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汉琳(福临堂)
抱着两种心情,迎接这次“短宣”(短期宣教)的到来——第一种心情是担忧,第二种心情是期待。担忧,不是对短宣陌生而担忧,而是放不下家中的一个“大小孩”和三个小小孩;虽然知道他们会自顾自养,更不会饿死街头,但妈妈心“泛滥”,就是会担心。
感谢上帝,每一种的经历都是祂的恩典;虽然担忧不是上帝所喜悦的,但祂依然要我学习属灵的功课。从这种的担忧,上帝让我想到在圣经马太福音十章37-38节所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
祂会负责
相信第一次接触这段经文的人,会觉得基督教的上帝真冷漠、无情甚至很霸道;但今天,上帝让我重新并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上帝对我们的要求,并不如字面所理解的那般冷漠无情,更不是霸道。上帝并没叫我们不要爱父母、不要爱孩子;而是上帝要我们单单相信仰望祂。
当我们为上帝“离开”家人时,祂仍会顾念我们的父母,照顾我们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下世俗的担忧,专心地让主使用。上帝要我们专注于祂!我从当地的宣教士身上,看见她并没有因为想念家人、家乡,而影响了她的服事(如此才能配作耶稣的门徒)。
感谢上帝,进到宣教工场时,祂就让我把所有的担忧放下;这让我更体会上帝在马太福音十37-38的教导:为主背十字架出去短宣,要放下世俗缠扰的担忧。于是,我可以在那一周里,完全不会想着要联络丈夫孩子。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不想念他们。事实上,我很想念他们,也很爱他们;但我更知道,自己是因为上帝而“出去”,也相信上帝会让他们过得比我更好。
期待进入海外工场
第二种心情是期待——期待进入海外工场,期待看看宣教士的生活起居,期待了解宣教士的服事现状。在宣教工场看到宣教士的委身,甚是敬佩;因为他们不是没有家,他们不是不想家,而是因为他们愿意为了救印度支那人的灵魂,背起行囊,离开舒服的家,这完全彰显了“神爱世人”的精神。
在2016年9月7日出发的这9天8夜跨文化短宣,个人最深的感触就是看到上帝的爱;“神爱世人”不再是文字上的知道而已,而是亲自体会到。上帝藉着各国的宣教士,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神爱世人”的真切,也看到祂真实的爱。上帝爱印度支那人、祂爱中国人、祂爱美国人,祂也爱英国人……就因为上帝的爱,印度支那人得到祝福;就因为上帝的爱,宣教士所做的都不是表面的功夫,是充满意义的。
回到自己的土地,并不表示短宣的结束,而是延伸到无止境的使命。
短宣回来,我学到“行军祷告”的后续,就是能够为所看到的祷告;还有就是要装备自己的语言能力。我们的宣教士是透过教汉语为宣教管道,因此装备自己是我现在可以做的事。
最后,我就是要把自己目前在幼稚园的教导,当着是“短宣”的工场,传福音的管道。藉看教导,建立关系,传扬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