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写:流浪在城市的丛林之子

with No Comments

文/熊小莹(古晋马当堂助理传道)

当电锯把一棵棵的高木伐倒;当一辆又一辆的推土机开进了森林;当散发着树叶香气的森林被钢骨水泥高耸的摩天楼和商场取代;当油棕树取代了良田;当飞禽关进了笼子取代的是翱翔在天空的铁鸟;走兽被圈进了保护区,取代的是喷出乌烟的四轮怪兽。当城市化的步伐进入了原始部落民族,原住民们何去何从?
从森林出来进入城市的原住民,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在1994年出品的一部影片《百变狸猫》。东京城市为了拓展开发了森林,林子里的居民——狸猫们的生活受到威胁。为了保卫家园,狸猫用幻术开始与人类展开战争;可最后狸猫们却敌不过先进的人类武器,选择默默地融入了人类。这个故事一直让我有强烈的共鸣。散落在各个城市的原住民,不也像这个故事的狸猫吗?我们可从一些记者们的视野,了解一些国家原住民的现状。

美国印第安人现状
1831年,法国青年托克维尔(Henri Clerel de Tocqueville)和另一位友人被派遣到美国观察,回国后写了《美国的民主》,内容提及美国印第安人时他写到:“欧洲人从各个方向把印第安人包围在一个日渐缩小的地域内,印第安人在一种自己不擅长的竞争中被侵害,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孤立,成为强大的、人数占优的外族人海中弱小的异类。”
2005年,中国记者踏上美国国土,以他的眼睛观察,以手记录印第安人当时的状况和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政府虽然提供各种支助方案(如:允许在保留区内售卖烟酒),但大部分印第安人仍然贫穷,还是有许多人依赖政府救济金度日子。”
美国媒体和影视作品对印第安人形象扭曲,显然社会还是不了解也不尊重印第安人。虽然政府允许印第安人用双语教学,但印第安的语言、历史和传统正在失去。虽然基督教传入印第安时,但印第安的原始信仰仍然存在,与基督教相混杂,就成为奇怪的宗教信仰。
对印第安部落而言,传统的农业生活、游牧生活和打猎生活,在现有土地和经济制度下被摧毁;本着保护传统文化,但又无法发展工业和商业经济,印第安人生方式在转型上处于两难之处。1

台湾原住民现状
一名报刊记者在采访期间到台湾原住民家做客,以第一人称写下了与原住民的交流互动。排湾族朋友在交谈中告诉记者,以前原住民时常被人歧视,导致自卑心理,很多人刻意掩饰自己的身份。已经在城市落脚的原住民,因大城市学校教的是中文和闽南语,小孩在学习部落语言上就有了困难;加上父母皆不同族群(如:排湾族和布农族)在家里选择沟通的语言也困难。就是在部落里,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讲本族语言;而他们的传统歌曲因为很多人都不唱,也渐渐被遗忘了。
该作者撰写文稿时,虽然原住民已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但他们的失业率却高达8.37%,比起一般民众的5.02%高出许多。这也是短期内也不能即时解决的问题。2

澳洲原住民现状
澳洲前朝政多年府对原住民不平等的政策虽然在20年前已经“反正”,但是澳洲原住民的生活状况仍然艰辛。一些人不得不在旅游胜地,在自己身上涂满花纹和斑点,以赚取丁点的游客“消费”(笔者认为宛如“乞讨”);还有很多则是远离城市,住在蛮荒之地。若原住民在澳洲需要获得如白人一样的成功,就必须面临丧失自己的民族文化的风险。3
在网路中读到这两篇短文时,发现在地球不同角落的原住民,在面对全球化和城市化中,几乎都没有能力抗争,甚至是“节节败退”。原住民文化也在一步步地被侵蚀,消失直到殆尽。

他们来到大城市
今天散落在砂拉越各个城市的原住民朋友也在面对相同的挑战。这些原住民原本是丛林的王子和公主,但是来到大城市,他们却成了最低下阶层的贫民和游民。美国的印第安人、台湾的排湾族、澳洲的毛利族……还有我们砂拉越的伊班族及其他原住民,都在大城市中的每个角落挣扎求存。
本会在谈布道时,许多会友们的第一个想法是进到深山野林的乡村去传福音。当短宣队进发到内陆时发现,村子里留下的是零零散散的老弱妇孺;青壮年大多都已搬迁到城市谋生。倘若把对原住民的布道称为“撒网捕鱼”,是否教会也看到城市中有一大群的鱼,等待被耶稣基督“收入鱼网”呢?

一颗爱原住民的心
城市化趋势导致原住民文化渐渐消失。一个没有自身的民族文化,就像是失去了自己的根,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一件事。没有了自身的文化,也无法再给自己定位。随着丛林之子流落到城市,成为了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今天,我们城市的教会是否有看到这一大片的禾场?当大家焦虑在乡村原住民被“I”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把目光转向在城市的一大群失落的原住民。
我所居住的城市教会就在原住民集中的区域。方圆5公里的地方,已知的有7个组屋区域。勘察了2处的组屋区,其中一处有13栋组屋住着710户人家,还有一处有13栋组屋住着624户人家。若以一户有4口人,2处组屋区就已经超过5000人。然而,此处牧养原住民的教会仅有3间(1间可容纳300人的教堂和2个店屋聚会所)。禾场大,工人少!
耶稣曾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样没有牧人一般。于是祂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九35-38)
所以,关注乡村和城市的国语事工,语言并不是障碍;因为所求的,就是一颗爱原住民的心!

1《美国印第安人现状:徘徊在现代与传统边缘》,sina.com.cn, 2005年7月18日,重庆晚报,徐逸鹏
2作者:于莓,编辑:张惠,《生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台湾原住民手歧视》环球时报
3澳大利亚原住民生存状况堪忧, 2016年10月28日, https://www.xinhuanet.com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