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崇拜所面对的挑战 pg.8-10

with No Comments

线上崇拜所面对的挑战

竭诚礼赞
@蒋为良、林咸耀(卫理神学院神学生)

即使线上崇拜有许多不足或待改进的空间,但无论是线上还是实体崇拜,我们都当以敬虔的心敬拜上帝。

引言
自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造成许多国家、社会的各样活动无法正常运作,教会也同样无法进行实体崇拜。教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故而纷纷转向网络或线上崇拜模式,以期能带领基督徒继续在主里联谊。


本文所探讨的是教会线上崇拜可能面对的挑战与困难,并分析其是否影响基督徒的敬拜。


(一)器材设备


教会需要考量直播所需的良好的器材设备及专业使用技巧。


若教会要进行直播,并要求播放效果有一定的素质,就需要选购质量较好的设备器材,而通常价格也相对昂贵。因此,教会可能需要拨出更多款项添购,另外还得时常保养。


除此之外,教会也需训练一批能专业操作设备与器材的弟兄姐妹。然而,目前大部分教会缺乏这领域的服事人才。故而,物色这方面的服事人员,进行训练,以良好操作设备进行教会崇拜直播,也是当务之急的事。


还有会友同样面对适应甚至学习使用智能产品进行网络崇拜的挑战;特别是乐龄会友及儿童或有这方面的困扰,就需要其他家人有耐心地教导他们使用。


至于那些家庭经济能力较弱的弟兄姐妹,对他们来说,可能要被迫买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又或签购更昂贵的网速配套以方便上网(当然不只用于参加线上崇拜,也可能还有为了工作和上课需要等等)。


(二)网络涵盖的区域


网络的覆盖点也很重要,因为这会影响教会进行直播又或会友参与线上崇拜。一般来说,城市享有比较稳定的网速,但城外或乡下的网速,可能会造成直播方与收看方都有困难。若教会所在处网速不稳定或无网络,即便有再好的器材与设备,也无济于事。


如若乡下教会无法进行线上崇拜,就需要寻找更为理想的方式牧养信徒;而信徒若无法参与自己堂会的崇拜,也没参与其他教会的线上崇拜,痴痴地等候母堂恢复实体崇拜,长久以往,很可能会让他们渐渐习惯了没有崇拜,甚至信仰渐生冷淡。


(三)仪式感


相比实体崇拜,网络崇拜的仪式感很可能会大幅度降低;然而,这并不应该成为影响基督徒敬拜的因素。


基督徒要抱持何种心态参与主日崇拜,梁以利亚牧师在〈心灵诚实敬拜——网络崇拜的神学与实践〉一文中提出:无论实体或线上崇拜,信徒都要持着“按着心灵与诚实来敬拜”。梁牧师提及,教会要按照自己宗派的神学,拟定出合乎网络敬拜的教导。许多信徒在网络崇拜中地参与感大大降低,尤其是在领受圣餐、预备穿着(整齐的)、提早预备自己进入网络敬拜等方面都有影响。


教会也该不断努力,让会友能调整心情参与线上崇拜。同时,教会也可提供家庭礼拜程序,让信徒能够感受到当天主日的气氛。所以,教会在这方面也需要多下些功夫,提升会众对上帝的敬拜委身度。


(四)专一vs多选择


由于多数教会在这非常时期使用网络崇拜模式牧养信徒,对信徒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往信徒多只去固定教会,被同一模式牧养教导;但现在信徒可以“游览”各宗各派的网络崇拜,聆听不同上帝仆人的教导,多了选择权,也可能按自己的“口味”来衡量讲员的道有没有内容、敬拜的模式合不合乎自己的观感,反而不是谦卑虚心地参与崇拜。


倘若信徒不能专一地参与一间堂会的线上崇拜,那么渐渐的,他很可能会对原来的牧者感到陌生,甚至有了消费者的心态,只接纳自己认定的“好崇拜”(甚或轻看原堂会的传道人)。再者,信徒也可能会吸收其它的神学观念,面对神学与思想的冲击,倘若未经辨识,或缺乏圣经基础,很可能无法正确评估他所领受的信息。


(五)与会众的关系


线上崇拜虽然可以接触更多人,参与人数甚至也可能超过原本的实体崇拜人数;但是,这些参与者却少了彼此交流的机会。如果使用ZOOM或GOOGLE MEET等类似的程序进行线上崇拜,至少还可以鼓励参与者打开视频看见彼此;但若是使用YOUTUBE或脸书直播,并不知晓哪些人正在一起参与崇拜。


无论以哪种形式进行线上崇拜,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几乎多是零,会众甚至会变得比参加实体崇拜更加地“例行公事”。崇拜一结束就关闭页面,就算使用ZOOM之类的程序可以留下来聊聊天,但也吸引不到太多参与者留下来,更难有一对一的交流。


随着会众间关系的疏远,也将导致会众与教会的关系渐行渐远。当恢复实体崇拜时,一些会众将可能选择继续参与线上崇拜,而不出席实体崇拜。与教会关系的疏远,自然就造成对教会的委身感跟着下跌。


(六)跟进新朋友

如上所述,在线上崇拜中很难准确地知道每一个参与者的真正身份。即使教会知道参与线上崇拜的人中有新朋友、慕道友或冷淡的会友,但也很难真正确定这些人是谁,别说与他们取得联系并有进一步的认识。


刘建良牧师认为:“若有一天,一些‘网上教友’亲身回来参与现场崇拜,但无论他在网上‘参与’了多久,其实都只是一个‘新朋友’,他可能藉家事消息知道很多教会的事情,但对他的背景及信仰,教会却一无所知。教会如何接待这些‘网(教)友’(Online Congregation),绝对是一大困难。当然,能有新朋友参与教会已是非常感恩的事,但跟进工作的困难,绝对不容忽视。”


(七)奉献
线上崇拜中使用科技新产品——电子钱包(如 Sarawak Pay、Boost等)让信徒奉献。不过,这种新常态的奉献方式也引起一些信徒的质疑。


首先,这样奉献是否会失去奉献的礼仪意义。其次,一些电子钱包在转账或付款后会得到付款回扣,是否会使人贪小便宜而多次奉献从中“取利”。另一方面,一些信徒仍不敢使用或对电子钱包不信任,因此并未注册任何的电子钱包;基于这些因素,存疑的信徒在线上崇拜时并不如此奉献。


此外,线上崇拜所收到的奉献可能与实体崇拜所收到的奉献会有落差;而奉献的下降也会影响教会的经济及部分的运作和事工。

结论
在疫情的冲击下,靠着上帝而选择线上崇拜模式继续求存,但线上崇拜对本地教会来说仍然算是“新鲜事”。即使线上崇拜有许多不足或待改进的空间,但无论是线上还是实体崇拜,我们都当以敬虔的心敬拜上帝。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牧者与教会领袖应求上帝赐下智慧,想方设法牧养群羊,使他们继续在主的恩典里长进。


参考资料
刘建良,〈网上崇拜的机遇与挑战〉,《基督教周报》第2913期(2020年6月21日)。网上文章,取自《基督教周报》网页http://christianweekly.net。游览于2021年4月12日。
梁以利亚,〈心灵诚实敬拜——网络崇拜的神学与实践〉,《新加坡神学院》(2020年7月13日)。网上文章,取自《新加坡神学院》网页https://www.sbc.edu.sg/zh/%E5%BF%83%E7%81%B5%E8%AF%9A%E5%AE%9E%E6%95%AC%E6%8B%9C-%E7%BD%91%E7%BB%9C%E5%B4%87%E6%8B%9C%E7%9A%84%E7%A5%9E%E5%AD%A6%E4%B8%8E%E5%AE%9E%E8%B7%B5/ 。游览于2021年4月12日。

本文作者蒋为良(左)与林咸耀(右)乃卫神神学院神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