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醒觉周 赖婷婷老师家庭小组 pg.4-9

with No Comments

MAW 线上布道时,印象较深刻的是向一名异教徒传福音,他不但不反感,还愿意接受福音。我以聊天的方式与他对话,后来问起信仰,再尝试切入福音。我告诉他有一好消息要与他分享,他满是好奇。我便约他,透过微信语音聊天传讲上帝的道。他担心只有两个人会很尴尬,便问我能不能约另外一个朋友。当天,因为对方网络不稳定,我便问他一些问题,确保他还在线上。同时,那位同来的朋友是基督徒,也帮我解释更多关于上帝的事,让我非常感恩。 感恩的是,那位非信徒对上帝心存敬畏,所以我能更好地传讲福音。最后,他也愿接受耶稣基督成为个人救主,并做了决志祷告。感谢上帝的带领,让我透过线上布道能和平常虽熟悉却未聊起福音的朋友传讲救恩之道;更感谢上帝感动他们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传讲福音,我有很强烈的使命感,便告诉他们,自己是多希望看到熟悉的人或朋友能得到救恩,得到永生。身为神的仆人,我们只管尽上本份,传主耶稣的福音,剩下的都交托给主,深信上帝一直都在动工,或在某一刻,圣灵会感动他们内心,让他们回转归向主耶稣。 (刘鏸䭲)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向我家佣人传福音。我的马来语本是超级的差,所以用马来文版的福音桥来向她传福音。靠着圣灵加添的能力和信心,让我有勇气跟她分享福音,有时比手划脚或透过谷歌翻译向她解释。整个过程,她没有一丝的抗拒,真是感谢上帝。虽然她没有接受主耶稣,但我相信福音种子已撒在她心里,希望圣灵感动她,让种子慢慢发芽。 布道或传福音其实不是靠着自己的聪明与智慧,不是仗着自己明白了上帝的话而有信心,因为若是靠自己,果效是等于零;乃是靠着圣灵所赐的信心与话语,把福音说出来。所以,每次布道前,我都会祷告跟上帝说,让我谦卑自己,求圣灵赐我当说的话,不要害怕,因为主与我同在。 (黄孟荣) 感谢上帝赐下这特别的机会,让我能向身边的人传讲福音。自己虽曾参加堂会在每周日下午的布道探访,但往往是跟着属灵长辈一起出队。每次都是由他们向关心/布道对象传讲福音,自己在旁静静地听、默默点头。虽然自己也曾参与过线上传福音的训练,可是一直没有勇气跨出第一步去向人传福音。 感谢主,藉着这次MAW线上布道的机会能学以致用。在3-4天的线上布道中,虽然接触的对象不多,但仍有满满的收获——我学会了如何慢慢将福音带入对话中、传福音后的关心工作、冷静应对传福音时的各种情况等等。除此之外,我也尝试在面子书及 Instagram 上分享福音信息,善用社交媒体以普及的方式地将福音传给更多的人。由于自己的面子书上有许多加过的非基督徒好友,因此成了个很好的传福音管道。但由于面子书上曾有许多不堪回首的回忆,一直让我不敢在面子书上转发或评论,生怕别人翻回我的主页。 感谢上帝在这之前就已预备我,在短宣前有感动将那些帖子一一删除,让我在这次线上布道中,有勇气转发福音信息。虽然很久没发帖,接触的人也不多,但这是我过往不敢尝试的方法,因此印象尤其深刻。 (李国宏) 参加短宣最深刻的经历和学习莫过4月28日,刘宜汛牧师所教导的“驱逐邪灵”。其实一直以来对这方面就有很大的好奇心,想了解邪灵到底是什么。让我印象深刻,其一,有三种罪最容易遭邪灵附身,就是性、对某人某事有怨恨苦毒及祭拜神明或偶像;这提醒我要更小心谨慎,常常借着祷告寻求上帝的帮助,免得掉入撒旦的网罗。其二,驱逐邪灵的三大步骤,包括:一,奉主耶稣的名询问鬼的名字;二,奉主耶稣的名问,是什么给鬼权柄附在那人的身上;三,奉主耶稣的名将那鬼(鬼的名字)赶走。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从前我以为遇到鬼只要念经文或佩戴十字架就能赶鬼,没想到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才是最重要和有权柄的。 另外,我终于学到一套完整的布道法。以前最多只是跟朋友聊聊信仰,就以为那是布道,原来还需要后续的栽培工作。我发现栽培工作真的是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不断地跟进布道对象的情况。不过,我很满足,因为从前不知道怎么布道传福音,参加短宣后,终于能学习到完整的布道法,同时意识到世上还有许多灵魂需要救恩。 (林松骏) 虽然个人布道并没有太大的收获,但让我领悟到布道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生的。此次布道的对象主要都是非信徒,也是曾经一起读书或工作的朋友。虽然曾与他们有过长时间的聚集和交流,但离开了那圈子后,与他们的交流难免会少了默契和熟悉。所以,建立默契和熟悉需要的是长时间接触,也需要更多的交流机会,帮助我融入他们的群体,有助于我跟他们传福音。所以,我的学习是要主动接触他人,制造更多传福音的机会,引导他们认识基督,以生命见证让他们看见上帝的荣耀。 (林健昇) 线上布道让我可以随时把福音信息传给布道对象,因不受时空限制。布道对象若有空,则可以更专心地听福音。线上布道也帮助我接触福音对象,从开始建立关系到预约时间,都不会出现尴尬的情况。在线上其实感觉就像我们无时无刻地陪伴他们。线上对我来说,真的能很自由地把福音传给在不同地方的亲戚朋友,还有每一个我们所爱及关心的人。 首先要找15 岁或以上的福音对象。当我打开微信、WhatsApp、Telegram 等,就看到好多福音对象。过去可能因时空限制或各方面拦阻,没能把福音传给他们;但现在不会有这些的拦阻及借口了。 有件让我蛮喜乐的事,就是接触一位理发师,了解后知道他曾参加过基督男少年军,也曾去过教会,但现在已离开上帝去拜偶像了。我有感动要带他重新回到上帝的面前,虽然不容易,但我不放弃。我与他分享福音,他没拒绝,只是太忙无法去教会,所以目前我就每天发祷文给他,先建立关系;但他没回应,虽然有点失望,但学习把一切交托给上帝,知道祂有自己的时间和安排,我不过是祂的器皿,成就在于上帝。 于是,我每天发,继续发,直到第9 天,他终于回应了5 个“赞”,感谢上帝。现在不论我发的信息有没有回应,都相信上帝有祂的时间和安排,我只需忍耐等候,将一切荣耀归给爱我的上帝,阿们! (严生夷) 我学习到比较有系统的传福音方法。读中学时,我有机会向同班同学传福音,由于那时没受过装备,只知道在传福音时要提到罪和耶稣。那时我们还是两三个人对一个人传福音,还好对方耐心地聆听,他也信了。只是那时的我,不知道要继续栽培或关心,只觉得传了福音,对方也信主了,然后带去教会就好了。但由于一些原因,他后来并没有去教会;之后更因为分班,没有了联系,所以也没做到进一步的关心工作。这算是我中学生涯的一点遗憾。但感谢上帝,透过这次短宣,我知道如何有系统地传福音。从福音的本质,然后谈到神、罪、基督和信心。之后,更是要做栽培的工作,关心他们的属灵生活等。这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也是全新的体验。 另外,就是重新开始拾起传福音的热忱。中学时期曾有几次传福音不成功,别人问的问题又招架不住,被人嘲笑,觉得很丢脸。加上和一起传福音的朋友不同班,使原本没受装备的我更力不从心,所以也没动力传福音了。透过此次短宣,我明白传福音不是一个活动,而是身为基督徒的我应该履行的使命。在传福音时难免有被拒绝和灰心的时候,但在小组里的互相鼓励和扶持,使我不至于灰心,也明白我们尽力把福音种子撒在他们的心里,而成事在于上帝。 (黄仡骏) 感谢上帝,透过“MAW线上布道”,让我可以和很久不见的朋友透过Zoom见面。印象最深的是向我的两位非信徒朋友传福音,用了许多小故事和他们讲解好消息,没想到她们都很认真地听我讲解;因为平常我很少和她们提到信仰,所以很意外她们会愿意听我讲福音,且决定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成为她们个人的救主。但,当我邀请她们参加线上布道会、团契等等时,她们却拒绝了我,反而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别的事上,令我感到有一些失落。虽然如此,我还是很感恩她们决定信主,对我来说已是个很大的突破。我相信靠着主耶稣的带领,有一天她们会接受我的邀请来教会。 透过这次布道,我意识到:自以为有些朋友会拒绝听我讲福音,但结果是他们都接受了,这全是上帝的恩典。所以,我不该一开始就认定自己不会成功,反要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主,凡事都能做。 此外,我是个不喜欢回复信息的人,所以很少透过发讯息与人交流。因着线上布道,我清楚认识到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传福音管道,因此,我学习多多和朋友发微信,关心他们,坚固彼此的关系,并且传福音。感谢上帝给我机会参与线上布道,对我来说是很难忘的经历,也使我得着很多。 (卢婕妤) 最深刻的经历应该就是上帝让我的布道对象作异梦。原本我只打算向教会少团契友传福音,不过她却告诉我,她想带朋友一起来聆听,而且是三名佛教徒。我当下其实有点怕,不过我知道上帝在做工,我只要放胆去传,祂必帮助我。在做决志祷告时,我就一个个地问他们要不要信主;其中两个愿意,只有一个表示还要再考虑。祷告之后,我就把那篇决志祷告内容发给那位还在考虑的朋友,希望她若有感动,可以找我或自己做决志祷告。 隔天,这位还未信主的姐妹告诉我朋友说,她在夜间梦到自己身处教堂,手拿圣经,有牧师在她前头。我一听,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因为再一次看见了上帝奇妙的作为。后来,我一直都关心那位姐妹,问问她的需要,不过她仍是没有回应。也许上帝有祂的时间,我会继续等待祂的旨意成就。 最深的领悟应该是通过布道看到很多人的需要,无论是未信还是信心冷淡的信徒,他们都有无法或很难解决的事。作为基督徒应要主动关心别人的需要,透过上帝的话语给他们帮助,将耶稣基督的样式活出来,就如马太福音廿五35:“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很多还没听过福音的人心里没有盼望,对死亡充满恐惧,所以我们更应该将自己拥有的这份恩典传出去。 新的学习就是有系统性地传福音。小时候常常分发福音单张,或跟未信者谈福音,不过没有正式地把福音表达清楚。透过网络传福音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无法就近感受别人的心情或状态(比如他听进了多少);可是很感动的是,每次布道结束后,他们都会分享他们的感受,并给予回应,让我很开心,更是将一切荣耀归给上帝。 (郑洁莹) … Read More

为受死而生 pg.3

with No Comments

抓鼠有感 文/翁震凌 在有记忆以来,印象中的圣诞诗歌要不是如《普世欢腾》般欢庆基督降生,就是似《平安夜》般肃穆宁静中期待救主降临。直到多年前,有一首圣诞歌颠覆了我过往的“刻板”印象,因为祂不仅提到基督的生,更直接地“点”出了基督的死;说得更浅显些,基督耶稣的生乃是为了我们( 世人) 赴死——为我们( 世人) 的罪被钉十架,受苦捨命,且在第三天复活! 如同诗歌所唱的:“祂(耶稣)为了我们,献出祂一生,祂为了我们,甘愿痛苦受死,为这失落世界,祂给予祂所有,并给我们生命意义。”而基督所作的一切,皆因爱我们的缘故! 如今,我们这些信主的人,理当是明白基督耶稣降生的使命,知道祂是为爱我们而牺牲,并且我们白白领受了祂的赦罪与拯救的恩典。故而,我们这些尝过主恩滋味的人,知道祂的美善,更该明白祂“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世人能回转归向神,认罪悔改,接受耶稣基督成为个人的救主,归入基督名下,成为上帝的儿女。 因此,无论是圣诞节或其他教会节期(甚或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天),向世人述说基督为世人降生、受死、复活的福音,不仅是例行的“教会活动”,更该是出于我们切身经历了上帝那长阔高深的爱,被祂的爱激励,进而愿意与他人分享基督的爱。 这一期的《卫理报》是卫理神学院的特辑:一是参与宣教醒觉周的短宣生/ 神学生的线上布道心得分享;二是卫神通讯。尤其是前者,虽然他们之中未必个个都能领人归主,所邀请的布道对象也不一定皆顺利……然而,不少人还是见证了上帝奇妙的作为,有些人即使遭拒也不气馁,因为明白福音的种子已撒下……,然而这不正是基督徒如何善用网路向身边的亲友(世人)传福音的美好见证?! 除了口传,自觉不善言辞的人或许可以考虑“文传”,既透过文字述说上帝奇妙的作为与福音的真谛。年会文字事业部为了鼓励更多信徒投身于“笔兵”行列,将于2022 年重新调整稿酬(详情请见页47 交流站)。 盼望我们这些尝过天恩滋味的人,能用上帝所赐的诸般智慧,向世人见证: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世人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毕理数学常识比赛两千人参与 pg.26

with No Comments

毕理动态 供稿:毕理学院 SPM Form 5 数学常识比赛砂沙106 中学两千人参赛 为了提升中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激发SPMForm 5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卫理毕理学院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特于9 月18 日联合主办砂拉越和沙巴中学SPM Form 5 数学常识比赛。 这项比赛获得来自砂沙106 间中学共2027 位学生的参赛。 个人组比赛成绩: 冠军:林大耀(诗巫卫理中学)亚军:黄恺森(美里培民中学)季军:周芊秀(诗巫敦化中学) 校际组比赛成绩: 冠军:诗巫卫理中学亚军:诗巫敦化中学季军:诗巫圣心中学 数学让世界更美好 毕理学院院长许钧凯强调,数学对许多人来说是一门具挑战性的科目;在过去历年的SPM 数学考试成绩中,平均17-18% 的SPM考生没通过数学考试。随着SPM 考试中首次测试的“消费者数学”,它将提升数学科考试的难度。 但正如 2021 年国际数学日的主题——“数学让世界更美好”——所提出的,如果我们能让数学的学习变得有意义,它可以用来解决问题,并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定。事实上,数学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Mohamad Nizam 教授和他在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UPSI)的团队在2017 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说,学生不仅应该被教导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他们还必须善用所学到的知识,无论是解决职场上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我相信这也是教育部将财务管理、保险和税务的专题纳入最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 “对于希望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消费者数学”的知识的教师来说,卫理毕理学院和ACCA 愿意提供帮助,因为这些是知识在学院专业科系范围内,可以为学生举办讲座会或工作坊,帮助他们了解数学在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Read More

毕理学院SKPK 线上训练会 pg.25

with No Comments

毕理动态 供稿:毕理学院 了解幼儿教育各领域素质 诗巫毕理学院(MPI)及诗巫、泗里街、加帛省幼稚园教师公会,连同马来西亚幼儿教育理事会(ECCE Council)于2021 年10月23 日圆满举办“马来西亚幼儿园素质评鉴(SKPK)2.0 线上训练会”。 训练会吸引来自马来西亚各地275 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参加。给予培训地特约讲员是在幼儿教领域经验丰富的才能幼儿园执行长谢永坤先生。谢永坤表示,幼儿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若幼儿园教育办好将会为国家带来改变;因此,幼儿园素质及持续性发展是关键因素。 何谓SKPK? SKPK 是一个自我评鉴的工具,旨在衡量马来西亚学前幼儿教育的质量。它使学前幼儿教育机构得以了解幼儿教育各个领域的素质,并有效地使用该工具来评鉴和改进幼儿园现况。 幼儿园素质评鉴的五大领域为: 教师/ 教师助理的质量; 优质的学前幼儿教育行政和管理; 执行国家学前幼儿教育课纲标准的质量; 父母/ 监护人之间的互动及社区参与的质量; 安全、健康和营养方面的质量。 谢永坤指出,幼儿园评鉴评量“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善”! 在训练会期间,毕理学院幼儿教育(ECE)系主任陈仕玲讲师分享时称,目前毕理学院幼儿教育系文凭及学士学位课程皆是以混合学习模式(Blended learning)进行,涵括在线和实体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假期期间进行实体教学,其他时段则以线上教学,好让外地教师得以持续进修,提升个人幼儿教育专业知识。 关于毕理学院幼儿教育文凭及幼儿教育学士(荣誉)学位,有意者可浏览官方网站www.pilley.edu.my 或致电(084)322268 了解更多详情。 另一方面,许钧凯院长亦在课程结束后感叹,如果这个课程的举办可以帮助老师们拯救一个学生,那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他认为,师长们的关爱与看重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最强而有力的后盾,尤其是那些面对情绪压力的学生;但前提是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师长是真心地关爱他们,这样一来,他们才会愿意打开心扉,接受师长的帮助。 他坦言,不只是学生,就算是老师自身也同样面对着各种的情绪压力,为此,他希望老师们可以打开心扉找到释放压力的出口,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训练辅导老师助学生度困境 pg.24

with No Comments

毕理动态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长久的疫情导致人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情绪问题,无论是男女或老少;为此,卫理毕理学院关心学生,特主办“新冠疫情社会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坊”协助训练各校的辅导老师,以便帮助学生们度过困境。 该辅导工作坊的开幕礼于10 月6 日下午通过ZOOM 视讯会议的方式线上进行,讲员为来自西马的陈碧君老师,并邀请砂拉越教育局学生事务副总监艾花琳尼女士为辅导工作坊主持开幕。 约有130 位来自砂拉越、沙巴105 间中小学校的辅导老师,参加了这项分两期进行的工作坊。工作坊的上期在10 月6 日下午开幕礼后进行,时长为3 个小时;工作坊的下期则安排在10 月13 日下午时分。 注重学生的身心灵发展 在开幕礼上,毕理学院院长长许钧凯表示,国内外研究证明,长期的隔离将会为学生的身心灵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让他们产生各种的情绪干扰,如愤怒、哀伤、恐惧、焦虑与压抑等等。如不尽早寻求释放的出口,这种情绪问题将会如雪球般愈滚愈大,一发不可收拾。 “众所周知,一个人情绪的陷入低潮是非常迅速的,如不好好地在问题发生的早期就及时疏导,将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很快的,这种情绪低潮将会进一步地扭曲我们的思想感觉,演变为压抑,进而导致走上绝路。” 自2020 年3 月11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情况会变得如此糟糕,我国也因此封锁了这么长的时间。 “随着我国政府宣布了全国封城,一夕之间,所有的教学与各种活动都必须转为线上进行。这种骤变带来了焦虑与压力,很多老师可能因此而失眠多日,而做为学生的也不容易。” 他指出,在疫情没有发生前,学生可以外出跟同学朋友社交,可以去学校、运动与教会,但是疫情改变了一切。“虽然这样的辅导工作坊来得比较迟,但至少已经有了一个开始。” 砂拉越教育局学生事务副总监艾花琳尼女士则表示,教育局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注重学生的身心灵发展,此工作坊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给学生带来帮助。 她认为,通过辅导工作坊的训练,将可以为辅导老师们的工作带来新的思维与方向,更能帮助有需要的学生。 该辅导工作坊的下期训练也顺利地在10月13 日进行,砂拉越心理辅导与咨询师协会的罗金芳女士亦在闭幕礼中指出,在这个疫情期间,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对辅导老师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她感激此工作坊的举办,可以为老师们带来新的看见与学习。

真安堂新圣堂11月底落成礼拜 pg.23

with No Comments

教会消息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见证上帝奇妙作为 “无论是小工程还是大工程,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新圣堂的建成,更是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人不能成就什么,最重要的是上帝的带领,才能完成建造。” 卫理光华真安堂主理牧师钱本贵在受访时说,此次工程可以顺利进行,全是神家有粮的关系,也让整个建筑委员会感受到上帝的带领与奇妙作为。 2013年,钱牧师被委派到真安堂牧养,得知真安堂早在2005年就有建新圣堂的计划,却迟迟未能进一步行动。 于是,他开始为此计划祷告,随即,他召集了教会领袖们成立建筑委员会,以便计划可以按部就班地推动与进行。“既然有计划,就要向上帝负责,只要有目的地推动,计划是可成的。” 2021年,新圣堂建成了,他笑说自己用了10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 2022年也是卫理光华真安堂庆祝植堂120周年的大喜,不禁让他想起当年来到真安堂服事时,正是欢庆植堂110周年的日子。 卫理光华真安堂新圣堂落成礼拜将在11月21日进行网络播出,欢迎弟兄姐妹届时通过该堂脸书与YouTube收看。

第46 届年议会会前测试暨解说会 pg.22

with No Comments

年会动态 报道: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5 百余代表1123 聚集云端 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第46 届(2021)年议会将于今年11月23(二)至25 日(四)召开(秩序表可参考“交流站”,页31)。这次大会是历届来最多代表出席一次,牧者与会友代表人数超过529 人。与此同时,这也是吾会首次采线上(Zoom)云端视讯进行年议会。 日前吾会工作人员己在诗巫爱莲街总部大厦第三楼设立直播室,大会期间的开幕礼和会督演词将透过网络直播。年议会部分环节将以实体进行(如按立礼拜、追思礼拜、 退休礼拜、差遣礼拜等),并依照到时国家复苏计划(NRP)为标准实体举行,地点在爱莲街的福源堂。这次所有有参与者都获得一张密码卡,输入密码即可参与线上会议及分组讨论区等。 会前解说会 另外,为了让5 百多名参与第46 屆年议会的代表们,熟悉了解“年议会讨论区”及投票试跑的运作和使用方式,大会特别于10 月31 日(日)下午1 时至3 时安排解说会,约有460 人出席。 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督刘会明牧师在致词时指出,此届年会将按立6 位长牧、10 位副牧及一位本处副牧,同时差遣2 位本地宣教士及为5 位长牧举行退休礼拜。同时,他也促请代表们在这次Zoom 会议加以关注: 报告与讨论小组/ 区a. 有別于往年的各部/机构报告的2 分钟,此次是以讨论小组模式进行。i. 按教区划分,每个教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2个较小的组,总共22 组。ii. 教区长和教会会友领袖带领讨论报告。iii. 选一名代表为文书来收集所有提问和建议。b. 代表们需在年议会之前阅读过所有的报告。c. 代表们可以在年议会之前呈交书面提问。i. 相关的部/ 机构必须在年议会期间提供书面答复。ii. 若未能参与某个部/机构的报告讨论的代表可以选阅读书面答复。d. 如何在报告时讨论组中善用时间:i. … Read More

乐龄人是时代的新鲜人 pg.21

with No Comments

刘慈瑜 卫理公会砂年会乐龄学习中心总主任刘慈瑜牧师强调,中心转化许多乐龄长辈,不再是三等公民,而是一级棒的精兵,真正实践活到老、学到老、事奉到老的楷模。 她指出,2021年乐龄学习中心经历不一样的学习模式和授课方式,见证中心带给乐龄人与时并进的学习平台。 诗巫卫理乐龄学习中心成立于2011年,至今走过11个年头。据诗巫北教区统计报告,需给予乐龄人特别的鼓励,因为他们在疫情期间积极配合教会推动线上聚会活动,看到他们努力学习的痕迹,成为许多人的祝福,见证上帝的作为。 刘牧师说,乐龄人是时代新鲜人,透过学习使用新科技,并勇于改变接受新挑战,敢于梦想,创新跑道。“谁敢说老了不重用,我们是老得漂亮一族,因我们正效法保罗永不言休的精神。”目前,年会乐龄团契已在筹建长者综合服务中心,地点在新珠安河畔。刘牧师希望梦想很快落实,并预备自己成为服侍的团队,缔造“优质老化,成功老化”的社会,让诗巫从老人城转化为老人的天堂。 诗巫卫理乐龄学习中心是全砂最大的学习中心,学员人数逾200人。为此,刘牧师感谢中心主任张超英牧师十多年来的付出。她相信,未来张牧师也将继续在乐龄中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继续服务人群 传承信仰 pg.21

with No Comments

刘恭谋 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乐龄学习中心董事会主席刘恭谋认为,乐龄学习中心是乐龄人有生命、有动力的学习平台,让学员们在上帝的话语中装备自己,在社会上服务人群,也在家庭中扮演信仰传承的重要角色。他指出,透过导师和专业人士的带领,学员们学习到很多重要和宝贵的知识。 “为了应付疫情的肆虐,学员被迫改上网课;但我们也感谢上帝,因祂为我们开辟一条新路,让学员们跟上时代,学习和掌握上网科技的技巧,一起继续学习。”他也高度赞扬诗巫卫理乐龄学习中心主任张超英牧师,从乐龄中心创办至今,课程都由她编制,尽心尽力为中心付出,为乐龄学习中心培养许多接班人。“她即将功成身退,她就像摩西,把棒子交给约书亚。” 他也呼吁大家为2022年之后的10年努力,乘风破浪开新局,携手同行为主,共同在智体灵群上精益求精;也愿我们的生命成为上帝耕耘的一片土地,让上帝使用我们的余生荣神益人,为中心继续努力,发扬光大。 较早前,诗巫区乐龄学习中心执行会主席陈康胜则透露,该中心董事会已成立研究小组,以研究开办线上授课课程的可能性;而2021年,乐龄学习中心上课方式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参考。

诗巫乐龄学习中心227 人完成课程 pg.20-21

with No Comments

教会动态 报道:卢韵琴(本报记者) 纵然是在新冠疫情中,学习必须转为网课,但诗巫区卫理乐龄学习中心顺利2021年度的课程,并于10 月16 日在线上进行了2021 学年结业礼,共有227 名学生顺利完成课程,其中毕业班学生合计有63 人,并将在11 月6 日进行毕业礼。 像耶稣基督谦卑柔和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会督刘会明牧师以 “学海无涯,活像基督”为题指出,基督徒的一生就是要学像基督,谦卑学习。他指出,谦卑是人生中最难学的功课,但谦卑不是自我贬低或自卑,而是将自己看得合乎中道,更不是否认自我的能力,而是认定一切皆从上帝而来。 谦卑的人一生都在学习;骄傲的人处处高举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不需要再学习。“骄傲是对自我的崇拜,而非尽心尽意的爱上帝、拒绝承认神为神、诱发我们离开上帝、没办法明了一切所拥有皆上帝的恩典,或使我们傲慢,自大和批评别人,都是不好的骄傲。” 刘牧师提醒大家,谦卑是骄傲的解药,《彼得前书》五5-6 说:“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谦卑和骄傲的心态不一样,我们要向上帝坦白自己的需要,依靠神的怜悯,而不是自己的聪明。” 刘会督说,谦卑是不跟别人比较,当我们与他人比较时,就会出现很多负面的想法和妒忌的心,甚至拒绝上帝给予事奉的机会;我们要从上帝的眼光看自己,一切是上帝所赐,适时的荣耀上帝,而非炫耀自己的才华。 “我们要学习弯下腰、弯下我们的脾气,就能调整我们的内心和心态,站在平等的角度来看待和衡量人事物,也更加的能学习和了解谦卑的意义。无论我们学习多少知识,掌握多少的道理,都要像耶稣基督谦卑柔和。” 明年2 月开学 当天除了是长辈学生们的结业,也是在乐龄学习中心服务了12 年的张超英牧师的“结业”。年过80 的张牧师分享了这些年来的感恩与得着,并透露将会在未来投入布道工作。 她笑言,这是她最后一次做诗巫卫理乐龄学习中心的报告:2021 年有11 个班级,共有227 位学员,盼望明年能开办12 个班级。在227 位学员中,第1 阶段学习的4 个班级有113 位学员、第2 阶段学习有两个班级共43位学员、第3 阶段博学一有3 个班级及44 位学员,以及博学二有两个班级,共有27位学员。 她感谢上帝的怜悯与恩典,在中心开办初期,让她到每一个教区、教会和堂会,藉由分享让更多人认识乐龄学习中心。 “今年师生全年都上网课,过著新常态的学习,大部分学员都有很好的出席率,几乎都做到全勤。”她也透露,2022新学年定于2022年2月7日开学,并已进入招生阶段,欢迎乐龄长辈们踊跃报读。

1 28 29 30 31 32 33 34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