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补遗:失落的亚洲教会史之六 成也蒙古,败亦蒙古 (主后1000年-1500年)

with No Comments

文/叶永盛(台北真理堂全职同工)

蒙古崛起与基督教
主后第一千年结束之际,亚洲教会在伊斯兰新月拱照下显得前途黯然,但其实伊斯兰的阿拔斯王朝也正在江河日下。因着宗派、政治和种族的斗争,这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分裂成三个敌对的国家:统治西班牙南部及西北非的后倭玛亚王朝(逊尼派)、统治埃及及北非的法蒂玛王朝(什叶派)及保有西亚的阿拔斯王朝(逊尼派)。不过阿拔斯王朝的实权领袖却是什叶派的波斯人,原有的哈里发沦为宗教傀儡;后来土耳其佣兵赛尔柱人(Seljuks)取代波斯人继续控制阿拔斯的哈里发,甚至向西挑战东罗马帝国,以致引发了欧洲的十字军东征。
亚洲教会在这段伊斯兰世界动荡期中稍得喘息,而涅斯托留的宣教士再次往东宣教,引领了蒙古族的可烈部(Keraits)、畏吾儿部(Uyghur)、乃蛮部(Naimans)、摩杰部(Merkits)归主。同时十字军东征后天主教的方济会(Franciscans)及道明会(Dominicans)也开始进入亚洲,成为首批向亚洲布道的欧洲人。
其中蒙古克烈部成为日后亚洲基督教复兴的关键。因为克烈部的基督徒领袖王汗(Toghrul Wang-Khan)保护并与铁木真(后来的成吉思汗)结盟,尤其嫁给铁木真第四子拖雷(Tolui)的克烈部公主唆鲁乎帖尼(Sorkaktani-beki)更对基督教在亚洲有深远影响,她的几个儿子就是后来出任蒙古大汗的蒙哥(Mongke)、中国元朝皇帝的忽必烈(Kublai)及征服伊斯兰世界的旭烈兀(Hulegu)。
根据方济会教士柏朗嘉宾(John of Plano Carpini)记录——这位教士是因主后1236年-1241年,成吉思汗长孙拔都(Bati)入侵欧洲横扫俄罗斯和东欧后,被教宗差来向蒙古大汗(当时是成吉思汗次子窝阔台之子贵由)传福音的;但当时贵由(Kuyuk)身边已有许多景教徒(涅斯托留基督教派在中国的称呼),他们宣称大汗不久也将成为基督徒。而贵由虽建议派使节随柏朗嘉宾返欧但被他所拒,因他担心欧洲的纷乱会引起蒙古进一步侵略;而欧洲百姓的愚顽也可能让蒙古特使有杀身之祸而招来蒙古报复。
1253年,另一位教宗特使罗勃鲁(William of Rubruck)再东来时,蒙古大汗已是唆鲁乎帖尼的长子蒙哥了。根据罗勃鲁观察,当时蒙哥的王后库图泰、长子拜都、幼弟阿里不哥都可能是基督徒,但这些基督教却似乎掺杂萨满教色彩,各种占卜动作盛行;论到景教徒的操守,他不得不承认佛教僧侣比他们更庄重。最后,罗勃鲁无法说服蒙哥汗归主,即败兴而归。
基督教在西亚
接下来蒙哥、忽必烈向中国南宋用兵,而他们的弟弟旭烈兀则向伊斯兰帝国进军,一举推翻了阿拔斯王朝,逼近埃及。但这时却传来蒙哥汗在中国阵亡的消息,旭烈兀被迫东返,这却挽救了北非的伊斯兰世界。后来,旭烈兀拥戴忽必烈打败幼弟阿里不哥登基有功,获允在阿拔斯王朝故土上建立伊儿汗国(伊儿即蒙语“从属”的意思)。旭烈兀的王妃脱古斯也是景教徒,为了讨好王妃,他非常礼遇基督徒,恩待当时的涅斯托留主教长马克恪(Machicha II);而其子阿八哈(Abaka)更迎娶东罗马公主玛莉为妻,并遣使往罗马、阿拉贡及伦敦与西方各基督教盟友交好,以防周围的伊斯兰势力反扑。
涅斯托留教会在亚洲影响力最颠峰的时期,就是主后1281年拥立了蒙古族汪古部(Onguts)的马可(Markos)出任主教长,号称“雅巴拉哈三世”(Yaballaha III)。汪古部是蒙古族主要的几个基督教部族之一,而汪古部在蒙古帝国中不仅世袭封王,而且还享有同成吉思汗家族世代通婚的宠遇。而马可原籍中国山西,景教世家,后来在北京与畏吾儿基督徒旅行家拉班●扫马(Rabba Sauma)结识,并一同横跨八千公里往耶路撒冷朝圣,沿途游历了波斯境内的基督教遗迹,后来更与涅斯托留主教长屯哈一世(Denha I)会面。
未几,屯哈一世逝世,这位年仅三十五岁的蒙古基督徒即被立为主教长;而他的同伴扫马则被阿八哈汗之子阿鲁浑(Arghun)差派出使欧洲,受法王、英王及罗马教宗的接待——教宗尼古拉四世更允许扫马在罗马主持涅斯托留式弥撒。
基督教在十三世纪亚洲区域触及之处,是教会历史最初一千五百年中最广泛的;而蒙古的涅斯托留主教长雅巴拉哈三世在位期间,其权威覆盖范围则比罗马教宗更辽阔。
基督教在东亚
在西亚前景一片美好的景教,在忽必烈统治下的东亚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马可●波罗记录,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及西北都有约七十万的景教群体(但这数字有争议):杭州、福州至厦门一带,以镇江为中心约有几千人的景教社群,一度拥有七座修道院,由该城官长玛尔●沙爵斯(Mar Sargis)于主后1279年设立,他是成吉思汗的基督徒医师之后。而陝西以北(西夏王朝的故土)在汪古部基督徒王子乔治(Prince George of the Onguts)统治下,大部分子民皆为景教徒,他是忽必烈的孙女婿,出色的教领及精通儒学的贵族。不过,却在接触了东来的天主教差会后改宗天主教,并为其建造了第一座天主教教堂。
其实,忽必烈在认识马可●波罗家族后就曾与教宗通信,并呼吁教宗差派一百名宣教士到东亚,但新上任的教宗贵钩利十世无暇他顾。到主后1294年,第一个天主教宣教团抵达北京时,忽必烈却已驾崩。但刚抵步的方济会宣教士孟德高维诺(John of Montecorvino)仍非常殷勤工作;虽然受到景教徒猜忌及控诉,但仍带领了汪古部的乔治王子及数万人受洗,并兴建教堂和学校进行门徒训练,其影响力甚至远及当时的世界大港泉州港(刺桐港)。
不过,必须要说的是:虽然西亚和东亚的蒙古统治者皆对基督教青睐有加,但他们对所有宗教也多采取包容的态度。事实上,他们跟他们的祖宗一样,基本上仍是信奉泛灵的萨满教,或是与此相当的密宗佛教。例如,忽必烈就尊西藏的八思巴(Phags-pa)为国师,请其按照西藏文字创造出蒙古文。因此,多数蒙古统治者对基督教的礼遇还是政治因素过于宗教因素。
基督教在亚洲的消亡
基督教在蒙古承平(Pax Mongolica)得到极大恩宠,但随着十三世纪后,蒙古帝国开始衰弱也随之消亡。首先在西亚,伊儿汗国的合赞汗(Ghazan Khan)改信伊斯兰,基督徒开始遭受穆斯林反击,连同为蒙古人的主教长雅巴拉哈三世也被羞辱、勒索及殴打。而之后几任伊儿汗,更将许多教堂及修道院改成清真寺,还下令格鲁吉亚全体君臣放弃基督教信仰;甚至对基督教重镇阿裴拉展开大屠杀。不过,伊儿汗国不久也因内鬨而分裂,最后被帖木儿(Timur)所灭。
帖木儿生于中亚一个伊斯兰化的蒙古家族,也是成吉思汗七世孙女婿。他不仅重振成吉思汗雄风,在中、西亚建立了强大帝国,也继续了伊斯兰的狂热,大肆屠杀基督徒——甚至也消灭他认为不忠诚的穆斯林,以致当时的伊斯兰学者也不禁怀疑,他是否真的是穆斯林?而他对基督教的逼迫,导致后来涅斯托留派只得将主教长一职采用世袭制度取代选举制度,以避免过度张扬而受压迫或控制。
而在东亚,很多蒙古基督教家庭却因慢慢受汉文化涵化而失去信仰;不过汉人并没有因此把他们视为同类,反而纷纷起来反抗蒙古的统治。结果,在蒙古人及其他西域族裔被赶出中国的同时,景教和天主教也一并被逐出中国。
于是,主后1500年之时,西亚和东亚又各别重新回到穆斯林及汉人手中,亚洲教会退缩至剩下叙利亚北部山区及印度这两地的小群体,即打回主后一世纪时期的原形!不过,基督教势力很快又将捲土重来——这次不是从陆上而来,乃是从海上而来。
下一篇,我们将回到大航海时代,众所熟知的欧洲宣教席捲亚洲的故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