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个村落一个教堂 卫理宗的巡回骑士改变美洲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19)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话说亚斯理(Francis Asbury)于1771年10月来到美洲的费城,三个礼拜后,他感受到移民美洲的人“喜欢听上帝的话超过英语的”。很快地,他就看到在这块有待开发的土地上,可以采用巡回传道方式(Circuit Riding/Circuit Rider,若照字面来解的话是指骑士,但这是是指卫理宗巡回传道的意思),进行弹性的探访及宣扬基督的救恩。 “要转变这片大陆,就是圣经的圣洁要传遍各个角落。”这也是1784年著名的圣诞会议产生的第一个卫理宗教会——美以美教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时的其中一个议决案,那就是以巡回传道到各乡各镇探访及宣扬圣洁真理,以便与圣公会传道有所区别。 社区的“捷足先登者” 亚斯理是一位倔强及胆大的人,他要向同工们展示卫斯理真正的工作方式,以身作则,不管气候如何,每天照样骑马翻山越岭,多走10或20哩路 ,以便可以多到一户家庭宣讲另一篇的道。 无论到了那里,他就设立班会(Class)或会社(Society)的聚会,而且是严格遵守卫理宗的法规进行的。由于他坚持以游行传道方式事奉,最终赢得受人尊敬的好名声,他的热诚让人津津乐道,甚至有人说:“今天都没人外出,但只有乌鸦与卫理传道。” 有位作者Mike Atnip如此形容:若你在美洲大陆的中西部旅行的话,会发现每一个村落都有一座教堂,大部分都是属于卫理宗的。早期外地移民前来时,会从拥挤的城区往乡区去找迁移的地方。有一个移民从维吉尼亚要摆脱卫理宗的人而迁移至佐治亚州,却发现很快地妻子女儿去了当地卫理教堂;于是,他再从佐治亚移至到密西西比的偏远地方,清理了一块小土地以便种东西,却看到一位访客来到,交谈之下,发现对方又是卫理宗的人。” 亚斯理留下来早期对美洲边疆之宣教和文化使命的贡献。他和他的巡回传道人,总是马不停蹄,前仆后继,呈为每一个社区的“捷足先登者”。据某位长老会的开荒布道者日如此记载说:“我终于巴望着想找到一家木屋是卫理宗传道人尚来进入的。有好几天,我到每个殖民区去采购,逐家挨户探访,却发现又被卫理宗传道人抢先一步。” 亚斯理与其巡回传道的的脚迹几乎涉足每一个殖民者的家庭。有人说,在旷野的第一道声音是樵夫所发的斧头砍柴声──伐木丁丁——为要造房子;第二声就是卫理宗传道人抵达门口的“哈啰”声。然后这位巡回传道就会从鞍囊中取出圣经、圣诗和基督教文字作品,他们同时也带来外界消息。他们在每一家、每一户,留下代祷和祝福的欢颜笑语。 我必须骑马 卫理宗传道人也向当代的每一年社会的邪恶——酗酒、蓄奴、赌博、跑马、侵占土地以及任何社会犯罪事件――挑战。卫斯理日记里充满了社会良心的敏感性。 亚斯理本身对传道人常慷慨解囊,送自己的手表、外衣和衬衫给他人,特别是“雪中送炭”。1800年,有一位信徒向他借50元,结果因为他口袋只有12元,于是给了对方5元。他一生自奉甚俭,即使身无长物,却依旧对别人仗义疏财。 亚斯理成为美洲大地上以骑马传道方法到边彊的先驱,树立了典范,各个地方的各城各乡更是设立了卫理宗据点。这位被形容为“长路漫漫的先知”,被称为“美国历史最伟大的巡回骑士”(传道)实不为过,每年平均骑马6千哩路。1797年,他说过:“不管死活,我必须骑马”(Live or die, I must ride)。 美国第30任总统Calvin Coolidge在1924年为亚斯理在华盛顿特区4公里之遥处,为一座亚斯理骑马雕像主持开幕礼演讲时宣称,亚斯理与其他前线的巡回传道人拜访穷人茅舍,为他们带来真理的知识,这些“先锋们”无疑是可以被称为“国家的建造者”之一。 从对美洲的贡献来看,亚斯理被称为“美国卫理宗之父”实不为过;不过异议者也形容他是一位行政上专制者,大部分的人则称他为“仁慈的专制者”。不过,他虽贵为会督,却与传道人拿同样的薪水,并且不遗余力地骑马巡回,经历种种的艰困。 亚斯理所受的教育比卫斯理约翰少,但其一生“走的路”比卫斯理约翰多;甚至为了天国的缘故甘愿放弃结婚的权利,专心侍主,这方面比卫斯理约翰留下的遗憾婚姻生活或许要好多了。 1816年,当时的亚斯理已不能再骑马了,才选择坐马车以便前往巴尔的摩的总议会,他甚至要用枕头坐着讲话。3月31日下午4点,他在George Arnold的屋子内安息主怀,而后葬在坟地,直到1854年其遗体才迁往Mt Olivet。

(18):27万里路编织美以美图谱 亚斯理驰骋美洲大陆45年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18)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在前往华盛顿特区西北方向的“第16街”及“快乐山街”(Mt Pleasant)交叉口中央置有一个“亚斯理骑在马背上”的雕像。这里离开白宫仅4公里之遥。 新泽西的哲鲁大学校园卫理档案馆附近,也有一尊亚斯理骑马的雕像。在新泽西东部Monmouth县,则有一个以亚斯理命名的公园。稍为南下的马里兰的“美以美会诞生地”——爱巷卫理公会有个小博物馆展示亚斯理讲台等资料,周边不远的Mt Olivet墓园则是其葬身之处。当然在美国还有不少以亚斯理命名的神学院、教堂、道路及公园等,甚至远至香港新界也有一座亚斯理卫理小学及中国的北京有一座卫理背景“崇文门堂”,该堂的英文名也是冠以亚斯理的名字。 英国有卫斯理,美国有亚斯理,这是循道卫理宗在英美两地的两位大功臣。 亚斯理(Francis Asbury,1745年8月20日-1816年3月31日)是英国人,被赞誉为“美国美以美会建筑师——循道卫理宗在美国纵横千里的发扬光大者”。他出生于英国伯明翰附近的Staffordshire,6-7岁开始读圣经,又非常喜欢看其中历史的记载。 13岁,他结束正规教育,去幇人打杂,成为一名铁匠学徒。1760年,他在他家附近(Wednesbury地区)所设立的第一间循道派教会中,成为会社的一份子;年仅16或17岁的他,开始在自己及邻居的家中领会。1762年(18岁),亚斯理成为循道派的本处传道(Local Preacher),积极参布道工作,但仍然保留铁匠的职业。1767年8月18日 ,21岁时他被卫斯理约翰委为Bedfordshire巡回区的助理,并成为全职的巡回传道。 1771年8月17日,26岁的亚斯理接受卫斯理的委任,自愿前往美洲宣教。父母虽伤心但最终同意他远行。在海上川行52天后,亚斯理于10月27日抵步费城,他很快就被安排在费城的圣佐治教堂讲了第一篇的道。11月13日,他前往纽约讲道,并到史坦岛讲道,成立了他来美洲后的第一所布道所。 只有他留下来 来到美洲不久,亚斯理感到卫理宗不能只待在市区,应该要成为一个巡回传道,到不同的地方访问与布道。当时所用的交通方式就是骑马。1772年4月2日,费城召开非正式年会,会上接收“约翰卫斯理正式委任亚斯理为美洲助理”的议决,亚斯理坚持属灵运动以卫斯理的领导为标准。1774年,他转向马里兰建立4个巡回区。 1775-1783年美国发生内战,就是所谓“独立革命运动”(American Revolution), 由于有在美殖民地有三分一的英国人仍忠心于英王佐治三世(George III, 1760-1820),这些被称为“保皇派”(Troy Royalist)的英国人,与另外要求美洲独立的“爱国者”(Patriot)彼此产生冲突。约翰卫斯理当时还发表了《告美国殖地书》的政治性言论的小册子,造成“爱国者”对卫理派信徒没有良好的印象。 因此,除了亚斯理外,这段时期其他从英国前来的圣公会及循道派牧者纷纷返回英国。亚斯理是唯一留下坚守岗位的英国牧者,他尽量低调,保持中立态度,继续他的工作,才渐渐使当地人民恢复对他的信任。在他的努力之下,美洲卫理宗在美国革命期间仍然在隐健中发展。8年里面,卫理宗信徒自3,148人增加至15,000人,增幅是450%。 1776年7月2日美国独立,卫理信徒也渐渐地增加,因此成立“美洲卫理教会”似乎是刻不容缓的事宜了。约翰卫斯理于1784年11月派遣谷多马博士(Thomas Coke,1747-1814)前往美洲为监督。在著名的“圣诞年会”上一个新的教会——美以美会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正式诞生。(详参“美以美的故事16”:《美以美会的发源地──巴尔的摩爱巷教堂爱绳慈索系全球》)。 1785年,亚斯理与谷多马一起拜访华盛顿,第二年还送对方一本《公祷书》与《卫斯理讲道集》,又于1789年6月1日专程到纽约向刚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1732-1799年)致意。当时,美以美会是第一个向新总统恭贺和致意的教会团体。   邮政局长都认识他 与卫斯理一样,亚斯理不会放过任何可以传道的机会,不管是在法院丶酒馆丶烟馆丶田野还是在广场,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而且愿意聆听他的话,他一定传扬基督的福音。当年有如此的传说:“今天没有人外出,除了乌鸦与卫理教士”。 这个在美州45年的英国人,几乎是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当他骑马骑不动了,就坐轻便马车,或在一个桌子上靠着枕头讲道。他在旅途中,经常睡在地上,在穷人家借宿,有次睡过一家16位大小人都挤在一起的房间里,甚至有睡在监狱里的经验。 亚斯理被形容是史上最伟大的巡回布道家,在马背上几乎骑了27.5 万里路,平均每年6千里,等于美国东西岸来回一周。另外,他最少主持了224次年议会及4千回按立礼(ordination)。 自39岁,亚斯理被按立为会督时的会友人数是1万4千人和80名传道;当他71岁安息主怀时,美洲的会友人数已经增加至21万2千名,且有700名以上的巡回传道人。他曾讲过1万6千5百篇的道。 目前在美国仍然保留有一段12里长的“亚斯理山路”(Asbury Trail),处在北卡州的大烟山公园(Smokies National Park)与阿巴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 Ranger)的皮斯加国家森林(Pisgah National … Read More

(16):美以美会的发源地
巴尔的摩爱巷教堂慈绳爱索系全球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16)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卫理报》在前面三期共刊登了1760年代,自英国移民至美洲的卫理宗移民,不约而同地在三个地点各自发起卫理宗运动的聚会成立。这三处地点与人物包括:马里兰州的会友传道罗伯特.史特劳布瑞奇(Robert Strawbridg)于1762-1763年间设立班会丶纽约有“卫理之母”的巴巴拉赫克(Barbara Heck)于1766年间开始聚会,及费城的多玛韦伯(Thomas Webb)于1767年间设立的会社。 随着1760年代这种“会友传道式”的班会等活动零星成立,人数有所增加。尤其 在1768年10月30日落成的纽约翰街教堂(John Street Chapel),其信托人多马泰勒( Thomas Taylor)写信给英国的约翰卫斯理报告建筑丶经济等情形;因在泰勒要求下,卫斯理于1769年差派两位志愿教士——Richard Boardman(1738-1782)及Joseph Pilmoor(1734?-1825)前往美洲的纽约及费城协助牧养工作;后又派来Robert Williams(1745-1775,主要在马里兰丶维基尼亚)及 John King(1746-1795,主要在马里兰)等协助。 亚斯理被差往美洲 1771年,约翰卫斯理又差派了亚斯理(Francis Asbury,1745-1816)及Richard Wright来到美洲。他们于1771年9月4日出发,川行了52天于10月27日才抵步美洲的费城。从此,亚斯理开始了在美国45年的服事。 1773年4月2日,这些分散的卫理宗代表在费城的圣佐治教堂举行第一次非正式年会,并接收约翰卫斯理正式委任亚斯理为美洲助理。会上也按立了William Watters(1751年10月16日-1827年3月29日)成为美洲第一位本土的游行传道。 与此同时,美国出现“独立革命运动”(American Revolution ,1775年—1783年,泛指北美十三殖民地脱离英国,创建美利坚合众国)一连串事件。这因1760年代的抗税运动为起源的运动,当时流行争取美国独立的口号:“纳税而没有代表,就是暴政。”英国约翰逊(Samuel Johnson)针对这口号,写了一篇文章——《纳税非暴政也》。1775年,约翰卫斯理就这篇文章也发表了《告英殖民地书》,严厉斥责这一班反对抽税的移民。英国政府很满意,但一些支持移民的反对者则竭力攻击他,这小册子的言论也让当时在美国的卫理移民会众为难。 之后,约翰卫斯理又出版了《告美国殖民地书》的小册子。这些消息传到美洲,使美洲这些移民认为,追随卫斯理者都是到死也不肯悔改的保守派人,因此对卫理公会没有良好的印象。正因如此,除了亚斯理外,其他英国前来的牧者在这段时期都纷纷返回英国。亚斯理是唯一留下坚守岗位的英国牧者,他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继续他的工作。后经历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卫理公会站在美国的一边,才渐渐恢复当地人民对他们的信任。 正式成立“美以美会” 1774年,亚斯理在马里兰州建立了4个“连环”(Circuit,类似现在的牧区) ,在他努力之下,美洲卫理宗在美国革命期间仍然稳健发展。当教会人数愈来愈多,成立美洲卫理教会似乎是刻不容缓的事了。因为在美洲非常缺乏按立的牧师,约翰卫斯理基于本身仍然归属于圣公会,就特请圣公会按立数位传道人为牧师,并派往美国。由于英国圣公会主教不答应,约翰卫斯理只好于1784年11月派遣谷多马博士(Thomas Coke,1747-1814)为监督,前往美洲,监督美洲卫理宗的发展工作;同行者被按立为牧者的还有Richard Whatcoat与Thomas Vasey。 谷多马到了美洲,与亚斯理先在德拉瓦(Delaware)弗雷德里卡的Barrat教堂谈论委任美洲会督事宜,关于此事,亚斯理坚定地说要得到全体卫理宗牧者传道的同意。因此,当时他们就委任一位传道人Freeborn Garrettson 赶紧出发,通知分散在各地所有传道人尽量出席在巴尔的摩召集的圣诞会议。这位传道人被形容“如一只箭”,在6个星期内走了1千2百英哩的路,通知开会事宜。最终,在1784年12月24日有约60位传道人来到巴尔的摩出席爱巷教堂(Lovely Lane Church)举行的圣诞会议,会议约一个星期。会上正式成立了“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 Read More

(16):美以美会的发源地巴尔的摩爱巷教堂慈绳爱索系全球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16)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卫理报》在前面三期共刊登了1760年代,自英国移民至美洲的卫理宗移民,不约而同地在三个地点各自发起卫理宗运动的聚会成立。这三处地点与人物包括:马里兰州的会友传道罗伯特.史特劳布瑞奇(Robert Strawbridg)于1762-1763年间设立班会丶纽约有“卫理之母”的巴巴拉赫克(Barbara Heck)于1766年间开始聚会,及费城的多玛韦伯(Thomas Webb)于1767年间设立的会社。 随着1760年代这种“会友传道式”的班会等活动零星成立,人数有所增加。尤其 在1768年10月30日落成的纽约翰街教堂(John Street Chapel),其信托人多马泰勒( Thomas Taylor)写信给英国的约翰卫斯理报告建筑丶经济等情形;因在泰勒要求下,卫斯理于1769年差派两位志愿教士——Richard Boardman(1738-1782)及Joseph Pilmoor(1734?-1825)前往美洲的纽约及费城协助牧养工作;后又派来Robert Williams(1745-1775,主要在马里兰丶维基尼亚)及 John King(1746-1795,主要在马里兰)等协助。 亚斯理被差往美洲 1771年,约翰卫斯理又差派了亚斯理(Francis Asbury,1745-1816)及Richard Wright来到美洲。他们于1771年9月4日出发,川行了52天于10月27日才抵步美洲的费城。从此,亚斯理开始了在美国45年的服事。 1773年4月2日,这些分散的卫理宗代表在费城的圣佐治教堂举行第一次非正式年会,并接收约翰卫斯理正式委任亚斯理为美洲助理。会上也按立了William Watters(1751年10月16日-1827年3月29日)成为美洲第一位本土的游行传道。 与此同时,美国出现“独立革命运动”(American Revolution ,1775年—1783年,泛指北美十三殖民地脱离英国,创建美利坚合众国)一连串事件。这因1760年代的抗税运动为起源的运动,当时流行争取美国独立的口号:“纳税而没有代表,就是暴政。”英国约翰逊(Samuel Johnson)针对这口号,写了一篇文章——《纳税非暴政也》。1775年,约翰卫斯理就这篇文章也发表了《告英殖民地书》,严厉斥责这一班反对抽税的移民。英国政府很满意,但一些支持移民的反对者则竭力攻击他,这小册子的言论也让当时在美国的卫理移民会众为难。 之后,约翰卫斯理又出版了《告美国殖民地书》的小册子。这些消息传到美洲,使美洲这些移民认为,追随卫斯理者都是到死也不肯悔改的保守派人,因此对卫理公会没有良好的印象。正因如此,除了亚斯理外,其他英国前来的牧者在这段时期都纷纷返回英国。亚斯理是唯一留下坚守岗位的英国牧者,他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继续他的工作。后经历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卫理公会站在美国的一边,才渐渐恢复当地人民对他们的信任。 正式成立“美以美会” 1774年,亚斯理在马里兰州建立了4个“连环”(Circuit,类似现在的牧区) ,在他努力之下,美洲卫理宗在美国革命期间仍然稳健发展。当教会人数愈来愈多,成立美洲卫理教会似乎是刻不容缓的事了。因为在美洲非常缺乏按立的牧师,约翰卫斯理基于本身仍然归属于圣公会,就特请圣公会按立数位传道人为牧师,并派往美国。由于英国圣公会主教不答应,约翰卫斯理只好于1784年11月派遣谷多马博士(Thomas Coke,1747-1814)为监督,前往美洲,监督美洲卫理宗的发展工作;同行者被按立为牧者的还有Richard Whatcoat与Thomas Vasey。 谷多马到了美洲,与亚斯理先在德拉瓦(Delaware)弗雷德里卡的Barrat教堂谈论委任美洲会督事宜,关于此事,亚斯理坚定地说要得到全体卫理宗牧者传道的同意。因此,当时他们就委任一位传道人Freeborn Garrettson 赶紧出发,通知分散在各地所有传道人尽量出席在巴尔的摩召集的圣诞会议。这位传道人被形容“如一只箭”,在6个星期内走了1千2百英哩的路,通知开会事宜。最终,在1784年12月24日有约60位传道人来到巴尔的摩出席爱巷教堂(Lovely Lane Church)举行的圣诞会议,会议约一个星期。会上正式成立了“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 Read More

(15):美洲美以美母堂
费城圣佐治教堂最早出版社遗址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14)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有个美国“国家独立历史公园” (Independenc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设有独立纪念馆,曾充为宾夕法尼亚殖民当局的州议会议场。另外还有毗邻两座小型建筑——旧城厅和国会厅。1776年7月4日,来自英国殖民下的北美十三州代表在这里签署了由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撰稿的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也在此地制定。在1790年到1800年,费城作为美国首都的这段期间,该建筑是美国国会的所在地。 独立厅对面有个钟楼中心,放置“百年钟”——自由钟,该钟在1876年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时首次亮相。1976年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费城时,赠予美国人民一座复制品——“二百年钟”。 创下了多个第一 不过,费城也是美以美会最早期设有一个会社的地点。除了马里兰州有会友传道罗伯特·史特劳布瑞奇(Robert Strawbridge,1732-1781)于1762年至1763年间设立小组班会丶纽约有“卫理之母”的巴巴拉赫克(Barbara Heck,1734-1804)于1766年间开始聚会,另一处最早期的会社就是费城(Philadelphia)的多马·威伯(Thomas Webb,1724-1796)在1767年间,于此地设立了一个会社。 这个叫做圣佐治亚美国卫理公会教堂(St.George’s UM Church)是持续至今且最久的一个崇拜场地。在多马·威伯在此举行两年会社后,就在拍卖时买下这幢原属荷兰改革教会于1763年兴建的教堂。 该教堂创下了几个第一,包括: 约翰卫斯理最早(1769年)差派来美洲的宣教Joseph Pilmore来此宣告卫理宗原则及信仰。几天后,他也在这里举行第一次的祷告会。 第二年(1770年11月1日)该教堂举行第一次的夜间守望聚会,又过了一年英国差派了亚斯理(Francis Asbury)来美国,并在这里主讲了第一次的证道。然后,在1773年丶1774年及1775年,圣佐治教堂举行了三年的美国卫理传道年会。1784年11月7日,葛多马(Thomas Coke)在这里讲解约翰卫斯理对美洲成立卫理宗的计划。 最早出版社遗址 1789年,刚成立5年多的美以美会在教堂组织了“卫理出版社”(Methodist Book Concern)。最早是由John Dickins传道负责,以600元美金为资金,出版小冊子书刊以方便循环传道人可以携带给不同地区的会众。 1854年,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则设立了南方卫理出版社。1939年,美国卫理宗大联合后,纳什维尔的出版社成为总部,不过一直至1968年,其英文名称才正式更名为The United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 身为文字工作者的我,来到这个最早出版社遗址,无非是带着“文字朝圣之旅”的心态。不过,当天(2013年7月21日)与萧招和牧师来这里时却发现没开,很是遗憾。 与此同时,该教堂也为黑籍会众Richard Allen and Absalom Jones获得美国美以美会最早(1784年)传道执照的堂会。三年后。由于种族问题,Allen率领大部分黑人会友离开,并成立非洲美以美会宗派。 美国美以美先驱亚斯理(Francis … Read More

(15):美洲美以美母堂费城圣佐治教堂最早出版社遗址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14)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有个美国“国家独立历史公园” (Independenc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设有独立纪念馆,曾充为宾夕法尼亚殖民当局的州议会议场。另外还有毗邻两座小型建筑——旧城厅和国会厅。1776年7月4日,来自英国殖民下的北美十三州代表在这里签署了由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撰稿的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也在此地制定。在1790年到1800年,费城作为美国首都的这段期间,该建筑是美国国会的所在地。 独立厅对面有个钟楼中心,放置“百年钟”——自由钟,该钟在1876年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时首次亮相。1976年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费城时,赠予美国人民一座复制品——“二百年钟”。 创下了多个第一 不过,费城也是美以美会最早期设有一个会社的地点。除了马里兰州有会友传道罗伯特·史特劳布瑞奇(Robert Strawbridge,1732-1781)于1762年至1763年间设立小组班会丶纽约有“卫理之母”的巴巴拉赫克(Barbara Heck,1734-1804)于1766年间开始聚会,另一处最早期的会社就是费城(Philadelphia)的多马·威伯(Thomas Webb,1724-1796)在1767年间,于此地设立了一个会社。 这个叫做圣佐治亚美国卫理公会教堂(St.George’s UM Church)是持续至今且最久的一个崇拜场地。在多马·威伯在此举行两年会社后,就在拍卖时买下这幢原属荷兰改革教会于1763年兴建的教堂。 该教堂创下了几个第一,包括: 约翰卫斯理最早(1769年)差派来美洲的宣教Joseph Pilmore来此宣告卫理宗原则及信仰。几天后,他也在这里举行第一次的祷告会。 第二年(1770年11月1日)该教堂举行第一次的夜间守望聚会,又过了一年英国差派了亚斯理(Francis Asbury)来美国,并在这里主讲了第一次的证道。然后,在1773年丶1774年及1775年,圣佐治教堂举行了三年的美国卫理传道年会。1784年11月7日,葛多马(Thomas Coke)在这里讲解约翰卫斯理对美洲成立卫理宗的计划。 最早出版社遗址 1789年,刚成立5年多的美以美会在教堂组织了“卫理出版社”(Methodist Book Concern)。最早是由John Dickins传道负责,以600元美金为资金,出版小冊子书刊以方便循环传道人可以携带给不同地区的会众。 1854年,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则设立了南方卫理出版社。1939年,美国卫理宗大联合后,纳什维尔的出版社成为总部,不过一直至1968年,其英文名称才正式更名为The United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 身为文字工作者的我,来到这个最早出版社遗址,无非是带着“文字朝圣之旅”的心态。不过,当天(2013年7月21日)与萧招和牧师来这里时却发现没开,很是遗憾。 与此同时,该教堂也为黑籍会众Richard Allen and Absalom Jones获得美国美以美会最早(1784年)传道执照的堂会。三年后。由于种族问题,Allen率领大部分黑人会友离开,并成立非洲美以美会宗派。 美国美以美先驱亚斯理(Francis … Read More

(14):美国卫理宗之母
巴巴拉赫克纽约设聚会点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14)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这是当年人们所用来小组聚会的椅子。” 讲解员指着五条半圆形凳子拼成圆形座位,说明纽约最早的卫理教堂——约翰街教堂一开始就采用约翰卫斯理的小组、班会及会社的聚会方式。目前该教堂底楼是博物馆,二楼是教堂,至今仍有崇拜聚会进行。 约翰街教堂在1768年建竣时的曾是纽约地标,不过今天在这水泥森林中,不过是一矮丛吧了! 话说到了1760年代,渐渐地有一些英国卫理宗信徒移民美洲。他们不约而同地在三个地点各自发起卫理宗运动,促使聚会或班会的成立。这三个地点与人物分别是: 1.身在马里兰州的会友传道罗伯特.史特劳布瑞奇(Robert Strawbridge,1732 -1781)于1762-1763年间设立小组班会(详见上期,2020年9月6日总1259期《卫理报》刊登的“美以美故事(13)”。 2.纽约有“卫理之母”的巴巴拉赫克(Barbara Heck,1734-1804)于1766年间开始聚会,这就是至今纽约约翰街教堂前身。 3.费城(Philadelphia,费拉德尔菲亚)的(Thomas Web,1724–1796)于1767年间设立了一个会社。 撕掉他们的纸牌 本文就从纽约约翰街的卫理教堂说起。 约翰街卫理公会教堂(John Street United Methodist Church)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约翰街44号,最早建于1768年,后重建于1817年及1841年。这是北美洲最古老的一个卫理公会堂会的所在地,发源于1766年10月12日。 这个教堂的历史要追溯至爱尔兰移民纽约的事迹。这批移民是德裔后代,因为宗教迫害而逃往英国,其中包括腓利恩布里(Philip Embury,1729-1775)的父母。他们祖乡为德国的Palatinate(后称莱茵-普法尔茨地区【Pfalz】地区),由普法尔茨伯爵拥有行使王权的能力。恩布里的父母是1747年间到了爱尔兰,他就在当地Limerick郡的Ballingrane 受教育及成长(目前该村落建有Embury and Heck纪念教堂)。 恩布里于1752年圣诞节时听到约翰卫斯理的讲道而归信卫理宗,他心中充满火热,并委为卫理宗的会友传道,而恩布里本身是木匠。1758年,他娶了Margaret Switzer为妻。 这批德国移民自1708年迁往爱尔兰,并于1760年间又移民美洲,定居在纽约附近。到了新环境,有人离开教会,有人信心冷淡。1766年的10月间,腓利恩布里的表妹巴巴拉赫克(Barbara Ruckle Heck,1734–1804)冲向这些整天玩纸牌的人群中,把他们的纸牌撕掉,并且要求腓利恩布里应该重新看重会友传道的职分,开始讲道聚会。 接着,人们就经常在恩布里家中聚会,并为了让卫理会社聚会,而租借了Barrack街及马车路(现称威廉街)等地方。由于人数增多,1768年3月30日,他们在约翰街又买了两个单位。第一个建筑物被称为“卫斯理教堂”,并于当年10月30日举行奉献礼,一直使用至今,已超过252年的历史了。腓利恩布里、巴巴拉等也于1770年离开纽约,移民至加拿大,居住在Montreal and Quebec一带,并在当地同样设立卫理宗班会的聚会。虽然他们离开美国,不过后人都尊称巴巴拉为“美国卫理之母”。 将一把剑放在讲台 除了腓利恩布里,后来加入当地讲坛的还有一位英国船长Thomas Webb,他也是一位卫理公会的会友传道。Thomas Webb(1724年-1796年)曾在魁北克战役中受伤,于1765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听到约翰卫斯理的证道而归信卫理宗,后被委任为会友传道。据悉,当他讲道时都会穿起他的中尉军装,同时将一把剑放在讲台上。 由于人数渐增,英国的约翰卫斯理在收到请求信时,就差派两位宣教士——Joseph Pilmore及Richard Boardman去支援。 … Read More

(14):美国卫理宗之母巴巴拉赫克纽约设聚会点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14)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这是当年人们所用来小组聚会的椅子。” 讲解员指着五条半圆形凳子拼成圆形座位,说明纽约最早的卫理教堂——约翰街教堂一开始就采用约翰卫斯理的小组、班会及会社的聚会方式。目前该教堂底楼是博物馆,二楼是教堂,至今仍有崇拜聚会进行。 约翰街教堂在1768年建竣时的曾是纽约地标,不过今天在这水泥森林中,不过是一矮丛吧了! 话说到了1760年代,渐渐地有一些英国卫理宗信徒移民美洲。他们不约而同地在三个地点各自发起卫理宗运动,促使聚会或班会的成立。这三个地点与人物分别是: 1.身在马里兰州的会友传道罗伯特.史特劳布瑞奇(Robert Strawbridge,1732 -1781)于1762-1763年间设立小组班会(详见上期,2020年9月6日总1259期《卫理报》刊登的“美以美故事(13)”。 2.纽约有“卫理之母”的巴巴拉赫克(Barbara Heck,1734-1804)于1766年间开始聚会,这就是至今纽约约翰街教堂前身。 3.费城(Philadelphia,费拉德尔菲亚)的(Thomas Web,1724–1796)于1767年间设立了一个会社。 撕掉他们的纸牌 本文就从纽约约翰街的卫理教堂说起。 约翰街卫理公会教堂(John Street United Methodist Church)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约翰街44号,最早建于1768年,后重建于1817年及1841年。这是北美洲最古老的一个卫理公会堂会的所在地,发源于1766年10月12日。 这个教堂的历史要追溯至爱尔兰移民纽约的事迹。这批移民是德裔后代,因为宗教迫害而逃往英国,其中包括腓利恩布里(Philip Embury,1729-1775)的父母。他们祖乡为德国的Palatinate(后称莱茵-普法尔茨地区【Pfalz】地区),由普法尔茨伯爵拥有行使王权的能力。恩布里的父母是1747年间到了爱尔兰,他就在当地Limerick郡的Ballingrane 受教育及成长(目前该村落建有Embury and Heck纪念教堂)。 恩布里于1752年圣诞节时听到约翰卫斯理的讲道而归信卫理宗,他心中充满火热,并委为卫理宗的会友传道,而恩布里本身是木匠。1758年,他娶了Margaret Switzer为妻。 这批德国移民自1708年迁往爱尔兰,并于1760年间又移民美洲,定居在纽约附近。到了新环境,有人离开教会,有人信心冷淡。1766年的10月间,腓利恩布里的表妹巴巴拉赫克(Barbara Ruckle Heck,1734–1804)冲向这些整天玩纸牌的人群中,把他们的纸牌撕掉,并且要求腓利恩布里应该重新看重会友传道的职分,开始讲道聚会。 接着,人们就经常在恩布里家中聚会,并为了让卫理会社聚会,而租借了Barrack街及马车路(现称威廉街)等地方。由于人数增多,1768年3月30日,他们在约翰街又买了两个单位。第一个建筑物被称为“卫斯理教堂”,并于当年10月30日举行奉献礼,一直使用至今,已超过252年的历史了。腓利恩布里、巴巴拉等也于1770年离开纽约,移民至加拿大,居住在Montreal and Quebec一带,并在当地同样设立卫理宗班会的聚会。虽然他们离开美国,不过后人都尊称巴巴拉为“美国卫理之母”。 将一把剑放在讲台 除了腓利恩布里,后来加入当地讲坛的还有一位英国船长Thomas Webb,他也是一位卫理公会的会友传道。Thomas Webb(1724年-1796年)曾在魁北克战役中受伤,于1765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听到约翰卫斯理的证道而归信卫理宗,后被委任为会友传道。据悉,当他讲道时都会穿起他的中尉军装,同时将一把剑放在讲台上。 由于人数渐增,英国的约翰卫斯理在收到请求信时,就差派两位宣教士——Joseph Pilmore及Richard Boardman去支援。 … Read More

(13):“稻草搭桥”建立美洲卫理宗 从小木屋开始聚会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13)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始祖沒设卫理宗据点 三百年前卫理运动主要的三位发起人:卫斯理兄弟与佐治怀特菲尔德都曾到过美洲,不过都沒有正式成立卫理宗据点。 一.卫斯理兄弟于1735年10月14日自英国坐船经过大西洋,1736年2月6日抵达美洲的乔治亚(Georgia),接受发起人(类似港主)奥格尔索普(James Oglethorpe,1696-1785)的邀请成为薩瓦那(Savannah)的牧师及其私人秘书。约翰于3月7日开始在薩瓦那教堂主持第一次崇拜。查尔斯与移民发生纠纷,半年后(8月)回英国;约翰也因为感情风波而在1737年12月2日“逃離”,返回英国。 二.被视为卫理宗联合创办人的佐治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1714年-1770年)曾先后7回到美洲宣教,並掀起了大醒觉运动。 当时他们是以推动卫理运动为目标,不过,均以圣公会传道人名义服侍教堂与会众;因此沒有成立一处“卫理宗”据点或一间教堂。而卫理宗是到了1744年,才在英国正式召开的一场会议中发起的。 ●三地卫理宗同时创始 到1760年间,渐渐地有些英国卫理宗信徒移民至美洲。他们不约而同地在三个地点各自发起卫理宗运动的聚会或班会。这三个地点与相关人物是: 1.马里兰州有会友传道罗伯特.史特劳布瑞奇(Robert Strawbridge,1732-1781)于1762-1763年间设立小组班会。 2.纽约有“卫理之母”的巴巴拉赫客(Barbara Heck,1734-1804)于1766年间开始聚会,这也是至今纽约John Street教堂前身。 3.费城(Philadelphia,费拉德尔菲亚)的(Thomas Web,1724-1796)于1767年间设立了一个会社。 本文就先从马里兰的“一根稻草” [1]讲起。 这根“稻草”——罗伯·史特劳布瑞奇(Robert Strawbridge)——原是爱尔兰人,受到约翰卫斯理的影响,自天主教转信成为卫理宗的信徒。后来他大发热心成为会友传道。罗伯于1732年出生在爱尔兰西南的一个小镇Drummers Nave(现称Drumsna)。当他在Terryhugan宣道时,遇见一位卫理信徒伊里莎白(Elizabeth Piper)并结为夫妇。 ●“一根稻草”美洲屢创第一 罗伯夫婦于1760年期间与爱尔兰的一批移民,移居美洲的马里兰州的弗雷德里克縣(Sam’s creek,Frederick County,现称Carroll县)地区。抵步不久,他向地主莊英格兰(John England)买下房子举行聚会,后来还兴建了一幢木桐屋(log cabin)作为会社(Society)聚会地点,该房子成为美洲卫理宗最早的建築物。后来地主也信主了,还把附近50依甲土地都卖给罗伯,罗伯因而被视为美洲卫理宗的先锋。 罗伯在美洲帶领的第一位信徒是约翰伊凡(John Evans,1734-1827),伊凡就在邻近帶领一个班会(Class)。這相信是卫理宗在美洲最早的活动记录。很快地,罗伯开始在马里兰、宾夕法尼亚、维吉尼亚的各地区各宣讲了第一篇卫理宗的讲章,设立聚会及卫理教堂(chapels),包括维吉尼亚最古老的旧石教堂(Leesburg)。 罗伯对于年轻传道人有很大的影响力,虽然他沒有被按立,不过经常施行圣礼包括为儿童施洗,最早的记录是为5岁的Henry Maynard(John Maynard的儿子)施洗。一直至1773年,美洲第一次卫理传道人大会时,他因沒按立却施圣礼的举动被反对。亚斯理会督虽然不悅,但最终允许罗伯主持圣餐礼。 罗伯的讲道影响了John Maynard家里的黑奴Jacob Toogood,后来成为美国卫理宗最早的黑人传道。 1773年,美国第一次举行卫理传道人会议,罗伯、亚斯理及另外两位代表被委任为巴尔的摩最大的牧区新成立教会的牧者。1776年,有一位Charles Ridgely … Read More

(12):经营300年的孤儿院 创办人怀特菲尔德掀大觉醒运动

with No Comments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当车辆驶进拱门,路上两排留着白白长须般的橡树飘摇着迎客来,让人禁不住地下车摆个甫士拍照呢!这是美国东南方乔治亚州(Gerogia)一所卫理公会所建立的“怜悯之家”(House of mercy,原称“毕士大孤儿院” Bethesda Orphanage)的入口道路。这是当地最早的孤儿院,在该州最古老的城市萨尔凡纳市(Savannah,建于1733年)南边12里处。目前该院已转型为日间兼住宿的毕士大学院(Bethesda Academy)。 大觉醒运动复兴家 原先的孤儿院是由英籍的佐治怀特菲尔德所创。怀特菲尔德是一位颇神奇的人物,在英国成长,后来在英国及美国大觉醒(Great Awakening)运动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他与卫斯理兄弟皆为“循道卫理运动”的重要奠基人(虽然后来他们因为教义分歧而分开)。 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1714年12月27日-1770年9月30日),于24岁时在牛津大学念书时参与约翰卫斯理兄弟所组织的“圣洁会”活动,后来受到约翰卫斯理的邀请前往美洲宣教。他与卫斯理兄弟被视为循道宗的共同创始人。 1738年2月2日,当怀特菲尔德第一次从英国Deal港口启程时,刚好是约翰卫斯理在美洲宣教一年后败兴而返所坐的船进入港口时。经过四个月海上航行(曾在直布罗陀靠岸停留7个礼拜),怀特菲尔德终于在1738年5月17日抵达佐治亚州这个英国新殖民地,当时当地人口仅1千人。 由于当年美国的新开设垦殖区,移民的死亡率很高,怀特菲尔德在期间发现许多无助的孤儿,便萌起设立关怀孩童事工的念头。他是受到座落在离开萨瓦纳河5里的一个地区,由欧洲(现奥地利)移民设立的“以便以谢”(Ebenezer)社区影响。这批萨尔茨堡的移民(Salzburgers)因为宗教逼害而于1734年前来佐治亚州。但这地不适合耕种,常有水患,又有西班牙人争夺佛罗里达州引起的战事等,对于新移民而言是灾难之地。第一年就有许多人生病去世,故而成立了孤儿关怀事工。 英资金美洲办孤院 怀特菲尔德第一回到美洲仅3个多月后,就为了按立长牧而回到英国,同时申请办理孤儿院的官方许可证并筹措资金。他于8月底返回英国,又经历了约三个月,于11月底到达英国的帕克盖特港(Parkgate)。 1739年,他接受了长牧的按立,同时因为一些堂会对他“关闭”,在受到哈里斯(Howell Harris)的影响后,他开始户外布道,在布里斯托不远的一个叫金斯伍德(Kingwood)煤矿地区,同时也到不同地方讲道也募款,尤其是亨廷顿伯爵夫人(Lady Huntingdon)捐助了很大笔款项。 第二回(1740-1741年)到美洲时,怀特菲尔德建立了这所孤儿院。此外,他也自佐治亚北上至新英格兰(目前美国东北部的六个州: 缅因州(Maine)、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佛蒙特州(Vermont)、麻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罗德岛州(Rhode Island)、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等)宣教,并掀起了美国大觉醒运动。 这座孤儿院建于1740年3月25日,有宿舍、小诊所及小工作室;纪律、宗教及教育是该院的生活原则。1900年,孤儿院该称为“毕士大男生之家”,建立至今前后长达300年。 目前该院有一座The WILLIAM FORD MUSEUM(博物院)向公众人士开放,内存该孤儿院及学校的相关历史。该博物院成立于2013年,设在Burrough厅(建于1860年代),并以一位早期院生William Ford, Sr的名字为博物馆命名。该院一部分展出Ford的生平(他曾任学校的行政执行者及牧者);但绝大部分还是以毕士大孤儿院历史及发展过程为展出重点。 毕士大注重身心灵培育 “毕士大“一名来自圣经里,耶稣所行最著名的神迹之一——在毕士大池治愈瘫子(约翰福音五2-9)。有很多人到毕士大池,就是希望得到它的治愈能力。据说当水被搅动时,第一个下池的人,他或她的疾病可得医治。但那瘫子告诉耶稣,他无法快速地进入水中。所以耶稣马上治好了他,使他能起来走路。该院希望孤儿们来到这里,身心灵都能得医治及健康成长。 除了博物院,还有一座以纪念创办人怀特菲尔德的纪念教堂。这个小教堂于1916年兴建,并于1925年完成;不过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受损。 在650依甲土地中建有毕士大学院的校园,包括由学生负责的有机耕地菜园,养有牛羊鸡等。 当然,怀特菲尔德的工作不只是创办孤儿院,他在美国大觉醒运动上亦扮演重要的角色。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被视为美国的宗教复兴,延续新教的宗教改革精神。该运动普遍认为曾对美国的思想、观念以至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亦奠定了美国的宗教文化。乔纳森•爱德华兹是发起大觉醒运动的领导者,怀特菲尔德则是发扬光大者。 1739年8月间,他第二回自英前往美洲,在纽约、费城等宣教。1740年,他在佐治亚建立了毕士大孤儿院。1741年3月间返回英国,并处理与约翰卫斯理之间的矛盾,主要针对加尔文循道宗的课题。这期间,他也前往苏格兰及威尔斯等地宣教。这一年,他与一名寡妇伊丽莎白结婚。1743年,他以总主席(Moderator)身份主持会议,并组成了一个加尔文主义循道联盟(The Calvinistic Methodis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