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线上祷告会 pg.16-17

with No Comments

教会动态 报道:唐如意(本报实习生) 为马来西亚祷告不间断 每月一次的马来西亚卫理公会线上祷告会在2021年10月17日晚上8时至9时顺利进行,祷告会的主题为“为国家祷告”。此次线上祷告会依旧以五种语言进行,分别是华语、英语、国语、伊班语及淡米尔语,并透过七个YOUTUBE频道进行直播,以方便弟兄姐妹们参与。此线上祷告会是由马来西亚卫理公会会督贾古玛牧师主持。 “为国家祷告”线上祷告会分两部分,先是贾古玛会督的分享,下半部分则是代祷时光。首先,贾古玛会督分享了列王记上十八30-39,并解释“圣灵的火”中火焰的含义及火焰出现的时机。 为持续抗疫代祷 此次线上祷告会共为12项事代祷,每则时长约两分钟。首先,与会者受促预备个人的心归向耶和华(何西亚书六1-3),并为个人、国家及为教会感恩。 之后,为继续为马来西亚与新冠肺炎流行病持续对抗祷告:愿每个人都遵守标准作业程序和接种疫苗;每天的病例减少,能胜过变异病毒;为前线人员代祷;为青少年疫苗接种计划祷告。另外,学校已重新开放,为此,祷告参加A-水平和O-水平、SPM和STPM等考试的学生无需轮流上课,能为考试做准备。 为国家复苏计划祷告,特别是国家复苏理事会。同时,祈求上帝确保保护生命、生计和恢复国家免受新冠流行病影响的目标得以实现。 为2022年马来西亚财政预算案祷告,其中包括:为政府和反对党在10月份提呈议会之前就预算进行的持续讨论祷告;2022年预算将优先考虑人民的健康和福利,以及商业连续发展之相关事项;2022年预算的三个主要重点领域3R,即复苏(Recovery)、韧性(Resilience)和改革(Reform)。 为伊斯兰法法案祷告 我们要为掌权的(最高元首与苏丹、首相和联邦内阁部长、总警长、武装部队首领、总检察长、首席大法官、反贪污局主席等)祷告,也要为马六甲的政治局势祷告,祈求有稳定和强大的州政府,从政者会把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议程之上。 特别也为伊斯兰法RUU355修订案祷告9月22日,一伊斯兰法法案定于10月提交给各州审议,一旦敲定,联邦政府会进一步确定将在今年提呈国会。对1965年伊斯兰法庭(刑事管辖权)法(第355号法令)或RUU355的拟议修改旨在加强对伊斯兰法庭的惩罚。我们当为此迫切祷告。 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公布了“第十二个马来西亚计划”(12MP),目标是在五年期间将国家转变为“一个繁荣,包容和可持续的马来西亚一家”。政府在第十二大马计划(12MP)下的亲土著政策,要求关注他们的教育,收入差距政策。此外,股权和所有权问题似乎只让少部分人获利,而不是所有的人;因此,为第12 个大马计划能以公义和平等的精神来执行祷告。 继续为国家和平与安全祷告:为保护我们国家和平安全的武装和警察部队免受伤害和危险及他们的家庭祷告;也为反贪腐祷告。 为落实异象宣言代祷 最后是为马来西亚卫理公会祷告,为我们的异象宣言——“更新的教会”——祷告,为强化教会使命,我们应当:有系统的阅读、教导和传讲圣经(Word);挑战教会去发掘个人和团体的祷告生活(Prayer);帮助会友发掘和使用属灵恩赐(Spiritual gifts);使用有效的工具分享福音(Evangelism);强调藉小组建立社体生活(Small Groups)。祈求这些能在马来西亚的所有卫理公会中都能明显地体现出来。 另外,也为年底即将举行的各个年议会祷告。 最重要的时为卫理公会属下各堂会代求:为领导祈祷;为教会所有成员的属灵健康和幸福祈祷;为适应策略祷告,使教会能够在过去19 个月的大流行中继续蓬勃发展;为较小的教会和位于农村地区的教会祷告;祈求更多的年轻人响应呼召进入牧养事工。

韩国梨花大学宣教士的儿女传承 pg.14-15

with No Comments

美以美的故事(36) @黄孟礼(本报总编辑)【mengleiwong@gmail.com ,欢迎交流】 话说阿扁薛略夫妇与施兰敦夫妇为韩国宣教最早一批的美以美先驱,除了兴学堂、建诊所与教堂,还邀请了女医生前来开女医所。本文要讲的是他们也很早开始了女校,男生以培才学堂为始,女生则最先设立梨花学堂。 玛丽:宣教母子档玛丽女士(Mary F. Scranton,1832–1909),是施兰敦宣教士的母亲。当儿子威廉施兰敦16 岁时,玛丽的丈夫去世,母子就此相依为命。施兰敦于1885 年被派来韩国时,身为母亲的玛丽也成了美国卫理海外妇女差会(Women’s ForeignMissionary Societies, 简称“WFMS”)差派的第一位前往韩国的宣教士,当时的她已是53 岁的中年人了。1886年,她在首尔设立第一所女生学校--梨花学堂,招收了一名女生。这是韩国女性现代教育的开始。玛丽是创该校办人,也是第一任校长,前后任职五年。 话说阿扁薛略夫妇与施兰敦夫妇为韩国宣教最早一批的美以美先驱,除了兴学堂、建诊所与教堂,还邀请了女医生前来开女医所。本文要讲的是他们也很早开始了女校,男生以培才学堂为始,女生则最先设立梨花学堂。 玛丽:宣教母子档玛丽女士(Mary F. Scranton,1832–1909),是施兰敦宣教士的母亲。当儿子威廉施兰敦16 岁时,玛丽的丈夫去世,母子就此相依为命。施兰敦于1885 年被派来韩国时,身为母亲的玛丽也成了美国卫理海外妇女差会(Women’s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ies, 简称 “WFMS”)差派的第一位前往韩国的宣教士,当时的她已是53 岁的中年人了。1886年,她在首尔设立第一所女生学校--梨花学堂,招收了一名女生。这是韩国女性现代教育的开始。玛丽是创该校办人,也是第一任校长,前后任职五年。 由于当时韩国严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因此除了开设女学堂,也在她的倡导之下于1887 年设立了普救女馆(后来称为“Boguyeogwan”,现成为梨花大学的附属医院)。此外,玛丽还设立了多所学校,如:三一小学堂(Samil Elementary School,现成为梅香女子情報高等学校);1900 年成立女子圣经学校,1911 年成为妇女圣经学校,1921 年取名“協成女子神学院”,1925 年男女校合并后,就属于监理教神学大学校。 玛丽创设梨花学校目的是要转化韩国女性成为更优秀的女性,其在推动韩国女性教育也扮演重大角色,居功至伟。 除了教育事工,玛丽对于福音工作也非常有负担,她于1894 年曾前往首都以外的郊区布道。她在农村生活也让她关注人们的肉体与物质生活的需求;她表示要宣扬从“肮脏生活”( 贫穷生活)中得救,也从罪恶中得救恩,就要肉体与灵性并进。 1910 年,梨花学堂推介大专教育,并于1925 年改名为“梨花学院”,1948 … Read More

我看见了他的改变 pg.13

with No Comments

我家有个星星儿 @Brayden妈妈 还记得Brayden快满两岁时,我像往常一样带他到医院复诊,万万没想到,医生竟然诊断说怀疑他有自闭症,要我带他到特殊儿童部门,让医生检查。听了医生的话之后,我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也不知该如何向长辈们还有家人们说明,同时也很担心孩子不能像其他小孩般一样升学,长大成人。 当我鼓起勇气和家人说这件事,他们其实都不太清楚什么是自闭症,以为自闭症就是弱智,以为Brayden就是个傻孩子。当时我真的非常难过,幸好也有长辈说不需要担心,毕竟他还小,给他时间学习和人沟通、交流,而且认为他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妥,叫我别太着急让他入学,不需要让他上特殊班。 但是我真的非常担心Brayden,也希望可以快一点把他医好,希望他可以和一般的小孩一样上学,和其他小孩一起玩乐与交流,所以就选择让他入学上幼儿园了。我也告诉幼儿园园长,让他知道Brayden有自闭症的症状,并和他的班导师提起(很感谢某导师非常照顾他),他也渐渐爱上了上学。 然而,因为新冠病毒来袭,幼儿园宣布停课几个月,没得上学。等到开学时,园长突然告知说,他担心Brayden不会遵守SOP(标准作业程序),说他不识字,也不能专心读书,要我暂时别让他到学校上课,继续待在家里等通知。可是我一直等不到消息,所以就只好给他转校了。 很感恩,我终于找到一所可以接受他的新幼儿园,同时他也到古晋卫理关怀中心上早疗课程。非常感谢关怀中心给Brayden机会。经过老师们的细心教导,我逐渐地看到孩子的进步。从一开始,他不曾主动开口和人说话,到现在已经会主动和家人们有一些沟通。过去他从来不让我触碰他的嘴巴,抗拒刷牙,经过老师们的教导,如今他已会主动自己刷牙;还有其他如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等等,都让大家看见他的改变,我心里真的很欣慰。 对此,我是从心里感激古晋卫理关怀中心的主任和所有老师们的耐心和爱心,给了Brayden学习成长的机会。

交托 pg.12

with No Comments

犀乡诗歌创作 创作心路:我还在本地UPM 大学深造时,不仅面对课业的压力,还有偶尔想到前路仿佛充满许多不确定性而心生担忧。 奇妙的是,这首诗歌就这么浮现在脑海中,成了我当时的安慰,提醒我要凡事交托爱我们的主耶稣;祂必然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祂的人得着益处,而我当下所要做的,是应该坚定成为一个爱上帝的人。 希望在这疫情困境中经历哀伤难过的弟兄姐妹,记得把一切都交托于爱我们的神。 编者按: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实体崇拜目前多转为线上崇拜。在不易找到无版权或免费版权的合适诗歌的情况下,赫然发现原来上帝犀鸟乡已感动祂的子民写下不少处境化的诗歌。 今日,诗巫北教区收集的本土创作诗歌并设一“犀乡诗歌创作”专栏,与弟兄姐妹共享,以盼能让上帝的子民尽情欢呼敬拜祂,事奉祂。这些作品皆经作者同意授权,欢迎自由使用,唯需注明曲词作者。

脆弱的爱 pg.11

with No Comments

旅美心语 @陈倩明【wintiesm@yahoo.com ,欢迎交流】 飞机即将降落在美国达拉斯机场,机上的乘客也开始收拾散落在自己座位四周的物件,对我来说,一个有惊无险的旅途即将结束。不久,飞机平稳降落,乘客们都按着次序,安静地提着各自的行李和背包,缓缓地步出机舱。我也跟着他们走,不经意地调整一下自己的口罩,作了个深呼吸。 飞机旅途是结束了,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才开始。 美国对我来说并不太陌生,毕竟青春岁月都在那儿渡过了好多年。现在是故土重游吗?又好像不是。就是有那种既完全陌生,又有点似曾相识的矛盾感觉。上帝把我们带来恩友堂,对我来说,算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还好,这里有好几家从马来西亚来的弟兄姐妹,我们一到步,他们就以大马式的热情欢迎我们,大大地减轻我们需适应和熟悉新环境的焦虑。教会团契的弟兄姐妹也在我们自动居家隔离的一周里,每天送餐食给我们。那几天的日子,中午将至,就期待门铃钟声响起,因为好吃的要送来了。我们怎不乐开怀呢? 很快的,我也参加了这里线上的姊妹团契,开始认识她们。但这对我来说还是很挑战,我本来对人脸的识辨能力就很差 ,看电影的时候,常常分不清谁是谁。加上在线上看到的人,与真人有点不一样。线上没带口罩,真人带着口罩。有些姐妹也只参与线上崇拜,还没有回来实体崇拜,所以也没办法见面。还好,假以时日,相信就必认识了。 我本来就是个内向的人,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去努力认识每一个人,不是一件容易和自然的事;但爱就是要付出的,付出的爱更是脆弱的。鲁益师(C .S. Lewis)在他的书“The Four Loves”里有一段经典的爱语:“要全然去爱是脆弱的。爱任何事物,你的心都会被绞痛,甚至可能会破碎。如果你想确保它完好无损,你不能把它给任何人,甚至不能给一只动物。用爱好和小奢侈品小心地包裹它;避免一切纠缠。把它锁在你的棺材或自私的棺材里。”“To love at all is to be vulnerable. Love anything and your heart will be wrung and possibly broken. If you want to make sure of keeping it … Read More

人生的启示 pg.10

with No Comments

时事回应 @晖(诗巫华语卫斯理堂) 砂拉越州副首席部长兼基本设施及港口发展部长丹斯里詹姆士• 玛欣于10 月31 日在古晋诺玛专科医药中心与世长辞,享年72 岁。 已故詹姆士• 玛欣是伊班族的精英,早年曾留学新西兰及澳洲,考获人类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砂拉越电力局高级研究员,也曾获得健力士奋力奖及大马青商奖。 詹姆士• 玛欣于2017 年1 月23 日受委出任砂拉越第二副首席部长一职,在砂盟政府中身居要职,讵料在其政治生涯处于巅峰的时刻,就作别人间,令人扼腕叹息。这充分说明,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人享有死亡的豁免权,死亡并不会识别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而选择回避。 圣经毫不含糊地告诉世人:“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书九27)人人都有一生,也都有一死,这是生命的铁律,你我皆不例外;也是 神命定人的疆界和年岁。“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脉’),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我们既是上帝所生的,就不当以为上帝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上帝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要藉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使徒行传十七26-31)吾人感到欣慰,玛欣生前信主,选择了上好的福分。 与民同甘共苦 生与死是上帝所命定的。 生,人身不由己;死,人也不由自主;但人惟一所能选择的是好好地过完这一生,那就是死未临到之前认罪悔改,活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神上帝呼召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有祂的美意和计划。请问:您是否知道自己所活的目的——上帝选召您来到世界有所为及有所不为吗? 对从政者来讲,无非是仆人式的领导,多关心民瘼,与民同甘共苦,行公义、好怜悯,存着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政治人物最宝贵的政治遗产莫过于遗爱在民,这也是平民百姓缅怀真正领袖的原因所在,就好像砂州人民思念已故首长阿迪南一般。至于詹姆士•玛欣为马来西亚人民能享有联邦宪法所赋予的宗教信仰自由仗义执言,也将深植在大马人民的心中,为后代所景仰,因为这是确保马来西亚各族人民代代和睦共处的基石。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目送詹姆士• 玛欣远去的背影,砂拉越子民祈望马来西亚各族同胞继续发扬“大马一家亲”的精神,互相尊重不同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拒绝任何形式的极端主义,捍卫宪赋世俗民主自由体制不致被进一步侵蚀,彼此确实相爱,俾把马来西亚建设成为人间的乐园,阿们!

在疫情中的感恩 pg.8-9

with No Comments

纸上讲坛 整理:周莉怡(本报实习生)讲员:苏慈安牧师讲题:在疫情中的感恩经文:帖前一章1-10 节日期:2021 年10 月24 日 从去年到至今,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疫情。在疫情中,我们是否感谢上帝?疫情又是什么呢?苏慈安牧师以“COVID”一词概述目前的情况: Closure——关闭解封Overburden——负担过重Vagueness——含糊不清Idleness——懒散无聊Distres——消沉压力 简言之,”COVID”是封闭,不是环境封闭而是自我封闭。由于疫情所带来的都是苦,在患难的生活之下,我们还会学习感恩吗? 苏牧师指出,这一次疫情大大考验基督徒的信心、爱心和盼望。当时,帖撒罗尼迦教会也是在大患难的生活中,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人信主是件新奇的事情。由于罗马人和犹太人认为基督徒成立教会是不符合规矩,故对教会讥笑,甚至压迫等。教会受到许多压迫,生活在苦难中。保罗得知后,就写信劝勉帖撒罗尼迦教会。 保罗对上帝的感谢 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一1-10 里,保罗为着受大患难的帖撒罗尼迦教会感谢上帝。首先,保罗为他们的信心感谢上帝(一3a、4-8);因为在患难中,他们坚定信仰,也依旧喜乐。甚至,他们对上帝的信心还成为马其顿的榜样。保罗为着他们在信仰上的信心感谢。 接着,为他们的爱心感谢上帝(一3b、9)。在患难中时,他们依旧热情对待宣教士。他们愿意放弃所敬拜的偶像,完全归于上帝,侍奉上帝,爱人爱神。 然后,为他们的盼望感谢上帝(一3c、10)。盼望是从耶稣基督为人们的罪死而复活而来;这给信徒带来救恩和盼望,拯救他们脱离患难,并知道上帝在将来必审判逼迫他们的人。 在患难中,保罗为提撒罗尼迦教会的爱心、信心和盼望感恩。在疫情当中,我们也要学像保罗一样感谢上帝。 在疫情中感恩的10件事 关乎信心 1.我们是一个脆弱的人。在疫情中所面对的死亡恐惧,基督徒应当更加的信靠主;越脆弱的我们,越要依靠上帝才能越平安。 2.我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着疫情,在家中的时间剧增;在如此的情况下,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增加,争吵也增加。基督徒需思考自己的信仰,信靠耶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3.我们学习与他人合作。事工完成的背后都是需要团队进行,学习与他们合作才能有好的成果。在团队中,应当学习彼此信任才能有良好的合作。 4.我们对物资重新评估。在疫情前,自己想要的东西皆可得到;可在疫情后,对于自己的消费调要整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我们要为着自己能够在疫情中学到这些的功课,能更加信靠上帝,对自己的在信心上的学习感谢上帝。在疫情中,没学习到感恩就是白白浪费机会。 关乎爱心 5.我们重整优先顺序。因着疫情,事情的计划被打乱,我们需要学习重新调整顺序。若有多余的钱财,我们可以多多行善,帮助需要的人们,显出爱心。 6.我们珍惜回归家庭。可以问问自己:家人之间是否互相帮忙分担家务?家人是否有进行家庭祭坛?要对家人表达关心和爱,也要为此感恩。 7.我们线上/实体敬拜主。无论是线上或实体,我们必须看重敬拜,也为着坚持的心感恩。 8.我们重新学习线上事奉。因着疫情,有线上的事奉,使更多人得到福音;因此,让我们学习善用手机,不散播假消息,要传福音。 9.我们“变通”信仰的展示(关怀)。因着疫情,有了不一样的方式向人展示信仰上的关怀。 关乎盼望 10.我们学习在疫情后期的调适。无论时间和空间如何,我们都要存着盼望;在疫情的后期,学习向前看,不往后看。 最后,在疫情中,我们要感谢天父上帝,赐我们信心、爱心和盼望,更坚强地度过当下的艰难。我们也存着感恩之心,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工作和事奉。为此,众人也会为着我们的信心、爱心和盼望感谢上帝。当见面时,我们要彼此激励:增加你们的信心;完备你们的爱心;坚固你们的盼望。

与体障者同行 pg.4-7

with No Comments

伤健融合系列 @黄方涵(古晋晋福堂助理传道)【ahann1203@gmail.com,欢迎交流】】 营造无障碍环境与体障者同行 所以,教会要服侍残障人士,不是等残障人士来到教会才打造无障碍空间,而是先进行无障碍建设,才能有效的服侍他们。 最近在香港上映了由真人真事改编的《妈妈的神奇小子》,讲述了关于一位创造了世界残奥田径纪录的香港选手苏桦伟的故事。因为刚刚出生的时候就有严重黄疸病,导致苏桦伟脑部受损,引起了四肢痉挛和弱听。即使面对许多的挑战和社会不一般的眼光,苏妈妈始终陪着他,努力地跑出了属于他的成绩。他的努力证明有残障的人不是没有希望的,他们可以自力更生,也能够融入社会,甚至在各个领域中作出贡献。 根据大马统计局的数据,在2019年时已有197,414人登记有肢体障碍。肢体障碍类别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四肢缺损、脊椎神经受损、中风、软骨发育不全、创伤性脑损伤、脑瘫或其他导致肢体障碍的慢性疾病,如:肌肉萎缩、小儿麻痹症等等。尽管政府在2008年公布在公共服务领域保留1%工作机会予残障人士,但这个目标并没有真正达到。残障人士要融入社会的群体生活仍然受到许多限制,因为缺乏对他们友好的设施、交通系统、工作机会、教育系统、运动娱乐,以致使他们寸步难行。 教会对肢障者的需要不够敏感 在基督教信仰群体里,我们对肢体障碍者的需要也不够敏感,不论在建筑设计上或教会礼仪上都忽略了他们的需要。Eiesland曾从宗教社会学的进路来解构基督教有关残障的比喻、象征及礼仪,他认为有些传统的神学诠释不自觉呈现了一种“身体健全主义”的迷思,造成教会无法多面向地看待身心障碍者,只把身心障碍者视为可怜人,需要被关怀的弱势,以致变相地边缘化身心障碍者,加深一般人对身心障碍者的歧视。 他说道:“在教会长大,又终身残障,让我得以了解宗教信仰对残障者的诸多回应。那些卫教的说法可以用一些熟悉的话来总结:‘你在上帝眼中是特别的,所以你才会残障。’或是‘不要为你现今的痛苦忧虑,到了天家,你就会成为完全。’;‘感谢上帝,情况没有更糟糕。’别人告诉我,上帝透过残障来磨练我的性格。到了六七岁,我相信我已经养成了受用一生的好品格了。我家人常带我去医治特会,但我从未得医治。人们问我是否有隐藏的罪,但这些罪必定得隐藏得很好,以致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所听到的这些对于残障的宗教诠释,都不足以说明我的经验。” “身体健全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教会中随处可见。在职场上,有反歧视法令的要求,必须聘用残障人士为员工,但教会常对于身心障碍者是否按立为牧者有迟疑,甚至直接投反对票,拒绝有障碍的人担任牧者。 另外,教会的圣台设计基本上是不会考量到轮椅使用者,教堂的空间和椅子摆设也不会顾虑是否对轮椅使用者不方便,无形中就“禁止”了体障者进到教会,就算进到教会也不一定能与其他弟兄姐妹一起共享教会礼仪。卢云在《亚当——神的爱子》一书中提到:“教会没有完全接纳亚当(特殊儿),因为他的残障而不让他与同龄的儿童一样领受圣餐和坚信礼。当父母知道他因为残障而无法被接纳领受圣礼后,感到非常难过。” 此外,在教会事奉的列表中,大多数的教会通常不会先询问体障者的意愿,就自动将体障者排出在事奉行列外。台湾长老会的陈博文牧师,曾写过一份详细的残障者计划书,但他的计划书却遭到长老会牧长的批评,说他的计划书内容曲高和寡,难以实践。他也希望在总会的社务发展委员下设立残障关怀小组,但得到的回应往往令他失望。 这种现象显示了教会未能真实地与体障者交往,倾听他们的故事,而只是倾向于从帮助者的角度与他们说话或为他们做事。体障群体需要的是教会能更深入地了解身心障碍者的经历,这样才能让相对健全的人对他们的经历产生同理心,而且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教会不应将他们标签“有病的公民”,而是将他们视为上帝的孩子,允许他们进入“身体”(教会),成为其中一个肢体,甚至让他们参与在教会的事奉和领导团队。 诗巫脊椎损伤协会曾发信件给一些教会,恳请牧者安排时间让协会的成员到教会分享残障事工,为了让更多人看见残障人士的需要。但令人难过的是,有几间教会不愿意接纳,甚至以还没准备好或以没负担为理由,但也是有好些愿意开放让他们前往分享的教会。6因此,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以及教会(伤健融合),我们必须消除“身体健全主义”,且要共同努力打造无障碍的环境。 圣经中的“伤健融合” 《马可福音》二章1-12节呈现出障碍者与健全人之间的融合场景: “过了些日子,耶稣又进了迦百农。人听见他在房子里,就有许多人聚集,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耶稣就对他们讲道。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是用四个人抬来的。因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既拆通了,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心里议论,说:‘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僭妄的话了,除了 上帝以外,谁能赦罪呢?’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就说:‘你们心里为什么这样议论呢?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 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 :‘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来,立刻拿着褥子,当众人面前出去了,以致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上帝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 经文中的瘫子,按照现今的身心障碍分类属于肢体障碍。他一生都在褥子上生活,无法自理,每天都需要有人来为他打理衣食住行。在古代社会,希腊人常将体障的新生儿立刻杀死。在西元前五世纪的罗马,有明文规定:畸形儿必须立刻被杀死。 即便活着,若没有人照顾,瘫子基本上都会沦为乞丐,被人放在街上,靠别人的同情施舍度日。8与此同时,他还要面对身边人的冷眼旁观在,因为当时的社会也公认,身心有障碍的人,一定是自己或家族犯了大罪。对于瘫子而言,最大的愿望是能够起来行走。这位瘫子身边有几位朋友,为了这位瘫子愿意舍己,不顾社会的舆论和眼光、以及时间精力,想尽办法把瘫子带到耶稣跟前。若没有这群朋友,瘫子是无法到耶稣跟前。 “耶稣见他们的信心”,表示那瘫子和四个朋友的举动是信心的表现,相信耶稣会给予回应。从这点可以知道,耶稣施行医治的前提是病弱者或其他人对祂有信心,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身旁人的信心对受苦者的意义。9试想想,倘若瘫子的四个朋友对耶稣没信心,他们就不会花这么多精力把瘫子带去见耶稣。这四个朋友,呈现出了圣经中“教会”的形象,为那不体面的加上体面(林前十二23),这个案例可说是圣经中“伤健融合”最好的典范。 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古代社会对病弱和身心障碍人士贴上各样污名化标签——罪和身心障碍可说是同义词(约九2),而且对明显犯罪者缺乏接纳(约八1-11)。当耶稣宣告,“你的罪赦了”,一来是要带来福音性的转化,再来是向身边的人宣告,他的罪与瘫痪无直接关系;耶稣没有对他的体障贴上污名标签,其他人也都不能对他贴标签,并要接纳他成为群体中的一份子。从这段医病的故事,原本瘫子被边缘化,但耶稣消除了社会障碍,创造包容性的社体。 设身处地的关怀 我们可以做什么? 体障人士对自己的形象和自尊会更加敏感;他们大多时候更希望有尊严地被对待。在设计建筑物时,准备轮椅坡道和升降机,而不是期待旁人扛他们和轮椅上下台阶。他们需要的不是费尽心力被抱上车,而是能容纳他们和轮椅的复康车。 他们也渴望可以跟一般人一样工作养活自己,所以提供在职培训和工作机会也能够让他们能够独立生活。他们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的关怀。因此,教会在牧养策略上必须要做出调整,需要重新思考和学习如何制定合适该群体的牧养模式。 曾经一位体障者表示教会很缺乏无障碍设施,严重拦阻了体障者去到教会做礼拜。他曾看到某教会缺乏无障碍设施,就询问那间教会牧者原因。那牧者告诉他说,教会没有残障人士,所以不需要无障碍设施。这是普遍大众会有的迷思,认为要看到残障人士的出现,才需要设立无障碍设施。 换个思维来看同样的问题,若没有无障碍设施的条件,残障人士怎么会出现呢?残障人士出一次门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及很多的准备,过程是很不容易的;若一个场所完全没有无障碍设施,他们是不敢去到该场所,以免发生许多麻烦的事情。简言之,没有无障碍设施就成为残障人士去到教会的拦阻。他们不像一般健全人,能自由行走、无须顾虑空间是否有斜坡道、自由上下阶梯、上厕所轻松自如、走几步就可以走到台上。所以,教会要服侍残障人士,不是等残障人士来到教会才打造无障碍空间,而是先进行无障碍建设,才能有效的服侍他们。 为残障人士去到教会的拦阻。他们不像一般健全人,能自由行走、无须顾虑空间是否有斜坡道、自由上下阶梯、上厕所轻松自如、走几步就可以走到台上。所以,教会要服侍残障人士,不是等残障人士来到教会才打造无障碍空间,而是先进行无障碍建设,才能有效的服侍他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应该把他们当作和我们一样值得尊重的人,就像我们希望别人尊重我们那样。我们应保持礼貌和耐心,不要表现得仓促。最好直接与他们对话,而不是陪伴他们的人。跟他们对话时,请保持一样的视线水平。如果没有必要,不必提及对方的身体障碍。 请不要随便提出要给予帮忙或为他们推轮椅,除非他们真的需要;同时也尊重他们不要被帮忙的意愿。我们也应该避免“神化”或特别暗示他们是特别或勇敢的一群(拥有肢体障碍并不是他们所要的)。当然,不管我们多小心,我们并不是他们,也不能完全体会他们的心情。如果我们语言不当,请认真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要为自己错误的行为多做解释。 以下是一部分砂拉越有的社会资源: 机构 服务对象 服务种类 联络方式 D.B.C Physiotherapy Kuching … Read More

舍弃也有时 pg.3

with No Comments

抓鼠有感 文/翁震凌 圣经里记载着一个耶稣说的比喻:有位财主田产丰富,但是仓房不够用,于是他想拆了现有的,盖个更大的,好收藏他一切的粮食与财物。然后,财主就对自己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但上帝却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加福音十二16-20) 我虽没家财万贯,田产丰富,但向来爱买书,这些年积累下来,也小有数目,甚至常为此小小得意。但前阵子房子装修,我的这些“最爱”却成了我的“最痛”。由于家里地板要全换成复合式木地板,虽不算什么大工程,但原有的傢私物品都得全部移位才能施工,彷佛搬了一次家,着实累人;尤其那一整排装了一、两千本的书柜,一旦搬动虽不致伤筋动骨,却也令人腰酸背痛。 装修完后,还得将这些书重新归位。我原将它们一一分类,十分清楚;可由于数量太多,收拾到后来实在是失去了耐性,就胡乱地将它们塞进书橱书柜中(甚至有种想要扔书的冲动)。我与两位好友分享起这事,他们深有同感,不约而同地表示最近都在操练着“断舍离”的功课,劝我不妨试一试将一些书籍挑出来送人或是便宜出售。 对我而言,不管是送或售,都像是硬生生从身上割块肉下来,很是舍不得。其实过去不是没想过要将一些书转送或转售出去,但每回看着那些买回来许久却仍原封不动的书,都会自我“催眠”地说:或许某天有时间,我就会拿起来看呢?!然而,这样的话说了好多年,那些书却永远没拿起来看过。 如今,我已在“不惑”与“知天命”之年中过渡,许是想到自己的余生未必有自个儿想的那么长,更多是想到耶稣的那个比喻——谁能知道,今日我或还在高枕无忧,明日的我会不会就魂归天国了呢?!那留下来的许多书,就成了别人要代为处理的“负担”了。再者,就算再给我三、四十年的阅读时光,“阅读口味”肯定有所改变,某类书籍也不会有兴趣再读了,留着何用?! 圣经传道书三章1节说:“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不仅生死有时,栽种拔出有时,杀戮医治有时,拆毁建造有时……保守有时,舍弃也有时……如此一想,有些书与其留在手中,还不如送人出售,让真正要读它或需要它的人受益,不是更有意义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