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心声:

with No Comments

圣灵必亲自动工 这是我第二次参与“三福”的事工。我曾在8年前接受过成人三福的培训,当时因出外求学,没有继续深入学习。因此当妈妈提起这一次的儿童三福课程培训时,我兴致勃勃地答应了。之前背过的三福福音讲述,让我这次背诵福音之路时更加琅琅上口,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背诵。 “儿童的希望”课程帮助主日学老师们能够完整的向孩子们讲述福音,同时也让我们可以教导他们如何向其他孩子们传福音。往往人们不是不要传福音,而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又怕自己会说错等等的犹豫,导致我们无法和别人分享福音。儿童三福藉着一些生动活泼的故事来带出福音的真理,让孩童们能更加清楚了解福音。当然,事前的祷告和备课也是相当重要的:做工的是我们,但成果是出于上帝。 此外,透过这次的布道实习,我也发现很多孩子还未有得救的确据。三福有两个诊断问题:“你是否肯定有一天你可以上天堂?”、“如果上帝问你:‘为什么我要让你进入我的天堂?’”,你会怎么回答?许多在主日学长大的小孩会说他肯定,但他不知道为什么他可以上天堂;另一些则不肯定自己可以上天堂,但他知道只要相信耶稣就可以得永生。 通过“儿童的希望“这课程或儿童三福的福音讲述,可以帮助孩子们确定他们自己是真的得救了,而不是对自己的未来模糊不清。当然,有些孩子在听过讲述后仍不太肯定,但我相信圣灵必亲自动工。今天我们把主的话在他们心中扎根,将来有一天他们必定会明白。(余仁爱,侨恩堂) 儿童也需要福音! 自3年前,我初次听到“儿童三福”时,就上网查寻资料,却一无所获,只知道是一套向儿童传福音的工具。因自己在儿童主日学服侍,且会分配去探访学生的家庭,因此深感布道事工的重要。 今年,当我从林汉琪牧师那里得知“儿童的希望”工作坊即将在福临堂举办时,心中非常兴奋,赶快寻找其他四位老师,呈上报名表。4月19日,我收到了孟孟营长的电邮,寄来了营会程序、联络表、主要经文及福音之路;原本是要背熟主要经文,却因生活忙碌,只简略看过福音之路。 进入营会第一天,感到自己回到童年的时光,像小孩一样又跑又跳地参与经文游戏,乐在其中。到了上课时间,挑战来了。原来这是一套要以心、口和动作一起的课程,顿时有些慌张,感觉自己手脚非常不灵活。上完课一回到家,就很努力地背熟“福音之路”。 我觉得这课程的独特之处是:不是单单以教导者身份来上课,还须变成孩子的样式学习,以讲故事方式分享福音还有做手工,让我的脑细胞瞬间被激发。两位导师用心及风趣的教导,让我们在愉快及欢笑中学习;个人也很享受大会为我们准备热腾腾的午餐及茶点。 感恩,上帝让我在营会中能够认识从不同堂会来的弟兄姐妹。这课程让能我能清楚且有系统地与孩子分享福音。孩子需要福音!主耶稣吩咐我们“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这包括孩子。孩子也有能力为主传福音,上帝的话能改变他们的生命,形塑符合圣经的价值观,成为得人渔夫的小精兵。 “教养孩子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廿二6)(刘玲斐,万民堂) 睡觉都出现经句 感恩,有机会参加为期4天(6月14日-17日)的“儿童的希望”工作坊。原本以为只是去上课,背诵一些福音之路大纲而已,应该是轻松的;想不到3位老师接二连三抛来惊喜。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教课,让自己一刻也不敢放松。每一堂课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虽然有些辛苦,但过程也充满欢笑声。 “儿童的希望”顾名思义就是透过装备者向孩子清楚讲解福音好消息,让他们在主耶稣里有得救的信心,并能为主耶稣做见证。这装备必须从“福音之路”开始,包含6个大纲:天堂、罪、上帝、基督、信心、回应。我们必须背熟大纲、加上经句、福音故事和转接句,以便清楚表达福音的内容;最后还要通过口试。这些给了我好大的压力;白天上课,晚上努力背诵,甚至连睡觉都会出现圣经经句。 非常感恩,藉着讲师有趣生动的教学法,把我们带到童年时期,以教导小孩子的方式来学习。透过经文游戏、手工、动作、操步歌、话剧等来帮助我们记忆。在最后一天的布道实习,更让我实践前面所学的,向小朋友讲述福音,肯定对方的信仰。虽然这次上课时间紧迫,却受益良多,装备和操练自己为福音之路奔跑。 回想起来,特别感恩,这次加帛教区可以在福临堂成功举办“儿童的希望”工作坊,成为本区和外区学员的祝福。原本事工因某些因素而取消,但本堂牧者却把它接过来,接着产生筹备会,一步步筹划,直到看见今天的果效,一切荣耀归主!(卓丽蝶,福临堂)

“儿童的希望”在加帛 让孩子有救恩的确据

with No Comments

“儿童的希望”进入加帛教区! 在布道小组、吴尔丰弟兄的指导下成立筹备会,最终有28位主日学老师及儿童事工事奉者报名,并在福临堂进行4天的培训(6月14日-17日);其中福临堂9位、侨恩堂4位、福音堂2位、逸恩堂1位,还有特别从民都鲁实比遥堂来的5位,诗巫宣道堂2位和万民堂5位。此课程由古晋和美里来的高级讲师前来授课。 有学员庆幸自己接受这挑战,从中获益良多,除了学会传福音的技巧,也对教导的技巧有所领悟与提升,有超乎意料之外的收获,甚至对自己能重新认识福音的核心而感恩。讲师以非常创意的方式,如戏剧、游戏、讨论、绘画、表演等不同方式授课,充满活力和吸引力,激发学员们传福音的信心、热忱和勇气。学员间彼此学习,互相扶持,在队长鼓励与陪伴,还有祷伴的支持下完成课程。 有学员上完课,马上在6月中学校假期的儿童营会里实践应用,真是感恩和兴奋。这次营会也接触32位儿童,其中27位决志接受福音。藉着培训,学员们都希望把这布道法带到自己堂会,使儿童们也成为“得人渔夫”。(张孟孟) 学员心声: “儿童的希望”课程不但自己得着,也可让小朋友确定得救的信心是靠着主耶稣。在传福音更加有了信心,让更多人得到福音的好处。(郑启燕,福音堂) 这是非常适合儿童的布道法,简单、创意、容易明白,也让我认识福音的中心。(江旭利,逸恩堂) 当听到有“儿童的希望”训练,就赶紧捉住机会参加,希望有更好的创意做儿童布道,希望主日学的孩子能得到救恩的确据。这课程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因为要背书),但感谢上帝,受益良多。(林沁兰,宣道堂) 让我学习传讲完整的传福音内容给未确定信仰的儿童。我会带回自己教会,培训儿童,建立他们的信仰,成为教会未来的栋梁(池玫莹,宣道堂)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Jason义无反顾甘 为原住民道成肉身 每月2次长屋事奉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Jason(退休教师) 整理:卢韵琴 因着年轻时的一次偶然机会,他感受到伊班同胞的无私、单纯与热情,让他从此爱上了这个民族,退休后的他更是不遗余力地投身在原住民福音事工。 “那是在1972年,我刚从师训学院毕业,被委派到拉让江上游乌鲁布拉甲任小学教师。我们从诗巫到加帛过夜,再从加帛往上游到布拉甲,船只还要再上川行。那时只有靠水路,因为旅途遙远,又因为常常水位太低或太高而无法继续行船。若夜幕低垂,天暗了,舵手就带着乘客们靠岸,就在拉让江畔的某长屋过夜,天亮后再继续行程。我那天就是因为这样,被舵手带到某长屋过夜,时间虽然已经很晚了,但屋长看到有陌生旅客来到,也沒拒绝,还是从睡梦中起身,为大家准备晚饭,分文不收。这件事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无私与热情,心中异常感动。” 这一期“总编面对面”的专访人物是萧信安先生,弟兄姐妹们都称他为Jason,是泗里街新怀仁堂的会友,参加英语聚会,也是一名退休教师。虽然从小就是在基督化家庭长大,但在他有记忆以来,声称自己是天主教徒的父亲,就没有上过教堂;而Jason的祖籍是福建(就是厦门一带的人)。 “我听父亲说过,他是来自菲律宾,甚至还拥有菲律宾的出生纸,但已经和菲律宾那边的亲人失联。” 3岁多时,Jason随家人从诗巫搬到民丹莪生活,中学后他到民丹莪卫理中学担任临教;想不到就这样,教师成了他的终身职业。时至今日,他回想起来,这可能就是上帝在装备他,为他今日的献身做出准备。 1970年,他进入了拉让师训学院受训。1972年毕业后,被委派到乌鲁布拉甲的Batu Keling小学执教。那是一间拥有3个班级的小学,却只有2位老师;周围的长屋有15座左右,却不是伊班人,而是另外一种少数民族——乌吉人(Orang Ukit)。学生就是从这些族群的长屋来的。而他则跟学生们一起住在学校,与他们在一起生活。 “除了那次夜宿长屋的经历,后来我继续感受到原住民的热情;就算只是平时他们路过长屋,都会邀请我上去坐坐休息、喝茶。再加上,他们纯朴得可爱,常常会为了请我去他们长屋吃一顿饭,而步行了1个多小时到我住的地方邀请我。既然他们来了,我就一定会去。” 1973年8月,他被转派到上游桑镇卡地巴斯河內陸的Ulu Tekalit地区的Nanga Janan小学执教,更兼任校长之职;同样是3个班级,但这次的学生都是伊班人。 1974至1980年,他被派往民都鲁kampung Jepak小学执教,那里是以马兰诺人为主;他也因此学会不同原住民的语言。 1981年回到泗里街,他在马拉端地区的Nanga Strass小学执教;这一次,学生中终于有华人了。1988年,他再转到巴干的Ulu Wak地区的Nanga Kedup小学执教,这是他执教最长时间的一间小学,前后约17年。直至2005年,他再次转至巴干的Nanga Pedanum小学执教。这一次的转校,他以为他会在这间学校退休,然而,上帝却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方式退休。 2006年4月,他被通知前往如楼县教育局报到,成为了教育局的官员,为他提供了认识所有如楼地区学校的机会。因此,Jason对于如楼一带的长屋及学校分布与学生狀況有相当的了解。 几年前,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布道部多回参与乌鲁如楼的短宣队,呼吁需要一位“会讲伊班语,又对如楼地区熟悉”的帮手时,他,就是那个万中选一的人选。“这真的是上帝的恩典,能够让我在退休前走完如楼所有的学校,与他们建立关系,这在短宣队的事工上有帮忙。” 最主要的是心意 原本学生时期已经与原住民同学多有接触的他,对于原住民并不陌生,而心中又有一团“要把福音带给原住民”的火在默默燃烧着。他在2007年7月从教育界退休,而后又到私人界工作至2010年;2011年,他加入了如楼短宣队服事。 “在原住民人当中这么多年,经常与学生们生活在一起,也去长屋拜访,等于是在长屋中长大的。我自认已经有点被原住民同化了,有人问我不怕原住民伤害你吗?我只能说,只要我自己行得正,就不怕被伤害。” 他说原住民都是很善良的一群人,反而外来人在伐木及破坏环境方面,伤害到了他们的生活起居呢! 萧氏坦言,自己常常鼓励教会的年轻人参与原住民的服事,但得到的回应都不多。“他们的理由是不会伊班语,但他们却不觉得出国宣教,如泰国、柬埔寨、印尼等,也同样需要学习他们的语言。” “最主要的是需要一份心意,并不是能力,甘心乐意地为主奉献才能做好原住民事工;我们只要会说简单的马来语,就可以与他们建立关系。” 按照他与原住民接触的经验,教会要帮助原住民的福音事工,就应该多多到原住民当中去;除了可以训练更多的本地宣教士,也多多培养原住民,让他们能够自强起来,而不是单靠外人的协助。 “原住民在信仰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牧者不够,在牧养上无法全面。所以教会需要在长屋栽培更多的祷告领袖,要知道,原住民对祷告很有信心,更喜欢被按手祷告。” 从来不问长屋在哪里,却在有需要时义无反顾地打前锋,他感激与他育有4子的太太黄碧娥多年来的支持。目前,他每个月2次地定期造访泗里街地区的长屋,而鲁勃安都地区的长屋,则是每个月造访一次。

为国家守望祷告

with No Comments

求救国家离罪祷文 圣洁的父神,恳求祢解救我们的国家,脱离黑暗邪淫势力的捆锁,用耶稣的宝血遮盖我们的国土和全体百姓。求祢除去全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情欲,远离毒品、赌博和帮派势力,拒绝谎言、贪腐、自私、奢侈、邪荡、欺压和暴虐,专一寻求友爱、公义、圣洁与和平,建立和融的邻里生活。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征稿:《灵修日程》读者心得

with No Comments

这是一份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灵修读物! 这是一份不分国家与种族、不分宗派的灵修读物! 这是一份用33种语文,分76种版本的灵修读物! 您是其中一位使用者吗? 如果在灵修路上,《灵修日程》(UPPER ROOM)是您的属灵良伴,陪您走过灵程的高山低谷;欢迎您藉着文字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同得灵修的好处! 字数:700字以内   敬请将来稿(请以文档方式)电邮至scaccmm@gmail.com,并注明真实姓名、电话与所属堂会,同时附上个人近照一张。 每期一句 “但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 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4-17)

抓鼠有感:文字是有温度的!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前一阵子,与同为书虫的老同学聊天,他分享的书单中,有一本格外让我心动,就是日本作家小川系所写的《山茶花文具店》。 心动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的文案如此写着:“不论是想说出口的‘谢谢’,还是说不出口的‘抱歉’,那些无法言说的话语,就由我为您投递吧……表面上经营的是一家文具店,但是说白了,其实就是和文字相关的打杂工……情书、绝交信、慰问信、来自天堂的信……身为雨宫家第十一代传人的鸠子(书中主角名),今天依旧打开山茶花文具店的大门,接受来自各方的委托。” 淡得如杯白开水 没错,就是“文字”这二字,足以引起我这整天与文字为伍之人的兴趣。 这是一个“代笔人”的故事,帮着许许多多无法亲自下笔写信的人,写出一封封的文情并茂的书信。有意思的是,“代笔人”不只是按着委托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逐字抄写,她得先了解委托人写信的缘由,还要从中观察委托人的性格、态度、心情、背景,以及收信对象的相关资讯。 然后,代笔人才细细揣摩,同理他/她们的心情与思绪,反覆酝酿内容,最后“化身”为当事人下笔。因此,她所写出来的字迹,亦会随着委托人的个性,时而狂狷,时而秀雅,时而潇洒,时而温婉…… 不仅如此,代笔人会因着不同内容的书信,选择不同的信纸,用不同的笔,贴不同的邮票……虽然这都是些小细节,看似无足轻重,事实上每一个选择都有背后的深意,都代表着某种心情或态度,都想让收信者能准确地领受到委托人当下的心意。 就这样,一本文字平实简洁淡得如杯白开水的书,却意外地让人倍感温暖。那是文字的温度,弥漫于纸间。 这样的触动,让我莫名地想起圣经中的66卷书;虽然这66卷书是个相反的情况,更像是:一个“委托者”(上帝)透过不同的“代笔人”(不同时代与背景的作者),写下了不同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目的的“上帝的话语”。无可否认,许多时候我在读着这些不同的书卷,就只是读着,并没有再深入感受下笔之人笔下的温度--他们为何记下某些事或写下某些话?他们为何选择用这样的文体,那样的表达形式?他们为何选用了某些字句,某些词汇…… 文字,是有温度的;圣经内的文字,更是有温度的,您感受到了吗?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