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慧晶
我是郑慧晶,在家中是老幺。
在我有记忆以来,爸爸就是一位严父,他会打(管教)我们;也常常教导我们不要随意谈恋爱,除非认真的(想结婚了)。爸爸是一位很爱主的弟兄,每当我遇到信仰上的问题时,他总是可以第一时间回答我。
在学业上,爸爸不会对我们有特别的要求,反而是教导我们更多生活上的技能,比如:游泳、骑脚踏车等等。他常常带我们旅行,让我们有更多的见识;给我们很多自由,只要不偏离主道,他都会支持我们。在信仰上,他总是我们的榜样——成为世上的光和盐;还记得小时候,我常和他一天来回布道所,他也不嫌我麻烦。
在我读大学期间,只要一有空或要走路回家时,都会打电话给爸爸,和他无话不谈;我想,那一段时间是我有生以来最幸福的时刻。毕业回来后,我们和爸爸一起参与过祷告大会、卫理大会,还有延伸课程。那一段时间虽然忙碌但是很幸福,因为可以在主里一同服事。
爸爸的事情发生后,我有许多的不明白,但是更多的是感恩。感谢当时候愿意出来协助寻找父亲的弟兄姐妹,你们的帮助是我们坚持的动力;也感谢来各方“天使们”的关心。对爸爸的思念没有变少,而是日渐变多,每每有人提起的时候,泪水总会不由自主流出。爸爸的声音在我脑海里依然很深刻,尤其是开车的时候,总会想起他坐在我身边副驾驶座的日子,一起游泳的日子。
直到听到上帝的旨意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上帝很残忍,甚至是一个不听祷告的神,但我想说的是,上帝依然还是那位听祷告的神,只是我们祷告的方式或许错了。发生事情的前两天,我向上帝祷告,求祂软化坏人的心,不要做错事,也祈求上帝出现奇迹,让天使来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但这祷告看似没有蒙应允。就在我生日的前一天,我向上帝求说:“神啊,明天是孩子的生日,我求祢让我看到爸爸,无论是生或死,我会将它当做是爸爸送我最棒的礼物。”
就在生日的当天下午,我们发现了爸爸的遗体;当时的我其实心里早已有答案,你看,上帝不就应允我的祷告了吗?伟大哲学家祈克果这么说道:真正的祷告关系,并非在于上帝什么时候才听到我们的祈求,而是在于祷告的人不断地祈求,直到他听到上帝的旨意是什么为止,祷告的人,才应该是需要听见的一方。
上帝是慈爱的,祂爱爸爸,也爱我和你。祂把爸爸最美好的印象留给了我们,而不是生病或是睡了的样子。爸爸其实不太喜欢生病,他总觉得自己辛苦,家人也辛苦,我想这也是他所期望的。很多人最后的时刻都在床上度过,可爸爸不是,爸爸喜欢“特别”,我想这样的离去,也符合他的作风。
在那几天,有四句话一直提醒我,第一句是一部动漫的台词:不要看你失去了什么,而是要看你剩下了什么。
第二句话是一部台湾连续剧的台词,是一个精神病患与医生的对话,病人问医生说:“为什么是我?”医生回答他:“因为你比较勇敢。”
也许我不是勇敢的人,但这几年比较亲近的朋友的父亲,都突然一一过世,我想这是上帝提醒我与家人相处之余,也预备我来承受这件事,更是把我塑造成更勇敢的我。
第三句是爸爸常说的:“不要在人在的时候哭哭啼啼,假装孝顺,要在人还在的时候孝顺,那才更有意义。”
第四句是记载在约书亚记廿四15:“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我们一家之所以可以坚强下来,是因为我们更知道爸爸的使命是什么,也清楚他对我们的期许,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可以离开主耶稣,若是离了主,我们就什么也不是。
爸爸给我最大的遗产是耶稣与祂的福音,一份生命可以得救得释放的救恩。“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十一25)
爸爸,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我也要对自己说,欢迎进入安慰者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