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趋势探讨:产油国警钟 石油价趋向低位

with No Comments

文/许道敏(诗巫京城酒店经理)

一.引言
石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这可从人们把这商品形容为“工业血液”以及经济学家把它称为“黑金”看得出。
石油的经济价值以及战略重要性在与日俱增,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也对超级强国的全球战略布局是深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石油的供应受冲击及油价的波动都捏住全球的神经线。当中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的变化,足以构成油供受影响,油价会即刻作出回应。
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商品(commodity)之一,早已被金融化(financialisation)在期货币场交易。金融化意味着石油容易被炒,市价出现大幅波动。
美国、中国、俄罗斯都把石油列为至高的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s)。美国的美元是建立在石油的基础上,美国同时也朝向打翻身战,而启动能源革命是策略之一。
中国的石油资源有限,因此在全球建立起油供网络。美国介入南海,除了因为这海域具高度战略重要性,另一个原因是其储存丰富的油资源。
美国除了通过强大军力与外交牢控全球大部分油产区,亦在金融市场炒作油价。美国四大投资银行(高盛、花旗、摩根史丹利、摩根大通)是举世闻名的炒油天王。美国通过四大巨无霸在油市呼风唤雨,大赚油钱。

二.美沙联手油价暴跌
2014年7月全球油价暴跌,在短短八个月内,从110美元一桶狂跌至最低28美元一桶,跌幅高达75%。
这一轮油价暴跌的基本因素是油供超越油需,造成市场严重失衡。造成油产过剩是美国在能源革命下大量开采页岩油(shale oil),致使美国进口石油减少。在其他产油国没有减少产量的情况下,全球油产因而过剩。
沙地阿拉伯拥有充足的后备产能,几十多年来一直是全球的“摇摆产油国”(swing producer)。这是指当全球油供不足时,沙地可增产来填补。相反的,一旦全球油产出现过剩时,沙地会以减产来平衡局面。“摇摆”的作用就是达致油价趋稳。
这一轮油价暴跌沙地却没有通过减产来舒缓过剩油产局面,最终达致稳住油价。
沙地甚至在油盟会议中反对减产,并声称全球油定价系统正由“以产定价”逐渐演变为“以价定产”.这机制在考验油产国,最终只有适者可生存!
这引发全球浮现两个版本的阴谋论。其一,美国与沙地阿拉伯联手压低油价来对付俄罗斯、伊朗、回教极端组织(ISIS)等。
其二,因美国启动能源改革,大量发展页岩油业(shale oil),这引起沙地的恐慌,深感石油的市场占有率被美国侵蚀,沙地因而采取行动,抗衡美国。
两个阴谋论版本中以美沙联手可能性较高。
解体前的苏联及现在的俄罗斯一直都被沙地以及中东诸国视为最大威胁。俄罗斯的野心庞大,早就觊觎中东丰富的油资源。
俄罗斯50%的国库收入是来自石油及相关的行业。故石油收入对俄罗斯至关重要。
在冷战时期(1947-1991),美国早就想干掉苏联独霸全球。
80年代,当时里根总统与沙地合作以压低油价的手法来对抗苏联。
油收入对苏联至关重要,占了国库收入的一半。国际油价暴跌严重打击苏联的经济。这最终导致苏联于1991年解体。
由此可见,美国在2014年采取相同手段来对付俄罗斯可谓一点也不奇怪。
除了针对俄罗斯,美国此举也剑指伊朗、ISIS极端回教组织及委内瑞拉,希望一举数得。

三.沙抗衡美国打击页岩油
第二版本的阴谋论认为美国启动能源改革,大量生产页岩油,造成沙地油市场占有率降低及全球石油供应过剩。
多余供应导致油价回跌。但沙地坚持不减产,造成油价因供需失衡而剧跌。
市场认为沙地的目的是让油价深跌,导致页岩油业无法生存。
原因是页岩油的生产成本比陆地油与海洋油高很多。
2015年7月当油价开始暴跌时,页岩油每桶产价约70美元,这与沙地一桶生产价约10美元对比差别相当多。
虽然油盟会员要求以减产来刺激油价回升。
油价暴跌在打击油盟会员国的财政状况,因此都希望油价早日回弹。
但作为油盟大哥的沙地却捉出新机制来保护产油国。以往沙地是“以量制价”,但随着局势的发展,沙地认为新机制“以价制量”会更适合。
这“以价制量”对油产国来说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手段,主要针对美国的页岩油业。
一旦油价跌低过页岩油成本,美国的页岩油业恐怕会是其中之一的油业无法生存。
2014年7月油价风暴造成油价从115美元一桶暴跌至最低28美元一桶。
油价狂跌后,受到冲击有以下:
1.不少页岩油公司被迫停产。
2.俄罗斯的国库收入受到打击,普丁被迫处于低调。
3.委内瑞拉的经济陷危机。
4.沙地与其他中东产油国油收入大量减少,财政非常吃紧。
5.美国马不停蹄通过创新工艺,改进生产技术来减低页岩油生产成本,以便更具竞争力。
石油风暴两年后油盟、沙地、俄罗斯等达致冻产协议来帮助油价回稳,并于2017年中协议减产,让油供需失衡状况得以改善。油价在减产后逐步回到约60美元一桶。

四.全球油价美国炒作
全球油价暴跌至28美元一桶令产油国大感吃不消,面对财政短缺。
其中美国的中东盟友已向美国暗施压力。沙地甚至开始动用外汇储备金来救命。
美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因为这根本就是美国沙地联手搞出来的油价风暴。
油价介于50至65美元一桶已足够让沙地等的财政较为宽松,也差不多可以让页岩油业有盈利。
这场油风暴对美国页岩油业有冲击,但破坏程度不大。全球因此仍然处于油产过剩局面。
受严重影响的是委内瑞拉,目前经济已处于破产状态。其他产油国的财政都受不同程度的创伤,大马就是其中之一。
实行减产协议后,油价回弹到65美元一桶,之后在全球持续复苏,对油的需求因而加速增长下,油价逐渐升高,达到最高点85美元一桶(布朗特BRENT价钱)。

五.炒家预测油价升100
全球油炒家开始预测油价将趋向100美元一桶。
市场因而对油价朝向下一个高峰前进充满乐观。
但现实状况是否支持油价持续走高?

六.经济学家预测油价跌向低位
十一月中,美国WTI(西德州中级油市)显示美国油市已连续十一个交易日下跌。
WTI 12月油期货也呈下跌格局。
依据经济学家的看法,国际油价在趋跌向低位。这与市场预测走向100美元呈相反的走势。
经济学家提出5个因素导致油价从高点滑向低位。
其一,全球油供过剩趋严重
油盟(OPEC)于2018年9月开始将产量增加日产十万桶。这是油价回弹后的自然反应,因为油产国的财政已受油价暴跌后严重的冲击!
油价弹升至65美元一桶以上也刺激页岩油业增加产量。
页岩油业生产成本较高,但在美国不断革新工艺的带领下,成本在走低。油价走高使页岩油业更有利润,因此产量也走高。
在油需没有相应增加的情况下,油价肯定滑向低位。
其二,美国允八个国家向伊朗买油
美国全面实施经济制裁伊朗,但特朗普却意外允准八个国家暂时向伊朗买油。
美国对伊朗能源领域的制裁是从今年十一月四日起生效。
这无形中增加了全球的油供,对油价构成下跌的推动力。
其三,特朗普提倡低油价
美国当然希望油价走低来减轻国债快速增长的压力。
特朗普低油政策也在针对俄罗斯、伊朗等。这当然是一美国利益为出发点。
其四,美国油产增加
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就制定政策要增加页岩油产量,为的就是帮助美国减轻国债,朝向能源独立大方向前进。
随着油盟沙地,俄罗斯等同意于2017年中实施减产来推高油价,页岩油业再次转为有利可图。
加上美国不断革新工艺,把页岩油成本进一步减低。这导致油产量增加。
页岩油增产直接造成全球油供过剩,在供需失衡加剧的情况下,油价因而下跌。

七.结论:油价上探100难上加难
全球油供过剩局面很难化解。在油需成长有限的情况下,油价面对相当大的下跌压力。
油产国有各自的利益要照顾。加上沙地又和美国联手,造成全球油市局面深陷失衡。
另外全球又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美国股市,中美间的磨擦,伊朗的制裁,美元的动向,十年周期等),导致油价欲升乏力。
油价趋弱时许多油产国是一打击,大马为其中之一。
希盟政府目前面对的是非常弱的大马联邦财政状况。若油价走势不如预期高,2019年大马的财政就更加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