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回应:读书,买书,惜书及“书烦”

with No Comments

文/徐元福(美里美安堂)

阅读第1118期《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为纪念“4:23世界读书日”而访问一位爱书人陈锡监弟兄的一篇报导,陈锡监弟兄谈到“看书,买书,藏书及分享好书”的经历;阅读后令我即羡慕又兴奋,因为我也是一位爱书的人。
我是一个年近八十高龄的基督徒。我从年轻时即喜欢读书,买书,藏书,惜书,一直到现在年老却还要为“书烦”。
谈到读书,广泛的解释,读书即阅读书籍、杂志、刊物与报纸等等;而非指莘莘学子去学校上课时读的书。读书方式很多,除了是一种嗜好之外,读书主要是增进知识,获得新思想,取得新观念。作为信徒,阅读灵性书籍是加强对基督信仰的认识。
读书是一种爱好,买书与藏书则是一种嗜好。早年个人在生活上拼搏,限于经济,无法大量购买书籍,往往“望书店而兴叹”。到了中年之后,经济好转,平时还是省吃俭用,但买书从不吝啬。当时有机会到外地旅游,尤其到有许多华文书店的地方,一有自由时间,一定寻找书店,逛书店,然后一袋一袋把书买回。这情况遭到太太的反对,她的堂皇理由是书籍太重,旅游携带不便;对于这充分理由,无言反驳,只有答应下次不买。当然下次还是照买不误,所以累积的书籍越来越多。
安排一个好去路
喜欢读书的人,一定爱惜书;一个惜书的人得到一本书,阅读完毕一定将它放好,或者放在书柜、书架上。有一位文化界朋友,他收藏《廿四史》线装本,是千方百计由中国运回来,收到之后发现其中数本有损坏,他即亲自携带往中国找人加以“装修”以便收藏全套。
台湾有一位叫“隐地”的作家,他真正是一位爱书如命的人,他一生与书为伍,数十年如一日。他读书,藏书,写书,印书,出版书籍。他拥有一间出版社,是他的书业王国,另有很大书屋,收藏许多宝贵的书,他爱书如命,惜书如宝。
随着岁月的增老,我累积的书也不少,至今已有万多本。这许多书如今却成为我的一项烦恼,原因是我是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目前虽还能自由阅读,但又能阅读到几时?作为一个基督徒,相信有一天要回天家,那这些书又如何处理呢?环顾子女与第三代的子孙们,大部分是受英文教育。他们没有一个对“老祖宗”的藏书有兴趣。其中有二、三位子女受过高等的中文教育,他们已坦白不会承接这份“珍品”。
自2008年, 自我退休下来,我已决定不要再买书;但是每次从书店回来,还是有书带回来。而且每次把书带回来,彷彿有犯罪之感,因为我这夕阳岁月的老人无法给这“宝贵遗产”安排一个好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