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基督男少军训练青少年过纪律生活 汤麟逊五十年前引进BB事工 盼年轻人延续热情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汤麟逊(牧师、宣教士)
整理:卢韵琴

父母亲是在中国宣教的宣教士,幼年时又在中国度过快乐无比的童年时光,让汤麟逊牧师(Rev. Christopher C. Tomlinson)对中国和中国人拥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成年后立志向中国人传福音,努力装备了自己后终于得以到砂拉越从事华人福音事工,却被委任进行英语事工,让他苦学了一年的华语全无用武之地。随之,他在1967年杪被委派到诗巫卫斯理堂担任牧师,负责英语事工。
但也因着负责英语事工,又是青少年事工的负责人,让他看见了诗巫青少年的需要,从而引进了基督男少军事工(Boys Brigade,简称“BB”),成立了诗巫第一军团。
2018年是BB诗巫第一军团成立50周年庆,汤麟逊牧师受邀以第一创团队长的身份回到诗巫参与庆典,并在随后与《卫理报》黄孟礼总编进行了一次访谈。

BB影响他至深
汤麟逊牧师于1935年出生在英囯的普利茅斯(Plymouth)。当年他的父母Harold与Clarice是中囯宁波的宣教士。他们在1926年前往中国宁波宣教并认识彼此,随后在1934年返回英囯述职(渡假年)、结婚,生下了他们的长子——汤麟逊。
出生不久,父母就带他去中囯继续宣教工作,因此他人生最初六年的童年时光就在宁波度过。在宁波期间,他的父亲继续宣教工作,而母亲则在女校担任教员,父母亲忙碌的工作让他大多数时间都和中国籍保姆在一起同吃同睡。在日军侵华时期,他还会和保姆一起躲进防空洞以躲避日军的空袭。
1941年至1945年,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宣教士被下令撤离,幼年的汤与在中国出生的妹妹就随父母去了澳洲的新南威尔斯,并于1945年杪乘运兵船回到英国。母亲则在澳洲病逝。
虽然父母亲都是卫理公会的宣教士,但是基督男少年军对他信仰基础帮助巨大,尤其是一位对他人生影响甚多的男少年军队长。“基督男少年军的活动是训练青少年们过纪律的生活,还有圣经的学习与自我节制,这都对我帮助良多,相信对现在的青少年也是一样。”
他坦言,通过在BB的学习,让他更认识主耶稣,为他的信仰奠定了基础。“我很难想象,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主耶稣,我的生命会是怎么样的?但我很高兴,我的生命中有主耶稣。”
最初,汤麟逊在英国汉兹沃思(Handsworth)示别学院(Shebbear College)接受教育。原本他想当一名艺术家,但在他参加国民服务期间,听见了上帝的呼召,而他也回应了。为了事工装备,他又在Shebbear College of Art 进修两年。1958年-1961年,他在汉兹沃思(Handsworth)神学院攻读,之后又在塞利奥克(Selly Oaks)用了一年时间准备去砂拉越的宣教事工。
因为曾经在中国生活过6年的时间,他爱中国,更爱中国人,其父更是一直都想再回中国服事,却苦无机会。于是在他蒙召之后,他的宣教工场就是要前往东南亚为华人的福音事工努力。

抵达砂州服事教会
1962 年正月,他娶了Janet为妻,她跟他在塞利奥克(Selly Oaks)共度了两个学期。他们夫妻俩于1962年8月从伦敦乘船到吉隆坡,在那里花了一年时间在政府语言学校学华文。
1963年9月,他们抵达砂拉越古晋,正巧是砂拉越与沙巴参组马来西亚的那年,也是印尼和马来西亚出现政治对抗(Confrontation)情势的一年。
在古晋,他们本来是被差派来牧养一群以华人为主的会众,就是古晋卫理公会晋福堂;其中也有印度人、欧亚混血儿、英国人和美国人,所以成立了一个英语堂,而他理所当然成为了主理。
牧会之余,他也关心政府师训学院中的卫理学生,以及充任一些士兵的军牧。因此,他学到的华语,最终全无用武之地,这让他有点沮丧。
同时,汤麟逊牧师也充任诗巫英美宣教总部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员/代表。他们在古晋期间,生养了两位公子,安德鲁和布鲁斯。
1966年,他度假回英国述职一年后,又于1967年被派往诗巫作牧养工作,那就是于1958年间成立的卫斯理堂。当时的聚会地点是在卫理神学院的礼堂,这也让他有机会接触了训练华人与伊班人牧者的卫理神学院。
由于大家关心青年问题,教会成立青年中心,由乃尔先生(Neil Varnell)受派为该中心主持人。同时汤于1967年至1968年在诗巫期间,指导及开办了一个男少年军的工作。之后,汤牧师临时被调往古晋,但仍专注青年工作。
在砂拉越期间,他认为最具挑战的就是当时时局不稳,本地人民正在为争取独立而斗争。为此,外国人的出行是最危险的,但他是牧师,就必须做好自己的本份,所以他还是要带领聚会。
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自治后,他跟许多宣教士们都认为是他们可以淡出,让本地牧者与会友们逐步接管本地事务的时候了。他在这里服事期间,主要是着重于本地社会的宣教伙伴精神。顺便一提,为汤麟逊按立的是一位美国卫理公会的会督李人仆牧师(Robart Lundy),由美国会督代表英国年议会主礼,为他按立。

返回故国继续牧养
最后,他和师母Janet于1971年返回英国,并在英国分享他在砂拉越的事工。1972年五月之后,他担任英军军牧长达20年之久,并且随军前往不同的地方,少则6个月,多则3年,家人则长驻在德国。
1987年,发生“自由企业先驱号”(MS Herald of Free Enterprise)渡轮沉没事件,汤牧师授命前往帮助生还者与丧失亲人的家属,而荣获英女皇颁发的官佐勋章(O.B.E.)。
1992年,汤牧师自英军退伍,投身在英国卫理公会拥有1个教堂及6个布道处的英格兰北部里士满(Richmond)牧会。在当地,他担任教区长之职,并与妻子Janet服务了4年的时间。
1996年至2001年,汤牧师在英国西南部的Cornwall区担任教区长。该区除了拥有1间大教堂之外,还有21个布道处。当中更有7个是直属在汤牧师与3位助理的牧养牧区之下。虽然,汤牧师已在2001年退休,但他还是定期地在2个邻近的聚会点分享信息。
身为一位一生为主而活的基督徒,他坦言自己不害怕衰老,因为老了就可以看见更多年轻人的诞生。而他深受老一辈人对福音的热情所影响,因此,他希望年轻人也可以从他身上看见热情,并且把这种对福音的热情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