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课程讲师

with No Comments

日期 科目 讲师 12-16/03 《亲子教育与辅导》 李台莺博士 02-06/04 《新约解经:约翰福音》 夏忠就博士 02-06/04 《城市宣教》 曾立祥牧师(博士)

2018年卫神通讯(六月):院长的话:继续成长

with No Comments

神学院的第一学期终于结束了。许多同学在挣扎和努力一段时间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如今他们可以享受一段休息的时间,预备下一个学期的挑战。讲师们却是进入一段批阅文章和试卷的高峰期。 在学期还没有结束之前,我们欢庆卫神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马来西亚卫理公会王怀德会督在5月19日为新成立的宗教与文化中心举行启用礼。这个中心是在马来西亚卫理公会总议会宣教理事会属下原住民事工小组积极推动之下,同时也给予一个成立的运作经费而有的成果。 为了这欢庆和值得纪念的时刻,宗教与文化中心邀请两位资深讲员为中心举行了一个特邀的讲座会。我们深感荣幸有马来西亚卫理公会华勇荣誉会督应邀出席启用礼,也成为此中心的咨询顾问。砂拉越与汶莱圣公会古晋教区的Donald Jute会督、砂拉越中区的联合祷告会代表、多位教区长、牧者和弟兄姐妹都在场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卫神的宗教和文化中心设立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不同宗教间的关系和对话。我们祈求在未来的日子,砂拉越本土和更多教会都能从这个中心所进行的事工得蒙祝福。 我们感恩,因为上帝召唤十七位朝气蓬勃的大学/学院生来参与7月至8月份短宣的课程。我们为他们祷告以致他们能与主邂逅,生命转化复兴。上帝若许可,卫神今年将有约20位的毕业生。恳切呼吁您继续向庄稼的主呼求,在众教会中呼召合乎祂心意的人来到卫神接受装备。 愿圣灵复兴的火点燃众人的生命,复兴教会,建设国家,拓展神国! 院长 邱和平牧师(博士)  

祷告事项

with No Comments

“但上帝实在听见了,祂侧耳听了我祷告的声音!”(诗篇六十六19) 1. 祷告上帝使我们成为祷告的衞理宗信徒。 . 看到四届全国衞理祷告大会,在今代与永恒具 有深大的意义。 . 相信祷告对自己周遭世界的必要。 . 我们都成为乐于祷告的人。 2. 祷告上帝使用衞理祷告大会赐福全国衞理公会。 . 众信徒都诚心热切寻求上帝的面与祂在我们身 上帝的计划。 . 在大会中众信徒享受彼此的团契,建立更加合 一的衞理公会。 . 教会上下一心寻求拓展上帝的国度。 3.祷告上帝膏抹大会讲员 . 恳求上主赏赐三位主讲员全人安康:王怀德会 督、陈建忠会督、维义.多马牧师博士及陈耀 芳姐妹。 . 求主赐他们足够的安静时间在祂面前领受信息。 . 讲员能够领受到合宜的信息喂养这时代这儿的 上帝子民。 4.祷告上帝赐福大会筹备会成员。 . 祷告与音乐团队,并万人主日圣餐礼拜(2/9)。 . 财务与设施的供应。 . 注册、报到及住宿的安排。 . 交通与接待团队。 . … Read More

祷告不断电:第四届卫理祷告大会 让我们永不放弃祈祷

with No Comments

过去十年来,历届卫理公会祷告会(MPC)与马来西亚的全国大选举行的时间都非常接近,这并不纯粹是一种巧合。2007年的第一届卫理祷告大会是在2008 的第十二届全国大选(俗称“308 大选”)之前举办。我们在2011 年举办第二届卫理祷告大会而第十三届全国大选(俗称“505 大选”)是在2013 年举行。2014 年的第三届卫理祷告大会是在2018 年的第十四届全国大选(GE14,俗称“509 大选”)之前举办。 现在筹备中的第四届卫理祷告大会就在GE14的509 之后,让我们继续为国家的更新和进步祷告。让我们永不放弃祈祷,在全国宣扬圣经圣洁。 耶稣在马太福音十七20 告诫我们说:“……我实在告訴你们,你们如果有好像芥菜种子那么小的一点点信心,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移到那边!’它一定会移过去。你们沒有什么不能做的事。”带着一点信心,我们通过祷告,已做出不可能完成的事。我们将会继续如此做。 牧者,弟兄姐妹们,让我们一起注册参加8月31日至9月2日的卫理祷告大会。我们都相信祈祷的力量,让我们大家一起参加,一起祷告。 愿神赐福给你们。 卫理祷告大会2018,(当地筹备委员会)LOC 主席,池金代牧师(博士) (笔于2018 年5月28 日)

一介书声:经历神好认识自我

with No Comments

文/刘伟哲(美里生命堂) 书名:经历神:退修默想导引 作者:王志学 出版社:基道 这本书中的其中一章——自我认识,说到自我认识是基督徒成圣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操练。自我认识通常有2种偏差想法:一是我们只需要单单认识上帝便足够,无须花时间认识自己,因为认识自己会导致我们变得更自我中心;二是完全以人文心理学者的观点看自我认识。虽然这些学者的努力研究毋庸置疑地促进了人的自我认识,但是背后一些价值取向其实与基督徒的世界观是相对抵触的。 我想到,许多时候我们都因为太忙,忙到连自己都“不认识”——不清楚自己是谁,更别说与上帝亲近。我们应当好好反思自己的生活,回到上帝面前,重新认识自己。当我们与耶稣基督相遇,祂就决定我们的身份;当我们信靠祂时,也是我们真正认识自我的开端。在上帝的眼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祂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祂的作为。 当我们慢慢认识自己,清楚知道我们的生命不是静态不变的;由于基督的爱激励我们,让我们愿意不断做出改变、成长和更新。因此,自我认识是为了改变自我,而绝非停留在接纳自我的阶段。 在诗篇一百三十九篇23节说到:“神啊,求祢监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这让我感觉到上帝知道我们心里所想的,所以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需要圣灵的帮助。若果没有圣灵的帮助也是徒然,因为自欺和自私污染了我们内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我们在寻求自我认识时,必须凭着上帝的启示,恳求真理的圣灵,引导我们进入真正的自我认识中。 最后,祈求上帝用祂的话语带给我们信心,好能够自我认识;用顺服的心来顺服祂,让我能够靠着祂的恩典,在基督里自我认识,在灵命上成长。

护教小课程:第五课:复活真实

with No Comments

文/余家振(民都鲁荣恩堂主理牧师) 耶稣的复活有人证有物证,经得起法理验证。 反思:耶稣的复活记录有五百位以上的见证人(哥林多前书十五章5至8节),且当时代不仅无人出来否认这事,反之还被耶稣时代的非基督徒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记录在他的《犹太古史》中。 另外,因为罗马当局当时惧怕耶稣复活的事情真的发生(马太福音廿七章62至66节),在耶稣死后埋葬的坟墓外派兵看守。以当时罗马军政的严厉,那些兵丁一定是聚精会神,不可能会让偷尸之类的事情发生的。 又,在被训练有素的执刑者用带有倒钩的鞭子抽打后,皮开肉绽、溅血满身的耶稣也不可能假死或苏醒,之后偷偷独自辊开封死在坟墓外的大石头偷跑掉。 然而耶稣的尸体仍然不翼而飞了,最后敌对耶稣的宗教领袖便贿赂那些看守的兵丁,硬说是耶稣的门徒偷走了他的尸体(马太福音廿八章15节)。如此,耶稣的复活证明了耶稣是旧约所预言将死里复活的救主,而祂也是不受死亡辖制的生命主!

时事回应:长者的楷模

with No Comments

文/晖(退休公务员)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果将这一句话,应用在大马第七任首相敦马哈迪的身上,您会怎么说呢?至于在家庭层面,或是国家的范畴,您会如何看待呢? 以93岁高龄,回锅第二度当任大马首相绝对是一个异数,马哈迪已刷新了世界的记录。况且,马哈迪还计划当两年的首相,到95岁才功成身退,让位给安华。这一份毅力和坚持,的确给长者很大的鼓励,特别是那些踏入知命朝向耳顺之年,就已经呈现暮气沉沉的壮年人。老马晋九望百仍然为国家政务操劳,至于那些比他年轻的人,怎可轻言放弃呢?马哈迪以“能者”与“智者”的姿态回归,的确是国家乐龄人士的楷模,也应证了“马来西亚能!”(Malaysia Boleh!)的大道理,使耆老们认同自己至少在心智方面还年轻,进而重塑生活的方向与目标,以致帮助他们慎重思考余生还能给家庭与国家献上什么心力? 甫于509结束的大马第十四届选举,由马哈迪所统率的希望联盟,终结了国阵一甲子的统治,给大马带来新生和希望。众人见证马哈迪的睿智和运筹帷幄,以应付选前选后国家的政局演变。若不是“老马识途”、老成持重,国家可能步入动荡不安的局面。在广义上来讲,马来西亚是一个大家庭,国家首相就是国民的大家长,马哈迪是否是大马的国宝?相信历史自会给他公平的评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话说马哈迪背后的成功故事并非偶然,自有其深刻的个人、社会与历史背景。尽管马哈迪于2003年10月卸下首相一职,他并没有停止阅读、思考、写作及关心社会、国家问题、国际事务,且不吝提出了他的独到见解,累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经验。换句话说,在阔别相位15年期间,老马退而不休,韬光养晦,“退休却不言休”。老马深谙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因此从不间断地学习,并从学习中成长。 书到用时方恨少。不是有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吗?乐龄朋友们:您对学习持着什么态度呢?您是否愿意成为家国的一宝呢?

阿尧面子说:主日崇拜后可进行义卖吗?

with No Comments

文/刘世尧(牧师,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 Q:牧师,教会在主日作完礼拜后可以进行义卖吗?教会有需 要义卖筹款吗?还是凭信心,让上帝感动会友们奉献? A:的确,这是一些弟兄姐妹,甚至教会领袖们的挣扎。有者诉诸福音书里主耶稣洁净圣殿的事件,来反对在礼拜堂进行义卖;有者提到一些名牧的教导,说他们从来不筹款,而是相信上帝会供应,基督徒们自己会主动奉献。 先谈主耶稣洁净圣殿的事吧。根据马太福音廿一章10-17节丶马可福音十一章15-19节丶路加福音十九章45-46节和约翰福音二章13-22节的记载,主耶稣当时的行动有三个:一,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二,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把圣殿当作是耶路撒泠和橄榄山之间的捷径;三,医治在殿里的瞎子和瘸子。 有关圣殿里的买卖活动,当时主要有两种,即兑换银钱与卖符合犹太教教规的祭牲,包括牛丶羊丶鸽子。其实,这两种活动都是必要的。因为,一方面,从各地来到耶路撒冷过节和到圣殿朝圣的犹太人,需要将自己在外地使用的货币转换成圣殿用的高素质推罗银币(Tyrian Shekel)以交殿税(太十七24-27)。另一方面,他们不用从大老远将所要献为祭的牲畜带来,而是到了耶路撒冷时才买(申十四24-26)。但是,问题就出在当时犹太社会的宗教领袖允许这两种活动进行的地点,是在圣殿中外邦人的院(Court of the Gentiles)。 我们需要暸解,在耶稣的时代,由大希律王所扩建的犹太人第二圣殿,有按种族和性别来区分的三院,也就是外邦人院丶以色列男人院和女人院。外邦人院又被称为“外院”,是对犹太教有好感的外邦人到圣殿祈祷的地方,也是犹太人中的瞎子丶瘸子丶聋子等残障人士可以敬拜的地方。 现在,这里却成为吵闹和充满异味的买卖市场,外邦人以及犹太社会中的残障人士怎能专心敬拜呢?不但如此,前来圣殿祷告的外邦人与犹太人中的残障者也会感到完全被鄙弃。所以,主耶稣按着以赛亚书五十六章7节,圣殿乃万民祷告之殿的教导,以及耶利米书七章11节所论圣殿变为贼窝的危机,来进行洁净圣殿,同时化除种族主义以及对残疾人的忽视。 当然,由于当时这些圣殿里的买卖活动都由大祭司家族所管制,而经外文献显示,大祭司家族富有丶腐败丶贪婪;故此主耶稣洁净圣殿也直接挑战了当时造成贫富悬殊问题的执政者。 其实,耶稣的所作所为正是反映玛拉基先知关乎弥赛亚来到的预言:“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他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因为他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硷。他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他们就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玛三1-3) 义卖筹款并无违背圣经教导 今天,我们若要按主耶稣当年洁净圣殿的事来反思教会可否作义卖,我想至少有以下三点应该留意: 一,地点和方式问题:教会举行义卖的地点和方式是否妨碍人祈祷敬拜,使人不能专注作礼拜? 二,道德问题:教会作义卖的过程有无让某一个肢体感觉被忽略和边缘化?有没有加重社会里贫富悬殊的问题?财务处理方面是否公道光明? 三,动机问题:教会作义卖是否以坚固灵命,深化团契,及扩张神国为终极关怀? 若在上述三方面都妥善处理,我想,教会可以选择进行义卖。对我来说,义卖给予教会中没有太多现金的肢体,如少年人,或一些妇女们,很好的机会参与教会筹款的事奉。有姐妹们说,她们现钱不多,但会作糕点和豆腐水(豆浆)等,也有种一点菜或水果,乐意奉献作义卖,让有现金的弟兄姐妹们购买,一切收入“全然送入仓库,使神家有粮”,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有者认为,教会有需要以义卖筹款吗,还是凭信心,让上帝感动会友们奉献?我的意见是,上帝感动祂儿女们奉献的方式很多,有者以现金直接奉献,有者奉献人力(如我看过有退休的会友说,他可义务帮忙作教会建筑工程的督工),有者则奉献他自己亲手做的或拥有的东西给教会作义卖。 我想,圣经既然教导我们该用“诸般的智慧”劝戒教导人,要把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西一28);那么我们也该用诸般的智慧策划奉献,为弟兄姐妹们设想多种奉献管道,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神国的圣工。 回到圣经去,我们会看见旧约的摩西呼吁以色列中的男女以各种方法奉献,以建立会幕(出三十五4至三十六7),还有大卫王也邀请国民奉献,建造圣殿(代上廿九2-9),以及新约的保罗募捐,“供给圣徒……补圣徒的缺乏”,作社会关怀事工(林前十六1-4;林后八至九章; 罗十五14-32)。故此,以义卖筹款没有违背圣经的教导,也不是没有信心的表垷。 最后,我以哥林多后书八章9-12节与你共勉:“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祂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

会长的话:代代相传:每天最重要的事

with No Comments

文/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每天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事情呢?每天最重要的是祷告。是的,没错,就是祷告。中国教会历史中最伟大的奋兴布道家宋尚节博士说:“过去我看布道工作很要紧,如今我看祷告比什么都要紧。” 大家都知道祷告很重要,因为祷告就如呼吸一样,我们需要不住的祷告。因为藉着决志祷告我们信靠主耶稣为救主,我们开始了与上帝的关系;然后,藉着每天的祷告我们保持与上帝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甚至亲密的关系。 但以理先知不只知道祷告是每天所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更是采取积极的行动祷告;甚至面对杀身之祸,他仍然持守祷告的生活。经上说: “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但以理书六10) 我们从但以理身上学习到,既然祷告是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就应该看祷告是:1.真正的生活(Actual lifestyle),2.素常的生活(Habitual lifestyle),3.牺牲的生活(Sacrificial lifestyle)。 真正的生活: 但以理“一日三次”的祷告是真正的生活。你呢?你一日几次祷告?经上告诉我们要不住地祷告(帖前五17),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弗六18)等等。正如卫斯理约翰所说:“一个基督徒所当做的所有事情,甚至在吃饭和睡觉时,就是祷告。” 但是为了能够不住的祷告,我们就需要分别一些时间来祷告,就如但以理那样一日三次,有固定的时间祷告。我们需要养成习惯,这就是素常的生活。 素常的生活: 但以理每天三次的祷告是一个习惯——属灵的习惯。经上说:“与素常一样”,就是平常的生活中就持守这个祷告的习惯。请问:你有祷告的习惯吗?清晨起来祷告的习惯,谢饭祷告的习惯,晚上睡觉前的祷告等等。你需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当你养成祷告的习惯时,你才能够在面对试验的时候站立得稳,甚至愿意为祷告而牺牲,就如但以理那样! 牺牲的生活: 俗语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但以理为了祷告,他是“明知坑有狮偏向狮坑行”。为了与上帝亲近,他愿意牺牲生命,付上最大的代价。我们通常说,不惜代价,抢救灵魂;但是但以理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真理:不惜代价,与主亲近。请问:你有牺牲的祷告吗?在祷告方面,你付了多少的代价?什么代价啊?比如:小小的牺牲膝盖——跪下来祷告的代价,牺牲睡眠——清晨起来祷告的代价,牺牲美食——禁食祷告的代价,牺牲拜四晚上的时间——参加堂会祷告会,牺牲度假的日子——参加八月底的卫理祷告大会等等。韩国教会的祷告就是牺牲祷告的典型例子,他们每天清晨五点钟祷告了一百多年,难怪上帝大大使用他们把福音传遍全世界。 弟兄姐妹,你的祷告生活是真正的生活吗?是素常的生活吗?是牺牲的生活吗? 2018年六月7日 (写于台北阳明山卫理福音园)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黄伯和:长荣是台湾第一所大学内办神学院 本土神学应具草根性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黄伯和(长荣大学副校长兼神学系教授) 整理:卢韵琴 神学院应该建在都市里还是深山上?难道只有在深山修练过的,灵性才会比较高吗?还是要融入都市人群中,真正地体会大众的需要?台湾长荣大学副校长兼神学系教授黄伯和教授认为,普遍上亚洲的神学教育还是依照着50年前欧美国家的神学教育,在今时今日已经有些不够接地气。 他强调,神学教育是要把上帝对人民的旨意、对人民的关爱彰显出来;可是现在亚洲的神学教育都是从欧美国家整个拷贝过来,到现在为止还是四大块,即圣经、历史、神学和实践,就连教科书也是从欧美进口,然后就照书来教,根本就看不到本地的文化,也看不到本地人民的经验,连贫穷人、受苦的人声音都听不到。 “所以,我们有段时间就在讨论神学院应该设在都市中,还是应该设在深山里,哈哈哈……” 他说,以往人们总是认为读神学应该要到深山去读、修道,这样子看起来灵性才会比较高,才能够帮助人。但其实不然,因如果牧养者不够入世,与都市距离太远,就不能够了解都市人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谈何帮助有需要的人? 于是,他认为神学院应该要入世,神学反省才能回应社会的脉动;然而,要是神学生或是神学院把持不住的话,那就会被世俗化。因此,这也是一个非常难拿捏的界限,更是他从事神学教育多年,仍然在挣扎中的事。 师承台湾著名亚洲神学家宋泉盛牧师的黄伯和感激恩师的教导与创意,尤其是宋牧师可以用文学的方式来读系统神学,让他可以很轻松地学习,是一位有创意的神学者。与恩师不同的是,他比较注重于本土神学的发展与研究,并认为本土神学应当是深具草根性的,而他也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做本土神学的研究与实践。 长荣大学副校长兼神学系教授黄伯和因公到访诗巫,《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特别邀他来聊一聊长荣大学办神学院的故事。“其实,最初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但在上帝的带领和在多方的努力下,竟然可以达成,长荣大学神学院开办至今已经8年了。” 致力神学教育学位受承认 黄伯和教授是台湾台南神学院的前院长,土生土长的他是第一代信徒,在高中确认信主后,就考入台南神学院读神学。1978年毕业后就被派往宜兰牧会。两年后(1980年),他进入台南神学院担任院长助理,1983年取得纽约协和神学院硕士学位,1984年进入台南神学院博士班半工半读,直到被派至台北负责长老教会的研发中心工作,负责宣教规划。 5年之后,他再回到台南神学院担任院长。在接下院长的职务5年后,他原本要退休转至牧会,长荣大学却向他伸出橄榄枝,聘任他为副校长。迄今,他已经在长荣大学服务了11年之久。 由于他一辈子都在神学教育领域中打转,并曾长期在东南亚神学教育协会(ATESEA)处理评鉴与培训工作,让他看见神学教育在亚洲一直被孤立,学位在大部份国家不被承认(如在台湾就不被国家政府所承认)。可是,他却认为,神学教育不应当仅仅是教会的事,不仅仅是信徒的喃喃自语,而应该跟社会要有对话,信仰怎么样对社会公共议题能够有所贡献;应该要让神学学术有认定,并与其他学术有一样的地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神学教育的学位被承认。 “幸运的是,在台湾除了教会的神学教育之外,其他宗教也有他们的宗教研修。经过努力争取之下,终于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定。” 然而,为了寻求尽早将神学学术立案化,神学院就必须要先有硬体与软件都符合条件,于是他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管道,却都不果。最终尝试了相关人士的建议,即是在原有的私立大学之内设立神学院,仅需要通过董事会的批准即可。 “就因为这样,台南神学院董事会与长荣大学的董事会经过磋商,最后就在长荣大学设立神学院。只是台南神学院最后还是决定抽身,而长荣大学就只能自己继续办下去,迄今已经办了8年,而台南神学院在近日才通过立案。” 发展双轨的神学院 在大学体制下的神学院与传统的神学院有很大的不同,他指出,欧洲的国立大学都设有神学院主要是因为国家资源充足。但是,由于目前欧洲国家的其他宗教移民已经愈来愈多,基督徒可能愈来愈少数,就连伦敦市长都是一个穆斯林,因此,也已经开始有声音说,国家的资源不能只为单一宗教服务。同时,各大院校也已把神学院改为宗教研究,久而久之,神学教育与教会连结将会断裂。而目前教会也不再聘请全职的牧师,聘请都是半职的牧师,就如同一个机构般。所以,由此看来,欧洲的神学教育是没有未来的。 黄教授说,与欧洲不一样的是,亚洲的神学院所提供的其实不能说神学教育,因多数是以培训人才为主,甚少专注于神学研究;主要是因为这些神学院的设立,都是为教会培训工人所致。 “以台湾为例,基督徒根本没有多少,但神学院却林立,主要就是一个教会的人数达到一定条件,并有一定资源,就可以办神学院。像当年我还在台南神学院担任院长时,为了发薪水而必须向教会募款办学,这样我就必须听取教会的意见。” 让他比较有兴趣的是北美的大学,北美有很多独立神学院因无法继续办下去而要求进入大学成为属下的一个神学院。后来就有教会的声音说,大学办的神学院不太关心教会的需要,而专注在神学研究。如今发展出双轨,在学术方面有自由,又不会与教会继了连结。 “大学中的神学院只是大学的一部份,在资源方面充沛,可以不用特别考虑教会的需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做学术讲究,而独立神学院就可以为教会培训工人。” 他强调,因着大家的学术地位相等,北美的大学神学院和独立神学院之间的师生可以来去移动,这样就可以产生交流与交换各自对神学研究的不同意见,从中碰撞出火花,而不是讲了自己喜欢就好。在大学神学院的学生需要面对独立神学院学生的不同意见;独立神学院的学生也同样受到挑战,这对神学教育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从这两者之间,他看见的是神学的活泼性,会让神学教育变得比较有趣,比较能够深入做探索的工作;而教会在“伸手进神学教育去裁制神学教育”这一块也会比较少。 教会需自我提升 他表示,长荣大学会在大学里办神学院其实并不是当初的想法,但是上帝的旨意超过人的计划。长荣大学神学院是上帝给的,不是用来赚钱的,而是对台湾的未来教会在社会中占一席之地的机会;因为这个神学院在大学里面,训练出来的学术学位跟一般的学术学位是一样的。大家就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被社会所承认,不会是教会只说自己的话。 目前,中国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这样,很多的欧洲大学给中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让他们去读基督教研究,但他们都不是基督徒,只是他们读的神学却比中国国内神学院的老师读的还要更深奥及广泛。 反之,教会教导出来的牧师与学者,无法让他们信服;一旦这些牧师与神学学者被看轻,将导致整个教会都会被看轻。因此,他强调教会千万不要固步自封。教会要能够在社会上被看为是传达上帝的真理,而且是能够改变社会的话,教会就要把自己升到一个程度来让别人尊敬。 “神学的公共化是非常根本的,是在潜意识里让人家尊敬你;所以你讲话,我是有必要听你的,因为你是深受肯定。所以长荣大学的神学院对我们来说,真是上帝给我们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将开办博士班 目前,长荣大学神学院并没有开放召收非基督徒入学,但慕道友还是可接受的,且没有规定必须先受洗礼。然而,神学教育中有礼拜,不只是知识,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所以进入到神学院来学习,不只是在知识上的传授,还有生命上的转变。所以,学生要到长荣大学读神学,就要接受灵命的塑造。 “截至目前为止,台湾政府是同意长荣大学神学院是可以筛选学生的,只要是非基督徒都可以拒绝。” 那长荣大学神学院毕业的学生有没有当牧师的? 他坦承,当初在长荣大学设立神学院是为了台南神学院,但后来台南神学院坚持要独立运作,于是长荣大学只好自行设立。但经过考量,长荣决定先设立两个,一个是大学部,另一个则是神学硕士班(M.Th),且鼓励真正有心要牧养教会的学生回到自己教派的神学院读完道学硕士(M.Div)才可以牧会。 然而,他也知道真正要做到学术研究的话,就必须开办到博士班;而他也非常开心地事先透露,台湾教育部将在近日内通过长荣大学神学院开办博士班的申请。 此次是他第二次来到诗巫,2010年他因到马来西亚神学院(STM)教学而认识了彭能顺牧师;后在彭牧师的安排下来访诗巫,并由《卫理报》黄孟礼总编带领在诗巫旅游一番,认识卫理公会在诗巫的故事。在前往古晋时,又有张济仁弟兄的接待,让他心存感激,铭记于心。 而后在他看见马来西亚学生的庞大市场,又在西马华人年议会前会长莫泽川牧师的安排下结识了周道惠弟兄;再由周道惠弟兄带到东马,也结识了处处帮助长荣大学,带长荣大学进入政府中学、毕理学院与科技大学的拿督邓惟通,这一连串的恩典都是上帝的奇妙安排。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