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娘团契50周年庆 池金代:牧师娘的真善美

with No Comments

今年牧师娘团契退修会与往年不同之处,是退修会的第二天(3月26日)晚上,乃每一位师母们所期待的50周年(1969年-2019年)感恩礼拜。除了七十几位师母之外,部份牧者也携子女抽空出席该晚庆典,与他们的“贤妻良母”共享喜乐之情。 池金代会长以“牧师娘的真善美”为感恩会的短讲。池牧师一开始就幽默地说道:“今晚每一位牧师娘都披上金带,而我就是金代”,惹得哄堂大笑。池会长分享献身前与师母陈倩明相爱的故事(池师母当时刚信主不久),让众人思考当初嫁给牧师是凭信心顺服,还是凭眼见?! 池牧师也为创办之初,年会妇女会积极协助牧师娘团契成立并时刻关心而感恩(目前牧师娘团契已归牧职部关心)。池会长引用阿摩司书三3:“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与大家同勉励——像以诺和挪亚与上帝同行,师母们不仅跟上帝同行,也跟牧师同行。最后,池牧师以“牧养教会真搭档,师严道尊善同工,娘者心肠美夫妻”赠予师母们。同时也以 : 牧者心肠基督心, 师老兵疲主赐力, 娘者虽弱神覆庇, 团头聚面相扶持, 契若金兰互交谊, 五彩缤纷过一生, 十架大爱至永恆, 周年纪念主恩典, 年年经历神供应。 祝贺牧师娘团契创立五十年。 坚守岗位成牧师助手 在感恩礼拜中,众人透过播放的历史回顾短片,了解“牧师娘团契”建立至今的来龙去脉,也为团契能走过五十年岁月而深深感恩。除了第二任主席林忠诲师母周茂青与第三任主席朱新进师母吴光玲透过视频献上寄言与祝福;第四任主席林顺英(陈泽崇师母)更是亲临现场作感恩分享。 陈师母表示,50年虽弹指而过但也不短,若非上帝保守,无法延续至今;再加上历任师母们辛苦耕耘,才能开花结果──从20人发展至今百多人,她为此深深感恩。当年牧师娘团契刚成立时,陈师母才开始成为传道娘,但因为有此团契,所以她不孤单,并在此团契中受上帝话语的造就,拓大眼界,与其他师母分享事奉苦与乐,彼此慰藉。她也感谢年会拨款,提供师母津贴福利以及过去年会妇女会的关心而感恩。最后,她勉励诸位师母,要坚守岗位,成为牧师的助手。 当晚,几位牧者子女呈现节目,活泼跳唱,看得出席者个个笑逐颜开。师母们亦不遑多让,所有师母上台献唱一首《传给人》,场面壮观;台下牧者更是纷纷拿起手机,为师母们留下倩影。 池牧师在结束祝祷之前,邀请在场的牧者向自己的师母表达爱意与感恩,倍感温馨。(吴添添、翁震凌)

新届牧师娘团契职员会

with No Comments

顾问: 会长池金代牧师、江昌龙牧师 主席: (正)陈倩明 (副)陈翠玲 文书: 刘汉琳 财政: 杨长师 查账: 吴瑞嫦 灵修组:温嘉嘉、汪淑华 联络组:李芯仪、刘惠慧 PK关怀组:郑小玲、陈淑秀

特别报道:牧师娘团契退修会:2019年牧师娘团契退修会 当个轻轻松松的师母

with No Comments

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牧师娘团契退修会是牧师娘“回娘家”的美好时光。 3月25日,来自不同教区的师母一起聚集在诗巫晶木酒店参与三天两夜的退修会。此次退修会的出席人数可说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共有74位师母;大家以姐姐妹妹相称,不仅是欢聚一堂,更要庆贺50周年感恩会。感谢上帝这50年来带领牧师娘团契,让我们不断茁壮成长,至今已有127位师母。 “‘轻轻松松的师母’这主题很好。”在开幕礼上,吾会会长池金代牧师致词时如此说道。他说,主耶稣呼召我们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到祂这里来,就可以得安息。曾几何时,我们弄反了——以为到主的面前,重担就跟着来!池会长劝勉师母们,要轻松地遵行主的话,因为主耶稣已经为我们背负重担。他也勉励师母们在一起学习经历上帝的同在。 池会长分享完后,就为“2019年牧师娘团契退修会兼50周年感恩庆典”开幕并祝福祷告。当下,池会长不忘邀请太太,也是本团契主席陈倩明,前来一起开幕,此景让人倍感温馨。 每一年的退修会,筹委会都很用心地预备生日礼物给每一位出席的师母们,并拍大合照留念。在破冰环节,黄方真(蔡常业师母)透过一颗气球分享情绪管理,很是创意。接着,团契主席陈倩明欢迎74位师母回娘家,特别欢迎第一次参加退修会的师母、新加入的师母和8位退休师母。 之后,大家享用第一天下午的茶点。此次大会原本没预备茶点,但因为酒店和一些弟兄姐妹的爱心预备,让师母们再次经历天父福杯满溢的恩典!之后,在“乐一乐”的时光中,师母可以选择做手工(十字架吊饰)或者玩桌游。这“乐一乐”环节可真的是让师母们轻轻松松乐开怀。 拿捏好自身的角色 此次大会的专题共有三讲,既“服事的自由”、“身体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这三方面的“自由”可以帮助师母们做个轻轻松松的师母。此次大会的讲员都是来自本会的师母。 “服事的自由”是由陈翠玲(刘会先师母)和陈芳玲(林忠诚师母)两位师母分享。刘师母以全职师母的角色分享“服事的自由”。她表示,服事与生命有关联,服事的范围也与我们的思维有关系。她说,服事有三种:有酬劳的(像牧师传道受薪牧养教会)、义务的(比如当师母)和一种生命的表达。在会友的眼中,师母是万能的;所以,师母要接纳自己才干的能力。服事不是没有压力,而是在面对压力时,我们才会更加依靠上帝。刘师母勉励师母们把“活着的生命”当着一种服事,学习与主耶稣同行的机会。她也以自身的经历分享过去服事所面对的挑战,只要是出于甘心乐意的心,我们就能好好服事。她也深信服事会让我们经历上帝的恩典。 林师母(陈芳玲)则以工作者的身份来分享“服事的自由”。林师母认为,工作也是一种事奉。林师母是一名教师,她分享自己在面对学生、同事、会友以及自己师母的身份是如何为耶稣以生命影响生命。她以多处经文分享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经历。她也鼓励师母们要拿捏好自身的角色,并清楚知道自己的岗位或定位在哪里,以回应上帝的呼召。她也勉励师母们要不停突破、不停操练自己,把工作当作一种使命!最后,她以林前九17勉励大家,无论工作或事奉都要甘心乐意为主而做。 身心的自由 第二天早上的专题是“身体的自由”。“身体的自由”是哪方面的自由呢?池金代的师母(陈倩明)与大家分享这别开生面的课题——“性”。池师母分享了性的迷思、性对教牧同工的危机、色情网的庞大势力、性罪的不归路、如何避免性罪的试探,以及如何保守在婚姻里的性。池师母也语重心长地勉励师母们,真理使心灵自由,身体在上帝和自己的丈夫面前自由,享受这份上天的礼物。我们应尽自己做妻子的本分,守护自己的丈夫。 第三天早上的专题“心灵的自由”则由刘慈敏(黄声明师母)分享。黄师母引用自身遇到的情况抛砖引玉,让师母们思考心灵的自由取决于外在的感觉还是内在的感觉?黄师母以箴言四23、约四14和约七38分享心的重要。黄师母也引用圣经中的三口井来看心灵的自由。这三口井分别是“埃色”(相争的意思)、“西提拿”(为敌的意思)和“利河伯”(宽阔的意思)。“宽阔”是用来表达灵里的自由的最好一口井。我们可以向往宽阔的心灵,但是宽阔以前必须“经过”前面的两口井。黄师母教导我们要看清楚自己投射在别人身上(焦点)的同时,也要看看自己内心有什么。正确的是,不是别人怎样看你,而是你怎么看别人;因为我们真正的内心是怎样的,往往下意识是不承认的。 所以,我们需要自我发现、自我觉察(只要问题在我们里面就容易改变)。因此,当我们认识自己内心的问题,那么许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此外,如果我们可以爱自己,我们就更容易包容别人。 心中喜乐,面带笑容 每一个专题都设有分组分享,师母们彼此交流,彼此鼓励,有的分享让师母们捧腹大笑,场面不时盈满着欢声笑语。透过这三个专题,师母可以放下“多重身份”,轻轻松松地与同路人一起走师母之路。 此次大会在第二天下午进行了选举和会员大会,职员会的任期是两年一届。三天两夜的退修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尾声,团契主席池师母鼓励师母们把美好的回忆放在心里,记在心上。闭幕时,本团顾问江昌龙牧师也以箴言十五13a勉励师母“心中喜乐,面带笑容”,并为退修会的结束祝祷。 亲爱的师母们,2020年的牧师娘团契退修会等着你们,愿我们一起“回娘家”,彼此学习与鼓励!(吴添添)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视牧师娘为荣耀的呼召 多服事不要有太大压力 砂拉越成为陈倩明第二故乡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陈倩明(池金代师母,牧师娘团契主席) 整理:卢韵琴 “牧师娘只是一个名称,跟医生太太或是律师太太没有两样,不需要过于玻璃心,也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而且这是上帝荣耀的呼召,因此,若是你的丈夫或未来另一半有意献身,就请高高兴兴地准备当牧师娘吧!” 此次的《总编面对面》访问了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的夫人,也就是人称“池师母”的陈倩明传道,让她来聊一聊关于牧师娘的故事。 “我很感恩教会中的弟兄姐妹们真的很照顾我,当我有语言不通或是有不明白的地方,都会解释给我听,真的是很感恩。” 砂拉越成为第二故乡 陈倩明传道出生在香港,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广东人,18岁的她在1979年前往美国读大学时与当时已经献身的池金代牧师相识、相恋。1984年他们在美国结婚,池牧师进入了神学院接受神学装备,就这样,她懵懵懂懂地成了一名牧师娘。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成为一位师母需要做些什么,因为在国外教会的师母就如同一般的会友,没有人会对牧师娘有特别的期许,与本地教会的牧师娘会被委以顾问、导师、司琴等服事岗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1986年底,她随池牧师回到砂拉越教会服事。池牧师于1987年开始在诗巫新福源堂牧会,1990年起转至卫斯理堂牧会;1995年前往古晋三一堂牧会,2000年回到诗巫任职于卫理神学院,2017年起担任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会长之职至今。而池师母也就随着池牧师在砂拉越生活了33年左右,砂拉越也早已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 语言不是问题 对于砂拉越卫理公会这个以福州人为主的教会,身为外国人的她初来时在语言上是否有不适应的地方呢?她坦承,在美国读大学之初,她只会粤语与英语,对华语完全是一个字都听不懂;后来参加了当地的教会,才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学会听华语。 “那时我们的教会是一个由香港人与台湾人组成的,牧师讲道时都有粤语与华语的翻译,就这样,我学会了华语。于是,在我回到诗巫时,被委任为新福源堂少年团契的顾问,是没有语言隔阂的,只是一些词语方面的不同。再加上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主动发问,所以语言不是问题。新福源堂服事3年后,池牧师转至英语堂会——卫斯理堂与三一堂——牧会,语言就更不是问题了。” 她笑说,比较难学的反而是福州话,因为她并不是一直都在诗巫生活,而且她与牧师是以英语交流,少有机会用福州话。直至5年前的某一天,她才突然开窍地发现,自己竟然听懂了福州话,而且也会说一些了。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拥有商业管理学士学位的她,在婚后也进入神学院接受装备,并获得了圣经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 in Biblical Studies ),更在2015年获得亚洲神学研究所教育博士学位。 那些年,当她回到砂拉越生活时,也积极地参与教会活动,在古晋时也在三一堂成年团契和主日学服事。同时,池牧师还安排她到当时的马当布道处讲道,让她的生活重心除了家庭之外,还有可以“透透气”的地方。 与池牧师育有两女一男的她认为,一位牧师娘最好不要总是闷在家里看孩子,应该多多在教会服事;这样不但可以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透一透气,也可以让会友多多认识你,互相熟悉,对身心灵的健康都很有帮助。“(牧师娘)要是压力和情绪无法得到适当的纾解,那很可能就只能发泄在丈夫身上,这样的话,不但对自己身心不好,亦对传道人有很大的影响。” 池师母也提及了当时三一堂的妈妈班,给了她莫大的帮助,让她与孩子一起成长,更进行家庭祭坛,与孩子有美好的关系。因着通过参加妈妈班,她与其他妈妈分享自己的经历,也从中得知其他妈妈们的辛苦与喜乐,彼此分享与学习。“当时的妈妈班不是听课与教导,而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有时还会做些小手工,分享彼此的苦与乐。” 她也提醒师母们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以她自己为例,那时池牧师在古晋三一堂牧会,某一天,她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要在崇拜结束时,在教堂门口向会友握手问安,于是她就要求自己这么做。然而,这一举动为她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一个月4个星期天,她总要强迫自己至少3个星期天必须如此行,日子久了,差点儿让她情绪崩溃。 “其实那时并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但我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做,不曾想却给了我自己超大的压力,后来当我想开了,我也就释怀了。” 高高兴兴地接受 池师母强调的是,身为牧师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与丈夫同心同行,按着需要配合与扮演辅助的角色;就算是职业妇女的牧师娘也一样,大原则还是要与丈夫同心同行,不能令丈夫有所亏损,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强,有多能干。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过去的牧师娘们,她们真的是默默地、完全地付出,甚至是逆来顺受的,她们真的是很伟大。” 对于未来有可能成为牧师娘或是有意要成为牧师娘的姐妹们,池师母提醒,能不能成为牧师娘是上帝的旨意,若是真的可以,就高高兴兴地接受,把“成为牧师娘”视为一种荣耀的呼召,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我觉得,当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亲近时,生命得到了成长,也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因我们当要讨的是上帝的喜悦,而不是人的喜悦。再加上教会的弟兄姐妹都很关心牧师娘,所以,当牧师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为国家守望祷告

with No Comments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征稿

with No Comments

“恩典大大小小,主的恩典从头到脚……。”生活中处处有恩典。欢迎您藉着文字来与我们分享,您与上帝恩典相遇的故事! 字数:2000字以内 截止日期:2018年06月31日 来稿(己打字的文档)敬请电邮至scaccmm@gmail.com,并注明真实姓名、电话与所属堂会。谢谢! 每期一句 “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祂丰富的恩典。这恩典是上帝用诸般智慧聪明,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的;都是照祂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祂旨意的奥祕,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我们也在祂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着祂旨意所预定的,叫祂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讚。” (以弗所书1:7-12)

征稿:《灵修日程》读者心得

with No Comments

这是一份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灵修读物!这是一份不分国家与种族、不分宗派的灵修读物!这是一份用33种语文,分76种版本的灵修读物! 您是其中一位使用者吗? 如果在灵修路上,《灵修日程》(UPPER ROOM)是您的属灵良伴,陪您走过灵程的高山低谷;欢迎您藉着文字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同得灵修的好处!   字数:700字以内   敬请将来稿(请以文档方式)电邮至scaccmm@gmail.com,并注明真实姓名、电话与所属堂会,同时附上个人近照一张。

抓鼠有感:做个“绿色”的基督徒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4月19日,今年的受难节就落在这一天;第三天(21日)自然是复活节。巧的是,4月22日正好是“世界地球日”,顾名思义,这是一项保护地球的环保活动。根据维基百科,最早的“地球日”活动是1970年在美国校园兴起的环保活动,最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觉醒活动,宣导环保,实践环保。 然而,时间差不多过去半个世纪了,这世界有变得更好吗?空气有更清新吗?水源有更洁淨吗?土地有更干净吗? 暂且不说全球暖化,海平面与气温上升,天气剧烈变化,许多动植物灭绝,新病毒新细菌成了传播极快的传染病;各地的天灾也是频传,特别是台风、飓风、龙捲风不只剧增,威力更是势不可挡。 根据报导,调查统计全球每年约有900万人的死亡,是与污染有关,特别是空气污染与水源污染;并且因污染造成的疾病与传染病,如今更是人类生命的一大危胁,儿童与婴儿更是受当其冲,成为最易“遇险”的受害族群。 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碳 是人类亲手毁了自己的家园,让我们连带着我们的下一代,面临危机四伏的居住环境与生存空间,更让上帝所创造的美丽世界病入膏肓! 想想创世记第一章所描述上帝创造宇宙万物时的美好──祂使地长出植物,有结种子的五谷菜蔬和会结果子的树;祂使水中多多滋生有生命的活物;祂使鸟飞在空中;祂令地上充满了牲畜、爬行动物、走兽等等……每个都是祂精心创造,而且“看为好的”,传道书三11节岂不是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我想,上帝对自己的创造原是极为满意吧! 万物本于神,也归于神,但反观如今,我们没有好好善待祂的美好创造,反而弄得乌烟瘴气,着实亏欠。 以弗所书一章提及,我们是藉着耶稣基督的血(受死)得蒙救赎,这是上帝丰富的恩典,并要使我们知道,“照着所安排的,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万物),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10) 或许,今年我们在纪念基督受难与复活之际,也明白祂的救赎不仅是我们,也包括其他所有的受造物,爱我们神所造的世界,珍惜祂所造的万物,尽一份薄力,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碳,做个绿色的基督徒。

三语福音单张 征文比赛

with No Comments

著名的已故葛培理牧师曾说过:“散播福音的种子,没有工具比单张更好。”虽然现今教会传福音与布道探访的媒介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福音单张仍是不可取代的工具之一。 故此,吾会至今的福音单张需求量依旧庞大。为了有更多福音性的佳文见证单张出版,引领未信者进一步认识救主耶稣与基督教信仰,吾会文字事业部特意主办“三语福音单张征文比赛”,以解供不应求之虞。 主办单位: 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文字事业部 截止日期:2019年5月31日 比赛细则: 1.对象:东马(砂沙)基督徒 2.语言:中文/国文/英文 3.内容:参赛者作品必须以基督教福音相关为基本内容。 中文分为两组:节期组(如:受难节、復活节、圣诞节等)及普用组(非节期性);国文与英文则不分组。 4.形式:故事性/见证性(非说教性)的散文 5.字数:500字-1000字(需电脑打字);作品中若引用(非个人)故事、名言、资料等非原创性内容,不可超过全文1/5。 6.规则:a.参赛者每组只限投一篇,且必须是未曾发表过的作品。参赛作品恕不退还,请自行留底稿。 b.参赛者可用笔名发表,唯仍需附上真实姓名、堂会及联系方式(电话与电邮)及个人照片一张。 c.参赛作品敬请电邮至scaccmm@gmail.com。 7.比赛奖励:中文节期组/中文普用组/国文组/英文组,各组皆设: a.冠军:现金RM200 b.亚军:现金RM150 c.殿军:现金RM100 d.鼓励奖(二名):现金RM80 评审对比赛有最后裁决权。凡得奖之作品,版权归本部所有,日后亦将陆续编辑出版成为福音单张。 欲知详情,可拨电084-333021/333028询问。

新福源堂庆建堂50周年 欢迎历届牧者信徒出席

with No Comments

新福源堂将于今年庆建堂50周年,主题为“五十金禧,主恩满溢,携手同行,直奔标杆”。我们欢迎本堂曆届牧者出席感恩崇拜、感恩晚宴与国语圣堂落成奉献礼拜,共襄盛举。 另外,我们还有多项堂内活动,也鼓励本堂弟兄姐妹多多参与,同证神恩。 1. 家庭日——50年历史潇洒走一回 目的:认识新福源堂历史 日期:5月1日(三) 时间:早上8时至12时 地点:新福源堂教育楼停车场 目标:500人 2. 恩典之路,走到底 目的:奔走天路,没有回头,只有前进,坚持走到底,不放弃。 日期:5月16日(四) 时间:晚上6时半 目标:500人 进行方式: 绕礼拜堂/国语圣堂走7圏, 最后到圣堂聚集参与感恩祷告会。 3. 50周年相聚一堂 目的:彼此激发使信仰代代传承 日期:5月17日(五) 时间:晚上7时15分 地点:新福源堂圣堂 4. 50周年感恩崇拜 日期:5月18日(六) 时间:下午3时 地点:新福源堂圣堂 5 50周年感恩晚宴 日期:5月18日(六) 时间:晚上6时半 地点:晶木酒店六楼 预购晚宴票券者,可联络: 郑尚立弟兄(013-8123700) 堂会办公室(084-335630) 6. 国语圣堂落成奉献礼拜 日期:5月19日(日) … Read More

1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