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题三:用灵修的态度解释梦与生活
你是否对你的梦境感到有所恐惧呢?又是否长期一直做同样的梦呢?还是你想知道梦境所带来的涵义到底是什么?古伦神父“用灵修的态度解释梦与生活”讲座,让你以灵修的态度结合生活,解释你的梦境。 每个人都会作梦,但基督徒如何用健康与信仰的态度来看待梦境呢?在圣经中,梦也是上帝传递话语的地方,我们如何在梦境中听见上帝的声音,看见生命的异象,且不会被异端的解梦方式所迷惑误导呢?古伦神父在德国已经用基督宗教的灵修学连续20 年开辟关于梦境与生活的课程,这场演讲是他的课程精华。 古伦神父说,圣经中有很多与梦境有关的记载,如约瑟为埃及法老王解梦,因而影响埃及的政治,约瑟却说解梦的能力是来自上帝而非他的。在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的记载,有5 处与梦境有关,包括:天使告诉约瑟说马利亚的怀孕是从圣灵来的,叫他不要解除婚约,反与她结婚,在孩子生下后给他起名耶稣;东方博士在梦中得到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王;天使在约瑟梦中显现,叫他快带着妻儿逃走,并在希律王死了之后再次叫他回以色列去等等。 “从约瑟的梦境,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梦境带着两种意义,一是让他了解事实的真相,二是梦境有命令,他需要遵从。” 在路加福音中,彼得透过梦境突破了自己内心狭隘的想法,从而向外邦人传教,使基督宗教传遍世界。保罗也是透过梦境到欧洲宣教,梦境促使欧洲宣教的开始。 梦境的重要意涵 梦境具有四个最重要的意涵,这四项意涵也对我们的灵修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1. 梦境会诚实说出,我们目前的情况如何;2. 梦境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它通常是一种提醒,应该打开自己的眼睛,更认真、专注地生活。 圣本笃认为,工作是检验我们的祷告是否真诚合宜的一种测试。日常生活的真实状况同样也是检验,我们是否好好地且真正地处理梦境的一种测试。因此,现实性检验就很重要;3. 梦境通常也是一种应许;4. 梦境也是经验到上帝的地方。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基督宗教对梦境的解释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不能制造恐惧感,不能道德化。所以,梦境的诠释应该朝向强化我们的信仰与希望的方向,并让我们在生命中更有付出爱的能力。 然而,我们无须强迫自己每次解释梦境,应该透过灵修的方式,在祷告中把梦境摆在上帝面前。 古伦神父认为,梦境具有提醒意义,提醒我们该做什么,如经常梦见迟到,我们就要提醒自己是否一直活在过去,没有真正地活在当下;而且梦境带出的提醒,与所谓的预言是不一样的。 梦境可以给我们应许,让我们看见未来有的希望与方向,如梦见小孩,就意味着内心有事物产生,或将会遇到新事物。再者,梦境亦具有宗教性意涵,我们会梦见教堂、强光、宗教图像等,所有梦境中梦见的场景,有可能为灵修与灵性生活带来影响与启示。 心理学家亦以心理学角度对梦境做解释,如弗洛伊德对梦境的解释就比较悲观,他将每个梦境解释为与压抑的性欲有。荣格则以灵修的方式解释梦,透过梦境让我们接触内心的智慧泉源。但他不希望自己的理论引发人们对梦境的恐惧感,而是希望鼓励人们勇于说出自己的梦境。 不要急着解释梦境 从荣格心理学论述中,神父归纳出几项如何面对梦境的态度,其一,不要急着解释梦境,相反的是应该如同白纸一样,对此一无所知,将梦当成一副画去看;再结合生活,慢慢且积极地去联想,而不是找人解梦,断言梦境。 梦境的解读可分客观与主观层面,客观层面的解释是,这个梦境是针对与我们相关的事物,如白天与一个人谈话,到晚上梦见这人生病,这梦反映出在白天与他谈话时没有察觉的事,提醒我是否要进一步找他谈谈或关心他。如以主观层面来解释这个梦,将这人生解释到自己身上,是否意味自己生命中那个部份生病了。 祷告中交托 另外也有一些梦境,它们会不断重复出现。荣格认为,这些不断重复出现的梦境,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回应。这类梦境也表示,我们必须完成一些特定的使命。 “忙碌的生活,使我们不会察觉内心的想法,上帝透过这类梦境,来提醒我们平时不想看见或麻木的现象。” 还有另一种梦境,它会暂时性地重复出现,但突然间它又停了,虽然我们并没有给予它答案。但是,我们的生命回应它了。 第四个法则就是,梦境对于做决定十分有帮助。梦境要告诉我们的话——梦中图像的意义,如房子、车子、坠落、性或爱欲的梦、被追赶、动物、死亡、孩子、婚礼、过渡时期、预见未来;但古伦神父强调,解梦不应该被看作是绝对性的。 梦见房子,代表自己生命之物,如房子地下室代表了潜意识;另一个常梦见的是车子,车子象征自己,有时梦见自己驾驶车子,代表自己能够掌控生命,相反的自己是乘客,由别人驾驶车子,那么可以问自己“我是否掌控自己的生命?还是别人来操控我?”也曾有人做被追逐的梦,这代表生命中被黑暗或阴影所追逐,就是自己无法接纳身上某个东西的象征。 古伦神父说,不要强迫自己要做很多梦,以表示自己好有灵性。要想透过梦境了解自己或信仰,需要记下所做的梦,并联想所做的梦。我们也不需要马上诠释梦境,应该在祷告中将梦境交托上帝。 对于一个心灵陪伴者或想要帮助与了解别人梦境应该要有的态度,他建议,不要马上解释他人的梦境,要先问对方的感受与生活的关系;再用联想,并要承认当下没有办法对梦境做解释。随后,再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启发对方,将梦境转换成一个具体的灵修计划,将梦境转化到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