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会消息

with No Comments

整理/韵琴 全球教会消息,让我们更多关注社会公义议题,祈求正义与和平彰显;“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 美非裔更生人遭警察强压致死 遭警察用膝盖强压颈部8分46秒窒息而死的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是一名虔诚服事神的更生人。 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明尼亚波利斯(Minneapolis)一名白人警察执法过当,导致佛洛伊德窒息而死。佛洛伊德之死,引发全美民众暴动,各地皆传出抗议行动,此事也造成英国和加拿大发生数千人示威活动,连希腊都声援美国非裔人民,反对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 然而,在6月2日晚上,白人民众主动与和非裔聚集在第三区佛洛德打过篮球的球场一起祈祷,寻求“宽恕年复一年的系统性种族歧视”。白人先是向与会的非裔单膝跪下,为过去的种族歧视与不公正致歉,非裔群众随之亦单膝跪地,一起祷告。这是个极难得的“复合”时刻。 虽然佛洛伊德曾误入歧途,但上帝挽回了他,并改变了他的生命。在搬到明尼亚波利斯之前,46岁的乔治·佛洛伊德一直在历史悠久的休斯顿黑人第三区服事。他是年轻人的导师、“和平的使者”,将各福音事工带入当地社区。据了解,弗洛伊德在2018年左右搬到明尼苏达州。 美卫理牧师创作圣诗控诉种族主义 控诉美国种族主义迫害,美联合卫理公会牧师创作“抗议诗歌”——《够了!》(It Is Enough!),至少有8间教会在5月31日的主日崇拜中,以不同方式献唱了该首诗歌。这8间教会,除了有美联合卫理公会属下教会,也有长老教会。 创作《够了!》这首诗歌的约翰逊牧师(R. DeAndre Johnson),是因2016年7月连续发生两起黑人被白人警察击毙的事件,进而写下这首诗歌的歌词,并将之张贴在其面子书上。 时至2020年5月初,美国再有一名黑人因被两名白人怀疑为小偷并遭到枪杀后,约翰逊牧师再次张贴这首诗歌,并在妻子及他人的鼓励下,在几分钟内为诗歌谱上曲子。5月27日,乔治·弗洛依德事件发生后,他首次将歌谱张贴上网,并被转载至“门徒事工”(Discipleship Ministries)的网站上。 截至6月4日为止,约翰逊牧师在其服事的Sugar Land基督教会(Christ Church Sugar Land)面子书上张贴(6月1日张贴)的演唱视频,已经有超过26000个浏览,以及逾4百次的转发分享。 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网上联署 近日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港版国安法),为此,一群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的教牧及信徒在5月30日傍晚发起网上联署声明(http//shorturl.at/inwxV),并呼吁执政者听取各界意见和尊重《国际人权公约》及《基本法》承诺,重新审议有关法律草拟工作。 声明中有三点,包括:一、港版国安法的出现回避了自2019年以来香港政府无视民意和严重警民冲突及滥权问题的事实;二、港版国安法令港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的信心跌至低谷,更令港人担忧动辄得咎;三、呼吁执政者面对市民忧虑,尊重《国际人权公约》及《基本法》的承诺,听取各界意见,并重新审议有关工作。 声明最后以阿摩司书五章24节作结:“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截至6月5日上午,声明已累积超过7百个联署,并且现仍接受联署。

毕理线上教学持续实施至8月

with No Comments

供稿/毕理学院 毕理学院院长许钧凯指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保障讲师、学生和教职员的健康与安全,学院的线上教学将实施至8月。他称,在新型冠病毒疫苗未面世前,风险依然存在,他也认为即使解禁后,仍暂时不适合回到课室进行面对面的教学。学院将持续线上教学,尽量减少学生的流动和面对面的接触。“现在出现很多无症状的病例,万一学生们不幸把病毒带回家,家人(特别是长者和孩童)就会被传染;所以我们必许多加防范,小心谨慎。”许院长如是说。 行管期不对外开放 许钧凯说,行动管制令期间,毕理学院的办公室部分工作仍须照常进行,尤其施行网络学习和线上教学,极需相关部门人员的支援和监督。此外,基本的行政和文件工作也必须处理,但每天只安排3至5人负责这些工作,且不对外开放。目前,学院还在等待高等教育部和政府的指示,学生们现阶段将仍继续透过线上教学的平台在家上课,各项课程的教学也不受影响。“行管期间逢学期教学的结束,4月中旬开始至5月6日是考试,且以线上考试的模式来进行。过去,电脑科学系讲师都使用线上教学和考试的模式,但这是首次用线上模式来进行期末考。” 学生踊跃发问分享 许钧凯称,学院幼教系于去年杪开始采用混合式教学,即线上和面对面的教学法。因此,部分学生也已掌握和熟悉线上学习,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是一项新尝试。政府宣布在3月18日落实行管令,对线上教学较为不熟悉的学生,仍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他们的线上考试。他说,就观察,时下的年轻人习惯线上教学的学习模式;从中也发现,与课堂上的教学相较,躲在荧幕后的学生提问和发问反都非常踊跃,亦比较乐于分享,在触及自我反省的内容时,也会敞开心扉。“实行线上教学后,讲师们的工作量增加,由于一些学生对电脑的操作一知半解,讲师必须依照步骤教他们如何上载完成的报告和文章,必须用创意的教学法来授课,所以讲师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备课。”他称,在课堂上教学,讲师和学生能现场进行交流与互动,听得见彼此的声音和表情;然而为了让线上教学更流畅,有时候会有要求他们关闭视频功能,这样就无法看到他们的表情,只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小班制就不会有上述的问题)。如今,讲师和学生已有两三个月的时间磨合。 文凭专业课程6月开课 许钧凯透露,学院所提供的文凭及专业课程将在6月9日开课,新学期学生在彼此不认识、不熟悉的情况下参与线上教学,或将出现和面对不同的问题。他指出,学院与其他大学夥伴合作的学士学位课程已在5月5日开课,而5月是新生人数最多的学期。这一批新生完全没有线上学习的经验,反而在籍学生,在行管期间或多或少都有线上学习的经验。 许钧凯表示:“毕理学院也有通过举办‘掌握线上学习’的基础课程,让学院讲师们向中学毕业生分享如何应用Moodle、Google Classroom、ZOOM等线上学习平台。目前,许多中学毕业生因不熟悉各种线上学习平台的应用,而产生对线上学习的困扰和进修大专课程的焦虑。卫理毕理学院通过这项活动让他们做好升学的心理准备。” 提供分期缴付学费 许钧凯称,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远远超乎预料,甚至带来深远的练锁效应。以教育领域为例,家长们在收入受波及的情况下,孩子的升学计划也势必受到影响。“新学期即将开始,但在家庭收入不稳定之时,他们对孩子的升学也多番三思。这也对大部分学院和大学的招生造成影响。” 许钧凯受询时指出,过去,在大多数人抱着“往外发展”的想法下,“处在诗巫”是毕理学院的“劣势”。然而,在疫情的冲击下,如今矗立诗巫(靠近家),反而成了毕理学院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学费不昂贵,家长亦不需要担心孩子在外的生活费。 “为了让更多孩子完成大学梦,毕理学院的董事部提供分期缴付学费的福利。在抗疫之时,体恤家长和学生的经济压力,学院也将依据每个学生的经济能力增加分期付款的次数,希望能帮助减轻家庭的负担。”他说,除了申请政府的贷学金,也可申请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的教育贷学金,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能享有特别优惠。 新校舍工程延缓 另一方面,许钧凯透露,学院的新校舍原本预计在5月中旬启用,但因冠病疫情,建设工程的进度受到影响,工程延缓一个月半。“我们也已经订购新校舍的家具,可遇上行动管制令,无法按时运抵。目前,我们估计新校舍有望在7月份正式启用。” 为了给中学毕业生及家长提供升学咨询和辅导,卫理毕理学院在官网https//www.pilley.edu.my发布各项有关学院的资讯。打算报读毕理学院的学生受促浏览以上官网以进行报名程序,或请直接联络课程辅导黄中吉先生(013-8110323)。

中国第一款口罩发明人――伍连德

with No Comments

疫介书声 文:孟礼(本报总编辑) 《伍连德在哈尔滨》 作者:孟久成 出版:[中]哈尔滨出版社 日期:2018年10月 页数:346 价格:人民币58元   今天,由于全球瘟疫――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的爆发,新闻媒体把百年前在中国哈尔滨抗疫英雄伍连德的事迹重新搬出来。伍氏是马来半岛槟城人,他带着“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位中国医学博士”的身份荣誉归国。 1905年,伍连德经过新加坡时,在林文庆(第一位获得英女皇奖学金的华人,后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攻读医生,是黄乃裳女婿)的介绍下,与林氏妻姨黄淑琼(即黄乃裳第二女儿)结婚。 1907年,受时任中国清末的军机大臣袁世凯礼聘,他前往中国出任设在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开始了在中国医学界前后约30年的服务时光。3年后(即1911年)被任命为哈尔滨的东北防疫总医。 发明中国第一款口罩 伍氏贡献极大,不仅开创中国第一宗人体解剖,更确认了肺鼠疫、发明中国第一款口罩——“伍氏口罩”。所谓“伍氏口罩”,是伍连德为防止疫情的扩散而要求医护人员和民众务必戴口罩。“伍氏口罩”制作方法很简单,用成卷的90厘米外科手术用的洁白纱布制作。两边各剪两刀,分成各长30厘米的3条缚带,保留中间部分不再剪切,折迭面积为150平方厘米大小,裏住消毒药棉。戴用时,上边的两条分别绕过耳朵上面,系于脑后;中间的两条分别绕过耳朵下面,系于颈后;最下面的两条向上绕,系于头顶。后来口罩的样式只有两对缚带,都是系于脑后,这种简易口罩是软的,可以调整,戴在脸上,与面部和脖子紧贴。(页68-69)。   除了口罩,他也要求施行灭鼠及隔离方法。对于死人,他果敢采取焚烧尸体的作法,烧了堆集的三、四千具尸首。时值中国农历新年之初,在伍氏的号召下,在室内(非室外)燃放鞭炮,一是中国习俗炮声带来好运,二是驱除暗藏于阴暗角落的鬼魅;但更重要的是燃放鞭炮相当于燃烧硫黄消毒,既消灭了隐藏在角落的病菌的瘴气。当然,炮声又可以鼓励民心士气,因此政府拨款,向百姓免费提供鞭炮。(页99) 伍氏还提出旋转餐盘以倡导分餐制,并推动中国现代医学体系的建立。他也采取“封关封交通”的策施,在非常时期,只能行非常之事。 最早推广隔离创举   在防疫病源时,伍氏发现城里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没有配合防疫措施,晚上偷偷掩埋尸体。在检查时,神父说主会拯救,并表示只听从教廷的指挥,别人无权发号施令。最终伍氏决定为了人民的安全,不顾反对,接管教堂,否则后果难测。当时,300人中,已有243人死于鼠疫,包括两位神父。(页110)   伍氏曾主持第一次的国际医学会议,创办 “中华医学会”,还写出第一部英文的中国医学史,并亲手创办一家医院。除了1911年,后来处理霍乱及其他瘟疫时,他强调开诚布公,最早推广隔离及把尸体焚化的创举。这种作法一直至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都仍然在沿用。 这位当年年仅31岁的年轻医生,因为信任而被委以重任,挽救许多人的生命。伍连德在医学上的成就极大。 1937年,因为日本入侵中国发生战争,他萌起回老家——槟城的念头。后来文化大革命时,他的书曾被要求翻译中文,并加以清算,所幸后来不了了之。伍氏于1960年病逝,享年81岁。他也是中国最早被提名诺贝尔医学奖的人选。

预备未来优质教会领袖 年会筹建卫理私立学校

with No Comments

消息 整理/韵琴 藉教育扩张上帝国度,为年青后代提供优质学校,也为教会预备将来的领袖,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决定在古晋、诗巫、美里及民都鲁设立卫理私立学校。 为此,年会已经在2020年2月向全砂会友发出征求土地的呼吁,并获得良好的反应。目前,筹委会与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探讨有关土地的适用性。 纵然如此,建立卫理私立学校乃耗时且耗资的事工,是以,年会再次呼吁热心会友慷慨捐献,不吝感激。 任何有意捐献者,可将款项汇入大众银行Public Bank户口(户名:Sarawak Chinese Annual Conference,Swift Code: PBBEMYKL,户口号码:3113105721)。 所有汇款单据请寄给AEC联合财政处Audrey Chiew周姐妹(电话/WhatsApp: +6019-4530608,电邮/Email:aecswak@yahoo.com),并注明供卫理私立学校即可。 若有任何询问,亦可联系Sandra姐妹(+6013-8045750)查询。

我算是有点明白了

with No Comments

家庭月特辑:爱我们的家 文:张鸿恩(年会幸福家庭与辅导部副主席、卫斯理堂华语堂主理牧师) 我万万没想过,一场瘟疫所带来的行动管制令(MCO),会给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 由于太太的职业是属于“必要服务”(essential Service),所以她必须回到工作岗位服务社会大众;而牧者则被政府归类为“非必要服务”(non-essential service),所以一夜之间我从“一家之主”成了“一家之煮”。除了准备三餐之外,白天我需要督促大儿子参与学校的线上教学、小儿子的吃喝拉撒玩睡,再忙里偷闲处理教会的事物。晚上时,我需要带线上门徒班、线上祷告会、线上团契、线上会议等等;更别提周末的采购和其他线上服事了。 不一样的“经历” 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我似乎明白了一些过去从未想过的事: 我有点明白,所谓的“黄脸公”是什么意思。在担任家庭主“夫”的这段期间,我已忘了多久没使用刮胡刀、发蜡、长裤、衬衫、袜子、皮鞋等物品;不是不想用,而是根本不需要用。 我有点明白,为何准备符合孩子胃口的三餐是多么头疼的事。 我有点明白,为何丈夫放工后就躺在沙发上翘脚,看电视,滑手机是一种罪。 我有点明白,为何有些太太听到丈夫晚上要出去跟朋友喝茶聊天会大发脾气。 我有点明白,为何小孩明明这么天真可爱,却还是会被激得破口大骂。 我有点明白,为何有些太太说他们顾小孩顾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我有点明白,为何厨房是太太的世界,为何丈夫对饭菜的抱怨会引来侧目。 我有点明白,为何太太需要丈夫的鼓励和肯定。 其实, 这何尝不是每个双薪家庭中的太太或家庭主妇每天的经历呢? 过去的我不是不知道太太的辛苦,而是不完全明白个中滋味;毕竟“知道”和“经历”完全是两码子事。 当然!我不是否认丈夫在外为家庭辛苦的劳碌奔波,更不是在贬低丈夫在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我是为着许多夫妻在忙碌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上帝对夫妻二人的教导和旨意而惋惜。 二人成为一体 对于夫妻二人, 圣经中提到最多的不外乎是“二人成为一体”(创二24;太十九5;可十7;林前六16;弗五31),这表明了身心灵美好的结合、夫妻的相处之道,以及婚姻的神圣性。 既是一体,就当明白女人是男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创二23) 既是一体,就当明白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十九6;可十9) 既是一体,就当明白婚姻家庭的根基是基督,故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弗五21) 既是一体,就当明白妻子顺服丈夫就是顺服自己的头。(弗五22-23) 既是一体,就当明白丈夫爱妻子就是爱自己的身子。(弗五28) 夫妻二人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是相对的,但圣经对婚姻家庭的教导是绝对的。因此,夫妻二人想要共同建立合神心意的婚姻家庭,其关键在于上帝的道是否实践在婚姻生活中。夫妻二人虽然有角色上的区别,但仍需彼此相助,彼此饶恕,彼此顺服。毕竟夫妻二人是一体的! 一场瘟疫不仅让我从相对的角度去知道和经历夫妻二人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更让我明白和珍惜太太在婚姻家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若有作丈夫的还不能体谅太太的辛苦,若有作丈夫的还把太太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若有作丈夫的还认为家庭主妇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不妨和太太互换角色一个月试试。你一定大有收获的!

MCRD筹得逾150万赈灾款 64%购赠防护衣予全马26间医院

with No Comments

报道 整理/韵琴   截至5月23日,大马卫理公会救援赈灾事工(Methodist Crisis Relief and Development)的新冠肺炎赈灾行动的赈灾金额已达RM 1,546,246.89,其中约64%都用于购买医疗防护衣捐赠予全马26间医院。 这批医疗防护衣总共为20,900套,包括:防护服、口罩、护目罩、头罩等用品,相等于金额RM 989,301.05。 受惠的全马26间医院中,15间是位于西马槟城、怡保、麻坡、居銮等地的医院,另外11间则是东马沙巴与砂拉越的医院。 其余的赈灾款则用于购买非医疗物品约RM 135,900,还有总价值RM 371,045.84的5520份食物包,以及总价值为RM 50,000的5375份抗疫包。 不畏疫情一呼百应 大马卫理公会救援赈灾事工主席李祖国弟兄感谢所有慷慨解囊的弟兄姐妹。在筹款当中,最令他感动的是,小教会的奉献并不比大教会少。而这次赈灾工作,也引起各方的共鸣,各宗派的信徒都响应,社会人士也参与其中。 他透露,每个款项都是透明化,每个捐赠行动中都会拍照作证。而在行动管制令期间,约有六百多名志愿者参与,使得赈灾事工顺利进行。“因卫理公会属中央体制,一呼百应,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大家不畏疫情,毅然站在前线,互相交替,做到最好。” 他也坦承,当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大家仍觉得马来西亚很安全。直到3月初开始意识到事态严重。当时,一位怀有7个月身孕的年轻孕妇向他求助,因担心受到感染而需要防护衣(PPE)。他便开始部署,为前线的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医疗配备。 一场及时雨 于是,MCRD便开始发动一人60令吉买防护衣(PPE)和健康包,筹获的款项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也是最艰难的一次。 整个过程中,李祖国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购买防护衣(PPE),从一开始找供应商,上帝就差派一位弟兄给予专业资讯,安心找到一个可靠的供应商,缴付了现款等待发货。他既担心受骗,又担心货不对版,让他焦虑不安,一时间各种负面情绪涌现,唯依靠祷告托住。 “这笔钱都是大家的血汗钱,我只能小心谨慎。当交易成功后,又面对飞机停航,左盼右盼终于安排妥当,却又遇到延误问题,心情七上八下真的很不安。当时真正感受到等待的煎熬是那么地难耐。” 直到确定货物抵达马来西亚后,他才放下心头大石,并把物资第一时间送到有需要的医院。“其中一间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接获防护衣时,显得非常激动,因为刚好碰到防护衣用完,我们的捐赠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李祖国亦感谢上帝在整个过程中都派天使协助,有弟兄的专业知识找到供应商,有廖春煌医生从旁给予医疗资讯,并有资深警官协助,解决行动管制等问题。

信靠天父大有盼望 刘世尧:圣灵以叹息替我们祷告

with No Comments

信靠天父的孩子,是大有盼望的,因为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和代祷,而我们的万事都有圣父掌管和看顾,我们的救恩有圣子成全和保守。 刘世尧牧师是5月31日“圣灵降临主日”线上主日崇拜的讲员,他以“大有盼望”为题,提醒弟兄姐妹们纵然面对生活困难与挑战,都要记得身为上帝的儿女是大有盼望的。 圣灵按神旨意祈求 刘牧师引用了罗马书八章26节至39节为今天的证道经文,并以解经方式带领会众理解经文。 他说,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免不了有软弱的时候,但请不要忘记圣灵帮助和代祷。“在26节至27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保罗说我们本不晓得如何祷告,但圣灵会用叹息来替我们祷告。” 因此,我们不用担心自己的所求是否合神心意,只要可以把心里所想要的,无论合时宜还是不合时宜的,统统在祷告中告诉上帝;圣灵当会按照神的旨意,替我们祈求。 “当然,在我们面对选择与焦虑时,难免有各种负面情绪产生,所以我们要交托圣灵作主。”他也透露自己在撰写论文时同样面对焦虑的心情,但每当有类似情绪浮现时,他便背诵“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诗篇十六16章9节)与“求你用你的话使我脚步稳当,不许什么罪孽辖制我。”(诗篇一百一十九章133节)。以上两句经文使他的身心灵都安然,更缓解了他焦虑的心情。 分享一个经历与行动 同时,刘牧师亦提醒会众,我们大有盼望因为万事都有圣父掌管和看顾,这可从28节至33节中得出。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但何谓爱上帝的人?刘牧师说,那些晓得在万事中看见、反思、经历益处的人,就是爱上帝的人。还有天父预定了耶稣做为大家庭的长子,所有信祂都要联于祂。于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即是信徒的预定,是全备丰盛的救恩。 此外,我们大有盼望,因着我们的救恩有圣子成全和保守。这一点可以从34节至39节中得出,即耶稣基督的福音,受难复活,升天代祷;永恒的爱,不离不弃;靠主大爱,得胜有余。 为此,刘世尧牧师建议会众可以在晨更中做这样的宣告: 我的软弱有圣灵帮助和代祷(唱《灵气歌》、《赐我自由》);我的万事有圣父掌管和看顾(唱《天父看顾歌》、《神的道路》);我的救恩有圣子成全和保守(唱《耶稣爱我歌》、《爱喜乐生命》)。 在社会行动方面,也可以播下盼望。作圣灵的器皿去帮助软弱者;作天父好孩子扩张公义和平;作主使者成福音与文化使命。 刘世尧牧师也一样给会众布置的功课,鼓励会众与家人分享一个经历,一个行动,从中见证上帝的大能。

疫情中的牧养 邱和平:以“福音疫苗”医治“罪的病毒”

with No Comments

特别报导:教牧研讨 整理:黄家源牧师   冠状病毒疫情翻转了现代的生活方式,教会生活也因而进入新常态。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牧职部于5月17日下午举行了一场“疫情下的牧养”线上研讨,约180位牧者出席。研讨目的是藉着了解在不同情境中的教牧同工的牧养,彼此学习,共同探讨可能的未来牧养策略。 邱智祥牧师带领集体祷告时刻,全体一起感谢上帝藉着疫情带给教会的祝福,记念疫情下状况、需要,以及牧养的挑战。 池金代会长以“疫情中学习三转”勉励同工学习:转发(Transferring)——收到了比以前多好几倍的讯息,如:主日崇拜线上直播资讯、富有属灵营养的灵修文字、视频等;转译(Translating)——在直播前后或中给予会众交流、彼此代祷、问题解答等机会,不让他们总是在“上电视”,提升他们的敬拜心,让信息有加清楚的被传达;转化(Transformation)——转发与转译希望带来的效果,也是要会众学习负起“转化”生命的侍奉如带领家庭祭坛,就如耶稣带着几个门徒走遍各城各乡,藉着门徒训练,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按着砂华年议会的牧区背景,132家堂会被划分为乡区/镇、市区、国语与英语四个群组来讨论,由各群组中的部分教牧分享后,公开给所有同工发表意见。 泗理街教区教区长江锦顺牧师、诗巫西教区教区长陈晶晶牧师和古晋马当堂主理刘恩宏牧师代表乡镇堂会分享牧养经验。在乡镇地域牧养,策略包括: 1.网络直播(包括主日崇拜、祷告会【人数增加许多】与主日学):预录视频给不方便上网的会友;听道后有些堂会会在群组中讨论,回应信息;为使崇拜增加实体感,于复活节时鼓励会友煮红蛋派送给家人;鼓励做笔记,颁发奖励给主日学学生。当然,其中遇到的困难包括难专心与缺乏交流。 2.社交与媒体:跟进文字事工,提供每天一份家庭祭坛与门训材料、教牧书信,圣经阅读小测,开始“线上聊天”(团契);青少年居家时间上网机会多,试探就大,所以会加紧关怀,恐怕随波逐流而迷失。 3.电话探访:关怀、代祷,尤其是长辈。 4.社关行动:提供救援物资、医疗用品。 怀念教会服事生活 市区牧养的分享者,包括诗巫北教区教区长余家振牧师、古晋西教区教区长林圣贵牧师及美里教区教区长陈祖义牧师。他们表示,作为牧者还是要以祈祷与传道为事;教会功能所包含崇拜聚会、团契相交、教导装备、关怀服侍、布道宣教即使在疫情期间仍然存在,只是从实体转移到线上进行。由于市区会友对线上设施掌握得不错,因此感受到“线上”的广大能力,在祷告会格外明显(从人数来看,增加一倍以上)。 另外,牧者每日也会预备切合会众处境的祷文寄发给他们,这起着很大的牧养作用;祷文内容包含:家庭关系、情感挣扎、经济挣扎、自由、为孩子与父母相处等。如今,主日崇拜“中央化”,祷告会则可部分弥补牧区牧养的不足。还有电话探访关怀非常重要且有效。顾及到祷告会持续长久牧养之有效,祷告会准时开始与结束是很重要的(让会友每次总有种怎么那么快结束的感觉)。 国语牧养部分的分享教牧同工有美里杜当堂主理陈俊杰牧师、诗巫新福源堂助理林晶萍牧师与古晋圣淘沙堂助理Patrick Taie牧师。他们发现国语牧养有五大契机:1.全家敬拜,过去参与礼拜的主要是姐妹,现在在家里,先生也来参加了;2.天天灵修:使用Zoom晨更十五分钟,发送灵修材料;3.“久别胜新婚”:因为会友见面少,关系倒比以前好了;4.家庭门训:教会活动多了,如今有更多时间与机会在家里谈信仰与生活;5.珍惜事奉:会友开始怀念以前在教会服事的生活。 在疫情中,国语牧养面对的困难有:1.网络不稳定,约60%会友没法参与线上崇拜,因为没有智能手机;2. 进行主日学与开会极其困难;3.社关派发救济:给或不给都可能带来伤害,因为教会认为某些不需要救济品的会友,他们会因为没份而不高兴。 目前,许多会友希望、等待着群聚。有长屋青少年则在疫情无牧者的情况下,学习成立独立小组学习、聚会,负责起儿童主日学的教导工作。 英语牧养则由英语教区教区长张小娟牧师、诗巫卫斯理堂吴乐智牧师、美里Grace Methodist Church赵久荣传道和泗里街新怀仁堂林义道传道分享。他们多以Zoom举行祷告会、小组聚会、上门徒班、开会;并且鼓励会友使用《每日活水》灵修。此外,每日发祷告事项、每周发教牧书信、视频;使用《总议会会友手册》培训信徒。电话探访亦扮演重要牧养角色。有些堂会则派发物资给穷困的原住民,也发送信息鼓励支持医护人员。 面向未来疫情中的牧养,相信需要积极预备进入新常态的牧养,今普遍上被看为可行与需要的是:线上与实体齐下,Hybrid牧养模式。有者建议年会资讯传播部更多善用电台配合牧养工作。至于牧养转型,有待进一步探讨,以期在新常态中我们能够有果效地牧养新世代。 生命的内省和自牧 研讨会的结束,卫理神学院院长邱和平牧师主持“牧者自牧”分享。邱牧师提交自己在学习中的三方面功课: 1.在疫情中求主扩张我的生命境界——心的整置: 从福音开始,以基督新创造的生命去面对新的牧养(以弗所二10)。要面对疫情后的教会,需要先向内看而后向外观。向内看的生命是我们在内观悔改中与上帝与人修复,而后得外观。在疫情危机的时刻,我们也应当顾及自己的情绪容易沸腾不安。但仍要殷勤不可懒惰,心里火热服侍主。我们要善用机会,带领人归向主耶稣。我们要问自己:我的祷告生活对家庭、社区和国家是否更为积极、热忱迫切?在疫情施虐之时,要抓住机会作光作盐。我们的使命依旧是要藉着耶稣基督“福音的疫苗”医治“罪的病毒”。 2.生命的内省和自牧——达致心的整置: a.从标签避违到参与:学效会祖卫斯理约翰,思想如何使自己成为“恩典的管道”(太廿五36)。问问自己:对周遭发生的事,我们觉得事不关己吗?看清楚自己是否对现况有了解与关怀,我们才能怜悯与牧养患者和健康者,祷望他们能连接永恒。 b.从短视看见新创造:最肆虐的病毒——罪——还没有除去,要让世人得到“疫苗”,带来新的属灵DNA。 c.从生命被动到主动:会祖卫斯理约翰不是在等待当时的英国国会废除蓄奴制度,而是在他能力范围内,为上帝和对人作出公义慈爱的回应。 d.从忙乱归到安息:不是等到疫情过去了,而是在安息中“看见”、“听见”而顺服去行或是不行。 e.从“偶像化”到注目上主:实体的教会与科技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偶像”,要认定:只有顺服聆听上帝的指引,才能看见上帝的远象。 3.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牧养? 政府将信仰群体的服事看为是“non-essential”(非必要的),我们呢? a.让自己的牧养成为必要的:我们要看重自己的身份、呼召和使命。我们需要分清楚,在上帝的眼中,什么是无可谈判的。我们要如何在疫情中仍旧作主忠心仆人? b.在疫情中学习作领袖:什么是理智合上帝的决策?成熟稳重的领袖,把目光转向上帝。如果会友都在看我们牧者是否忠心,疫情后对他们的意义是长远的。我(们)的行动表明我(们)的神学、祷告和信心。 c.我把行动管制与延期的行动管制看为是“颓废”的日子吗?我看到的是局限还是良机?让我们鞭策自己成为“电话-电子牧师”,破除固有的一些思想:我不会、我不能、怕麻烦、等别人、看别人…… d.祷告求主给予智慧创意牧养,如:线上小组查经、进行专题,虚心学习(尤其是科技),在尝试、不完美、跌撞付出中得着并牧养。

新常态与民主危机

with No Comments

时事回应 文:陈祖恩(诗巫锡安堂) 香港的“国安法”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此新法令可起到惩戒“叛国、倾覆国家政权、外部权力干预等行为”的作用;更令人哗然的是:这条法令由中国人大为香港订造法律——而香港与中国的司法系统实质上是不同的。如:《国际人权公约》在香港有效;在中国却是无效的。香港大学法律学者张达明如是说:“中央今次选择由人大帮香港度身订造法律,就无需符合人权的规模,即把国内的那一套搬到香港去。” 香港会有今日的光景,我其实不感到意外。毕竟中国作为中央集权的国家,集中权力的举动迟早会发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我不得不承认,新型冠状病毒对世界影响深远。当它出场之时,无人发现其威力所在——然后它就发威了:它夺去了无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就算它迟早会成为历史,也将注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宣告“旧生活已死”,“新常态”来到。 国家正发生骤变 但很多人都没发现,“新常态”的背后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一直以来作为“主流”的民主正面临着被挑战、被质疑的危机,民主不再是完美的治国方案,它的缺点正一一披露于世人的面前。 如何佐证?许多原来以民主为主要政治体制的国家,实际上正在发生骤变。疫情期间,国家的领导人皆动用行政权,在这非常时期动用非常手段封锁边境;强制隔离并追踪受感染者,因为这可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大事。令人担忧的是,有人批评,实际上有一些政府正以此为藉口来夺取与疫情完全无关之权力——实质上完全不怀好意,为的是要“权”。 此外,这些政府并没有颁布额外的法令来说明目前所获得的权力是否有期限:很明显,政府无意放走他们手上所夺来的权力。这场疫情已经重新定义了社会的规范。匈牙利议会通过授权法案,使总理可进行无限期统治,对疫情管控消息採取极端的集中控制;以色列总理关闭法院,对公民开展侵入性监视;约旦、也门等国家开始禁止报纸的流通,只因他们认为“纸张可传播病毒”,但有人怀疑这是对于消息流通之控制……种种对于自由和民主的限制,“国安法事件”只是其中一例。 民主的疲弱无力 反观民主,在疫情期间,奉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所交出的成绩单又如何呢?首当其冲的是美国,本为世界强国的它,反疫成绩单却是满江红。居家隔离命令一出,无数民众即上街抗议,只因为“人人生而平等”,而拥有上街的权益;带来的结果是确诊者数量直线上涨,情况日渐恶化。不仅仅是美国,英国、意大利等民主国家在抗疫过程中的不足,都一一展现“民主”被滥用的情形有多么可怕:民主“以民为主”,但若果这“民”不明智,就会将国家带往危险的境地。 无数的政客将政治课题玩弄于掌心间,贪污、腐败,仍旧充斥于政治体系内;无数民众往往选择出最令他们满意的领导人,但却不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好的上乘之选。民主的疲弱无力正展现在此。 民主面临极大危机 而现今,一场不请自来的疫情,是人民之公敌,却是独裁者之友。当民主的无能不断展现于世人面前之时;当各国忙于抑制疫情之时;当世界无多余能力关注别的事,独裁者正悄悄收回手上的权——极大的权力,因为目前的光景正是最佳时机! 在我们未反应过来,民主就面对着极大的危机了!但以目前的境况来看,有谁还有多余的精力关注此事?正如贼总在晚上悄然办案,独裁者也总在暗中夺权。《双城记》如是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认为,待新冠肺炎成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新常态”注定与我们原有的生活不同,世界历史的剧本,或许都将改写。而身在这剧本中的我们,不可不警醒。  “若要推翻民主,最好的方法就是与普通选民来一段五分钟的谈话。”——丘吉尔 现在就是跪下,向上仰望的时刻!

1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