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心得:关键在于我和您

with No Comments

感谢上帝透过参加这次的大会让我再次得到肯定和被上帝的话语激励,看到教会复兴的方向——“以福音和家庭为优先”的呼吁。 主的灵带领我想起小时候当母亲跟我谈起耶稣和教会,总感觉那是一个只有圣人才能去的地方;我们这些穷人、普通老百姓不能随便进教堂。后来认识了耶稣也听见了福音,便对福音产生兴趣。主要原因是因为一群可爱的基督徒朋友和他们的家庭生活带给我喜乐和力量!那是40多年前的乡村教会情况——教会多是由牧者一家加上几个会友家庭组成的。父母、夫妻、孩子都聚在一起事奉、一起敬拜、成长,还能影响周围的人认识耶稣。那时我的领受是:信靠耶稣是件人生的美事,也因此帮助我没有停止聚会。 40多年后的今天,看到普世教会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虽然上帝的话永远不改变,但为什么真理不能吸引世人?为什么许多基督徒不能活出丰盛和满足的生命?…..难道世界科技越发达、越进步,福音真理就该萎缩了吗?我看见许多曾经是虔诚基督化的家庭都保不住下一代信仰的悲剧。 感谢主耶稣提醒我,在祂里面一切问题都是可以“挽救”的;基督徒依然可以赎回每个世代,关键在于我和您。 我和丈夫都深深感受到,原来身为父母的我们在建立神的国度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这好比福音的棒和责任已托付给我们了。我们第一要做的是在我们个人的生命中重新反思十字架的本质——十字架就是福音。 福音原来就是能力,福音与我们人生是息息相关的 。自从母腹中,出生为婴儿,从孩童长大到成熟时期,谈恋爱到婚嫁,生儿育女,建立家庭……整个生命循环过程都离不了福音!我看到如果我愿意悔改、真心遵守上帝给我们最大的诫命——听!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必然会经历祂无与伦比的爱和恩典临到我和我家及后代! 大会也提醒我,家庭教育是本着上帝的话(真理)为首。虽然世人总喜欢把“人理”当真理,但基督徒应当时时保持警醒之心,活出真理,一生享受上帝创造的生命。也因此,儿童灵性培育是每个基督徒家庭和父母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因为它将是丰盛生命成长的基础。 最后我领悟到,教会需要更多门训来兴起上帝原本要建立“在地如同在天”的国度。倘若每位信徒都深思、悔改,明白并看见福音的本质,我们必然得着“生养众多,遍满地面”之恩福。(小毛妹)

与会心得:在婚姻家庭活出福音本质

with No Comments

感谢主,在安排参加D6大会过程中,上帝让我经历祂丰盛的恩典,是我过去不曾经历的。这次特会在年初就报名了,订了机票,以为一切都安排好,就等时间去学习就好了。然而,当我忙于每天服侍时,于大会前几天才知道要自己订房(预备住的地方)。当时,我也积极致电找人同房却太迟了,自己住一间又觉得太贵;我与师母只能同心凭信心求上帝为我预备住的地方。 最后于大会前三天,上网找D6大会举行之教会,向有关负责人寻求帮助,看有机会与其他弟兄共房吗?第二天,特会同工却为我安排了一间免费房——教会访客接待的房间。这是我服侍旅程中一个恩典的记号。 教会事工就是家庭事工,家庭事工就是教会事工。当我们信主后,我需要把信仰的真理体现在生活:我如何敬畏上帝、爱主?可以从我如何对待、爱护太太,或者孩子体现出来。在我们信主后,谁最清楚体会你生命的改变与更新?就是你的伴侣以及孩子、家人。故此,上帝的心意是要我们在自己的婚姻及家庭中活出福音的本质,彰显祂的荣耀。 大会激发我在上帝面前认知自己有许多软弱、不足及亏欠,我需要让上帝的荣耀彰显在我的婚姻家庭——我与伴侣的关系,我与孩子的关系中。 我们愿意为伴侣及下一代牺牲多少,正如主耶稣为我而死?!我的牧养事工就是家庭事工,会友家庭夫妻恩爱,亲子关系融洽,就是活出福音的本质,敬畏上帝。(包久新)

与会心得:节目与生命

with No Comments

不晓得贵教会的活动多不多? 从礼拜一到礼拜天,您教会热心的信徒需要参与多少的教会活动? 若一个家庭成员经常要到教会事奉,会不会影响他的家庭生活夫妻关系呢? 再想一想,若贵教会一周有好多活动,请问教会聚会人数是否蒸蒸日上,且个个信心满满热心爱主呢? 既然教会有那么多节目,为什么有些信徒的孩子们都不愿上教会,年青人对教会兴趣缺缺呢? 相信我们若认真正视自己教会的情况,不难发现教会一般的属灵状况有待加强;不仅如此,有些信徒们甚至感觉事奉的担子好像越挑越重,力不从心。到底教会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在这一次的D6家庭研讨会中,讲员提到“教会的聚会活动无法产生生命。我们教会有那么多活动,教会理当蓬勃发展,座无虚设,信徒们则都应委身爱主才对;但事实却不然……”原因何在? 关键在于:节目无法产生生命,唯有与主耶稣建立关系才能爱主事奉主。每一次的聚会或活动若无法将人带到上帝的面前,与主建立生命的连结,那不是在建立生命,只是知识的传递,当然也无法以生命影响生命。所以,我们当重视信徒们与主耶稣的生命关系,真正地为主而活。 提到与主建立生命关系,上帝把这重大责任赋予父母,要他们担起这神圣的使命。在家庭中培育虔诚的下一代,关注孩子们与上主的关系,在家中用尽一切方法来帮助孩子认识上帝,以此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首要”(申六4-9),而不是把孩子全然交给教会来负责。 这是为什么教会与家庭需要连合起来,一起关注信仰的问题,一起关注我们的下一代。婚姻家庭是上帝所设立的,而家庭是上帝国度建立的中心;孩子从小在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育下,必能与上主建立起美好的关系。因为唯有爱主、委身于主的父母,才能以生命影响孩子爱神爱人爱教会。(吴莲珠)

与会心得:一家一家归向主

with No Comments

我终于明白池会长常说:“不要死在活动中”真正的意思。我们看重教会的活动多过于家庭活动,牧者呼吁会友在教会服事,而忽略了关心家庭的关系,无论是夫妻之间或亲子之间的关系。感谢上帝有机会参加这次的D6,激发思考重新看重家庭事工。 上帝清楚教导我们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而我们只将这诫命运用在教会和服事中,而不是家庭里。上帝创造家庭,是要使家庭成为一个训练门徒的中心,使家庭成为改变灵命的中心。在家庭中建立信仰和品格,让家中成员能透过彼此扶助、建立关系、彼此影响,成为有影响力的门徒训练小组。父母的品格深印在孩子的心中,影响儿女的是父母的为人,而不只是所说的话。如果父母亲过着与上帝同在的生活,很自然的在生活中会活得敬虔、时刻祷告和读经;而儿女们会观察到这些。因为儿女对上帝的看法起始于他们对父母的看法。 有个弟兄因为生病,愿意完全依靠上帝的帮助,过去他们一家远离上帝,如今他们愿意回转到上帝面前,全家固定参加崇拜、祷告会、团契生活。家中其中一个少年人找我谈话说:“牧师,我要学习如何祷告和服事。”我问为何你想要,他说:“因为耶稣,爸爸妈妈改变了”,这个少年人过去在团契中很少说话、也不表达,就是默默的坐着参加聚会。如今,因为上帝得着这家庭,得着父母,让孩子也回转向上帝。 孩子确实会先入为主地透过父母的品格来看待上帝,因为亲子关系是上帝设计的。上帝赐给父母有儿女,让他们实际体验到爱、保护、忍耐、仁慈、善良以及忍耐。孩子体验到父母的保护,他的心灵便倾向于相信上帝会保护他们。孩子受过父母的原谅,他们的心灵也会相信上帝会原谅他们,所以在家中表现出来的品格足以建构儿女对上帝的了解。 家庭事工是门训中心的开始,盼望上帝得着这世代的家庭,使一家一家归向主。(陳晶晶)

D6大会闭幕礼 透过导向正确方向赎回世代

with No Comments

闭幕礼主讲Tim Kimmel博士在大会上指出,要“有效教育下一代,我们要他们胸怀大志,追求真正的伟大,作个成功的人。成功与否,除了耶稣之外,关键的因素是我们自己;故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至关重要。” 一.追求成功的诱惑 我们的文化是追求成功,包括财富、美貌、权力与名望,缺了这些意谓失败,人生失去意义。为此,现代人付出极大的代价。 但拥有这些就成功了吗?不!因为没有上帝,一切都是虚空。这类的成功定义,只会导致我们的孩子互相比较竞争,不会彼此加油。这个目标太低,这也是少年的官所走过的路,彻底的失败(太十九16-22)。 二.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伟大是对耶稣那充满热忱的爱,表现在对他人不可熄灭的爱与关怀,他愿意像奴才般的服事人。(太廿20-28)这样的伟大表现在美好的品格: ● 谦卑的心(A Humble Heart):多为他人着想,不是自己。(腓二4-8) ● 感恩的心(A Grateful Heart):感恩除去贪婪,那是常常喜乐,不住祷告的阻力。(帖前五16-18) ● 慷慨的心(A Generous Heart):像天父那样愿意给予祂儿女最好的。(路十一11-13) ● 仆人的心(A Servant Heart):像主耶稣在山羊与绵羊的比喻中所传达的信息,右边的绵羊代表以爱的服侍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自然流露祝福周遭有需要的人。(太廿五31-46) 这四个品格所活出来的生命是伟大的那是真正的成功。成为真正成功的人,我们的孩子需要作三个决定: 1.What is their Mission life going to be?若是要追求真正的成功,他们需要追求这四大生命的品质;只追求世上成功的人,是没法子接受上帝的使命。 2. What is their Mate going to be?当一个人结婚之后,他的生命是倍增,还是减半,视乎他娶或嫁的配偶是怎么样的人。 … Read More

家庭门徒训练 养育子女是父母天职

with No Comments

在“家庭门徒训练”工作坊中,讲员表示《申命记》第6章是家庭门训,这不仅用于旧约,也适用新约教会。申命记6章的背景与太廿二36-40息息相关,说明最大的诫命,就是爱神爱人。在申六4“以色列啊,你要听(Shema)!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这里所表达的不只是听,更是要行出来,目的是一生敬畏神。当新一代的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可能受到迦南外邦别神的引诱,所以这里特别强调领他们进迦南的上帝是独一的神。 接着第5节提到上帝子民对神的反应,既: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这是完全及无条件的爱神。申六6告诉我们,家庭门训始于父母;换句话,孩子主要的门训的基础理应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养育子女的天职是无人取代的!正如申六7提到:“无论他们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例如,孩子除了上主日学听老师讲课,其余时间其实就要由父母担起培育责任,因为只有父母能在孩子睡前教导他们祷告。因此,下一代的门训,父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无人取代。 家庭门训必须从年轻开始,既是在0-12岁,父母培育孩子就是门徒训练。因此,父母的培育观念必须正确,父母也应当付代价陪伴儿女一起敬畏神。当父母愿意花时间陪伴,就产生有素质的陪伴(Quality time=Quantity time)。比如,交代孩子一起担当家务,学习为车祸的人祷告等等。 家庭门训不仅仅是知识的培育,而是爱的关系,以及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简言之,父母的生命影响儿女的生命,为要使孩子流露基督的生命。因此,父母要殷勤,牺牲时间与精神去栽培儿女成为主的门徒。这样,家庭门训就会影响及改变教会,甚至国家,培育出基督精兵。 弟兄姐妹,上帝不仅给了我们最大的诫命,而且上帝赐给我们儿女,透过家庭门训来实现,并活出最大的使命。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赎回每个世代,扩张神的国度。(许美翔整理)

在心理健康的挑战中培育孩子 父母有两大关卡要过

with No Comments

“在心理健康的挑战中培育孩子——抑郁症” 工作坊讲员谢奕丰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目前全球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又称“忧郁症”),并预测抑郁症将于2020年成为世界病患率最高的疾病。根据研究,女性患者往往高出男性患者一倍之多,甚至每五个女性当中就有一个女性面临患上抑郁症的危机。按2017年的统计,29%的马来西亚国民患有忧郁症。在全国17岁以下中学生的抽样调查中,每5个学生中就有1个学生面对忧郁症的困扰(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10%的学生有自杀的念头,6.9%的学生则付出行动伤害自己,因此我们不可对此现象掉以轻心。 忧郁症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体重突增或骤减、失眠、精神不济;患者会时常感到疲累,有罪恶感,感觉没有价值,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等。生理因素(大脑及荷尔蒙失平)和先天性格(完美主义)是造成抑郁症的“隐藏因素”;而环境、社会文化、人情薄弱、突发事件及属灵状况则被归纳为“诱发因素”,这些因素都为抑郁症埋下定时炸弹。 一.培育抑郁中的孩子 如果孩子患上抑郁症,该怎么办? 假使孩子患上抑郁症,作为父母者要过至少两个关卡: 1.我可以接受吗?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患上抑郁症:怕他/她一辈子依靠药物,怕他/她被他人标签为“精神病”等。父母必须先怀着敞开的心过第一道关卡。雅各提醒,我们必须先谦卑到上帝面前求智慧面对抑郁症:“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上帝,主就必赐给他。”(雅各书一2-5) 2.我可以与孩子共度吗? 父母不应袖手旁观,随意抛出“上帝有美好的旨意”云云;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来同理他们,否则会带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和自责。父母可以向孩子表达:“我不知道为何上帝允许这事发生,但正如祂应许祂与我们同在(以马内利);我可以保证你一件事情,我也必与你同在,陪你走过这段艰难时间。”抑郁症病患的孩子很需要知道父母愿意与他们同行,“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马书十二15) 态度上:无论如何,我仍爱你 (坚定地向孩子表达,无事能隔绝我对你的爱); 情感上:标明情绪、学习表达 (以日记本记录情绪,引导孩子在小事上感恩); 思想上:默想经文、应用圣经 (建议宣告有关“我在基督里的身份”的真理); 思想上:默想经文、应用圣经 (设立家庭祭坛时光,陪伴孩子读经一起实践); 社交上:教会支援、参与社会 (弟兄姐妹彼此相助,参与义工服务肯定自我); 祷告上:为他祷告、他也祷告 (为孩子们守望祷告,也鼓励他们开声来祷告)。 二.在忧郁中培育孩子 如果自己患上抑郁症,该怎么办? 假使是父母本身患上抑郁症,这比孩子患病较为困难。身为父母者该怎么办呢?抑郁症病患父母通常会认定自己为失败的父母,他们质疑自己:“以我目前这个情况,我还可以做父亲或母亲吗?我还可以持续地带领我的孩子,继续成长吗?” 事实上,上帝对每个父母的呼召是什么呢?圣经上记载:“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命记六4-7) 大诫命指出,做父母的要殷勤教训我们的儿女爱上帝。今日我们觉得自己做父母失败,乃因我们常以世界的标准作衡量(如果我的孩子成绩好,要听话,有好品行,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父母),但更重要的,我们的孩子爱上帝吗?(如果我的孩子做错事,他们会不会自己回到上帝面前?) 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所培育的孩子不会犯错,因此我们不能以他们的错,来衡量我们自己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当儿女们走错之时,他们知道如何回头。如果孩子们懂得去爱神、回应神,我们就已是成功的父母。上帝要求我们成为忠心的父母,非完美的父母;身为父母者若能从失败之处重新站立,我们的孩子看见了,也会如此学习。 支援:家人配偶(亲人配偶的聆听、了解和分担,能给予病患者很大的支持); 态度:勇于面对(向孩子坦诚自己的困扰,透过沟通,让他们从中了解恩典); 思想:一起读经(在困难之时邀请孩子读经给自己听,让他们从中了解圣经); 行动:寻找喜乐(藉着散步、手工、烹饪、小游戏等,让他们从中与你互动); 情感:让他进入(与孩子分享心情与同理拥抱的行动,让他们从中学习人际)。 在此,鼓励抑郁症患者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再按医生的建议,决定需要服药与否。患者无须害怕服药,因为大多数抗抑郁的药物不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本地检验仪器未够先进精准,因此有时医生会建议患者换药服用,以作观察,对症下药。(黄书荣整理)

有效的世代福音门训从领导者开始 所有职分当回到创世时的设立

with No Comments

“有效的世代福音门训从领导者开始――父母与牧者”工作坊讲员郑摩西牧师指出,福音是最重要的。他引用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至二章,指出保罗强调 “福音”,共提到五次。福音是名词,也是动词。我们要把福音福音化,把好消息“好消息”(传讲)给人。(参林前十五1、2) 保罗给予我们效法的原则,就是要效法他的榜样如同效法主基督一样,把福音活出来。(帖前一5-8)保罗接着在帖前二6-14强调了几种关系:使徒、母亲和父亲。保罗虽然有使徒的身份,但他宁可放下使徒的权柄去传福音。他选择使用母亲和父亲的身份来传达福音的大能和美善:像母亲温柔地乳养自己的孩子;像父亲劝勉、安慰、嘱咐儿女。 郑牧师指出,所有的职分都要回到上帝在创世时的设立,即:先丈夫和妻子,后父母和儿女,再后是遍满全地。上帝所设立的职分,如:使徒、先知、祭司、牧师等,是人在犯罪后,透过律法的方式把人带到上帝的面前。人若能在创世的本质上活出福音,意即丈夫妻子、父母儿女能够活出十字架的爱,能够透过家庭的关系回到上帝的面前,就不需要其他职分的辅助。如此说来,所有的职分都是为了辅助婚姻和家庭,帮助人们在婚姻和家庭中活出福音,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产生生命。 提到教会的牧师职分,讲员特别访问在场的已婚牧师,从而看出本会有些牧师把时间用在教会的服事上,多过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其中一个师母甚至承认说,老公爱会友多过爱她。郑牧师以提前三1-5来勉励和提醒与会者,教会所产生的职分如:监督、长老、牧师等适用于每一个基督徒。所有基督徒都应该活出“监督”的身份和功能;而这段经文所强调的是夫妻的关系。按顺序,优先是家而不是教会(提前五4)。 我们要回到上帝在创世的设立的秩序,丈夫爱妻子如同主爱教会,在婚姻里活出福音。父母以爱培养孩子,让他们成为满有福音大能的下一代。最后我们实施和执行在教会、社区、国家、世界遍满全地,治理这地之职。(许丽咏)

赢得年轻下一代的迫切性 孩子12岁以前发展全人

with No Comments

“赢得年轻下一代的迫切性”工作坊讲员郑摩西牧师提出,上帝的原本设计是要基督徒“早熟”。如林前十三11指出,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是”丢弃了;因为小孩子容易“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四13) 成熟是关键。我们要培养下一代“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四13)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教导和教养他们走当行的正道;在孩子还年轻的时候,就要帮助他们爱耶稣,赢得他们的生命。 孩童什么时候能加入“成熟”(成年人)的全体呢?答案在路二40-52,耶稣给予规范性的例子。40节记载:“耶稣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恩在他身上。”这表示孩子在十二岁以前,是全人的发展,这包括智体灵群。因此我们要在孩子0-12岁时,就要着他们,帮助他们有成熟的爱耶稣的生命。42至52节记载耶稣在十二岁的时候,开始在圣殿里跟教师们学习;这表示十二岁以后是在智力方面的发展,若我们在这个时候才教导和建立孩子的属灵生命,就比较迟了。 52节总结了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十二岁以前就要全人教育,包括属灵生命的培育;十二岁以后是在智力方面的成长,就是读书学习各门学科。讲员指出,一个成年人对耶稣的爱可能不如一个十岁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爱耶稣,并且持续不断地在悟性上学习和爱耶稣,他就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爱耶稣的人。耶稣给我们的榜样是“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路二52)(许丽咏)

建基于恩典的爷孙教育 给予孙儿满满的祝福

with No Comments

Tim Kimmel博士主讲“建基于恩典的爷孙教育”工作坊时,引以诗七十一18 :“上帝啊,我到年老发白的时候,求祢不要离弃我!等我将祢的能力指示下一代,将祢的大能指示后世的人。” 一.祖父母的资产 作为祖父母,我们有以下的资产,足以教育下一代,乃至于下下一代。 1. 成熟的生命(Maturity):成熟的理性、感性与信仰,可以传授后代知识、辅导感情、指导信仰等等。 2. 经验的丰富(Experiences):我们听得多、看得多、做得多,因此可以给予我们的子孙正确的指导。 3. 广阔的视野(Perspective):看事客观,比较正确。 4. 能够给协助(Assistance):我们给予时间,给予协调。 5. 给予他们爱(Love):多多聆听,不要批评,需要时给予劝告,教导他们如何使用金钱、时间、纪律,不然就保持沉默。 二.圣经中的祖父母角色 1. 给予祝福(Giving a Blessing) 在孙儿未出生就可祝福他们,持续地为他们祷告,记念他们身心灵的需要,带给他们美好的未来。可以在房间贴满他们的照片作为提醒,记念他们的需要。千万不要偏心(包括外孙),避免伤害他们小小的心灵;教导他们圣经真理,坚固他们的信仰(提前一5)。 2.举起火把(Bearing a Torch) 好行为活在他们面前如光照耀,预防跌倒,不要让火熄灭(太五14、16)。读圣经和好书给他们听,提醒鼓励他们要培育圣徒美德。在混乱的世代,教导他们倚靠圣灵的带领。当他们因为教会的敬拜方式等失望时,开导他们不要对上帝失望,也提醒他们对教会的责任。 3.设立标准(Setting a Standard) 本于自己的经验和透视,传达给予他们准确的信息,提醒他们不要受假新闻、假信息欺骗。在这经济不景气的世代,教导他们信靠耶稣生活,克服各种困难。建立他们对上帝的信心,教导他们弃绝相对的道理,如在婚姻上追求圣洁,作个诚信的人,相信义人到老的时候也必结果(诗九十二12)。 4.留下遗产(Leaving a Legacy) 我们应当留下的遗产,不是今生可朽坏过去的金钱财宝,乃是敬虔的信仰,爱的榜样,尊贵的生命,诚信的品格,带给他们永恒的盼望。好叫子孙羡慕的不是今生的物欲,乃是渴慕过讨上帝欢喜的生活,一生坚立在上帝面前,享受真正的福乐到永远(诗一零二28)。“祷愿我们留下的足印,可以引领他们的前途!”(May the footprint we leave, lead them the … Read More

1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