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回应:公正党的改革使命

with No Comments

文/晖(退休公务员) 希盟的骨干——公正党正面临一场党领导之间不咬弦,这个已浮出台面可大可小的风波。尽管当事人轻描淡写,且不愿意公开承认公正党正晋入一个多事之秋,说公正党两大巨头彼此之间心存芥蒂,相信与事实并不会相差太远。 今日公正党陷入窘境,只能令亲者痛、仇者快。除了别有居心者幸灾乐祸,绝大多数具有良知的大马公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因为公正党的危机也可能意味着公民社会过去数十年来所追求的改革(Reformasi)理想,及所付出的努力,或将遭受一定程度的冲击,严重的话,甚至付之东流。毫无疑问,公正党的积弱不振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希盟政府的稳定,甚至可能导致希盟政权旁落。 好不容易改朝换代 平心而论,509变天来自不易,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乃是公民社会数十年如一日,前扑后继流泪淌血所换来的成果。当然,其中的辛酸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一些社运、人权、民权人士(包括华团华教志士)、净选盟与在野党成员,他们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甚至牺牲了个人的自由,承受妻离子散、身陷囹圄之苦。 好不容易迎来改朝换代,公正党作为希盟政府的骨干,在落实党的理念及政府的改革议程方面理应扮演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安华作为候任首相,如果能照其早前所声称,在过度时期将专注于国家的改革议程,为三权改革提供宝贵意见,并辅佐首相带来国家体制的实质改革与更新,那对国家与人民不无好处,也将为安华拜相加分。 至于曾经是安华的爱将阿兹敏,既已受到老马的器重,被委以经济事务部长的职位,若能不负众望,对复苏与振兴国家经济有一番良好的表现,其作为国家未来领导的地位也将受到看好。就男男性爱短片一事,作为局外人,我们只能说清者自清,相信事情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法治的国家,就让执法单位所启动的法律程序正常地运作吧(Let the due process of law to take its course)。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正党成立的目的,诚如其名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安华与阿兹敏一度是师徒,也曾经是风雨与共的亲密战友,但愿彼等不忘初衷,牢记使命,继续朝向目标前进,为建立一个真正自由、民主、公平、合理、团结、富强的马来西亚而贡献心力。 倘若他俩愿意放下成见,继续高举“烈火莫熄”(Reformasi)的火把,与希盟同道携手合作,力挽狂澜于既倒,推动国家的改革议程、解救国家债台高筑的困境,帮助缓和国内欠佳的种族关系,促经社会、经济正义,改善东、西马之间不平的待遇,他们的英名将永志大马建国史册,为后世所敬仰。

会长的话:代代相传:为主而死(D6前路如何走?(一))

with No Comments

文/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去年八月,马来西亚教会举行了第一届D6大会,参加的时候,我得到了空前的震撼;回来时,就写了和拍摄了会长的话《不要失去下一代》,强调全家敬拜、全家门训和全家事奉,得到牧者和弟兄姐妹们正面的回应,甚至好像有人说了类似这样的话:“下个礼拜天开始,所有大人小孩都在一起敬拜,我们也要把亲子室拆掉,因为池会长说要拆掉。”哇,这么积极的行动!我再次被震撼到!没有想到我的话带来这么积极的行动,其实不应该说是我的话,而是上帝的话带来了牧者和弟兄姐妹们积极的回应和顺服,可喜可贺! 教会与家庭 今年八月,举行了第二届D6大会,从我们年会前往参加的人数比去年更多;除了D6大会,七月份的会友大会也传递了D6的信息,让大家明白上帝对家庭和教会的心意(“D6”是旧约申命记第六章所带出的家庭信息,而在新约主耶稣所说的最大诫命也是出自于申命记六章)。 上帝的心意是教会的事工就是家庭的事工,家庭的事工就是教会的事工,家庭和教会就好像脚踏车的二个踏板,缺一不可。今天大部分的教会只有一边的踏板,那个踏板叫做“教会”,另外一边的踏板叫做“家庭”的不见了。你可以想象,只用一边踏板来踩自行车是何等的辛苦啊,为什么不要用二边的踏板呢? 这么多牧者和弟兄姐妹已经从上帝那儿得到了异象,得到了神的话语,好些人在急着问:“我们的教会前面怎么走啊? 我们既然明白上帝的心意了,为什么还不要采取行动呢?”更有人可能催促说:“赶快行动吧!快刀斩乱麻,全面革新吧!再次进行宗教改革运动!” 采取什么行动? 弟兄姐妹,我的心比你更急,但是无论我们急成什么样子,我们还是要问一问:“上帝的心呢?祂要我们采取什么行动呢?” 上帝要我们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有为主耶稣而死的决心。这一二个星期,上帝通过一位海外牧者问我:“你愿意为耶稣而死吗?我看你的教会最大的问题是你的同工和会友都不愿意为主耶稣而死啊。”其实,他一针见血道出了我们教会的问题。 我很想辩驳说:“当然啦,我都已经献身了,我当然愿意为耶稣而死,而且我传讲那么多信息,都是呼召人献身,全然摆上给主使用啊!有什么理由我不愿意为耶稣而死呢?” 但是当我心里进行这样的辩论时,我心深处知道,其实自己不是那么想为主耶稣轰轰烈烈而死,我比较想长命百岁,然后安然见主面。 当我明白上帝的心意之后,立刻采取了一个行动:向主认罪悔改(也向大家认罪),过去我贪生怕死,现在靠主的恩典,愿意为主和福音而死!因为主耶稣呼召我们做祂的门徒就是呼召我们去死! 祂说:“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可八35) 主耶稣也说:“ 24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25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约十二) 天天死的决心 弟兄姐妹,以前我看这些经文是以头脑的知识来了解和教导,我以为这儿所教导的“死”不是真死,这儿所说的“丧掉生命”不是真的丧掉。但是今天我看这些经文是以心灵来了解和经历,我发现主耶稣所教导的“死”是真死,肉体死去!祂所说的“丧掉生命”是肉体真的丧掉生命!我明白了,所以我决心悔改,而且要天天继续的委身舍命,决心为主和福音而死,那么你呢? 另外一个惊人的发现是,当我愿意在肉体上为主耶稣而死的时候,其他一切都算不了什么了,甚至我在各位弟兄姐妹和牧者面前的声誉,我这样公开的认罪悔改也算不了什么;真是如使徒保罗所说的,看万事如粪土,为要得着耶稣为至宝。 各位牧者同工,各位会友领袖、执事,作为教会的领袖,首先你需要信主耶稣为你的救主,信主耶稣之后,就要开始做主的门徒,决心为主而死。如果我们没有决心为主耶稣而死,我们没有资格做主耶稣的门徒,我们也不能够影响其他弟兄姐妹做主耶稣的门徒。我呼吁你和我一起认罪悔改,决心做主耶稣的门徒,彻底的门徒,为主而死的门徒!你愿意吗? D6的前路如何走?从你我开始走,你我生命需要先改变,你我需要先决心为主耶稣和福音而死。 2019年八月10日 完稿于年会办公室 备注:此文中的“D6”意指申命记第六章所带出的信息,而不一定指一般“D6”大会所带出的方向,因为各地的“D6”大会所强调的可能因人而异,但是神的话永不改变。

生活俯拾:伦敦的夏季(一)

with No Comments

文/许广铮(牧师、年会宣教士) 路加福音廿四44-53:“耶稣就离开他们……门徒就敬拜祂,大大欢喜。” 我万万没想到参加英国循道会主办的宣教大会,会成为我全职服事以来的第一个安息年的开场白(而这一个大会旨在商讨英国教会将如何在华人中间广传福音直到地级)。我既不明白也十分诧异:为什么三个月的休息会是这样的开始。然而,我深信这三个月的休息是上帝藉着教会给我的特别机会,它来得突然,连我自己(包括凡听见的人)都措手不及。老实说,我有一种说不出所以然来的心情,也肯定不会像门徒一样“大大欢喜”地离去休息,估计教会的心情也一样繁杂。 普世教会于5月30日纪念耶稣基督的升天日,祂的升天(离开)是为我们预备地方,祂既去为我们预备地方,就必再来接我们到父那里去。同时,祂也答应要把圣灵赐下给我们,使我们能够得着能力来完成向普世传福音的使命。因此,我们应当连同当时的门徒俯伏敬拜且欢喜看着祂的离去。如今,我带着三个任务短暂地离开牧羊的职分;同时,我也祷告每一个基督徒在未来的三个月里,能够与复活的耶稣面对面。这样,当我们见面时,就有许多的故事,彼此交流,互相学习。 学习享受呼呼大睡 首先,我会学习享受呼呼大睡一觉和做一些的运动,让身、心、灵可以得到苏醒及休息。过去,我以为这是非常不属灵的,如今,即相信身体是圣灵的殿,那一个康健的身体必定是信徒对创造主一个崇高的敬拜。何况,创造主是一个有规律的上帝,作息都有时。所以,让我们一起学习在安静中,歇一歇,看一看,品一品祂的创造物——人、事、物;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情。我一定不会忘记在炎阳下喝一杯喜爱的下午茶及吃一块少糖的萝卜蛋糕。你将会如何照顾上帝的圣殿呢? 其次,我将趁机反思过去八年在华人教会中服侍的点点滴滴,跨文化服侍的经历及重新评估英国华界的需求和许多难以想象的迫切感。过去,每当我看见或听见人们的需要时,我的心总是迫切地盼望每一个个案可以马上解决。然而,在供不需求的情况下,那是一件谈何容易的事。因此,要藉此出外去探访其他华人的教会,了解不同教会的方针,事工及团队,彼此交流,互相学习,一起配搭来动员华人信徒,靠着上帝的圣灵,在英国及欧陆,成为众人的祝福。 安慰鼓舞的时刻 最后,我会继续地研读圣经和阅读书籍,从中与复活的耶稣基督面对面,听见祂呼唤我的名字,如同祂呼唤马利亚,给我安慰和指引。在这等候的过程中,我也会为你们及许多陪伴过我的人感恩祷告,因为你们为我们带来祝福和挑战,这样奇妙的体会是我的收获及祝福。我寻求圣灵保惠师浇灌在我的心中,与我同行和帮助我完成我们一家来英国的任务。 三个月后,我们将会相见,那时候的你我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家庭及教会、社会及国家有什么变迁?我想,那是无人知道的。但,我渴望那会是一个快乐、成长、安慰及鼓舞的时刻,如同门徒期望与再来的耶稣会面一般。让我们祷告吧!

我思故我写:怎样死才算好?

with No Comments

文/陈倩明(诗巫卫斯理堂本处传道) 前不久一则新闻,报道有位中国女学者在美国交流学习期间被杀害,尸体被作案人分成几包丢弃在垃圾场,当地警方认为被寻回的机会渺茫。我在网路上看到受害人家属的新闻照片,他们伤心得憔悴落寞,仿佛身躯只剩空壳,也真的为他们深感难过。 每日报章都会看到一些如:交通意外、天灾人祸、谋财害命等新闻,有时甚至连受害人的照片也刊登出来,还加上什么死状恐怖等注解。不错,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善终,安详的离世,但这些事又岂是我们自己能够决定的。 怎么死不代表人的好坏 然而,文化影响我们对死的看法,使我们容易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以为好人必定好死,坏人就必定不得好死,甚至尸身不全。纵然如此,我们不难看到历史上有许多忠臣,为国为民,都被人謀害死了。不单如此,圣经的一些好人的结局,也不太好,反而看到圣经里记载的一些坏人,却死的“很不错”。 新约大部分的使徒都不得“好死”,教会历史传说保罗被斩首,彼得被倒钉十字架,雅各被石头打死,西门传说被锯成两半,巴多罗买被活生生剥皮然后斩首。看看施洗约翰,他是耶稣的先锋,人们听他的话,扎心悔改,公认是从上帝而来的先知,却被关在监狱里,最终被希律王吩咐人把他的头砍下来,放在一个盘子上。如果这些还不够,看看主耶稣,他没有犯错,教导当时的人天国的道理,医治赶鬼,服事人群,带给他们盼望和永生,却最终被人钉在十字架上,受尽痛苦和羞辱。 如此看来,怎样死并不能代表那个人生前是好还是坏。上帝要我们看重的, 是如何好好用这一生,为主而活;其实我们是为主而死,也是为主而活。 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如此就够了!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庞君华称找回卫理传统再谈发展 台卫理神学研究院出版教 科书 使教会社会产生连结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庞君华(牧师、台湾卫理公会会督) 整理:卢韵琴 “因为历史因素所致,台湾卫理公会与自身的传统逐渐疏离,于是导致了内部的核心价值的模糊,更失去了信仰群体间的连结性,空有组织却没有实质联系。是以,目前台湾卫理公会正致力于寻回卫理的传统核心价值,然后,才能进一步地谈教会的发展。”台湾卫理公会会督庞君华牧师坚持先找回卫理传统,再谈教会发展。 港台卫理教会分家 台湾卫理公会的全称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总会”,庞君华牧师是该总会2019年新上任的会督。目前,全台共有40间堂会,总会友人数达3000余人。其中,50人左右的堂会占一半,最早的卫理公会的堂会则普遍由当初的宣教士建立在台北、台中、台南与高雄4个城市,然后像“母鸡生小鸡”一样向外扩散,发展至今。 以他所在的城中教会为例,当年的一群人受差遣离开台北卫理堂成立会所,先是借用一间学校的礼堂聚会。一年多之后,他们就买了一栋日本式的房子当聚会所,后来因为台风吹倒房子,于是教会为了未来的发展,顺势买下了相邻的一栋房舍,建成了现在的城中教会。 他透露,台湾卫理公会的设教历史并不久远,主要是因为过去在大陆时与长老教会有合作的协议,卫理公会在台湾是不设立教会的。但在1949年之后,一批来自中国大陆的卫理公会会友(前身为的美以美会及监理会)撤退到了台湾,另一批则到了香港。原本在台湾的会友也有了加入长老教会的打算,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还有语言不通的关系,便在1953年决定设立港台临时年议会。后来因为种种因素,台湾就自行成立了台湾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香港堂会则与循道公会合并,成了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 陷入传承的危机 1970年代是台湾卫理公会发展的转捩点,外国宣教士因为政治因素必须突然撤离,直至1972年,最后一位宣教士与差会也离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卫理公会的政治立场,支持美国政府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正常化,此举造成台政府采取了对应措施,导致宣教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撤离,台湾的教会领袖也被迫必须表态与母会划清界限。” 庞牧师说,原本其他地区教会的发展是由宣教士为主体,转型到本地教会的自立养,其过程中,宣教士的离开是循序渐进的,先是传递福音,建立教会,然后是栽培人才,待时机成熟才交由当地会友。但是,台湾卫理公会的宣教士是突然撤离的,另有一班不愿意与美国母会切割的教友或牧者也随之离开,让后来的卫理公会教会陷入传承上的危机。 “这些人离开之后,因为在神学教育、教制、礼仪上都没有足够的时间传承,当时的牧者为了能够继续牧养与发展,他们就从超宗派的机构或神学院找寻牧羊人。”因此,自立初期该会的牧者与神职人员都不能理解与欣赏自身的传统与神学的特色,久而久之,不但与美国卫理公会关系疏离,卫理宗传统的色彩也愈来愈淡。 一直到1985年“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的成立,1987年在台北举行第一届的宣教大会,才开始了与其他地区的华人年议会建立起联系网,也渐渐从其他年议会的实践中发现到卫理宗信仰与实践的特色。 于是,在1996年,台湾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的年议会就提出要成立神学院,为的是想要让牧者们多认识自己的传统,然而,这方面并没有很好的成效。当然,要找回传统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慢慢地进行,神学教育不但要注重卫理神学思想的培育,也要在教会的实践、组织教制、法规的介绍、崇拜礼仪的训练等多方面的着手。近年来这些成果已经引起牧者们注意,并也有心要找到卫理宗的传统。 在教会内推广门徒运动 庞牧师认为,传统身份的断裂是台湾卫理公会的危机,而失去传统就是失去价值的标准,也就衍生另一个问题。“如果衡量卫理宗在台湾的使命与角色?原本作为一个传统,也就是我们从过去循道运动发轫以来所形成看待信仰、看待救恩与看待世界的眼光若失去了,我们又如何进一步谈发展策略呢?” 因此,他和同工们计划就在台湾发起了找回循道卫理运动起初的精神,在教会内推广“门徒的运动”,也就是从上一届会督以来的“彻底门徒运动”,教区在连结各个有孕育门徒功能的堂会,让会友意识到要终生学习成为一个门徒(跟随者),因为成为门徒就会自然地积极与人分享信仰、传扬福音;就会渴慕参灵修亲近上帝,就会重视参与教会的礼拜。反之“如果你不是门徒,参加教会就会变成很形式化。” 庞牧师很感恩“世界循道卫理宗华人教会联会”的成立,让台湾卫理公会可以不再有语言的隔阂;毕竟,与美国卫理公会沟通必须使用英语,拥有相近的文化与语言,让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容易许多。 他也特别提到了新加坡卫理公会所翻译的《门徒》课程,虽然尚未普及,但这个课程真的是有它的益处,它有着全方位的信仰操练;还有“以马忤斯之旅”,这些都是富有卫理宗传统意义的课程。他还提到了华卫丛书,如:《卫斯理约翰现今日信息》、《负责的恩典——卫斯理约翰的实践神学》、《卫斯理教你怎样蒙恩》、《卫斯理教你怎样成圣》等等好书,都是可以增进会友对于卫理宗的认识。 然而,他认为阅读上述的书籍还是不够,要找回卫理宗的传统就必须要有教科书,于是台卫理神学研究院就有计划出版一套相关教科书或本宗的神学经典,目前已出了两本。 改造组织的呼声 近年来,有会友指出台湾卫理公会的组织过于庞杂,所以一直有组织改造的呼声。台湾卫理公会一样有法规,也一样有总会、年议会与教区议会,但总感觉这些组织都缺乏联系性,导致事工的效果不能累积与集中。总会就好像是各个教会的联合会一样,各教会代表往往不是一起集思广益,思考如何推动本地及世界的宣教,却不自觉地会着眼在自己堂会的利益。 “问题就出在我们缺乏了本宗重要的连结观念(connectionalism),总会与教区、教区与堂会、团契与小组间,我们应该在基本的信仰观念与实践方式上要彼此连结。不然我们既又不像独立教会般,可以自由做决策,因为我们有总会;但各教会却又没有联系。两种最坏的情况都发生在我们的年议会中,使得我们的信仰实践、宣教植堂的特色不彰,多年来也效益不显。” 所以,目前台湾卫理公会在陆续解决与政府之间的官司同时,也要积极建构内部牧者与教会领袖的信仰共识,在这探讨中重新建立核心价值,作为宣教的基础。此外,在总会、教区、堂会的架构内,建立积极有效的连结,让年议会成为真正循道卫理运动的信仰群体。

砂华人年议会会长 池金代牧师九月份会长事奉表

with No Comments

1日(日) 民恩堂崇拜证道 希望中心搬迁暨十周年感恩 2日(一) 复兴犀鸟之乡营会讲道 4日 (三) 卫神授课 英语事工委员会 7日(六) 毕理学院毕业礼 8日(日) 美安堂证道 9日(一) 主持婚礼 资讯传播部电影开镜礼 9-10日(一~二) 亚洲卫理会督会长会议 14日(六) 施恩堂30周年庆典证道 15日(日) 木恩堂主日崇拜证道 木恩堂20周年崇拜证道 16日(一) 第二届全砂卫理历史研讨会 17日(二) 教会学校理事会会议 晋光堂牧区议会 18日(三) 古晋东西教区牧职执行会会议 古晋三一堂牧区议会 20日(五) 卫神授课 21日(六) 卫神授课 泗里街教区牧职执行会 怀仁堂牧区议会 22日(日) 道源鸿安堂/ 新福堂证道 … Read More

抓鼠有感:因阅读“惊艳”的瞬间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记得出外旅游时,有几次“惊艳”的瞬间都是与阅读有关。 有一次是在韩国街头某角落,当人潮来去步伐匆匆时,赫然见到一个外国大男生捧着一本书,在秋风暖日下悠然阅读,四周的喧闹仿佛与他全然隔离,独留他一人在书香的世界。这美好的画面让我情不自禁地偷拍存影下来! 还有一次是在国外机场,恰巧遇上飞机延误,所以一堆乘客滞留,有些人玩手机,有些人闲聊,当然也有些人拿出书来读。其中有一名有点不修边幅像个流浪汉的背包客,从他包里挖出了一本小书;带着点好奇,我偷偷地瞄了一眼书名,“啊,竟然是《圣本笃会规》(Rule of St. Benedict)!”我想像着他会看各类的书,独独没有想到竟然是一本《圣本笃会规》(真是“真人不露相”,也提醒我不要以貌取人)。不过,就在他静心凝神地专注阅读时,突然觉得周身的气氛都产生了变化! 又有一次,是去婆罗的海旅游时,有天搭火车到另一小镇时,恰巧坐在我对面的是位金发碧眼年轻女性。我因惯性,一坐下来就会掏出手机“滑滑滑”,对面那位女士也同样拿出手机一起“滑滑滑”。可不同的是,她“滑”了几分钟后就收起手机,将一本书拿了出来气定神閒地阅读,而我还在继续“滑”。只是,我自己“滑”了几下后,有点意兴阑珊,也有些不好意思;再看看四周,要不是与家人朋友交谊闲谈联络感情,就是捧着书阅读,突然觉得这样不停滑手机的自己是个格格不入的异类! 被阅读“惊艳”到的瞬间,当然不止这些,还包括曾经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无意中邂逅的“二手小书阁”,不仅为这城市添了些书香气,更莫名地令人安心──我猜,爱阅读的城市,应该不会太坏! 其实,要提升阅读风气,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营造阅读氛围与建构阅读环境。我始终相信,好的“氛围与环境”其实是能影响人,也能改变人的习惯。假使在家里,父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随时能阅读,可以快乐享受阅读的环境,多少能帮助孩子喜欢阅读,进而让书籍成为他们一生的良伴!

基督女少年军中小学操步比赛

with No Comments

诗巫区基督女少年军于2019年7月22日下午两点于诗巫卫理中学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小学校基督女少年军校际操步比赛”。中兴中学A队及拉让花园小学A队分别夺得中、小学组冠军宝座。 今年共有210名来自诗巫不同学校及不同分团的团员组织成8支小学组队伍及7支中学组队伍参赛。小学队有市政第四小(2队)、拉让花园小学(2队)、光安小学、卫理小学、敦化小学及东山小学。中学队则有中兴中学(2队)、敦化中学、德圣中学、卫理中学、南兰中学与诗巫市政中学。 基督女少年军训练课程的核心是根据路加福音二章52节: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祂的心,都一齐增长。操步是其中一个培育团员“体”的重要管道;因为操步不但能够操练身体,也能够激发团员有更良好的纪律和团队精神。 拉让花园小学今年是第三年连续夺得冠军,成功获得小学组挑战杯。诗巫区操步军官黄翠玲中尉鼓励中兴中学继续努力,若再两年夺冠,即可赢得中学组挑战杯。小学组最佳指挥由谢佳娜(拉让花园小学)获得,中学组的最佳指挥则是张秀芳(中兴中学)。 (世彬)

开元堂新圣堂动土兴建 耗资350万 望会友协助完成

with No Comments

民丹莪卫理开元堂新圣堂兴建工程7月11日进行动土礼,筹建计划预算耗资350万令吉,楼高两层,建成后可容纳700人。 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受邀为当天筹建工程主持动土礼,民丹教区长詹泰珉牧师、各堂会牧者与教友,基督徒社区领袖均出席观礼。 该堂是因教友日渐增多,旧圣堂空间不敷使用,而提出筹建新圣堂的计划。 民丹教区长兼开元堂主理詹泰珉牧师希望,弟兄姐妹可以多多支持该堂的新圣堂工程,齐心协力完成主工。(韵琴)

怀仁堂新圣堂安置十字架 成交通要道标志性建筑物

with No Comments

“……十字架,是我的荣耀,我向黑暗世界来宣告。十字架,是我的荣耀,我蒙救赎恩典的记号。”(摘自诗歌《十字架是我的荣耀》) 2019年7月27日,泗里街卫理公会怀仁堂在上帝的恩典、祝福与引领下,举行了新圣堂十字架安置礼拜,既迈入了全新的里程碑,也为建堂 99 年的历史书写下新的篇章。 怀仁堂新圣堂的筹建异象产生于2001年,并于2017年11月4日举行动土礼,正式如火如荼地展开建堂工程。 靠着天父的眷顾、建堂委员会在工程上的群策群力、主内弟兄姐妹在祷告中纪念并积极奉献建堂基金下,历时两年(怀仁堂将在2019年11月25日举行新圣堂落成奉献礼暨百周年庆典),耗资马币五百七十万的新圣堂终于屹立在市中心,成为泗里街三大交通要道的标志性建筑物。从此,往来泗里街、民丹莪、诗巫与古晋等地的人们都将看见这象征主耶稣伟大救恩的记号——十字架! 带给世人永生盼望的记号 基于新圣堂工程与十字架的安置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泗里街教区长,同时也是怀仁堂主理江锦顺牧师在主持十字架安置礼拜的训勉环节上,特给主内弟兄姐妹以下这番话作为共勉: “十字架是主耶稣得胜的象征。其实质意义并不在圣堂上是否有这记号,或这记号能不能被高高掛在圣堂的顶端,而乃在主耶穌本身与神所为我们准备的救恩上。” 江牧师表示,十字架是一個标志,它肯定有实质意义,因为它是教会的印记,是主耶稣降生为人、受苦受难受死,最终胜过死亡,复活升天,带给世人永生盼望的记号。然而,倘若我们对主耶稣沒有认识,生命活不出主所喜悦的样式,再华丽壮观、安置得再高再显眼的十字架无疑都是虚空与无意义的。回顾历史与放眼世界,不少地方诸如欧美国家,往昔便都在圣堂上安置着华美壮观的十字架;遗憾的是,现今好些都沦为了摆设,圣堂与十字架不仅成了旅游景点供人买票参观,有者更沦为快餐店。有鉴于此,当今天我们有幸见证怀家新圣堂安置十字架之时,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我们是否都了解十字架的意义?我们是否都愿意效法主耶穌,勇敢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緊緊跟隨主耶穌? 江牧师说,世上有很多教會被逼迫,以致十字架被拆除。他邀请会众反思:今天我们有高举十字架嗎?我们在生活各领域有为主耶稣基督高举十字架吗?十字架是古代残酷的刑具,主耶穌因为我们的罪而承受此酷刑。我们这些信靠祂,由祂花重价从罪中赎回的人,是否有天天高举主的十字架呢?我们是否有让人们觉得我们与众不同?愿意在人群中学像主耶稣,愿意牺牲自己、吃苦與付出爱呢? 他盼望弟兄姐妹除了见证怀仁堂新圣堂安置十字架,也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与经历灵命更新,在生活中让自己分別为圣,使周遭的人都能看見我们在生命中时刻高举着主的十字架。 怀仁堂新圣堂的建立与十字架的安置,无论对教会、泗里街,甚至马来西亚,无疑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感恩,生活在砂拉越,我们仍能在这片土地上自由敬拜上帝与高举主耶稣基督的救恩记号。愿上帝继续大大祝福教会,让更多人因着新圣堂的建立而得见主荣光,从而更新转换生命回归向上帝。(王理顺)

1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