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回应:向何处举目

with No Comments

文/杨天道(北京传道人)

今日的中国人踏出国门甚至周游世界,已经是简单而平常的事。来自中国的观光客出手不凡,提升了观光地的消费水平,也留下了不文明不整洁的诟病。许多人都经历过旅途的劳心劳力,但旅游的热情始终不减,男女老幼都乐此不疲。
前不久,笔者应邀在北京一间新兴教会讲道,主日崇拜结束之前,青少年团契向会众报告他们暑假的活动。年龄从9岁到15岁的二十多个孩子,同四位家长一起,在两周时间内游历了美国的几个大城市,并且寄宿美国信徒家中,接受美国文化的熏陶。此行的重点,是举世闻名的几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西点军校,目的是体验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异。照片里的孩子们,穿行时代广场的汹涌人潮,俯瞰曼哈顿岛的水泥丛林,在美利坚的蓝天艳阳下如花朵绽放。旅程终于结束,家长们正待喘息,孩子们却都嚷着不想回家。切肤的体验,远远胜过书本的宣传和影像的渲染。在未来很长时间里,美国大陆的经历会留在他们的记忆中,成为孩子们的成长动力。
“游学旅行”是中国孩子们的时尚活动,教会的青少年也未能免俗。我能够理解为留学海外而提前热身的破冰之旅,而且从心里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从小接触先进的文化。140年前,一位12岁的少年孙文,从香港远赴夏威夷求学,“始见轮船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究天地之想。”在檀香山的教会小学和中学,他修读的不仅有英文和数理化学,更有圣经和历史。日后他在香港受洗成为基督徒,当年的文化冲击可能是关键的伏笔。他的目力所及,不仅是精良的器物工具,而且是宽广的文明境界。孙中山将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同自由平等背后的基督教信仰,融入自己的世界。若没有机会远渡重洋,他未必没有认识真理的可能;但他的一生也许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展开,而无法为中国人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孙中山所见识到的一切,让他赞不绝口,却没有令他乐不思返。在美国的学习和经历,没有让他拒绝自己的出身、否认自己的历史,而是给他看见希望和产生创意,成为他未来建设中国的异象。

因为看见,不再迟疑
异象可以来自平日的见闻,却要被圣灵点铁成金。圣经应许我们,在末后的日子,圣灵要浇灌下来,使少年人看见异象(珥二28;徒二17)。基督十字架上的牺牲颠覆了罪的统治,人类就进入末世的时代。那么我们这一代的少年人,可能会看见怎样的异象?他们踏上异国大陆所看见的,是没有压力重负的美丽校园、充满美食精品的消费天堂、有志者事竟成的竞争舞台,还是以荣耀上帝为宗旨的敬虔生命?
我所认识的许多中国家长,省吃俭用、呕心沥血将子女送到海外读书,期望宽松的学习环境、自由的信仰氛围,可以塑造出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新生代。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屡屡发现,被家长和社会寄予厚望的青少年,并没有因为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就生出凌云壮志,为报国救国而自强不息。反而可能因为跻身于富裕文明的社会,习惯了优越舒适的环境,便再也不愿回到生养自己的故土,忍耐拥挤又混乱、百孔千疮的现实。
眼界的开阔实在重要,但比视野更重要的是眼光的凝注。在旧约创世记中,我们读到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选择与上帝的祝福分离,正是因为他“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创十三10),而诱发欲望和野心。
几千年后,另一位年轻人站在最高的山巅,看见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却选择拒绝伸手可得的权力和财富(太四8-10)。耶稣看见的,不是尘世的欣欣向荣,而是灵魂的困苦流离。他也鼓励门徒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约四35),这一景象成为无数基督徒蒙召服事的异象。宣教是一条逆向的发达成功之路,没有提拔和抬举,只有损失和牺牲,正如耶稣的人生是从高天降到尘埃。而无论在高天之上,还是在人群之中,耶稣都能看见迷失的羊群,和救赎的可能。祂为人舍命的决定,因为看见,而不再迟疑。
主日聚会结束了很久,我忽然发现忘记为那些访美归来的孩子们祷告。我也想到,如果经济和时间允许,基督徒不妨带孩子游历名城胜地,但也可以选择贫困落后的乡村和人迹罕至的土地。我们若希望培养改变世代的领袖,就应该让他们看到世界的疾苦,和灵魂的孤独。而作为活在末后日子的基督徒,我们要将什么指点给我们的后代,我们要向何处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