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家乡趴趴走(七):沃木斯——穿路德大鞋宣告“这是我的立场”!

with No Comments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上篇提及马丁路德于1518年4月26日在海德堡的奥古斯丁修会大会中进行申辩,即所谓“海德堡论辩”(Heidelberg Disputation),提出“十架神学”以及“荣耀神学”──人全然败坏丶唯有靠十字架得救的神学命题,与“因信称义”的观点相辅相成。这次辩论让路德赢得许支持者和后来的改革者。
路德在这之后又写了《关于九十五条论纲之分析》,教会观也改变,不再认为教会无误。“我们无需惧怕在被革除教籍的情况下死去。假如被革除教籍的判决是公正的,被定罪的人若忧伤痛悔,仍然能得救;若判决是不公正,他就有福了。”
在这期间,路德热心的朋友为他说话,而与反对他的多明尼加修会(Dominican)展开论战。多明尼加修会不甘示弱,指控路德是异端,要求罗马惩戒。但教皇投鼠忌器,不愿得罪威登堡的选侯腓力,交由枢机(红衣)主教迦耶坦(Thomas de Vio Cajetan)处理。
1518年10月12至14日,路德在天主教驻地:奥斯堡(Augsburg)的帝国议会,接受枢机主教迦耶坦(Thomas Cajetan)的私下审查。迦耶坦是一位学者,但他支持教皇权威,因此提醒路德,圣经本身是要加以解释的;而教皇便是那解释者,故教皇高于教会中的一切。他命令路德收回其著作及主张,但路德要迦耶坦指出其著作与圣经的话不合的地方。二人很快就进入喊叫对峙,不欢而散。
第二次会面,路德为自己的火气道歉,迦耶坦接受了,但最后冲突仍再重演。第三次最后的会晤,依旧是如此。路德此回的态度是更明显地表示,没有服从教皇权威的意愿,只有上帝的话可以折服他。迦耶坦则表示,只有听从教皇的意愿。因着双方都不愿退让,会议没有结果。迦耶坦表示要押解路德至罗马受审,路德的支持者连夜帮助他逃亡。经过选侯腓力从中斡旋,1519年初,双方达成停口协议,均保持缄默,不再发言。
1519年6月27日至7月8日月,路德接受教廷代表埃克(Johann Maier Eck, 1486-1543)的邀请抵达莱比锡(Lepzig),加入一场被称为“莱比锡辩论”(Leipzig Debate)。这场辩论从炼狱丶赎罪券丶告解以及教宗权威等罗马及教会传统权威的问题进行争辩。埃克是教廷和教义的捍卫者,整个辩论持续18天之久,路德最后仍然宣告,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权威,教皇丶教会及议会都不是信仰的依据。当时辩论地点莱比锡的普莱森堡(Pleissenburg)。莱比锡辩论之后,教皇利奥十世在1520年6月15日颁下命令,宣布路德为异端,饬令焚烧他的着述,限他在60天内悔改,不然逐出教会丶革除教籍;然而路德仍然拒绝让步,不断重申圣经权威。
  1520年,路德继续出版了《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丶《教会被掳巴比伦》丶《基督徒的自由》三篇文章,以及上百本德文小册,受到广泛的欢迎。12月10日清早,威登堡的教授和学生们在城门外的广场上,把教廷的神学书籍点火焚烧;路德自己把教皇谕令投在烈焰中,并且宣告:“因为你污损神的真理,愿神把你毁灭在这火里!”。

万众瞩目的世纪会议
1521年1月28日至5月25日,神圣罗马帝国在沃木斯(Worms)召开会议。年仅21岁,刚登基的查理五世(Charles V, Holy Roman Emperor, 1500-1558)要求路德出席说明,并保证其人身安全。路德明知前路凶险,面对生死关头,仍然决定冒险前往参加。在途中有人以胡斯的死提醒他;但路德回答说:“胡斯虽被焚毙,但真理犹存。即使鬼魔像屋顶上的瓦那么多,充塞了沃木斯,为了上帝的真理,我也必须去!”
1521年4月2日,路德搭乘双轮拉车,在一位奥古斯丁隐修会修士陪同下,一起踏上旅程。他先到埃尔特弗丶艾森纳等城讲道,使得当地的许多学者加入改教阵营。4月16日礼拜二早上10时,路德抵达沃木斯城,包括前来声援的群众以及当地居民在内,有超过两千人给他英雄式的欢迎,护送他到下塌之处。
第二天,4月17日下午四点,路德被通知前往主教公署(Bishop’s palace)小厅(Der minor Saal)接受不公开审讯,有20多本路德的著作被摆在一个长凳上。主审官确认路德是这些书籍的作者之后,直接询问路德是否愿意部分或全部撤回他的著作。路德的辩护律师叔尔夫博士(Dr. Schurf)当场抗议呐喊:“至少也要把你们认为有问题的书名列出来吧!”面对威权罩顶,路德请求皇帝给他宽限,让他仔细思考一天。主审官得到皇帝的授意,同意路德的请求,审讯延到第二天再进行。
第三天,4月18日,因为议事太多,审讯延至晚间六点,皇帝查理五世亲自到场审讯。他本身不懂德语,必须透过翻译的幇助。审讯地点换到了大庁(Der grosse Saal),当日皇帝外,亲王丶七大选侯丶各地主教与地方诸侯冠盖云集。由于群众太多,除了皇帝跟少数权贵外,几乎人人都是站着听讯。由于人多,大庁不断升温,有人给路德喝啤酒消暑,可以想像当时的现气氛有多么紧张热烈。
路德用德文条理清晰地陈明前一天被质询的问题,末了,他说到:“我不能屈从于教皇和议会而放弃我的信仰,理由是他们错误百出丶自相矛盾……如果不能用我刚刚引述的圣经令我满意信服,如果无法用圣经改変我的判断,那么,我不能够,也不愿意收到回我说过的任何一句话;因为基督徒是不能说出违心之论的。这是我的立场,我没有别的话可说了,愿上帝幇助我。”后来人们把这次沃木斯的申述称为“Diet of Worms”(沃木斯会议)。
主审官要求路德改用拉丁文大声说出方才的内容,让更多不谙德文的人可以听懂。路德因此以拉丁文重说了一遍,皇帝听得很发火,几天后,查理五世决定不再让路德有辩解的机会。他对着众亲王和诸侯表示,教会过去一千五百年的传统绝对不可能让一个修士推翻。之后,他宣布马丁路德是异端,发布追捕令。
1521年5月8日,皇帝发布饬令,20日生效。自此,路德成为国家通缉犯。不过,路德得到智者腓力(Frederick the Wise)的暗助,安排一个抢救路德的计划,那就是把路德在离开沃木斯返回威登堡的途中,以假绑架的方式掳走,藏在瓦特堡(Wartburg)的城堡里十个月。(详参路德家乡趴趴走(二)匿藏10个月翻译圣经,《卫理报》总1195期,2018年12月2日,页8-9)
路德当年在皇帝面前陈述信仰立场的主教公署已于1689年毁于烽火,其原址是位于现在圣彼得主教座堂右侧的黑斯霍夫花园(Heylshofgarten),花园的地上有一处碑志,标明那是路德立足陈明信仰立场的位置。年前还特制了一双大铜鞋,可以让游客穿上拍照,也回想路德当年不畏惧地申明其信仰:这是我的立场(Here I stand, I can do no other),藉此提醒基督徒应该在面对任何挑战时,要站稳立场。另外,在大铜鞋的前方还设置一块标志教会分歧的铜雕——于1971年设立的“晴天霹雳”(lightning bolt)。 

世界最大改革宗群英雕像
离开圣彼得主教座堂右侧的黑斯霍夫花园,再往右走出花园的不远处就可以看到一组改革宗群英铜像:Lutherdenkmal(英文:Luther Monument)。这组群英像是于1868年设置的,其中的路德铜像也是所有路德铜像中最大的一座。群英像中最高的一座正是路德,四围是他的朋友或其他宗教改革的先驱人物。这说明整个改革运动,不是路德一个人所能完成的,也有其他人(包括比他更早的人)投身改革潮流之中。左边是智者腓力(Frederick the Wise,1463-1525,Elector of Saxony),手上拿着剑,表明他是政治的领袖,剑代表世俗政权与政治力量。坦白说,路德若不是因着政治君主的保护帮助,宗教改革是不可能会成功。腓力虽贵为选帝侯,却以秘密保护者的角色守护路德,躲过皇帝的通缉令;他也建立威登堡大学,并使该镇成为宗教改革重镇。
右边黑森的腓力(Philip I,Landgrave of Hesse,1504-1567)是一位伯爵,是路德的支持者与保护者,也是1529年召开马德堡(Madgeburg)会谈背后的重要人物。
右边后面一位是墨兰顿(Philipp Melanchthon,1497-1525),是路德很重要的同工,被形容是旷世的语言天才,幇助路德更精辟地阐述圣经要义。他所撰之《奥古斯堡信条》,被纳入信义宗宣言。
左边后面一位是卢西林(Johann Reuchlin,1455-1522)是当时人文主义大师级的人物,也是墨兰顿的舅公。
路德铜像底下另有四个人,皆是宗教改革先驱人物,他们在路德之前就推动改革,只是当时没有成功。例如,其中有早路德100年的胡斯及更早的威克理夫,路德的理念在许多方面跟威克理夫丶胡斯是一样的,但这两个人的结果都不太好。胡斯于1415年被判为异端烧死。虽然如此,最终路德还是成功了,推动了改革运动,有如“沃木斯”的英文名字Worms(意为虫、蠕虫、蛀虫或寄生虫)——把天主教病入膏肓的“虫”给除了,并催生了新教(Protestantism,又称基督新教)。“新教”是应对历史上的“旧教”——天主教而区别,现称为“基督教”,又称“基督新教”。新教的称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n”,意为“抗议",也有“抗罗宗”丶“改革宗”丶“更正教”等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