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书声:我走了《传道书》一圈

with No Comments

文/萧琴芩(泗里街怀仁堂) 书名:变数中的生活智慧——传道书研读作者:吴慧芬博士出版:马来西亚神学院 这本书买了之后,就搁在书架上,好久都没翻阅;绝大部分的原因是书名令我觉得乏味、严肃、认真。但后来一想,买都买了,不看也挺浪费,所以我便拿起来随手翻阅两下。没想到,才看了几页,就被它深深地吸引,成为一本我爱不释手的好书。这本书解剖了圣经中相当特别的书卷——《传道书》。作者一开始就描述《传道书》就“……像一本封闭的书,像一本难念的经,也想一个谜团。”没错,对我来说,《传道书》在圣经里的确是个“奇怪”的存在。“虚空的虚空……”,是我们对传道书普遍的第一印象;作者却引述学者的研究,认为“虚空”不是《传道书》作者的结语,它只是个感叹。第一章里因为引用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出现很多我不熟悉的字眼,让我差点“弃书而去”;但还是劝自己,再看一点点。第二章开始,作者非常生活化地讲述《传道书》里的神学观、财富观、生死观、吃喝玩乐的生活哲学、政治、勤劳的工作伦理等。她并没有用太多学术上的字眼,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述《传道书》跟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我从这本书里最大的得着,就是在阅读最后一章的时候,学习从圣经里的智慧书卷了解“变数中的智慧”。虽然我们周围发生很多不公义的事情,但是要相信上帝都在掌权。有时候我会觉得,为什么我这么爱神,为祂做了这么多,祂却让我遭遇这些事情?这情况跟《箴言》里说的不符;我们不能用常理去解释上帝的作为,这也是“约伯”曾经的心声。笔者引用说:“人有时候活着需要精打细算,另外一些时候需要单凭信心。智慧的教导因而有时候会相当尖锐和讽刺,因为人们可以掌控自己的行动,却不能掌控这个行动所引致的后果。”人不能摸清上帝的旨意,却不能失去对祂的敬畏。阅读了这本书后,仿佛也带我走了《传道书》一圈。《传道书》对我而言不再是“奇怪”的书卷,虽然它“酝酿着浓厚的世俗性”,它的公共性让它成为了我们跟非信徒传福音的一个话匣子。这本书也让我看到《箴言》、《约伯记》和《传道书》的连贯性,帮助我更了解智慧书卷。

信仰在神州:天路客的自由

with No Comments

文/杨天道(北京传道人) 星期天的崇拜讲道刚开始,会众的后排发生了轻微的骚动。有人禁不住好奇回头转身,更多的弟兄姐妹还是正襟危坐地专心听道。经验告诉我,许多中国信徒缺少守时的观念,每次聚会都会有人迟到,而我应该视而不见地继续传讲上帝的话语。礼拜结束之后,教会同工告诉我,当时有执法部门试图进入会场,被门口接待的姐妹阻拦。警员电话联络报告之后,上级主管亲自出动,但也只是简单问讯和观察,没有追究或禁止的意图;下一周的主日聚会应该不会受到影响,可以照常敬拜。虽然算是虚惊一场,同工的神情却并不轻松。我想起不久前陪女儿健身时,在运动场遇到的一位妈妈面色凝重地问我,为什么好端端的教会主日崇拜,被迫要分散到信徒家中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另一天刚出家门就被认出我的姐妹拦住,向我探询当局对教会的政策,以及如何预期未来的情势。我也没有内幕消息,只能尽量安慰这类忧心忡忡的信徒,同时也知道他们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感受鲜明。我认识的一间教会已无法照常聚会,只好鼓励信徒在礼拜天的同一时刻,在邻近的街区中一面行走,一面用耳机收听预先录制的崇拜内容。我不禁联想到约书亚记中沉默无声地绕行耶利哥城的以色列百姓,这场面却让人莫名地哀伤。 灵魂的得失各种各样的谣言也在蚕食着本地基督徒的安全感,例如最近许多人在微信上转发消息,称中国的社交媒体将禁止使用与信仰有关的字眼,诸如“哈利路亚”、“阿门”等等。基督徒仿佛生活在乱世中的难民,如履薄冰内心惶惶。看到千禧一代的基督徒,也像二十多年前的我一样,学习如何灵巧象蛇避人耳目时,我觉得眼前的迷雾浓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我的孩子们已经懂得相信耶稣意味着不受欢迎和四处碰壁,他们之后的世代,能否迎来不受限制的教会生活?在秋风萧瑟甚至寒意逼人的政治气候中,教会应该如何安身立命?夜雾虽然迷茫,我们却并不孤单。海外的朋友们都在关注我们的处境,时常问候也不住地祷告代求。近一两年的中国教会令人瞩目,并不是因为她的成长与复兴,而是因为她的困境与挑战。许多教会失去主日聚会的场地之后,信仰仿佛从开阔的林地移植到狭小的苗圃,生命可以维持却难能壮大,福音没有被封锁却壁垒重重。生存问题始终是我们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问号,对自由的盼望是中国教会年复一年的梦想。焦灼压抑的心情太久,濒临窒息的恐惧太深,不禁会让人担心教会的健康。缺氧的身体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受伤的心灵如何能够顾念另一颗心灵?我想,此刻的教会当然可以站起来维护信仰的权利,但那是这个世界从未真心愿意给予的。比教会的生存更重要的,是灵魂的得失。正如保罗提醒我们,“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提后四2)“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九22)比信仰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信心的有无。正如先知哈巴谷示范我们,“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哈三17-18)不尽人意的环境,不应该泯灭我们的激情。真正的自由来自心灵的火热,无论在十八世纪的英国贫民区传福音,还是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大都市布道,卫斯理的人生与葛培理同样精彩非凡。 心灵视野的高远重压之下的信仰,不应该失去开阔的心胸。基督徒对抗周遭的敌意,不是靠封闭自己,而是藉敞开心扉。正如启示录中耶稣在门外叩门的图画所寓示的,闭锁的心灵难以让基督与我们同行;只有向受苦开放自己,才能与天国的君王一同掌权(启三20-21)。我相信历史不会倒退,不论逼迫还是开放,都是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而回应这些难题的智慧和力量,来自那位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祂曾经在那么混乱喧嚣的世界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祂的门徒们也喜乐地走完了并不轻松的服侍道路。信仰的空间并不完全在乎政策的开明宽松,也同样取决于我们心灵的视野有多高多远。在压力之下成长的种子,还是要感谢包围自己的土壤,仍然要以款款的深情,对待冷酷无情的环境。这是从马礼逊开始一代代前仆后继的宣教士们,向我们展示的心灵自由的秘诀。真正的爱可以说是宣教的爱,以宣教士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同胞和家园,就是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彼得前书告诉我们,基督徒既是地上的子民又是天路的客旅(彼前二9-11)。我发现,将自己的国家看作宣教工场,她就再次成为我眼中的故乡。我开始练习将居住的斗室看作传道旅行中的驿站,将每天乘坐的公车看作使徒扬帆出海的船只。我要学习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不完全,也顺服上帝所给我的环境。作为天路客的基督徒,可以不必在意客栈的大小,而领略行走的自由。

灵修日程:带来改变

with No Comments

文/Belinda Jo Mathias(美国Mississippi) 2月3日(日)读经: 马太福音五章13至16节经文: 你们的光也要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把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6) 我已经70岁的朋友马利安仍然活力充沛,可是她的腿断了,要坐轮椅和使用柺杖一段时间。在那段日子,我在脸书上看见我们教会一位女士的帖文,她需要人手协助布置专为父亲和女儿而设的舞会。马利安的回应帖文是:“若你有什么是可以坐着做的,我会乐意帮忙。”这就是服侍的精神。在她接触的人当中,她都能够令这个世界更美好。我们许多时看不见自己的潜能,因为我们容让自己的局限令我们却步。但每天我们都有机会主动去服事上帝,去爱别人,也带来改变。不管那是一通电话、一张字条,或一个微笑,我们都能够令世界变得更美好。祷告:父上帝,帮助我们不要囿于自己的局限,却要看见自己所有的潜能,每天去服侍祢。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今日默想:虽然我不能做所有事情去服侍上帝,但我总可以做些事。代祷:囿于自身局限的人(本文取自2019年1-2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

己亥有感:猪年在即

with No Comments

文/王育新(美国恩福基督教会牧师) 猪年在即,“猪”事不顺?!从12月底的报道得知,近来数星期,台湾执政当局紧急立法严禁与猪沾上边的任何食品入境。据悉,违法携带猪肉品入境台湾,若没有申报而被查获者,第一次罚款20万新台币,第二次100万,第三次再罚100万。任何与猪肉有关的食品,如香肠、腊肠、腊肉等,以及所有加工或真空包装的,譬如:猪肉干、猪肉丝、猪肉松、猪肉罐头食品等都不得携带入境。万一不小心带去,需在入境时,主动拿去申报,交由工作人员销毁,应可免于被罚款。其实,早在2018年8月份,中国即已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只是未被广为报道。近数星期以来,因本属非疫区的台湾,为了防堵疫情传入,立法严禁从境外(不论是否为非洲猪瘟疫区),携带任何猪肉食品入境,从而使非洲猪瘟疫情情事,跃登新闻大版面。非洲猪瘟到底多可怕,导致大家神经紧绷,严阵以待? 死亡率是100%非洲猪瘟病毒科学名为Asfarviridae,本属的学名是Asfivirus,源于这种病毒的英文名称叫“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唯一会被ASFV感染的动物是猪——家猪及野猪;不分品种和年龄,皆可能得到急性、恶性的传染病。此类猪瘟病毒与一般的猪流感是不同,没有疫苗和药物可治疗,死亡率是100%。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非洲猪瘟并非是人畜共通的传染病,即,非洲猪瘟是不会感染到人类。按台湾疾管署说明,即使人吃进含有非洲猪瘟病毒的食物,病毒是不会经消化道粘膜进入体内繁殖;而且在胃酸及消化道酵素作用下,非洲猪瘟病毒绝大多数会被杀死,很难在粪便中检出此病毒,也不会因此污染食物或水源。既然对人体健康无害,却又为何神经紧绷,犹如大军压境,严阵以待?关键在于非洲猪瘟疫情如若未加以严控,势必会造成社会经济重大损失,尤其会影响出口的猪肉和其相关制品,毕竟他国也要防范非洲猪瘟的入侵。要晓得,非洲猪瘟病毒存活率非常久,冷藏肉100天、冷冻肉1000天;即使是经过加工的精制品,也可存活好几个月。以此来看,若出口的猪肉和相关制品被退运,时日一久,猪价肯定崩盘,继而就会牵动一连串的负面经济效应,进而恐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尤有甚者,俄罗斯传染病当局首长曾发警告指称,猪只生理学与人类生理学密切相关,未来非洲猪瘟病毒有可能发生突变,变得也对人类产生危害。是故,防范于未然是必要的措施。近期以来,台湾养猪户们皆提心吊胆,唯恐不幸遭受非洲猪瘟的“青睐”,一切心血将会付诸东流。另一方面,爱好猪肉食品者则是忧心忡忡,唯恐一旦非洲猪瘟来袭,遭受感染的猪群将被扑杀,那恐怕得要有好一阵子吃不到美味便宜的卤肉饭、焢肉饭、烧肉饭、红烧五花肉等猪肉美食。可见非洲猪瘟的威力是不容小觑! 小心属灵的瘟疫借此非洲猪瘟情事,反观教会生态,是否也隐藏或正酝酿着属灵的瘟疫呢?所谓“属灵的瘟疫”,乃是指断章取义、偏颇的圣经教导,譬如:强调讲方言是圣灵充满的唯一明证,或者偏重用方言祷告才更有效用等。另一种类的属灵瘟疫则是“过份”属灵化某些圣经经节,即所谓的灵意解经。还有,就是过度强调并坚持自己个人的神学思想,高举自己的神学观念或认知过于圣经真理。另有一等,则是强调或吹捧自己所“做”的异象或异梦,藉此来抬高自己的属灵威望。此外,尚有一种类的可怕“属灵瘟疫”,就是那些不冷不热的基督徒之谬误心态和观念,譬如:有信耶稣就好,不要信得太深;有出席主日敬拜就可以,不必太热心参与事奉;有“意思意思”地奉献即行,无需十一;坚持传福音是牧师和传道的责任,与会友无关;强调探访和关怀是牧师、传道和属长的事,自己只是一名“普通”会友。类似上述的“属灵瘟疫”,如若不加以关注、面对,以及尽力去减缓,进而去消弭,拨乱反正;久而久之,恐会对会友个人至教会整体,造成不小的损害。轻则让许多基督徒失去许许多多属灵的恩福;重则会让不少的基督徒不止属灵生命不成长,反而会退缩,甚至离弃永生之道,失去得着永恒基业的恩典。此外,这等“属灵瘟疫”更是会造成外界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教会,影响福音的广传,阻碍教会质量的成长,导致许多人将失去得着宝贵十字架救恩之机会。当真不可不慎啊!猪年在即,“猪”事兴许不顺,之不过,诚心祈祝您,在即将到来的新猪年,诸事大顺!“如今我把你们交托上帝和祂恩惠的道,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廿32)(编按:本文参考网站包括https://zh.wikipedia.org/wiki/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291)

己亥有感:猪年谈猪 人可从猪学到“全然摆上”的功课

with No Comments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盛着猪饲料的手推车,一进到“猪栏”(猪棚,本地都以洋灰或木柱隔间,通称“猪栏”)范围;猪哥猪妹们早在听到车轮转动的吱吱声,纷纷从睡觉状态中惊醒,立马哼着嗨着得一骨碌坐丶站起来,冲向栏边,猪鼻伸到栏外,高调嚎叫着。整个猪栏里,不用指挥,也没经过声乐训练,上百只猪就不约而同地,又嗯又啯又嘟地此起彼落引吭高歌,同唱疯狂版的《谢饭歌》。猪栏清唱曲响彻农场,最初觉得刺耳;其实听久了,对于单调的农场生活也算悦耳。起码,可以感受到一片生气!当猪料倒进饲料槽,猪儿们争先恐后,前挤后推地抢吃着由玉米大豆等磨成的粉状饲料;加了水,就是享受一顿丰富又营养的“满汉全席”了。它们各占着有利的位置,唯恐其他猪吃到自己脚前的饲料。对着猪食,它们可是全心全意的一口又一口地“狼吞虎咽”,嘴里发出哎咕声,真如圣经所描绘的“……狮子和少壮狮子护食咆哮……”(赛卅一4)。 为护食而咆哮每逢看到猪群们“极力”又尽情尽性地渴慕与专注进食的拼劲,在下脑海中就想到“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诗篇四十二1)的经文。咱们除了在电视的Discovery频道看到非洲草原的鹿群喝水情况,然而对本地农民而言,肯定视猪群渴慕食物,要比前者留下印象强烈多了。在下想过,圣经内的“中东背景”,是否可以本地处境来描写一些字句,如:“神啊,我的心切慕祢,如‘猪’切慕食物。”若把如“鹿”切慕溪水换成如“猪”切慕猪食,这样向本地农民讲解渴慕上帝的话,或许他们一定更加明白其中的意思吧!去年刚过世的著名圣经作家毕德生(Eugene Peterson)在《圣经好好吃》一书中形容,他的狗咬住一只动物腿骨就如获一个珍宝,咬着不放,慢慢享受其大餐。他指出以赛亚书的“狮子和少壮狮子护食咆哮”,原文“咆哮”的希伯来字“Hagah”,在其他地方译为“默想”。这说明一头狮子护食咆哮,一头狗专心啃骨头,一只猪一口又一口的吞食的情况。它们是用牙齿舌头丶肠子和胃,又嚼又吞,那还真激动人灵魂的佳肴美食——“你们要尝尝主思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诗三十四8)。咱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被自己的狗咬伤”,其中多是因为狗在吃食的时候,会对想推它或把盛食物的盘拿走作出反扑行为――咬你一口。所以,动物吃食的时候,不要作弄它,因为它会不顾一切地保护眼前的食物。别说“民以食为天”,动物亦然。今天咱们读经的态度,是不是可以从猪吃食的事上学到什么功课?“Hagah”指出一个人“在自己的信仰中浑然忘了置身何处”的状态,而咱们对上帝话,也要如此渴慕!猪是最被人当“人”道对待的动物,除了三餐定时供应饭食,还要每天幇它们冲洗、冲凉,保持猪栏的清洁。吃完丶冲洗完及解决大大小小方便之后,猪就会以睡觉来打发其余的时间,渡过充实的长肉的“猪”生。看它们一横一纵一撇地躺卧在猪栏的各个角落,又是一片美丽的图象;不用弹簧床,不用多少尺寸的床褥,就在冰凉的洋灰上,随遇而安,伏头就睡。很快地从一片吵杂哼嗯声中,渐渐地传出打呼声,全场开始奏出一首莫扎特都创作不来的“安眠曲”,很快进入一片祥和,让有失眠症状的人羡慕到恨不得变成猪。此情此景,脑海中又闪出:“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诗篇一百三十三1-3) 猪农身兼多职在下于1976-1979年曾在诗巫乌也路养猪三年,对于猪的生活习性有些认识,有时在想,到底做人好呢,还是做猪爽?因为从享受的角度来说,做猪还是不赖的。记得1977年,在下曾在唐崇荣要来诗巫布让广场举行露天布道会前夕,写过一篇《猪与人生》的短文章,其中提及“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但因为人异于禽兽者几希(通“稀少”的“稀”),差别就在那“几希”:人是有灵的。最后引用JS Mill的话:“宁愿做一个快乐的人,不愿做一个快乐的猪。”这文刊登在当时的《马来西亚日报》。在那一千个日子里,在下倒是从猪栏里的猪身上学到不少宝贵功课。对于猪的习性及养猪的技巧丶配料丶治病丶阉猪丶难产时接生;在下不仅是一位猪农,也是一位“外科”与“妇科”医生。然而,猪的生活中,最重要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吃。它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吃;每一顿每一餐都享乐其中!当然也有一些留做“种猪”的公猪或母猪,它们则要负起传宗接代的繁殖使命。猪的生命就是吃,然后以“身体”全然摆上,回报主人,成全主人“可吃”的财富。“当你全心投入在你正在做的事上头,不胡思乱想,你就会好好地享受生活。然後你会更快乐丶更有活力。你只专注在当下发生的事上面,而那样的专注和专心会带领你达到成功的境界。”(史宾赛.强森,Spencer Johnson,《礼物》) 专注手中工作这也符合埃利维瑟尔(Elie Wiesel)在《开放的心》书中的一句话:“如果人生不是一场庆典,何苦念念不忘?如果生命——我或其他人的生命——不是对他人的奉献,那么我们在这个人世间又有何大事可做?”猪可能没想那么多,但也是以生命对人类奉献而后已。已故德兰修女也说过:“不在于我们做了多少,而我们做时掺进了多少敏感。对神来说,没有东西微不足道。当我们把这一刻献给神时,此刻即成为永恒!”咱们的一生虽平凡,把自己献上为活祭,成全上帝的心意,只要尽心尽意尽力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就够了。讲道是神圣的,养猪亦然。从猪的生命,或能提醒咱们此生就寻获及专注在一或两件事,投身其中成为终身志业!由于猪也会对人察言观色(除了对吃的本能反应),若人在生气时,它也会躲在一旁。但人总是急躁的,“猪生”稍不如人意,就会受到枝条或木板的“招呼”,这时猪命真不如人命啊!但在下发现,猪在或吃或冲凉时,倒是可以提供训练演讲丶唱歌的好时光。因为当时乌也路16里布道站(民安堂前身)才开始聚会,在下除了偶而用“波波车”(电单车)载当时在新福源堂牧会的夏长华传道到乡间探访会友外,偶而也被安排在团契分享。由于是“初哥”(新手),所以把猪场当练习场,趁着猪群们在抢吃之际,也开始呐喊着,念念有词。那时也因为人手缺乏,在下不学“有”术,有一段日子也当起民安堂诗班的指挥,所以有时也在猪栏里与猪对唱;由于天赋另类“破声”,让猪儿偶而被吓到噤声,吓退呆在一旁呢!当然不是在下的穿云裂石之震,而是因为拿着木棍学指挥,手舞足蹈,猪儿不怕才怪呢! 人猪相融一体今年己亥年谁最大,猪年当然是“生肖”属猪的人最大啰!华人喜谈吉祥动物,龙凤麟龟,并称“四灵”,每种动物都赋予特殊的德性。民间流行的十二生肖,将人的种种德性投射到动物上,又藉动物的种种特性显现人格,物我交融,有情有趣;年长者不只可以从生肖算出实际年龄,还可以讲很多生肖相关的故事。虽然宗教原因,犹太人与穆斯林不吃猪肉,圣经也视猪为不洁的动物——猪肉不可吃(申命记十四8),因为它是分蹄却不倒嚼。可兰经也有提及猪肉是肮脏丶不洁的及不可食用。当然新约时代已不受拘限,但从健康来说少吃肉还是上策。但对于世上大部份的人而言,猪还是最重要的家畜,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其实,猪的用处很多,猪的全身都是宝从皮肤丶骨头丶肉丶内脏丶血丶脂肪和其他。据统计,猪的全身可以制造出185种以上相关用品呢!这可以从人们每天洗澡时用的肥皂说起,里面的脂肪酸就是煮沸的猪骨脂肪,有硬化剂的作用。此外,还有洗发精丶护发乳丶除皱霜丶身体乳丶牙膏等。人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咱们身体可是一天的开始就和猪接触了这么多次。吃早餐时,还是跟猪脱不了关系,从猪毛提炼出的蛋白质是做面团的“改良剂”。在很多低脂产品中,会把动物胶添加以维持口感。出门了,可能是穿着用猪皮熬胶做的鞋子及带着背包;走在路上,会看到有许多铺着多孔混凝土,其中含有从骨骼中提取的蛋白质。德国部分火车的煞车,是以猪骨灰做成的。还有面包蛋糕和各种甜点,像巧克力慕丝(Mousse)丶提拉米苏丶香草布丁等都含有明胶,看起来更美观。高级骨瓷用骨粉呈现半透明外观及强韧的结构。房子的油漆是由猪骨粉赋予油漆质感和光泽。砂纸里含有骨胶,油漆刷的毛也来自猪,所以去年有异教徒要猪毛油漆刷下架的事件。希腊有一种香烟,其滤嘴中含有猪的血红素,有人工肺功能。另外,注射式胶原蛋白,用来注射到皱纹里,因为猪和人类的胶原蛋白很相似。在美国一家很大的军火公司生产的子弹与猪有关,猪骨明胶的功能是把火药或线状无烟火药运输到弹夹里。荷兰的科学家把猪的心瓣膜加载到记忆金属支架上,然后植入人类的心脏,这样人就不用做开胸心脏手术了。来到了指定位置以后,会自动脱去外壳,心脏就在那一刻开始跳动,真是相当神奇的一刻啊!以上这些是荷兰艺术家( Christien Meindertsma )花了三年时间追踪一只猪的发现,并于2012年12月18日在TED演讲会中以“猪如何转动世界”为标题演讲,她总共找到185样产品与猪有关,从中得到的结论是:第一,奇怪的很,我们并不把猪当做国王和皇后来对待;第二,我们确实不知道身边这些产品是由什么做的。 基督徒猪八福?!猪,本字是猪,俗写作“猪”,又通“豕”丶“彘”;小猪叫“豚”,野猪叫“豨”。由于一般文人雅士对猪的印象欠佳,诗人画家的笔下,也很少用猪作题材。猪,虽然不算十分讨喜的动物;而且由于环境改变,偶而出现个“猪瘟”(如20年前的立百及近期的中国出现的非洲猪瘟),许多猪命不保,还真让人谈猪色变!但是,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汉字的“家”可是屋顶下一头猪,可见真是“无猪不成家”呢!中国人一向喜欢食猪肉,从猪头至猪尾,更吃到内脏的肠胃肺心等。而猪也被列入十二生肖之一。更有一部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其中最让人又爱又恨的丑角,就是猪八戒。因此,世界各地华人都对猪寄托了种种人情人性,着实耐人寻味。猪八戒,顾名思义,八戒者,乃是佛家之八种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香鬓歌舞及观听,七不眠坐高广大床,八不食非时食。然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贪财好色,爱吃懒做,又喜欢进谗言。八戒之中一样都没戒,而且犯得特别严重,名曰“八戒”,真是典型的反讽!有人说《西游记》的唐僧丶孙悟空丶猪八戒丶沙僧中,一般人最欣赏的是孙悟空,但内心深处却对猪八戒感到无比亲切,因为八戒最像我们原始的本性,最像自己!圣经里耶稣也讲“八福”指基督徒的品格生命:虚心丶哀恸丶温柔丶饥渴慕义丶怜恤丶清心丶使人和睦丶为义受逼迫(太五1-9)。其实不如仿《西游记》写一位人物叫“猪八福”,生命却活不出来,那也很讽刺。 恭祝大家猪年“诸事顺利”,阖家平安。

Direct Talk 总编面对面:黄祥进将爱好化为“好消息” 在花园也可“听到”与“看到”福音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黄祥进(泗里街辟恩堂) 整理:卢韵琴 摄影:林礼长 有人把爱好当作是休闲活动,也有人把爱好当作是一种释放压力的途径,更有人把爱好当作是一种可以帮助他人的方法。黄祥进把自己的爱好化为“好消息”,既传扬福音又可以满足自己,让自己的退休生活过得有意义又有目标。 “原本我就是单纯地喜欢捣弄这些花花草草,也没有想到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搞着搞着’,突然想说,是不是可以用花花草草来传福音呢?”泗里街教区前会友领袖黄祥进就这样,一头栽进了“创作”的坑,至今仍在继续创作。 常做和事佬 此次的“总编面对面”选择了在黄祥进弟兄的花园中进行,份外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果然人是要出来走一走,看一看上帝在世间的创造,呼吸新鲜空气,领受也特别地深。 黄祥进弟兄,泗里街土生土长,曾经担任泗里街教区会友领袖长达8年之久;性情温和,有耐心,是大家公认的“大哥哥”。弟兄姐妹间若有误会,都是找他帮忙调停,做和事佬。 “可能是我本身就是家中弟妹们的大哥,人生阅历又比较多,知道很多事都必须先沟通,才能够得到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大家都喜欢找我帮忙。” 14岁时,他的母亲因难产而一尸两命,他被迫提早进入社会,赚钱帮补家用。那一年,他最小的妹妹才刚满一岁。后来他在诗巫信了主,开始在教会中事奉;多年后,他开始了自己与木材业相关的事业,就搬回泗里街。 回到泗里街后,他在郑仁法牧师的邀请下,加入了辟恩堂,从此就成了辟恩堂的中坚份子。时至今日,他依然在辟恩堂服事。 以福音信息设计小花园 他的花园原本以种植兰花(胡姬花)为主,本意是用于在教会中献花;但后来他退休了,把生意都交给儿子打理,闲来就捣弄着家中的花园。再加上他在偶然间接触到多肉植物,就从此迷上了,对于花草植物更是愈发不可收拾。 “我在家中墙壁上画画,用福音信息来设计门前的小花园,设计了窄门、窄路;还有在石头上、树干上写上圣经经文,只要有人走过就一定会问起为何会这样设计,那我就可以跟他解释,顺便传福音。毕竟福音不是只能在礼拜堂中听见,也可以在花园中听到。” 他透露,在他完成了花园设计后,就有一位未信主的弟兄来到花园中参观。巧的是,这位弟兄就在“地狱”处摔了一跤,而他就趁机向他传福音,告诉他:“耶稣才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借着祂,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唯有信耶稣才会不再有灭亡,不再有泪,上帝已经为我们预备了天堂。” 一旦走过了窄门,再一路走下去,就会抵达“天堂”——他所设计的多肉植物园,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多肉植物,依据福音信息来摆放;更“建”了一座“小教堂”,提醒参观者要到教会做礼拜,回到上帝的跟前。 细心研究植物的需要 对于这满园的花草,黄弟兄的怜爱之心是明显可见的,他会细心研究植物们最需要的营养,比如:多肉植物喜风不爱水,他就搭起棚架装上电风扇吹;一些多肉植物喜光,他就将它们摆放在阳光照耀较久的地方。 “其实多肉植物很容易照顾的,只需要多用心即可。有次我去沙巴神山旅游,看到当地花农也在种多肉植物,但那株多肉植物明显是被浇了太多的水,生了病就快死了。我就告诉那位花农应该如何照料它,而花农也乐意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它起死回生;可惜的是我没有留下那位花农的电话号码,也不知道他最后是否成功。” 多肉植物是近年来最夯的一种观赏类植物,它们拥有类似仙人掌般的生活习性,却没有仙人掌类植物的尖刺,而且长得圆润可爱,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再加上,它的生活习性如仙人掌,几天只需要浇一次水,照料之容易,更是让人趋之若鹜。 “它们的品种也很多,有韩国的、日本的,还有台湾的,而且还可以自己培育;但我目前还只是在繁育方面有点心得,培育新品种就言之尚早,哈哈哈……” 他强调,欢迎所有人参观他的花园,只要他在家,肯定为大家担任解说员;但他的植物只送不卖, 有心人只要把它带回去,种在准备好的基质上,细心照料即可;就如同福音一样,是免费的,但一旦我们领受了,就要细心学习,才能茁壮成长。

抓鼠有感:在“无新事”的世界中 作新事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在2019年初,我拾起了中国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翻开了那一页页逝去的文明。这本书其实余先生在千禧交际之时(1999年9月底至2000年1月),随着香港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车队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行穿四万公里的路程时写下的“旅行志”。他经过的是人类文明历史的遗址残迹,同时也是现今世上最危险的地段之一。廿年后,我随着余先生的“脚步”,观人类文明──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的潮汐潮落,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嗟吁!人类历史上再辉煌璀璨的文明,再伟大杰出的君王将相,再聪慧绝顶的文人哲士……在时间洪流之中真的不过是天地之蜉蝣,沧海之一粟。想当年,苏东坡对着月夜江景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今,他也成了别人追悼缅怀的“风流人物”。 是捕风捉影吗?我不仅想起圣经中的一句话“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颳,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传道书一4-7)按着传道书一章8节继续往下读,就会发现传道者说:“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8-10)传道者说的“无新事”或许并非指生活中再也没有新事物或新发明的出现,而是不管如何的“新”,万事万物(包括人)似乎都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宇宙规律”中循环。正如传道者发现,不管他是求智慧、求财富、求享乐、求各样以为能满足他的人事物……最终都是捕风,尽是捉影,归于无有。如果,人仅为自己而求,或许的确就会落到“了无新事,万事厌烦”的光景;但,假使我们知道并相信:世界一切的自然与超自然的都在神手中,而祂是作“新事”的神,存敬畏祂的心与祂同行,寻求祂的心意,;那我们在“无新事”的世代中,仍能作新事!更或许,我们也能在“时间洪涛”冲逝中在永恒里留下价值。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