但NEM却面对四大拦阻:
其一,来自政治的抗拒。政治受益者(巫统精英、朋党主义者、政治挂钓者等)NEM下受冲击,肯定反弹!
其二,执行能力或是艰难的挑战!大马人才严重外流,NEM所需的专才在哪里?如何建立起令人信服的动力来吸引专才回来参与转型计划?
其三,来自国外的因素。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2010年NEM却建立在全球未来几年持续复苏的基础上。复苏若乏力,NEM将受冲击;复苏若转强,NEM的意愿会转弱。
其四,大马朝向双线政治(民联、希联、希盟),若反对阵线的势力持续膨胀,足以威胁国阵但又不足于改朝换代,当时首相纳吉或受诱惑采取短期政治导向方案,而不坚持富挑战性NEM方案。弱势力的反对阵线或会令前首相更容易推行NEM,这是怪像!
5.大马经济转型的真相(一)──世界银行的报告
2011世行出版报告,“对大马经济的观察:人才外流”一针见血点出:只积极推动经济转型,不积极改结构性问题,NEM以大型投资为主轴。報告也指出:不解决结构性问题只能取得短暂成长表现,中长期而言,成长动力将非常脆弱。结构性问题是指:成长基本面因素(国家政策、财政管理等)、四大拦阻与依赖低成本劳力。
6.大马经济转型的真相(二)──短期效应 长期问题
前首相纳吉的经济转型是以大型计划作为成长推动力,以工程的短期外溢效应,带动经济。结构性问题若不改善,将是长期问题。新经济模式被认为只是:短期经济刺激方案,看眼前,不看长远。要解决结构性问题,才能达到长期目标。

四.大马陷入“高收入,低素质”
1.大马经过两次经济转型(1980-2020年),GDP(国内总产值)趋向高位。目前GDP成长稳居全球前25名之内,可谓难得。大马也从低收入国晋升为中高收入国;但却困锁于“中收入陷阱”,无法突破。第6任首相纳吉于2009年上台后,于2010年推出新经济模式。NEM是建立于两大基础(全民、永续)而其唯一的目的是提升大马成为高收入国。
2.世界银行设定高收入国的定义是国民年均收入(以GDP来算)达12,196美元。
3.2017年大马人民年均收入(以GDP来算)已达11,521.45美元,已很接近成为高收入国。
4.当时前首相甚至预测大马将提前于2018年晋升HIN。
5.大马即将成为高收入国,但百姓却对晋升为高收入国无感,主因是:人民未充分享受到大马成长硕果;人民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追不上国民年均收入(PER CAPITA INCOME,即GDP除以人口)。大马GDP年成长介于5%-5.5%,但人民可支配收年成长少过3%。若经通胀的调整,实质成长只有1%。人民收入(可支配)的步伐赶不上GDP的成长,形成国富民穷。
6.2015年,年度汉字是 “苦”2014年上半年令吉开始大幅贬值。同年7月国际油价暴跌加剧,加剧令吉贬值。2015年4月1日实行GST税制,引发物价升高。通胀压力加剧人民生活成本的担子;加上大马薪酬缓步成长,跟不上先进国。百姓因而发出心声,选出“苦”作为2015年代表性汉字,借以总结大马该年焦点。
7.2017年,年度汉是“路”。“苦”并没有在2015年结束。正如一些经济学家预测,“苦”延续至2016年,后来更伸展到2017年。人民忍无可忍,因而选“路”作为2017年的年度汉字,充分表达了他们要走新的路。
8.大马薪酬,缓步成长。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也是第一次经济转型十年周期后),大马实质工资走下坡。主要因素在于:其一,十年周期一过,大马没有及时再转型,再改革;其二,大马停留于低经济价值链;其三,企业缺乏竞争力、创新加与生产力。经济发展不好,薪酬因而平平。
9.人民生活素质走低。大马人民面对生活素质走低:原因之一,高通胀侵蚀购买力;原因之二,大马薪酬成长缓慢,造成收入追不上通货膨胀。GDP人均收入(5%)远高过人民可支配收入(3%),形成国富民穷状况。大马即将升为高收入国,但面对的是大部份(B40,M40)中低收入国民。
10.大马要改善薪资增长。大马人民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追不上GDP人均收入,两大原因:之一,大马生产力低;之二,经济结构仍停留在低价值链。大马劳动市场最大的挑战:变得更有生产力。提升生产力,将是我国劳工薪酬和福利更上一层楼的唯一途径。大马经济结构应勇于创新与改革,包括:快马加鞭赶上工业革命4;提升数码化与自动化;引进高价值领域。
11.大马生产力问题(一)
根据经合组织的报告,大马过去15年(2000年-2015年)劳工生产力增长率低于区域竞争对手,其中原因包括:其一,资本深化不足,这意味着投资不足,工人在工作中使用了太少的资本;其二,高技能劳工占劳动市场比率在下跌,部份原因是大马引进大量没有技能的外劳;其三,大马科技创新不足。
与其他亚洲区域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大马在2011年至2015 年,“全因素生产力”(TOTAL FACTORS PRODUCTIVITY,TFP)依旧低。这正点出了大马生产力缓慢的问题。
12.大马生产力问题(二)
随着大马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高技能员工的需求日趋增加。
从2011-2015年,大马高技能员工佔总劳动人口的比率不增反跌(从26%跌至25%)。
在同时期内,低技能劳工却不减反增(从12%升至14%)。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TROGRAM)2014年的报告,大马高技能员工比率走低的主因是大马总体劳工教育和培训水平很低,同时低技能外劳泛滥。
13.高技能工不足 引来过度教育
大马高技能工作不足带来一个社会问题: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
国立大学经济与管理系经济学院高级讲师这样讲过:过度教育雇员问题普遍发生在文凭和学士学位者身上。这反映出教育出现不匹配的情况。
高等教育毕业生因此被迫转向只需中学学历即可胜任的工作。
研究发现,过度教育的劳工需承担比总薪酬低14-20%的“薪酬罚金”(WAGE PENALTY)。
这对拉抬大马总薪酬成长起到反效果。
14.大马迫切需要提升生产力
大马要改善薪酬,必要提升生产力。
生产力是由4大因素组成:创新、教育、效率、基础建设。
提高生产力的策略包括:其一,开发劳工技能(SKILLS);其二,提升研发投资(R & D),及;其三,整合自动化生产,朝向工业革命4(INDUSTRY 4)。
同时教育改革也非常重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故大学应掌握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市场对技能的要求。
大学对人才培养模式须先进;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应接轨。
国家公共行政学院(INTAN)建议企业界应拉近薪酬与生产力的差距。INTAN认为企业总体薪金,常年加薪或花红都应以生产力为主要考量。
15.结论
在这个高经济成长时代,大马的低收入群体(B40,甚至M40)却尝不到成长的硕果。
大马的问题是前朝政广府没有认真改革结构性问题(行政、经济)。这是希盟政府当前的三大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