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客家:沙巴客家基督徒 对社会的影响

with No Comments

文/钟希明(牧师,沙巴巴色会中文大会会牧)

一、沙巴史前的华人足迹
华人与婆罗洲(现称沙巴)的联系可追溯自唐朝(公元618-907年),在较后明朝时(公元1368-1640年),明成祖(公元1403-1424年)开放海外旅游和批准国际通商贸易;又经郑和率领船队远征的冲击一波又一波不计其数的华人便往海外探险。在28年的远征生涯中,郑和总共作了7次出海,前往“西洋”和“南洋”探险,其中第二次(约于1407年10月13日至1409年之间)郑和舰队(随行约有27000人)到过汶莱(即北婆罗洲)。这应该是KINABALU、KINABATANGAN名字的由来。
二、沙巴的客家人
沙巴客家人的出现,可考证、最早的,应该是1862年,根据巴色会宣教士黎立基报道,当年有30位会友移民北婆,5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5位去澳洲,24位往无注明地点。1880年有大批涌进砂拉越。
另一个明显的证据是1864年之后的事。当在太平天国洪秀全领导反清复明革命失败之后,其时参与革命主流之客家人,纷纷逃亡海外,躲避满清王朝的迫害。他们最初来到北婆罗洲的山打根。
华人登陆沙巴的官方记载始自1882年,政府所刻意推行的移民计划。当时任英国渣打公司委任为驻中国移民专员的华特●孟哈斯(Sir Walter Medhurst),到中国香港和上海招募垦殖民。在他任内(1882-1885年),最少有五批总共超过1000名移民,来到古达和山打根。但这移民工程却是彻底失败在于孟哈斯的判断错误会。因为,当时的沙巴所需要的是愿意面对开发国家挑战的拓荒族群,而不是商人或工匠。当一船又一船的不需要的人抵达山打根和古达时,这两个城市便充满了移民。举例说,古达市民人口937人中,348是华人,其中222名华人是店主。
三、沙巴客家人与巴色会的关系
就在同个时候,巴色差会差派至中国广东省向客家人传福音的两位宣教士之一的黎力基牧师(Rev. Rolddold Lechler),得悉孟哈斯的免费移民工程,就派遣两位探员前往沙巴作实地调查、视察,并与当时的总督徐列车(William Treacher)举行会谈。一切确实,便即刻处理首两批客家基督徒移民沙巴。首批于1883年1月14日,共13位客家基督徒,巴色会会友乘福建号轮船抵达古达。同年4月4日第二批,共14家96人抵达古达。第三批于1886年,共27家人。第四批于1889年,共13家人。前三批人均为巴色会信徒,从来自广东省、五华、龙川、紫金、河流、东莞、宝安、清远、花县等县份。他们被分配在老山,即沙巴巴色会的发源地。第四批在古达埠区。自从黎牧师从中国安排客家基督徒移民,使渣打公司的移民工程大大成功,而引发其他地方仿效,如1913年由施灵光牧师安排另一波的移民潮。第一批共有26家111名客家基督徒移居西海岸的夏南南、孟家达;第二批共53家167人;第三批共30家105人,分别在孟家达和德里福;第四批共63家273人移居到古达区的槟榔树、大霸、百百等地。
四、沙巴的华人人口结构
沙巴客家人人口从1921年开始有18,157人,是州内华人人口的46.2%(总人口的7.05%)的成长。1931年有27,424人(总人口的10.14%)。1951年有44,505人,是华人人口的60%(总人口的13.32%)。1991年占华人人口57%(总人口的8.73%)。
五、沙巴客家人的特色
北婆罗洲(沙巴)客家人有别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这里的客家人自成一格。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观察到这特殊的移民社群是很独特的,例如:客家人以祭祀,祖先最大。所以,祠堂在客家人的社会里非常重要。为表示对祖先的崇敬“不忘祖先、弘扬祖德”,各家各户都应挂上“堂号”。但是,在沙巴的客家民房,就是在乡村也没有安置神台,在大城市的现代民居,更是没有这种传统的神台或是堂号。还有,客家人的婚丧喜庆,来到沙巴都浅化或删除了许多迷信的繁文缛节。例如:星期六婚礼,在教堂举行;没有泣丧,尽快入土为安,不带百日孝。故此,沙巴的客家移民是受过基督教教导的。说来也是,沙巴客家人在早期,孩子都背诵三字经,《睡目歌》:“我目睡、上床眠;先祈祷、求主怜;赦免我、一日恶;保护我、一夜乐”;食饭歌:“多谢主、赐我食;求祝福、补我力;我灵魂、也肚饿;求恩主、养饱基”;《起身歌》:“我睡醒、即下来;谢主恩、不敢忘;又求主、保我身;今日间、无灾星。”;《造天地歌》:“我上帝,造天地,六日同,造齐备;第一日,先造光,第二日,造穷苍;第三日,造地球,水陆分,河海流;第四日,造日月,及星辰,光有别;第五日,造鸟雀,及鱼虾,游水乐;第六日,造六畜,及野兽,住山谷,又用泥,造俩人,男亚当,女夏娃;第七日,造工毕,立安息,为圣日,此真主,造世界,天下人,当敬拜”;《十诫歌》:“第一诫,主无俩;第二诫,莫拜象;第三诫,主名敬;第四诫,安息圣;第五诫,孝双亲;第六诫,莫杀人;第七诫,莫好色;第八诫,莫做贼;第九诫,莫妄证;第十诫,莫贪心;十条诫,其大意,总而言,一爱字;一爱神,无可比,二爱人,如自己。”
六、沙巴在其他教会的客家人
圣公会在沙巴的历史溯源于1846年婆罗洲教会宣教机构的成立。在1856年1月1日纳闽兼砂拉越教区便成立了。自1949年12月20日,这教区取名“婆罗洲教区”。后来,在1965年亚庇教区成立。它在1968年6月26日圣公会沙巴教区诞生,原本旨在牧养英国侨民的需要。这些侨民是渣打公会和各英国园丘的雇员。尽管如此,该教会在沙巴成立以来,客家基督徒便参与其发展。基督教巴色会在1902年以前一直没有牧师。牧师是举行圣餐、圣洗礼和其他宗教仪式的关键人物。这项事实激励巴色会客家基督徒参与圣公会的崇拜和团契。当古达圣公会圣雅各堂建竣揭幕时,巴色会客家基督徒相等于该会受过洗礼会友人口的一半。
巴色会基督徒社群在1901年选择分离时,其中相当大部份留在圣公会。方浩光原本是在中国的巴色会传道人,他在1892年被差派前往古达协助圣公会。方浩光在1910年封立牧师。他留在古达服务直到1923年辞世。方氏是早期圣公会唯一的华人教牧。
沙巴天主教起初自1855年是由纳闽与婆罗洲监牧区辖管。在1927年便成立了北婆罗洲监牧区。在1952年,它提升为积士顿代牧区,并在1970年改名为哥打京那巴鲁代牧区。1976年5月31日再次升格,因此亚庇教区便诞生了。在1921年天主教已明显渗透客家社会。当年有报道谓在打里卜有一大群的信徒,巴色差会在1927年才在打里卜设立堂会。1920年代和1930年代,天主教会的客家会友人数剧增。
七、沙巴客家人的教会与学校
华人的圈子里,基督教巴色会的客家人是最早开办正规教育的。他们最早的尝试应是间接参与。在1890年参与创立圣彼得学校。1901年脱离圣公会的团契后,巴色会客家基督徒更迅创建自己的建堂兼学校,即乐育小学。较早前约在1890年时,基督教巴色会首席创始人李祥光已在自己的店里办学,由陈福星担任创始教员。在1903年,他们便有个别的校舍。在1901年,古达的基督教巴色会也创办乐育英文学校。
八、沙巴客家人的宣教策略
龙古士族群是沙巴原住民,也是泛灵信仰教徒。在1951年,基督教巴色会吁请巴色差会探讨向龙古士人宣教的可能性。
1970年代初开始,马士达华●哈伦压制基督教并施行回教化,沙巴复原教会和基督教巴色会的联系在压力下而加强;随后在1973年7月所有巴色会的宣教士离境时更受到巩固。
基督教巴色会在实质上曾是一个客家教会。自1952年,它和龙古士人的沙巴复原教会是巴色差会附属的同盟属会。除此之外,下一次的多元种族交流迟至1967年方才发生。
翌年,山打根的一位基督徒医生克里期托福●威利士告老返祖国。他放弃在模乐区的医疗服务和宣教工场。模乐是离山打根138公里处,沿着拉卜河其中一支支流的村落。他自1955年便创办该宣教工场。
模乐宣教是两次连续的超文化接触,经过多年后在客家教会的传统观念上开始有了突破。不过,要迟至1975年时,巴色会才作出自发性的主动向部落族宣教。

(编按:2017年全球客家福音大会资讯详见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