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理报丛书阅读心得比赛——鼓励奖
文:张敏(民都鲁荣恩堂)
书名:爱在阳光里
作者:陈倩明
出版年份:2003年
“没有任何的成功,能弥补婚姻的失败。”
作者在自序中的这一席话,莫名地触动我心。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很多名人如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杰弗里·贝索斯、明星如杨幂都离过婚啊,他们都看似很成功(我同他们举例,是不是说明我认定的成功是关乎财富?)。我似乎也认可离婚,这是否也是忽视了婚姻的庄严及神圣?我反思: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观念?是受大众媒体影响?所看的电影书籍影响?还是因身边类似的例子层出不穷?
无论如何,这一句话,让我想继续读下去,进入了作者所理解的爱的世界。
当我知道了作者为丈夫所做的“牺牲”时,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在香港大都市长大的女孩,有能力到美国读书,怎么会为了一个来自小地方的淳朴男孩,放弃回国——一个金融业发展迅速的地方发展,反倒是来到诗巫,成了一名师母?!
虽然双方都有工作,可是,我还是很“八卦”地,帮他们作了经济状况的对比。试想想,当时候的海归学子若安安分分地找一份工作,应该不难拥有令人称羡的成功人生——有学历、有钱、有地位;和“牧师”这职份相比,在世人眼中,前者的“钱途”看似更好些。
然而感恩的是,作者和她的先生选择了上好的福分——决定全心献上,全职献身,甘心乐意地事奉上帝,以至成为极大的祝福,才能转而祝福身为信徒的我们。而我,有幸阅读这本《爱在阳光里》,进而反思我的价值观及婚姻观。
它们都有温度
身为基督徒,我的价值观似乎深受世俗所影响——有钱才有安全感。至于我的婚姻观、我的感情经历也使我发现——自己是一名很难顺服伴侣的女性。这两方面,我需要求上帝带领,破碎我的旧有观念。
作者曾说过自己是个挺有事业心的女人。那到底是有多爱,才能够放下自己对事业的野心,成就自己的另一半呢?想了想,与其说成就,不如说彼此造就。若不是作者在家庭方面的用心,身为牧者的丈夫怎能无后顾之忧地做上帝的工;若不是丈夫对作者的处处体谅与关心,作者怎么会如此放心他在外打拼?身为牧者的诱惑很大,作为师母的压力也不小。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而这份爱,很令人向往。他们一起回应上帝的爱,对上帝有单纯的信心,并且相信祂的带领,以至于在事奉这条路上,越走越甘甜。
从作者敏锐的爱之触觉,一篇篇的生活感悟,让我感受到小日子的温馨。把日子过好,就是对自己及身边人的交代,更是一种珍惜上帝恩典的表现。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是需要细品的。它们都有温度,因为暖暖的爱,就在你我的心中,不易察觉,却真实存在。
我想,我应该理解了作者的那席话:“没有任何的成功,能弥补婚姻的失败”的意思。虽然说基督徒的婚姻,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只要双方都努力地经营,一旦婚姻美满,不只是在自己的家庭里开花结果,更能为身边的人、其他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带来芬芳的祝福。
愿世人都能领受到这份从上帝而来,满溢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