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耀:接种了也要守好SOP pg.12

with No Comments

陈祖耀:接种了也要守好SOP 时代议题 整理:韵琴(本报记者) “疫苗接种:转机?危机?” 诗巫卫理神学院时代议题线上交流会“疫苗接种:转机?危机?”于2021 年3月12 日晚热闹开讲,截至3 月25 日,观看人数已经超过1 万1 人次。 为了使交流会更有含金量,神学院特别邀请了砂卫生局疫苗接种委员会负责支援疫苗管理系统的陈祖耀博士线上开讲。 陈博士来自诗巫,是砂拉越卫生局药剂部高级总助理局长,目前在砂卫生局疫苗接种委员会里面负责支援疫苗管理系统VaccineManagement System。他毕业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获博士(PhD)学位,主修社区卫生,也是马来亚大学硕士,主修医学科学。 有机会就要去 在分享中,陈博士先讲述了关于新冠疫情的进展,接着便提出了解决方法与疫苗扮演的角色,还有疫苗的有效和安全性。 “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做好防护措施,遵循所有SOP,还有保持社交距离。而疫苗则也是一种保护自身的方法。” 他也把大马所选择的几种疫苗都做了一些简单的解释,包括疫苗来源、实验的结果,以及疫苗所带来影响的对比。 “目前尚待研究的问题,就是这些疫苗接种后能够耐多久?接种后是否还可能被感染,然后继续散播?” 他强调,接种疫苗不要等,有机会就要去,更不要选择疫苗的来源,经过国家药物管理局认可的疫苗都是安全的。 还有,陈博士也促请民众千万不要被网络的阴谋论所误导,因为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因接种疫苗直接导致死亡的事件发生。 同时,他也列举了目前不能接种疫苗的族群,即在过去有经历注射任何一种疫苗后严重过敏反应的人、接种了第一剂后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过去曾有严重过敏反应而需要住院治疗的人、正在怀孕的,以及正在喂母乳的妈妈。 陈博士也强调,疫苗的长期有效性待确定,所以可以在继续遵守sop 的情况下增加社交活动/ 出门。“接种了疫苗并不代表你完全不会被感染,疫苗只是让你身体中的免疫细胞‘认识’病毒,且有能力去战胜它。因此,你依然必须遵守SOP 与做好防护,纵然你已接种疫苗。” 线上交流会的另外一位讲员则是诗巫卫理神学院伦理学讲师陈秀金牧师/ 博士。陈牧师从神学角度出发,带出圣经在接种疫苗事件上的教导。

写给疫情下结束生意的基督徒商人 pg.10-pg.11

with No Comments

写给疫情下结束生意的基督徒商人 我思故我写 @因心 2020年1月25日,新冠肺炎(COVID-19)首敲响了丧钟,整个马来西亚为之一震。短短一年,从第一宗攀升到三十多万宗,打乱的不仅是生活作息,还有一众商家的雄心及斗志。这一波的浪,不知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的宏图大计和梦想,如资深经济学家所言,“给全世界留下永久性的经济伤疤”。 在疫情下,笔者深信基督徒企业也无法豁免受创,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遇到困境,基督徒商家除了安慰自己非战之罪外,有否其他的出路?在水深火热之中,应该勇敢出击,抑或乐退安贫?相信是每个基督徒商家挣扎的命题。 一个事实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基督徒的生意,甚至乎所谓“天国企业”(将基督信仰与企业经营相融合的企业概念,以追求永恒价值——诚信、公义、怜悯为最高目标)是有可能倒闭的。远者如李卓民牧师所创办的香港甘泉航空,近者如美国最大的基督教书籍及礼品连锁——基督教家庭书店(Family Christian Stores),一时辉煌后,俱无可避免地走上破产之路,留给信徒一箩的难题——难道上帝没有怜悯吗?难道许多的禁食流泪祷告都挽不回败局吗?难道按照圣经原则经商错了吗?笔者以为,在这时候万不能以一句“经营不善”而蔽之。毕竟商场上不定、不受控的因素太多了,如油价飚涨、中美交恶、经济风暴一直到我们现今仍深陷其中的新冠肺炎疫情……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笔者请教过办报的前老板,如果一个天国企业亏损结业了,是否代表不是上帝的心意呢?他的回答是,不能结果论;因为在永恒的角度来看,一个生意的“成功”在于祝福了多少人,创造了多少价值,而非赚了多少钱。或者说,一个造福社会但不赚钱的企业,应当会比一个暴利自私的公司来得合神心意。身为信徒我们必须相信圣经:万物都有定时,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 一21) 据一位银行里任职的朋友观察,美里新生意能维持三年以上的不过两三成,失败其实比想象中普遍,更何况现在是非常时期。就如基督徒也生病般,不要自怨自艾,或太诧异于它的存在,而是调整心情坦然面对,要记得“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四十六1),这个真理在生意失败时依然屹立。 勇于承担,重整出发 正如不能因为某运动员下坡时的表现,就否定其曾经的纪录及成就,一盘生意也有像运动员生涯般的生命周期,鲜少能成为百年企业。我们常听人说“企业不赚钱就是在犯罪”“公司倒闭就是不荣耀上帝”等,这些很“成功学”的主张;其实这有很多的讨论空间,未必是完全的真理。固然,一个公司倒闭了,会伤害到很多“单位”——家人、投资者/银行、员工、供应商、忠心的消费者群等,但这不是末日;如何积极面对,承担责任,在困境中逆袭而上,有时更励志,更能彰显上帝的大能。 检讨省思,勤奋者能从失败中看到成功的阶梯;不然,也趁机验证自己是否适合冒险创业,抑或更适合相对稳当的打工。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说的没错,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老板绝对是极度高风险的职业,说“九死一生”绝不为过。如果你身心准备好,确定选择这条充满暗流险滩的艰路,笔者要建议你重读马太福音廿五章关于才干的比喻。那里上帝明确地鼓励信徒积极进取:仆人“害怕”把所领的银子赔掉了,将来难以交帐而埋藏起来,反被狠骂为“又恶又懒”。 最后,不要忘记检视你创立公司的初衷。笔者手中曾也断送过不少生意,目标从一开始地利润导向,渐渐调整为“要让自己及伙伴们在事业上经历/感知神的同在”,这是成长。一番磨砺后,也领悟到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个成功失败,不外乎另外一个指示牌,只是其中一个标明“此路不通”而已。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藏私,不敢分享自己生意好康,也不再“顾别人的事”(腓二4),选择性忘却了初期教会的“共享”实践(现今反在俗世红透了)。基督徒商人是时候彼此扶持,分享难于启齿的挣扎及困境,让社会重见我们之间的肢体之爱。若有尽力了仍不幸结业的,请把它当做向成功迈进了一步,那么成功便不再遥远。更祝愿在上帝的恩助下,能早日“疫”(逆)流而上,东山再起! 起来 !奋起 ! 少年人!起来!奋起!逃避私欲,竭力追求主道! 青年人!起来!奋起!舍弃老我,回应十架呼唤! 成年人!起来!奋起!离恶行善,殷勤保守己心! 老年人!起来!奋起!牢记使命,以主话训诫儿女! 教会呀!起来!奋起!同心合一,兴旺福音! 生活俯拾@许浩文(诗巫西教区救主堂)

凯里 说中文 pg.9

with No Comments

凯里 说中文 时事回应 @晖(诗巫卫斯理华语堂) 除了新冠疫情,马来西亚也深受政治病毒的戕害。国家何时才能出现转机,出台抗击政治病毒的方案,如制定《反跳槽法》,以缓解人民的苦情呢? “大家好,我是凯里,科学部长。我刚打了Sinovac疫苗。我想说,这是安全的,我感觉很好,中文也突然变好。无论是哪一种疫苗,都是安全的。让我们一起打败病毒;保护自己,保护大家!”这是凯里,也是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以中文所说的一席话。 上述的视频,对拥有智能手机一族来讲并不陌生,而且尚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看了不禁使谙中文的受众莞尔一笑。姑且不谈凯里讲的中文是否生硬,或是议论其讲中文的动机是否只是蹭人气的公关手段,然他认真学习中文的精神可嘉。我想若从政者都向他看齐,多走一里路,或许有助于促进国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这对国家不无好处。 凯里作为科学部长,肩负宣导科学精神的重任,身为中国科兴生物(Sinovac)疫苗的国内首名接种者,他以身作则,为上行下效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以行动说明科兴生物疫苗是安全可靠的,无疑给国人吃了定心丸。饮水思源,我们也要存着感恩的心,对不计其数在幕后默默工作的无名英雄致敬,包括:医学专家、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医务前线人员,还有国内外成千上万的自愿者,他们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挺身而出参与首三期的疫苗临床试验,为成功研发疫苗和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奠下了扎实的基础。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整个世界被疫情的阴霾所笼罩,冲击各国各地的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民生经济。从这一场瘟疫,让人看见病毒的威力,如入无人之境,并无国界、种族、宗教信仰的区分。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惟有实现集体免疫的目标,才有望逐渐平息疫情,这得由个人接种疫苗开始,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大家。这无非是凯里所要传达的信息。 除了新冠疫情,马来西亚也深受政治病毒的戕害。国家何时才能出现转机,出台抗击政治病毒的方案,如制定《反跳槽法》,以缓解人民的苦情呢?

看见听障者的心声 pg.7

with No Comments

看见听障者的心声 回响 @陈存福(古晋晋福堂社会关怀委员会主席) 还记得小时候常看本地电台的新闻报道,在荧幕右下角会有一个很和蔼、配搭很多有趣表情的工作人员很流利地做手势,长大后才知道那叫“手语”。虽然现在教育普及,听障人士也能够到正规学校去上学,学习主流的语言;不过,他们还是非常依赖视觉,手语是他们的母语,其次才是马来语/ 英语/ 华语。所以,手语更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明确的了解信息。 根据统计,每一千名新生儿就有五名婴孩有听觉障碍;而向社会福利部门登记的听障人士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听觉障碍的成因包括:遗传、早产、耳朵或脑部感染、药物、长期曝露于噪音环境、受伤、老化等。听力缺损(Hearing loss)可分类为:传导性听力缺损、感觉神经性听力缺损、混合性听力缺损,其程度也因人而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听力缺损级别 分贝(Decibel) 对听力的影响 轻度 25-40 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听觉困难 中度 41-60 无法听见轻声耳语 重度 61-80 无法听到轻度、中度和响亮的语音 极重度 >81 无法听到最大音量所产生的声音 来源:http://www.myhealth.gov.my/en/deaf/#:~:text=(Commonest%20causes%20in%20order%20%3A%20unipolar,one%20fifth%20of%20the%20population. 了解他们的文化 由于这是一个不显著、看不见的肢体障碍,一般人不容易在早期发现这问题。然而,如果可以及早检测和接受治疗,他们还有机会发展语言能力。有许多错过早疗机会的人士,不仅无法恢复听觉,连说话的能力也被影响,也因此被标签为“哑巴”。这些无数被标签的听障人士很多时候也失去他们在社会中原该有的地位。他们无法像健听人好好学习,社交和心理发展都会受阻。因为语言障碍,他们无法充分体会家人的温暖;他们被主流的社会挤到边缘;他们找不到爱;他们不能享受一般人的发言权。在很多场合因为听不到、看不懂,也不能尽情地去融入这个社会的大部分活动。不仅如此,就连他们的家人很多时候也会被歧视,牵连甚广。 那么,身为健听者,我们可以如何表示接纳呢?我们应当学习了解他们的文化。很多有听觉障碍的人士视这情况为一种身份(identity),而不是一种残缺(impairment)。我们若要让他们融入一般社会的群体,首先需要敏感于他们的需要和语言,给他们多一份耐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的听障人士表达比较喜欢以聋人自称;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他们更以手语自豪、为聋人的文化自豪。所以,如果我们要让他们融入我们的社会,我们更要认真地去理解,并尊重他们,而非强把我们认为看似更有礼貌的“听障人士”这个医学名词加在他们身上。

看见声音pg.4-pg.6

with No Comments

看见声音 伤健融合系列 @ 黄方涵( 古晋晋福堂助理传道)【ahann1203@gmail.com,欢迎交流】 我第一次接触聋人是在亲戚的家里,因为我的堂姐就是聋哑人士。当时,她看到我就兴高采烈地比手划脚跟我沟通,后来才知道那些就是手语。但很遗憾,我无法理解她所要表达的东西,即便能猜到一点,也无法有效地回应她,有时只能尴尬地点点头。我们之所以无法沟通,是因为她听不见我的声音,而我看不懂她的声音(不会手语)。 上了少团,有一位契友是聋哑人士,我很想跟他交流,但每次的交流都只停留在握手、招手和微笑,无法深入建立关系,这让我感到无奈。在团契中,我们有唱诗的环节,唱诗的时候他可以跟着PPT的文字用手语向上帝献上敬拜,但读经和证道的环节,以及互动的环节,完全没有参与感,他都只能看着讲员,不知道整个聚会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讲员传讲的内容。我当时心里有个期盼,那就是能为他翻译手语,让他明白我们在做什么,可是我不会,也不懂要跟谁学,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外一次接触聋人的经历是进了神学院以后,有一年我去到脊椎损伤协会成员所组成的团契(希罗亚小组)实习,在一次聚会中来了到一位聋哑人士。这位聋哑朋友很友善,看到我就主动跟我打招呼,聚会的时候也全程在场,但很遗憾他完全不知道我们在谈什么。我在跟当时的负责人交流时,他们说有些聋哑人士会去到异端的教会,因为那里有手语翻译。当下我就有一股冲动,想学习手语,希望可以无障碍地与这些聋人朋友沟通,好让他们也可以明白上帝的话。这两次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如果一个人处在文化和语言都完全不同的社体中,他就会感到“边缘化”。 “边缘化”(Marginalization)指的是某一群人被孤立的过程,他们被推到大环境的边缘。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显示出少数或弱势群体被排除在外,其需求被忽视。边缘化也是两个世界的公民所通用的。两个世界的“公民”也可以指健全者和身心障碍者。边缘化这个词也适用于教会现象。我们的教会基本上是以健全为中心的教会(健全主义的教会),有堵跨不过去的墙,将健全者和身心障碍者隔开,仿佛两个不同世界的公民。墙的这一边是一群身心健全的信徒(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按着传统礼仪进行礼拜;墙的另一边,是身心障碍者,包括聋人,由于教会的礼拜设计和建筑设计以及信徒的语言都忽略了他们,以致他们无法融入进教会,即便来教会也无法得到喂养。试想想,大部分的教会为什么没有聋哑人士出没?又或者大部分的基督徒为什么很难接触到这个聋哑群体?不是聋哑人士不存在或不多,而是因为教会没有建立能与他们沟通的桥梁。 一.神爱世人,包括聋人 圣经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这里指的世人除了健听人士也包括听障人士。上帝怎么向世人表明祂的爱呢?祂差遣耶稣来到世上,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并且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凡信耶稣的不至灭亡,必得着永远及丰盛的生命。圣经约翰福音十章10节也说,耶稣来是要呼召人得着更丰盛的生命,包括今天提到的聋人群体也要得着丰盛的生命。 曾经有位牧师在执教一个牧养关顾的课程时,他说有一个学生是聋人(失聪),需要透过传译员替他翻译。在一次上课时,大家都分享他们不同的属灵经验,这位聋人学生就讲述曾梦到自己在天堂遇见耶稣。他与耶稣交流一段时间,说自己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和平及喜乐。他还说:“耶稣与我所期望的完全一样,而且他的手语实在了不起。”这个故事很震撼我,让我对“神爱世人”有更深的体会,不论是健全的人或者聋人,都能与耶稣相遇,也能与耶稣交通。 我们一般是以说和听来认识福音,但事实上,耶稣能以任何形式向不同身心状况的人启示祂自己,包括能用手语向聋人对话。这让我想到约翰福音以章9节所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一位聋人宣教士爱德华.罗兰曾表示,“聋人在神国之中与听得见的人是平等的,他们不是被福音拒之门外的人,而是就像听得见的人一样认识上帝、天堂与地狱和救赎之爱。” 二.建立伤健融合的教会 神爱世人,除了藉着耶稣使健全人和障碍者都能得着永生和丰盛的生命,也藉着耶稣的身体拆毁健全者和障碍者之间隔断的墙,建立伤建融合的基督身体。 如果教会要成为合乎圣经或合神心意的教会,边缘化的墙就必须拆毁,让健全者和障碍者有一起敬拜的机会。圣经对于教会已有清楚的描述: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2-13)经文中的“不拘”指的是没有分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灭了。可见,在上帝眼中,人人平等,不论是什么种族、阶级地位、身心状况都能连接于基督,成为一个身体。 要怎么连接呢?需要圣灵的工作。藉着圣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能合而为一,另一个说法就是和而不同,意思是虽然彼此不同但却可以和睦共处,同时尊重彼此的独特性,也不强迫他人附和我;例如,保罗不强迫外邦人要守犹太人的律法。 圣灵的工作为什么能使人合而为一呢?因为当人们顺服圣灵的引导,就会活出爱神爱人的生命。教会若要成为一个爱神爱人的教会,我们需要认清教会存在的本质,是要将主耶稣的爱带进人群中。有时候我们不小心会有错误的教会观,认为自己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怎么说呢? 当一个教会或群体将自身的成功和生存视为最重要的考量,就会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和安全感上时,这个教会可能就会迈向自我中心、不结果子、最终变得非常不快乐,也会迈向灵性的死亡。一个让耶稣为首的教会,会从耶稣身上找到生命和力量,也会以耶稣为教会的榜样。耶稣的一生都在聚焦一件事,那就是“爱”。 祂怎么向门徒教导爱? 约翰福音十五章13节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耶稣不只教导爱,祂自己也将爱活出来。祂为了世人的益处,牺牲自己的生命。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我们要效法基督,不是看自己的需要最重要,而是看见别人的需要,包括聋人的需要,并愿意为他人的益处,付上关怀的行动。我很喜欢《让群体发光》的作者司傑恩在书说的一段话:“教会的价值不在于可以存在多久,而在于所拥有的爱;教会的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对人们和群体的服侍。” 当然,聋人的声音本来就不是用听的,而是用看的。他们的世界必须要透过看到与被看到来开启沟通的桥梁。记得在我来古晋牧养之前,我向一位朋友索取手语资料,在家自学手语。后来我就用不像样的手语跟之前我那位团契认识的聋人朋友交流。记得当我用手语向他打招呼时,他很兴奋,可惜懂得不多,无法深度的交流。后来我就上网查哪里有开班学手语,当时只查到古晋的聋哑协会有开班。过不久(也就是两年前),我来到古晋,刚好有一位青年打算学手语,我请他帮我报名,而聋哑协会也离晋福堂很近,于是就去上课了。但因为教会牧养的比较忙,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去上课,所以学手语进度比较慢。 有一次去到马当一间KFC,那里有聋人的员工,当我用手语跟他们打招呼,他们很开心,因为有一种被了解的感觉。新加坡卫理公会卫斯理堂有聋人事工,当中一位负责人在《手语之爱——聋人事工指南》里提到,对于聋人事工,他心中一直有个图像,这个图像就是长跑竞赛结束时,三个人拉着彼此的手一同通过终点。这三个人包括一位聋人(听障者)、一位健听人士及主耶稣。这就是经文所说: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2-13) 晋福堂于2020 年3 月21 日的社会关怀主日中第一次尝试融合手语翻译。即便未来我们不一定会有聋人事工,但盼望能藉着这个机会做到醒觉,也希望聋人群体能藉着这个机会“参与”礼拜,也有机会透过这个礼拜认识福音。 在这里不是要求所有教会都要在礼拜中加入手语翻译或发展聋人事工,而是要呼吁各位,不要忘了身边还有一大群听不见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他们也需要福音。如果您愿意,可以抽空时间参与聋哑协会所开办的手语课程,就算不常用到,也能了解聋人的世界观。

以身犯险 pg.3

with No Comments

以身犯险 文/翁震凌 前些日子,至亲的小孩Covid-19(新冠肺炎)确诊,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无法自理,所以原本检测报告为阴性(Negative) 的父母要陪同入院。 为了孩子,他们以身犯险,将自身置于一群确诊病患的风险中,最后不幸受感染;甚至妈妈还入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目前(截稿前)夫妻俩还在医院接受治疗。 曾问过他们夫妻,两人都表示不是不知道风险有多高,也不是不担忧害怕,但为了所爱的孩子,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为了孩子而“深入毒穴”的那份爱深深触动了我,也令我在进入圣周(或称受难周,HolyWeek)之际,对上帝赐下祂的独生爱子——为我们以身犯险,为我们被钉十字架,为我们舍命,最终为我们复活——所蕴含的爱,更多了一份真实的感受! 带着对这份爱的新感受与新悸动,我重读那段历史……当年,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许多人不仅在路上铺上了衣服、树枝,口裡还不住高声呼喊着: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但是,从众人夹道欢迎到下一个场景——众人口裡喊着:钉他(耶稣)十字架,钉他十字架——相隔还不到一周的时间! 每每读到这一整大段的经文,面对如此峰回路转,高潮迭起的巨大落差,常令我难以适应,更想知道主耶稣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祂到底带着何样的沉重与心情,一步步迈向了十架苦路呢?!祂惊恐吗?挣扎吗?伤痛吗?忧愁吗?难过吗? 当我们无论是查考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还是路加福音,都发现在描绘耶稣于客尼马尼园祷告时,福音书作者用了一个很强烈的字眼:“极其难过/ 伤痛,几乎要死”来形容耶稣当时的情。 不管解经家是如何诠释耶稣惊恐与难过的缘由,但这心情却是实实在在的假不了! 可祂在如此的重压与恐惧下,仍旧毅然决然地为我们走向十字架,为我们舍命,不仅让我们从此知道何为爱(约壹三16),更明白这爱是超乎我们所能想像的长阔高深!但愿在这圣周里,我们都有时间再一次好好“细品慢嚼”基督耶稣为我们舍己的爱!

pg.25 平安堂赠诗巫市镇中学口罩

with No Comments

平安堂赠诗巫市镇中学口罩 卫理平安堂关怀邻舍,特赠送170 盒口罩予位于教堂对面的诗巫市镇中学,为该校师生的防疫献出一分力量。 平安堂主理林慈彬牧师在受询时说,他们是在祷告中看见中五、中六会考生与学校教员们的需要,就决定赠送口罩。 2 月8 日这天上午,林牧师与该堂会会友一同将口罩送予该校,并领取该校的感谢状。

pg.24 锡安堂捐赠医护设备

with No Comments

锡安堂捐赠医护设备 关心社会所需,奉献能力所及,诗巫卫理锡安堂捐赠医护设备予诗巫中央医院。 此次捐赠活动是由锡安堂成年团契发起,并获得锡安堂执事会的支持,成功筹得3 万令吉,用予购买4 套的医护设备,在 2021 年3 月4 日下午进行了移交,由院长南塔古马医生接收。 据了解,该医护设备可以为医生在为新冠病人动手术时,提供更好的保护措施,防止他们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 出席移交的有锡安堂杨智仁牧师、余民普牧师、执事会主席黄其薇、社会关怀委员会主席林裕化与成年团契代表张旭秀。 锡安堂主理杨智仁牧师与执事会主席黄其薇均在受询时表示,盼望可以通过锡安堂的捐赠活动,得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弟兄姐妹关心疫情,做好个人SOP,减少外出,减轻诗巫医护人员的压力。

pg.21 幸好没被驱离

with No Comments

幸好没被驱离 宣教的脚 @李兆伦夫妇(本地宣教士) 当得知我们夫妇报名2019 年8月初去泰南短宣的申请被批准时,心里快乐无比。原本担心宣教委员会优先考虑让不曾到海外短宣的申请者,才会考虑曾去过海外短宣的我们,那些担忧瞬间全都消散,觉得轻省。感谢上帝恩待与怜悯,垂听实现我们每年参与堂会海外宣教事奉的愿望。 那次短宣前后9 天,在泰南负责带领的宣教士为我们一团十人安排了整周服事,包括:分发福音单张、在红灯区行军祷告、医院探访、主日学儿童英语教学和带领儿童游戏等活动。 感谢主,服事期间,队员个个身体健康,没人生病或水土不服,大家精神充沛不困倦。上帝更赐下美好天气,每逢团队外出行街活动时,蓝天白云;即使有暴风雨降下,我们也已经做完当做的,平安返回住宿之处了,真的是日晒有时,降雨有时。 由于短宣队对泰语一窍不通,所幸宣教士在出队前,特别给我们恶补泰语的问候语及自我简介,避免面对当地人时有口难言。 遇到会说华语的女大学生 有一天傍晚,我们打算在一间大学校园和食堂接触大学生,邀请他们读一读我们手中的泰语福音单张,好让这些福音信息在他们读的过程中,随之进入他们的心,有机会认识主耶稣基督而得救恩,有永生。 当我们乘坐出租车抵达大学门口后,就两人一组,分开各自“干活”去了。不料活动还没半小时,就出现状况了;大学里的讲师和当值的保安露面,用严厉和不友善的口气嚷声斥责队员,以没有该大学的准证及禁止宗教宣传为理由,不让短宣队逗留,强令直接把队员驱赶出约一公里之远的校门口才肯罢休。而整个短宣队就只有我们夫妇俩没碰见那些职员。 因为不知情,我们夫妇还带着兴奋欢喜的心情,继续进出环东转西地寻找对象,替我们“口读”福音单张。想不到,我们遇到的其中一位女学生竟然会说华语,于是我放胆与她交谈分享,也赞赏鼓励她,并为她想去中国上海攻读中文硕士而祷告祝福她。看着她笑容满面,欢喜离开的背影,心中喜乐,也感谢天父特别为我们开路和引领。 到了晚饭时间,我们两人难得有如此良机,就一起坐在校园里的食堂,慢慢享用大学的套餐(料够味足真好吃);吃饱后,我们还在校园内闲游散步,直到集合时间才离开。 不致完全铩羽而归 当我们与大家在校门外会合时,才知道其他队员被赶离校园的经过,心中万分惊讶,稍稍镇静后,又涌出无限的感恩和欢呼;因这位又真又活的上帝,特别保护了我们这两位几乎是年龄最大(60 岁和70 岁)的队员。我们相信,是上帝差派使者“蒙住”讲师和保安的眼睛,让身穿红衣和蓝衣的我们在一群穿白色校服的学生里活动竟能不被看见;也是祂差派使者堵住他们的耳朵,叫我们夫妇与学生交谈时,那怪异的外国口音不被听到。感谢上帝保守我们平安无事,寻找对象的脚步也不受拦阻,没有被驱赶出去,让短宣队不致于完全铩羽而归。 谢谢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天父与我们同在,也让我们亲身体会祂话语的真实——“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使徒行传十七38)

1 21 22 23 24 25 26 27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