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宣教士代祷事项 pg.16-pg.17

with No Comments

本地宣教士代祷事项 献上馨香祭 Ulu Julau,Matop林芳芳 最近,疫情严重,有些长屋面临经济困难,有些会友感染Covid-19,祈求上帝怜悯,也希望会友能遵守SOP。 祈求上帝赐下智慧与能力给我,让我能在线上帮助会友参与礼拜,祷告及关心他们的需要。 为青少年能持守信仰,努力祷告及读上帝的话语。 为着Rachel Ak Nabau在神学院努力学习上帝的话,装备自己及有健康的身体。 为会友有健康的身体代祷。 为我的身心灵祷告。 实兰沟,民都鲁Bryan Anak Luwes 为我的服事禾场——Rh Dunggat 祷告,让我能够得到通行证,到那里继续服事当地居民。 为我家人,尤其我孩子Esther Eve 能健康和平安成长而祷告。 为我们家庭的经济状况,日常方面有所富足祷告。 为民都鲁的人们能够遵守SOP,保持社交距离,积极抗疫。 三马连,古晋余爱玲 为Samariang Care Centre 即将完成的装修工作和二手店的基层工作祷告,求上帝挪去一切拦阻,按照上帝的时间完成所有筹备的工作。 为这里的两位会友祷告,求上帝赐给她们能力与智慧。非常感谢主,她们很乐意开始自学手艺,预备将来在妇女学习班可以作教导的服事。 为在这里服事的三位宣教士祷告,求上帝赐下智慧和能力进行教导目前来到中心学习的几位儿童及少年人;也为这些孩子们祷告,求上帝赐他们一颗渴慕上帝话语的心,愿意一生跟随主。 为宣教士在这里的人身安全祷告,免受恶者的干扰和攻击。 为这里的人们祷告,求上帝开路,藉着中心的服事,将基督里的爱和希望带给他们,让这地得到医治和复兴。 油棕芭、Sg Rian Saratok萧信安(本处传道) 为所有当地宣教士能敞开心扉,在圣灵的带领下完成他们的活动祷告。祷告上帝大能的手亲自医治在内陆地区的新冠患者。 祷告将有足够的食物和粮食供应运送到被隔离中的长屋里,也祷告有足够的医疗解决方案帮助受影响的家庭。 祷告长屋居民们即使生活被疫情所“吞没”,也不会忘记及看见耶稣的爱。 诗巫再也,诗巫许向怀(宣教性质同工) 为我的健康祷告,在疫情期间能好好服事上帝。 … Read More

为什么去美国牧会?pg.14-pg.15

with No Comments

为什么去美国牧会? 事奉这条路 @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前会长) 当然美国不完美,但是她终究对世界有一些贡献,特别在宣教方面,比如前来砂拉越宣教的第一位美以美宣教士就是从美国来的富雅各。还有1847 年,前往中国,在福州人当中的许多美国美以美宣教士,带领了先贤先圣归主,才有后来的福州人移民至砂拉越。所以我俩回来美国尝试偿还福音的债,只是尽一点绵力。 在卸下“末代会长”的职位之后,感激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给我今年(2021 年)一年的安息年,让我可以专心休息,包括安排安息年其中一个可以做的事情,也就是法规所指示的“事工考察”(2016 年法规页284)。我就决定下半年尝试重新牧会。 今年三月份,在传道师学校之前,我与刘会明会督和牧职部主席邱和平牧师分享前往美国牧会的可能性。感恩,得到他们的祝福,让我跟所有的教牧同工在传道师学校里分享;但是好些会友还不知道我为什么去了美国牧会,所以容许我在此交代如下: 尝试再次牧会,为的是: 1.1 回应主最初的呼召 牧会是我在达拉斯神学院读神学时,天父让我看到教会是祂在这个时代中的计划,而牧会是祂计划的中心点。在牧会17 年之后,后来被委派去卫理神学院17 年和在年议会担任会长4 年,虽然也是间接地牧养众教会和训练未来的牧者牧养,但终究还不是当初上帝对我的呼召。所以在离开牧会21 年之后,我靠主尝试再次回去牧会。那,为什么是去美国呢? 1.2 尝试偿还福音的债 虽然好些人一边骂美国一边去美国读书或工作或移民,我却一直以来对美国心存感激,因为上帝藉着美国给了我大学、神学院和教会的教育和培训,所以我学习去美国回报她的恩情,表达我的一点感恩。当然美国不完美,但是她终究对世界有一些贡献,特别在宣教方面,比如前来砂拉越宣教的第一位美以美宣教士就是从美国来的富雅各。还有1847年,前往中国,在福州人当中的许多美国美以美宣教士,带领了先贤先圣归主,才有后来的福州人移民至砂拉越。所以我俩回来美国尝试偿还福音的债,只是尽一点绵力。 1.3预备退休后的事奉 34年前,我夫妇俩离开居住和读书/牧会了十年的美国德州回去马来西亚砂拉越州,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神学院奖学金要求回去祖国事奉,当然义不容辞地回去了。当时,老爸劝我留在美国牧会,为了说服他老人家,我给了他七个原因为什么要回国。如今,我俩在砂拉越服事了34年,已经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我们已经把一生“黄金时期”献给了砂拉越,我们该做的都做了,该说的的都说了,是时候思考和祷告如何更有效的使用我们的余生,献上我们的“钻石时期“。 正在等候上帝当中,主就藉着关心我们的同工,谈到去美国德州达拉斯恩友堂牧会的可能性,因这间堂会已经有八、九年没有主任牧师了,所以我们就开始更具体的祷告。我们的信念是:“计划去,愿意留”(Planning to go,but willing to stay);意即我们计划前往上帝要我们去的地方,但是如果上帝拦阻,要我们留下来,我们也是愿意留下来的。 疫情中的神恩 过去一年多,在全球疫情当中,我夫妇俩带着这样的信念,仰望上帝的带领,从意念到实现,经过各种各样的申请和批准,让我们看到上帝的信实和可靠,祂的时间是最完美的(God’s perfect timing)。 比如今年三月份,恩友堂正式替我们申请美国宗教工作准证时,三五天就奇迹般的批下来,而其他传道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申请,甚至有一位申请了一年都被拒绝了;还有今年七月份,申请吉隆坡美国领事馆的签证,也是在三天里头过关斩将地批下来。包括最后一天起飞之前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在在都经历了上帝垂听在美国和大马等地众弟兄姐妹的祷告,在诗巫的一些弟兄姐妹说:”为你们祷告时,真是紧张万分啊!”。 在达拉斯恩友堂的一家六口(四个孩子从几个月到五岁)于星期天崇拜看到我们时,就对孩子们说:“哪,孩子啊,这就是我们不断祷告的牧师和师母啊!”我们的心很是感动,许多关心我们的弟兄姐妹都为我俩捏了一把冷汗,但是我们都一起经历了上帝的奇妙恩典。“感谢上帝,因祂有说不尽的恩赐!”(林后九15) “临老缠脚” 其实,我还没有真正退休,需要到今年11月底的年议会中,盼望牧职会员议会高抬贵手,批准我提早一年退休。所以,2021年下半年的这几个月在美国,我只是学习和预备重新回来牧会。愿主带领我们的前路。 在砂拉越卫理公会事奉了三十多年,我们俩已经习惯了砂拉越的事奉氛围,得到众弟兄姐妹的错爱,现在学习尝试再次连根拔起、离乡背井,再次空手远赴他乡,重新出发,真是犹如福州人的俗语:“临老缠脚”(意即到老了才把自己的脚弄成三寸金莲,真是难矣哉!),我们只能够战战兢兢、凭着信心、步步为营,只求主让我们站立得稳,使用余生做一点荣神益人的事情,做完了,也只能够对主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们应分做的。”正如主耶稣所教导的:“仆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还谢谢他吗?这样,你们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们应分做的。’” (路加十七9-10) 写于美国达拉斯恩友堂办公室(2021年8月25日;抵达达拉斯一个月)

烧麦 pg.13

with No Comments

烧麦 星说心语 @王宝星(牧师/ 砂华人年议会宣教部干事) 烧了一碟青菜,蒸了烧麦和米饭,坐下吃晚餐。顺手按开电视,看看有什么新闻,却是财经频道,介绍内蒙古首都呼和浩特的美食;介绍的竟然是烧麦,说烧麦是内蒙普遍的夜宵!我看看自己碗里的和视频里的烧麦,卖相差不多,只是我的是马鲛鱼馅的,他们的是羊肉馅的。 不知道是什么民族先烹出烧麦的,但开心能够和相隔千万里的人们都享受着同样的美食,有一种相连、认同的美好。只是想到他们没有我所享有的福音,我们将来会有“天渊之别”,就如在天父怀中的拉撒路和在地狱火中的财主一样被深渊相隔,心里难受。 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去不同地方走走,体验不同的风俗民情,尝尝美食,更重要的是把福音好消息带去更远的地方,让我们在主里也有相连和认同的美好。 祷告:主啊!愿人们饱尝美食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尝尝主恩的滋味,阿们。

我们要与哀伤共舞

with No Comments

邱和平:我们要与哀伤共舞 疫情下的重建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哀伤是一种爱的表达 哀伤是我们透过身体、思维、情感和灵性的管道面对我们的失去,尤其是对我们有意义的人或事物的过程。 “如果是一个你不看重的物品坏了,丢失了,再买一个就行了,甚至是人死了,如果不是你在意的人,也是无关紧要。但是,如果这是一个你很看重且在意的人或物品,那你就会感到十分地哀伤。” 如果从神学的角度来看,哀伤是心灵对破损的关系和破裂的联系的抗议呐喊;它更是身体对自己单独存在而产生的恐惧的抵抗。“因为人是被造活在关系、联系和社体中的,而哀伤是人要在失去中重新学习要如何为人。” 哀伤反应是独特且融合的 由砂华人年议会幸福家庭与辅导部属下古晋恩典中心主办的线上讲座“疫情下的重建系列之三”《走出哀伤 – 与哀伤共舞》于8月7日进行,讲员邱和平牧师鼓励大家,要走出哀伤,先要与哀伤共舞。 邱牧师认为,其实人类最大的哀伤是失去了与上帝的联系。幸好在基督救赎中,让上帝与堕落的人可以重新联系,而人因此找到了作为人的意义。 “人类虽累积智慧面对死亡和哀伤,从古至今,都有很多的想法或礼仪来面对失去;但新冠肺炎在短时间带来致命的疾病和快速死亡的浪潮,更叫人惊震的是,许多人孤独的死去(最多只有几个医护人员处理遗体)。” 邱牧师说,疫情改变了我们回应死亡或失去的方式。在疫情中,人们在哀伤中所渴望的联系和礼仪,因着避免群聚和短时间需要完成的压力而简化,促使许多人无法感受到失去是一个终结。 面对哀伤,每一个人受影响的程度都不一样,情绪如:生气、抗拒、冷漠、挫折、无聊、焦虑、伤心、沮丧、愤怒与孤单,都是哀伤的常见表达。 哀伤的过程显示它是独特融合的反应,即是由多种的反应联合起来的。可能表达在情感上,也可能表达在认知上,还有在行为上的,身体上的,以及精神上的。所以,哀伤的反应是一种独特且融合的,并不是单一的。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疫情所带来的哀伤不一定是失去所在意的人,工作、日常的社交活动、爱好的失去等等,都是可以为某些人带来哀伤。 哀伤是个讯号 邱牧师列举在疫情中带来了不常注意到的哀伤,首先是预期性的哀伤,即那种亲人染病入院,情况又不好时的哀伤;接下来是被剥夺权利的哀伤,在疫情期间禁止做这做那,也是会带来哀伤。“这些哀伤可能带来了延长的哀伤障碍,若是得不到疏导,接下来的日子就会有很多的哀伤表现,无论是认知上、情感上、行为上,更甚的是会做出极端的行为。” 他指出,疫情中的“失去”,可以分为两种,即主要失去(死亡或者是生活面对巨大的变更),还有次级失去(因为主要失去而引发的失去陪伴、亲密关系、家庭角色等)。 “然而,次级的失去常常被忽视,如得到肺炎的人可能失某些功能、自我身份等;行动管制令带来的失去——关系、活动、社交支援;社交距离减少情感和肢体的亲密,有些甚至带来了关系的结束;多层面的失去带来过度的哀伤如,失业(经济、独立、健康等);隔离带来不确定的失去;标签式的失去,如得冠病被指责所带来的疏离。” 哀伤是个讯号,帮助你识别经历了一个失去,而你需要去适应它;因此,要走过哀伤,当要与哀伤共舞。要与哀伤共舞,就要先分清哀伤的缘由,是因为主要的失去,还是次级的失去,才能进一步处理。 从圣经看来,上帝没有责备哀伤的人,如约伯、大卫、雅比斯等。哀伤是上帝给与人的礼物,帮助人处理悲剧和丧失,不处理哀伤反而是不对的。 为此,邱牧师提议3种与哀伤共舞的方式,即对上帝说、对自己说与对他人说。 透过诗篇与哀伤共舞 首先,对上帝说,我们可以透过《诗篇》学习与哀伤共舞。《诗篇》共有43篇哀歌,30篇乃个人的哀歌,其他的是社体哀歌。《诗篇》给了我们哀伤的言语,失去使人在哀恸言语变为静默;我们更容易选择在静默中压抑,过于让记忆和用言语来表达,因为其中有难言之痛。 “人在哀伤至极的时候,是找不到言语表达的,而《诗篇》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哀伤。所以,当你哀伤时,请打开《诗篇》,发出声音地来读,让《诗篇》帮你发声。” 邱牧师举例,引发事件将促使一个人向上帝呼求,甚至是抱怨,进而祈求,通过信心的宣告,将转发为赞美的誓约。“不要说你今天没有哀伤,但他日必定会经历哀伤,因为只要是人都会哀伤;因此,我们需要先常常操练,这样就可以更加明白。” 他也引用著名心理学家库伯勒·罗丝的哀伤五部曲,首先是否认,当事人会回避、混淆、高昂、震撼与惧怕;然后是愤怒,当事人会感到挫折、烦扰和焦虑;接下来会开始讨价还价,感到不知所措、无助、敌意与逃避;下一步就会忧郁,当事人会挣扎寻求意义、与他人连结,并诉说自己的故事;最后一步就开始接纳,当事人会探索可能性,也会注入新的计划,然后继续向前。 “哀歌就是圣经给我们示范的一种与哀伤共舞的模式,让我们能够与哀伤共舞,在上帝的恩典中更认识自己。” 哀歌挑战我们要认识自己,勇敢地走进上帝的恩典中支取力量得到生命的释放,并宣告对上帝的依靠去面对人生的苦涩。“如果我们从来都没有如此做,也不愿意去操练,一旦我们面对哀伤时,就会觉得空洞无力。” 邱牧师认为,哀歌是一个走向上帝的旅程,不是一个终点,当你读哀歌时,它帮助你走向上帝。同时,哀歌的精髓是盼望。这不是一个乐观主义,以为事情会变得更好,而是深沉且不能抑制的信念,就是最终释放必临到。哀歌更是提供了一种的形式容许人了解和表达自己的哀伤。 提升对失去的适应功能 接下来,就是要对自己说:是与哀伤共舞而非走过哀伤。邱牧师认为,走过哀伤是一种短期的应对,但我们所需要的长期适应和成长。“我们需要不断适应危机带来的持续变化,并发掘和使用与哀伤者性格和不同情况互应的适应策略,无论在情感上、认知上、行为上、身体上,还是灵性上都可以,任何一种方式。” 另外,与哀伤共舞就必须重塑失去对你的意义,从中提升对失去的适应功能,才能有更大的功能去面对生活,尤其在信念和期待被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乱之后。与哀伤共舞亦可以帮助识别和发展复原力,使哀伤者能够适应哀伤过程中的干扰。 邱牧师也建议当要将自己重新定位,并将哀伤视为爱的表达。哀伤并不一定需要解决,但必须接纳,并与之共舞,走出一个新的境界。 还有,哀伤若不能在某个时限中解决,也不是必然是不健康的,只是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另有一些人误解了库氏理论,认为一定是顺序的,其实是来来回回的。最终,如果能靠着上帝的恩典,就会找到生命新的力量,活得更美好。 所以,失去可以是人生永远的哀伤,但只要我们有信心的宣告,并转化为赞美的誓约,纵然是人事已非,但存在人心是爱。“哀伤不是全然直线或阶段的经历,是一种共舞的,来来回回的情绪。” 如果从神学角度来看,哀伤其实是一种爱的表达,在哀伤中爱远胜过死亡,爱比哀伤坚强,悲伤本质上是缺席条件下的爱,而生离死别或失去都不能拦阻爱,人事已非并不代表不再有连结,同样的,哀伤的人并非无法再投资生命。 另一种走出哀伤的方式是跟人说,承认所失去的和哀伤的感受,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是因人而异。亦可与他人联系,邀请他人或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视讯联系,在视频中一起分享有关逝者的生命种种,用新惯例取代原有的,创建记忆如一起开拓一个线上的纪念册、表达记忆,医药和辅导的支援。

挥之不去的恐慌 终将过去 pg.10

with No Comments

挥之不去的恐慌 终将过去 彩虹见证 @Jeamie Leong 我感到四肢麻痹、胸口紧绷、呼吸短促、窒息感、手心都是汗。我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掌上,但那一刻,我感觉我的手不属于自己。什么都感觉不到……我不断告诉自己不可以昏倒,我可以感到恐惧,我有几个选择:面对、逃避或愣在那儿。 然而,我没有选择。我必须处理这些状况,但我不知所措。我不停地流泪,我真的吓坏了。生活还是得继续。我告诉自己:“我需要一个解决方案,但单单靠我自己,我实在无法做到。”当时,我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焦虑症和创伤后遗症所带来的症状中,也夺走我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的关注。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我了解自己的感觉是不合理的,也让我拒绝做出合乎逻辑的反应。除此之外,灾难性的想法也让我精神疲惫。因此,在一些教会弟兄姐妹的鼓励下,我勇敢走出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抑郁让我更认识自己 经过不断的治疗,我终于进入另一个阶段的医治。当恐慌出现时,我可以意识到它的迹象。我会让自己冷静下来,做深呼吸(使用横隔膜),闭上眼睛感受我的身体姿势和感觉。早晨或睡前,我都会在房间里静坐,帮助自己释放压力。有时我也会肯定自己“有那种情绪是可以的,没关系的”;比起一昧压抑消极的感受,学会与之共存让我觉得更加轻松。当我准备好面对他人时,我也会尝试控制我的言语,就算不容易去控制那些可能刺激我的情况,但通过不断提醒和准备,我也学会了去与那些我无法控制的事情“和平相处”。 我开始写日记的习惯,特别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也开始探索新的爱好——在家的后院开始园艺活动。我想,这让我变得更有韧性。我一直相信上帝带领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上帝也预备了很多人参与我的康复旅程。抑郁,其实让我更认识自己。 我认为精神病患者也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受到尊重。他们需要旁人的支持和鼓励,来面对这些情绪的战斗。我很高兴我已经寻求帮助,直到今时今日,我仍然与我的精神科医生一起合作来克服我的情绪问题。沉默是希望的小偷,如果你正在面对情绪的困扰,不要一个人扛,希望你也可以和我一样,勇敢寻求帮助。

照顾自己的精神健康 pg.8-pg.9

with No Comments

照顾自己的精神健康 伤健融合系列 @陈存福((精神科医生/晋福堂社会关怀委员会主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十七22) 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大马健康与发病率调查报告显示,每十个人就有三个人面对精神疾病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就给精神健康下了这么一个定义:“精神健康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作贡献。”换句话说,压力大,心情低落并不代表你一定有精神问题;但如果这些压力或一些症状,长期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如:你的工作能力、与他人的关系、认知能力等等),就有可能造成精神问题,或是精神疾病。 精神健康问题可以影响每个年龄层的人士。在社区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有:忧郁症、焦虑症、躁郁症、思觉失调症、强迫症,饮食失调症等等。精神健康也包括各种不同的状态。有时你会觉得心情差到了极点,有时又觉得正能量满满。我们的情绪、状态也会随着时间改变。没错!我们不会无时无刻都处于最佳状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辨识这些症状,并及时寻求帮助。 精神疾病的成因有很多,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综合探讨精神健康的成因,然后决定照顾精神健康的方式,和可以做出的行动: 可能引发精神疾病的原因 如何照顾精神健康 行动 心理 负面或极端的思考方式个人适应压力的模式面对突发事件的伸缩性 学习处理压力和问题学习积极的思考方式练习面对事情的伸缩性 请教可信任的亲友或专业人士从多个角度观察自己思考的盲点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理 遗传性精神疾病荷尔蒙失衡大脑化学物质失调一些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酒精/毒品滥用 保持身体健康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均衡的饮食和足够的睡眠有规律地运动避免滥用酒精/毒品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环境 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环境(如:家庭问题、歧视或被欺压)突发事件 学习聆听和沟通技巧善待自己和他人 认识信仰对生命的意义与家人、朋友和外界保持联系 大部分的精神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当你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面对精神疾病的困扰,要勇敢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缺乏对精神疾病的了解,避讳谈论,盲目跟风媒体对精神病患的描绘、迷信、对信仰只有片面的认识……都会让人害怕寻求帮助。让我们好好照顾自己的精神健康,拒绝歧视,待人温柔,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包容。 精神病的迷思与真相: 迷思 真相 精神疾病不关我的事。 精神疾病可以影响任何人,不论教育水平、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或文化。根据统计,全球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曾经有精神疾病的困扰。 只有弱者才会得精神疾病。 引发精神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基因、生理、社会、环境等种种影响。患病或许让你觉得软弱,但重要的是我们主动寻求帮助。 患上精神疾病的人永远都不会好起来。 接受帮助和治疗后,很多人都康复了,也重新让生活走向正轨。 有精神疾病的人不能胜任一份工作。 患有精神疾病不代表一个人无法工作。可能你没发现,其实精神疾病离我们很近。因为精神病被污名化,很多人都不敢说出来。也有很多人因为患有精神病的缘故,在找工作时面对难题。大部分的患者可以很好的融入社会工作,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有暴力倾向,有可能会成为犯罪份子。 这可能是一般人对精神疾病的错误理解。不但如此,研究显示只有10%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有暴力倾向,其余的90%皆为正常人。 精神病患者应该要被关在医院。 大多数的患者都可以照顾自己。有了好的治疗和支持,他们是可以很好的在社区中生活的。 都是父母不会教,孩子才会得精神病。 … Read More

声声“对不起” 唤不醒冰冷的尸体 pg.7

with No Comments

声声“对不起” 唤不醒冰冷的尸体 时事回应 @林清妮(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幸福与家庭辅导部) 不久前,中国上海一名 14岁女生在留下千字的遗书后跳楼自杀,表示若有来生,但愿不再与父母相见,让人震惊。我也曾在“亲子天下”的网页中看到一篇刊载于2019年的文章,作者是个殡仪馆的接体员,他的文章里提到一名自杀的男子在给父母留下“今生不再相欠,来生不要再见,给你们两个自私的王八蛋!”的遗言后,从高楼一跃而下。 这两起都是令人极其悲伤的家庭悲剧,我们仿佛也能听父母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对不起啊!对不起,孩子,你快起来!我们什么都顺你的意,只要你活着就好……”只是,一切都太迟了。孩子承担着来自父母“都是为你好”的期望,并将这“期望”视为是父母自私的表现,最终以死作为最后也最激烈的抗议。 身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各种“施压”,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我常在想,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待”究竟是为了自己面子呢,还是真的为了孩子好?!难道没有大学文凭,没有高薪工作对孩子就是“不好”?抑或是当别人问起我们的孩子时,因为他没读大学,只是个蓝领工人,就觉得没面子,难以启齿?! 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基督徒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引到上帝面前,让孩子从小认识创造并且爱祂的天父上帝;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就要把耶稣基督介绍给孩子认识,并引导孩子看见承认自己的罪,明白唯有耶稣基督是我们人生唯一的救赎,让孩子接受耶稣基督成为他个人生命的主宰;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就要求圣灵充满孩子的心,让孩子从心里敬畏神、爱神、爱人。父母千万不要做孩子的神,不要把自己当神了,要让上帝成为孩子的神!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父母要先活出敬畏上帝、顺从上帝的生活样榜样。 父母也要坦诚面对自己,反省内心:我们对孩子所作的一切是否以“荣耀神”为最重要的根基?我们是否高举上帝的荣耀,而非求自己的荣耀?!祈求圣灵保守属上帝的家庭,父母教养孩子都能尊主为大,以主为乐,从上帝的心意与真理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不要转发自杀图像与视频 pg.6

with No Comments

不要转发自杀图像与视频 时事回应 整理:翁震凌(本报编辑) 不要转发最新的自杀事件或图像/ 视频,因为这可能会对社会带来非常有害的后果 最近自杀事件频传,9 月7 日下午诗巫又有一宗令人惋惜、令家人伤痛的轻生案件。 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幸福家庭与辅导部干事林清妮姐妹表示,自杀并非是当下一个冲动的决定与行动,往往是常年情绪的压抑,累计到了一个看似没有出路的最后一个关口。 虽然人被造其实有“要活着”的机制,面对危机急难的时候,身体会自然选择自救为了继续活着;可是,人也确实会有某些时刻是无法靠自己胜过的,似乎完全陷在绝望的黑暗中,若没有主动寻求帮助,若身边没有人及时拉他一把,走上绝路或将是他最后的一个“出路”了。 但是,我还是要说:朋友,在最绝望的时刻,请不要放弃!记得还是会有人愿意伸出手拉你一把,请向人求助。求助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此时此刻你切切实实有这样的需要;当你渡过这个死荫幽谷后,回过头,你或也可帮助那与曾经的你一样绝望的人。 当然,有时候人也无法给予希望(因为对未来同样充满未知);然而,我们还是可以来到赐希望的造物主面前。因此,请把那些需要盼望与勇气的人带到上帝里面,选择生命。 目前正就读临床心理学的Tiff 也在其面子书上呼吁大家,不要转发最新的自杀事件或图像/ 视频,因为这可能会对社会带来非常有害的后果。“The Werther Effect”(即自杀模仿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出分享有关自杀的故事和新闻可能会导致社区自杀行为的增加。因此,请停止共享已在流传的相关视频,您可以停止让这视频无限循环地散播开来(因为,你不知道目前谁正经历充满挑战的时刻,以致这视频给他/ 她带来不良的影响)。尽管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请学会以敏感和谨慎的方式表达,或许可以拯救生命。 对此,临床心理学博士陈心洁也给基督徒几项建议,是信徒们可以做的: 平时不要在群里转发自杀相关图案和照片; 平时可以多转发辅导资源,包括生命線热线; 教会平时可以多办预防自杀讲座; 对于婚姻遇到问题或离异者主动关怀而非道德审判; 举办社区性保健活动,而不仅是给教会内部的活动。 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在全砂有四间辅导中心,若您有困难,请马上致电寻求帮助:古晋恩典中心082-256411、诗巫幸福中心084-333360、美里心弦中心085-439359、民都鲁希望中心086-312280。

走上绝路的人 心中多充满绝望 pg.4-pg.5

with No Comments

走上绝路的人 心中多充满绝望 专访:自杀防治 受访者:陈心洁(临床心理学博士);采访:卢韵琴(本报记者) “一个人会选择走上绝路,绝大部份是因为心中充满了绝望感,如果能够及早被发现,就可以阻止许多悲剧的发生。” 多一分的关心 临床心理学博士陈心洁在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接受《卫理报》专访时强调,只要我们能够对身边的人付出多一分的关心,就有可能挽救一条宝贵的生命。 绝望感没有一定的造成因素,但肯定是源自一种失去——有些人会对失去爱情而绝望,有些人会因为失去金钱,也有些人会因为失去健康,还有些人因为家庭问题、工作、婚姻等各种因素……,唯有当事人才能有答案。因此,一个人会选择走上绝路和他的社会地位、外表、职业与金钱等等的外在条件是没有绝对关系的。 “尤其是疫情当前的现在,一些人因而失去了工作,一些人而感染病毒失去了健康,还有一些人产生了家庭问题。为此,我们更应该要对他人付出关心,哪怕只是简单发送一个问候的信息,就可以为人带来希望。” 她表示,自杀其实可以分为计划型与冲动型。冲动型通常是一瞬间的刺激,促使当事人会冲动行事,这种情况就比较难预防。然而,计划型则完全是有计划的、有企图且有安排的,所以只要身边的人能够多一分的注意力,就可能把人从深渊中拉出来。 “在真正执行计划前,他会很冷静地、有条不紊地做一些安排,甚至是异样的行为,如写遗书、安排财产的分配、向身边的人交代各种事(像是交代后事般)、把原本珍贵的物品赠予他人,常常独自外出却不交代行踪等等。” 同时,有些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发一些对人生绝望或是人生没有意义的文字信息,其实就是要向他人发出“求救”的信息。 “如果你在你的朋友圈中见到朋友发出类似的信息,请你不要吝啬你的关心,私下发个信息给他。很有可能,你的一个小小举动,就让一个人找到活下去的动力。” 陈博士说,陪伴是最好的“救”人方式,除了发信息表示关心,第一步就是要聆听他的需要,但不要给予批评;如果他愿意寻求辅导,也可以提供辅导热线的电话号码,但可能的话,帮他预约辅导员,甚至是陪他去。 “当然,如果你没有信心能够做好这件事,亦可以寻找共同朋友的协助,邀请他参加聚会,让他有健康的社交活动,感受到一份关怀;还有教会的牧师可以为他祷告,大家一齐伸出援手,拉他一把。” 还有一些人原本就是高危险人群,如长期患抑郁症的人,他们可能是因为完美主义而无法走出来,也有人是因为生理的原因,如荷尔蒙失调、大脑神经出现问题等等而患上抑郁症。这一类人群一旦开始自残,就会无法控制自己,而且还会有一种上瘾的感觉,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残,然后就会尝试自杀,最终结果就是成功地杀害自己。“如果有过自残自杀历史的人,95%会再次尝试。” 关怀不同群体的需要 陈博士建议,教会的社会关怀小组可以分组地去关怀不同群体的需要,并把目光放在这一类群体上,在关心他们的生活需要之余,也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更可以帮助筛选那些情况较为严重的,交由教会牧师或辅导员处理,甚至是再进一步地寻求医疗系统的帮助。 “如果是信徒,我们就可以活用圣经经文与诗歌来开导当事人。非信徒的话,就可以先关心他的需要开始,日常还可以分享一些正能量的、充满阳光的视频与文章给他,并邀请他参加聚会(线上聚会)、庆生、唱K等活动,甚至是一起参加崇拜。” 她也鼓励有兴趣的弟兄姐妹可以先做一些基本的自我装备,以便不时之需。但是,一旦遇上紧急情况,还是要先报警或是交由专业人士来处理,而不是选择自己去冒险。“如果真的很紧急需要,就选择用言语先安抚,尽量说一些唠家常的话,慢慢地转移注意力,最主要是要当下给当事人带来希望感。” 无论如何,陈博士认为预防胜于未然,倘若大家可以从预防做起,便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为此,她期待教会和社区可以多多主办一些心理保健的讲座或训练会,尤其是心理急救的训练会,以唤醒人们对于此课题的醒觉。“前不久发生的悲剧如果可以为诗巫的社会敲响警钟,让社会能够多一分的温暖,那就是我最希望看见的一个结果。” 一点小知识: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由创建于奥地利的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从2003年开始设立的。国际预防自杀协会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Ringel于1960年在维也纳成立的,1996年后总部改为轮流制,现总部在法国。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为预防自杀和降低自杀率,自2003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以帮助公众了解诱发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增强人们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预防自杀行为。 马来西亚卫生部疾病控制科为响应2021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定下主题“让我们谈谈心理健康:及时行动,创造希望”编写了一份实际情况说明书,内容资讯相当切实实用(有中巫英等版本),有兴趣者可上网浏览或下载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Xpl0Uh-TWUxaYEpmxRwvhnrx3G1R0MRH/view?usp=sharing

别放弃,我们陪你 pg.3

with No Comments

别放弃,我们陪你 抓鼠有感 文/翁震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有70 多万人自杀,每40 秒就有一人死于轻生;而自杀未遂的人更是这数据的好几倍。自杀是世界十大死因之一,甚至成为15-19 岁少年人的第四大死因。 这不仅是骇人听闻的数据而已,而是让人细思极恐的社会公共安全与人们精神健康问题,是对整个社区与国家都带来一定的冲击,是在那些自杀者家属亲友生命中留下深远且无可抹灭的悲痛影响,是不容我们忽视、轻看或漠不关心的,是唤醒你和我要多花点时间关注自身或他人精神健康状况。 虽然自杀者走上不归路的原因或迥然不同,且许多时候更不是单一因素与动机造成的;但这一期的专访(自杀防治,页4-5)中,临床心理学博士陈心洁姐妹的一句话却道出许多自杀者的一种共有的“困境”:“一个人会选择走上绝路,绝大部份是因为心中充满了绝望感。”是的,绝望会让一个人放弃了生的欲望,选择一条全然未知的“死路”;毕竟绝大数的人若能“好好地”活着,谁会想死呢?! 而她的后半句则是:“如果能够及早被发现,就可以阻止许多悲剧的发生。”谁能及早发现呢?我想,除了是意识到自己有自杀倾向或意图的人的自我察觉外,更多的是身边的家人、亲人、朋友、同伴(因有不少有自杀行为或倾向的人已无力主动寻求他人或专业的支援)发现了他们的状况与需要,及时给予帮助与支持。我曾听过自杀者的亲友满怀愧疚说:“如果我再多关心他一点/ 多了解一些他的状况/多一点同理心/ 多一些警惕、敏锐一些……或许他/她就会……”是的,我深有感触与共鸣。 最近在循环听着一首歌叫《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披荆斩棘的哥哥”版本),虽然它是一首情歌,更不是写给自杀高风险群的,但我莫名地觉得其中有几句歌词是很想也很适合给那些充满绝望的人群:“别哭,前面一定有路,彷佛幸福在不远处,你心裡有我,你身边就是我。”如果作为亲友或伙伴的我们愿意关怀,愿意倾听,愿意陪伴,愿意多一点共情与同理……我想,虽然不能阻止所有的悲剧的发生,但或许真的能将带给某些在绝望之中的人一丝盼望与安慰。 所以,盼望我们都愿意对着在绝望之中的人说:别哭,别怕,别放弃,前面一定有路,我们愿意陪你走,你身边不仅有我(们),还有与你我同行的上帝!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