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孟礼
过去的圣经是需要书籍抄写员,一笔一划去写。而德国美茵茨的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1398-468)印刷了第一本的书籍——《古腾堡圣经》(又称为《四十二行圣经》),并于1455年左右面世。这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
六十年后,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的《95条论纲》在印刷推助下,很快就传遍整个日耳曼地区,印刷术加速了宗教改革的落实。(详参本期马丁路德家乡趴趴走(五)的文章)
本会会祖约翰卫斯理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一生骑马25万里路及讲道4万回;他的事奉根基完全建立在上帝的话语,他精通多种语文,更博览群书。他一生精读过一千种的书,更出版了391种的各类书籍,其中原著233种。有人形容除了他本身亲力亲为,卫理宗三百年来得以扎根英国,又传遍全球就是因为文字的力量。
注入一小滴“清水”
从马丁路德到卫斯理约翰,想要改变及复兴教会甚至社会,都要先往下扎根(本身对于学识的学习与充实),才能向上结果(编写及演绎出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字)。
由于科技的发达,如今网络等电子媒介的传播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极具影响力;然而,从纸媒到网媒,内容仍然是文字——数码化的文字。故此,在欲传递任何的信息之前,还是要回到那永生之道印成的文字圣经。
今天实是文字工作最为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人从早到晚都为“文字”作低头族;而基督徒文字工作者也实有责在网络媒体继续为光为盐!
在新的一年里,在人人可以书写的时代,让咱们持续在网海中注入自己的一小滴“清水”。
“那时,敬畏耶和华的彼此谈论,耶和华侧耳而听,且有纪念册在祂面前,记录那敬畏耶和华,思念祂名的人。"(玛拉基书三16)我们诚心盼望,无论呈现哪一种型态的文字,在我们的生命故事册上的这些零零碎碎,荣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