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尧面子说:有关洁净和不洁净的食物

with No Comments

文/刘世尧(诗巫卫理神学院讲师) 问:牧师,想问一下有关洁净和不洁净的食物(比如猪和蝙蝠类)。利未记十一章所记载的对比徒十9-16所说的“神已经洁净所有动物,让人可以食用”。现在,武汉病毒出现,有人写说上帝早已交代不可吃这些食物,但人不听从。可是,当我想起徒十9-16时,上网查了一下,他们解说那只是比喻,让彼得知道人是没有分洁净或不洁净的。这样来说,是否所有的动物已经是洁净的,还是真的只是比喻罢了? 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在旧约圣经里,摩西侓法中谈到“洁净”与“不洁净”的规条,不止牵涉食物(利十一章;申十四章),还包括疾病(利十三-十四章),人体排泄物(利十五章)、尸体(民十九16)。 整体来说,这些条例教导和培训上帝的选民认识四件相对的事:真神耶和华和异教偶像之差别,道德和放纵之差别,生命和死亡之差别,卫生健康和肮脏污秽之差别。上帝要属于祂的百姓,与众不同,分别为圣:敬拜真神,实践仁义,追求丰盛的生命,并培养卫生的生活习惯。其目标是,全人(灵魂体)和全社体(家庭社会)都纯洁善良、清洁健康,远离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和传染病。 到了新约时代,由于救主耶稣基督在世上尽了侓法诸般的义,更成全了救赎之工,旧约摩西侓法中有关洁净与不洁净的礼仪戒侓,其“外表”形式就不再重要(西二16-17;来十1上)。但是,这些戒侓的“内在”精神、属灵神学意义、以及对人灵性品格与生活品质的要求仍然是重要的。因为主耶稣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太五17) 所有戒侓要对付的,终极来说,是人类心思中的罪恶。主耶稣说:“岂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因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厕里。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七14-23)。 主耶稣强调,“公义与爱神的事”是律法的首要关怀(路十一41-42;另参太二十二37-40)。真正的洁净,是来自诚心认罪悔改、信靠基督宝血的洗罪功效,在圣灵里和圣道上重生成圣,并持续与上帝同行在光明中(约壹一7-9;诗五十一16-17;来九14;启七14;罗三23-26;约十五3;多三5)。 因此,虽然新约圣经明言,“各样的食物都洁净”(当时是为了接纳外邦信徒,可七19;徒十9-16;罗十四章),那不表示人可以放肆地大吃、乱吃,更不表示人可以滥杀动物和滥吃!旧约有关食物戒侓的智慧和基本原则仍然是有效的。这包括:节制地吃;注重卫生和健康;藉着“有所吃有所不吃”,显出自己是敬畏造物主的圣洁子民,也是万物的好管家。

我思故我写:病毒危机下的教会生活

with No Comments

文/刘世德(医生) 从2019年12月开始,由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扩散到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迅速成为各国媒体和人民的焦点。农历新年期间回家乡母会崇拜时赫然发现入门前双手要喷酒精消毒液,牧者在崇拜报告中特别劝请大家在此特别时期不要握手问安,不要随便碰小孩子,以免传染疾病。最近还在“脸书”看到台湾某医学院教会的负责人宣布停止崇拜,请会友在家敬拜上帝。 到底此病毒是不是真的这么可怕?教会因为病毒危机而呼吁不要握手,甚至停止聚会好吗?已定的大型活动应该延期或取消吗?本文试着从医学角度探讨这些问题。 病毒确实可怕 从这只俗称“武汉肺炎病毒”的微小生物引起各国政府的巨大反应和每天快速增加的病例和死亡人数,就不难看出它的可怕。它的可怕可以归纳为几点:1. 传染力强;2.病重率高;3.无特效药。 目前的研究显示这病毒源自蝙蝠(因为跟蝙蝠冠状病毒相似度达到85%)。它容易在复制的时候突变,结果有感染人类以及人传人的能力。大家的免疫系统都不认识它,所以都没有抵抗力,以致于任何人都可以被感染。这病毒感染人之后会潜伏1-14天(大多数是5-6天)之后才会发病。病人在潜伏期虽然没有症状,却可以传染别人。另外,此病毒感染初期的症状跟伤风感冒差不多,让人不易觉察。最近还发现,病人手上的病菌摸了门把之后5天还不会死。基于以上几点,这病毒真可谓防不胜防。 发明抗病毒的特效药很困难,研发疫苗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最快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大量使用。有专家预测进入夏天之后这病毒的活性可能会减弱,所以这个传染病还会流行几个月到一年。 有些医学报告治疗流行性感冒和艾滋病病毒的药似乎有用,但还属于实验阶段。一般对病人只有支持治疗/症状治疗,就是退烧药、氧气、吊点滴、呼吸器这些。病人会好主要是要靠自己的免疫系统战胜病毒(感谢上帝赐给我们免疫系统)。根据目前一个多月的研究,染病之后大约有10-15%的人会重病(肺发炎造成呼吸困难,要进加护病房用机器帮助呼吸),大约有2%的人即使有先进医疗也会死亡(从肺炎演变成多重器官衰竭)。 如果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感染,医疗资源可能会应付不了(就像中国的惨状),死亡人数也会很惊人。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许多可能染病的人(比病人多好几倍)也要隔离14天,不能工作,所以这个疫情对社会的经济和生活也会造成重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像在打仗一样紧张。 这次的流行病再次提醒了我们:启示录里提到世界末日来到之前会发生瘟疫,使许多人死亡,这在医学昌明的现代是完全可能的。 担心,小心但不要忧心 由于病毒可怕,我们应该担心而迫切为中国和马来西亚的疫情祷告。我们也应该小心地采取必要措施(见以下),保护自己和他人;但是我们不应该忧虑(马太福音十六22),甚至恐慌,因为那会影响我们身心灵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 圣经明说:“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希伯来书十25)此书写作背景是罗马政府正在大大迫害基督徒的时刻。历世历代对基督徒的逼迫没有间断过,但教会却没有被消灭。今日,在许多迫害基督徒的国家里,信徒仍然有聚集,所以因为怕传染病而停止聚会似乎不合神心意。不过如果在地的疫情非常严重(例如到要封城的程度),或者教会里出现多位确诊感染病人,政府要求暂停聚会进行消毒,那我认为顺服政府的权柄,改为各人在家庭崇拜是可以接受的。 我也想建议大家尽量从主流媒体(大报社和电台)和权威机构(如国家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获取疫情资讯。不要看太多小道消息,免得被不实消息搞得忐忑不安。 显出信心爱心 这次的病毒危机终会过去。我们要彼此相顾鼓励,激发信心和爱心(希十24),这也是我们需要聚会团契的原因。不过,我们也应该体恤有些人比较悲观,或体弱多病。如果他们决定暂停参加聚会,我们也不必苛责,并且用上帝的话鼓励他们将来再回来(以赛亚书四十一10,诗篇九十一1-16)。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歧视和排挤中国人的现象。如果教会里有人戴口罩或来自中国,我们也不应该视他们为瘟神,流露厌恶或害怕。 如果牧者指示暂停握手问安,我们可以顺服;如果没有指示但各人有顾忌,可以握手完去洗手或微笑拱手回礼,并解释不握手的原因,请求原谅。教会也可以在圣堂各处放置消毒洗手液,让弟兄姐妹握手后可以使用。 防疫良方 “预防胜于治疗”,这句至理名言在这个“新冠病毒”/“武汉肺炎病毒”肆虐的当儿显得尤其真实。目前专家认为这病毒主要是透过口沫和粪口传染,所以我们只要时常确实洗手(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或用肥皂和清水洗30秒,特别是在要预备拿食物时和上完厕所后);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口鼻;避免吃未煮熟的肉和蛋;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病人、野生或养殖动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手臂)遮住口鼻(然后把纸巾马上丢进有盖子的垃圾桶);跟有感冒症状的人保持至少一公尺的距离;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的人留在家里(如果有接触过进出中国的人要找政府医院的医生检查);有重症风险者(老年人和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人)要常戴口罩和少到人多的场合。 关于戴口罩的问题:除了中国以外,世界卫生组织对其他国家的建议是只有高风险的人(如去医院,接触最近进出中国的人等)需要长时间戴口罩,而且要正确的戴外科口罩才有防护力。 针对教会活动的实际建议 1.透过海报和口头报告协助宣导防范新冠病毒的方法(见以上所述)。 2.可以购买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给崇拜聚会的人使用;各个厕所洗手台要有肥皂(可以张贴一些鼓励正确洗手的话语)。 3.预备口罩放在聚会场所,如果发现有人咳嗽流鼻涕,招待员可以礼貌的请他/她戴上;也可以送口罩给有需要但没钱买的人。 4.如果疫情达到高峰,多处社区感染,尽量减少或延后大型聚会或研讨会。 5.教会团体出国旅游,应等疫情平息之后才进行。 6.聚会也许可以暂停,但唯一不能停的,就是寻羊布道工作,因为这时候,人特别需要福音,更何况我们有救恩,不怕死!

消息:老越关怀中心急需新福音车 恳请大力奉献

with No Comments

老越关怀中心(Lawas Care Centre)成立于2013年,现已迈入第7年。中心成立始于一位弟兄在参与Pa’Adang内陆短宣后,有所感动,看见内陆孩子们有上学的必要。由于这些孩子的家乡在内陆地区,出入非常不便,更是忽略上学接受教育。这位弟兄看见需要就展开行动,购买一块土地,建立宿舍、课室、小礼堂等设施,供给孩子们所需用品,以便孩子们能进住并到政府学校上学,从而发展成为今天的老越关怀中心。 老越关怀中心是由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BEM老越华人基督教和生命河音乐团携手推动和关怀。其使命是以圣经为基础,培养原住民成为有基督品格的知识份子。中心提供食宿给原住民孩子之余,也教导孩子从小学会独立,过着纪律生活,并引导孩子过一个敬虔的生活。目前中心共有14名本南小孩、1名中心院长、1名学生主任、1名本地宣教士(江梅花姐妹)及1名厨师。 接送孩子们上下学最重要的是交通工具。学校离中心有一段距离,车程需要15到20分钟。目前我们的其中一辆福音车是2手车,已“伤痕累累”,而且一度发生发动机温度过高故障。这辆车也“年老”,三天两头需要进厂维修,不止维修费高得吓人,更造成接送孩子上学的不便。 因此,中心急需一辆新的福音车,用来载送孩子上下学。一辆福音车的预算大概马币12万零吉;恳请弟兄姐妹慷慨解囊参与奉献,支持这项原住民教育和门训事工。 欲知更多详情,请联络年会布道部干事刘会先牧师(0128770303/ lawhuiseng@yahoo.com)。若您愿意参与奉献也可联络刘会先牧师;您的参与将是对中心和原住民孩子最大的鼓励,先在此致上满心感谢,愿上帝赐福满满。(德顺)

时事回应:中国网络直播主日崇拜 新冠型肺疫未见缓情

with No Comments

整理/振扬 由于“COVID-19”(前称武汉肺炎)疫情扩散与蔓延,12月爆发至今,自武汉至全球,影响深远,举世无双,一时风声鹤唳,中国除了封城及小区管制三十多个市镇,很多国际班机不再飞行,何止数以亿计的人们生活受到干忧。 据中国消息指出,目前该国还使用无人机在空中侦察人们作息,劝告人们戴口罩,不要聚众或留在户外。在这种受局限的情况下,聚众或任何聚会成为奢侈,因此基督徒例常聚会就停止了,不少教会牧者变通地利用手机网络举行崇拜或在群组互通信息。不过,也有郊外的小教堂仍以小组方式的三五人进行家庭礼拜或代祷。 比如,这是福州罗源堂会举行网络崇拜的微信通告: “因受武汉肺炎疫情影响,我们无法齐来圣殿崇拜聚会,但主耶稣应许说: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你们中间。(太十八20)目前,教会采用网络视频崇拜的方式,旨在确保特殊时期,每家每户依然能够在父母亲的带领下按照平时主日崇拜的场次和程序,全家人设立祭坛,同心敬拜丶赞美丶祈祷丶听道丶奉献和践行主道,愿您的家庭和家族都尊主为大丶愿父的国度降临丶愿父的旨意行在我们中间如同行在天上。” 在崇拜微信上可以透过分享榜邀请亲友参与,该微信群组透过不同人以接续邀请的方式,共有2.44万人参与。另外,还设有互动栏,就是参与者可以分享信息,互相打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分别于1月24日丶28日丶30日发出各地教会堂点疫情防控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顾全局,教会堂点继续暂停开放,停止各类聚会活动,各神学院校推迟开学。同时透过该会的机关报《天风》杂志和“今日中国基督教”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相关代祷文章。 此外,两会也呼吁各地教会响应作光作盐的优良传统,捐资捐物,用实际行动参与防控和救治工作。截止到2月10日,各省基督教两会和教会捐款及爱德基金会筹募总额达1.1亿元(人民币),捐助大量口罩丶消毒液丶酒精丶防护服等物资。 除了中国的当地教会弟兄姐妹传出病情,2月10日香港的循道卫理禧恩堂宣教师初步确诊感染武汉肺炎,现时情况稳定。该堂将关闭至2月19日,亦暂停二月份所有崇拜及聚会,并进行清洁消毒。与此同时,中国以外传染最多的新加坡基督生命堂、卫理巴耶黎峇的卫理公会及Grace Assembly of God也传出确诊病例。 沙巴州政府于2月4日当机立断,禁止每周117中沙的直航班,而吉隆坡方面则仅禁止湖北的班机,因此在这方面出现了“一国两制”的现像。 诗巫虽传了9宗疑诊,但在测验后呈阴性,虚惊一场;不过市面上的口罩及相关消毒水都已断货,很多教会也在大门放置消毒水或洗手巾给进出会友使用。同时也鼓励会友们以拱手代替握手问候。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日本汉语教学考试机构HSK事务局向中国湖北捐赠的口罩等物资箱子上所印的古诗,说明这个世界同舟共济是多么切实的。 因此在当下,网络成为重要的媒介,教会内的各肢体自组群体彼此代祷。

(7):美国卫理运动从头说起 卫斯理兄弟美洲宣教无功而返The American Methodist Movement Begins Failure of the Wesley Brothers’ mission to the Americas

with No Comments

文/黄孟礼(本报总编辑) 美国卫理宗故事的发源自然始于英国。话说约翰卫斯理(1703-1791年)与查尔斯卫斯理(1707-1788年)两兄弟,于1736年响应在美洲的乔治亚(Georgia)拓荒者詹姆士·奥格尔索普(James Edward Oglethorpe,1696-1785)的邀请,前往这个于1733年由英国囚犯新开发拓展为殖民地的大陆担任牧者(Chaplain)。为在新殖民地建立“新基督教共和国”,故需要具使命感的优秀宣教士,并教化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移民,把福音传给原住民印第安人。而身为乔治亚殖民创设委员之一的波顿博士与约翰的父亲撒母耳是好友,早已耳闻约翰在牛津组织圣洁会事宜;因此,波顿强力邀请卫斯理兄弟,认定他们是前往乔治亚最佳宣教士人选。至于约翰原本就在协助囚徒的工作,因此对奥格索普将军的囚徒移民政策甚表同意,他盼望“透过向异教徒宣讲福音,学习基督真实的福音”。约翰在前往老家爱华村(Epworth)探望母亲时,提起要前往乔治亚宣教事宜,他的母亲回答说:“为了福音,若是我有二十个儿子,他们都要去,我也乐意"。在约翰卫斯理还没前往美洲前,他学习西班牙语,因为已有西班牙天主教修士到原住民当中宣教了。卫斯理兄弟于1735年10月14日,自英国坐船经大西洋前往美洲的乔治亚,查尔斯则成为奥格尔索普的秘书。在航行旅途中,因为遭遇惊涛骇浪,乘客都惊惶失措,不过有二十多位摩拉维亚的信徒(包括小孩子),非常镇定,照样唱诗,给卫斯理兄弟留下深刻印像。 萨凡纳河口小岛登陆1736年2月6日,船抵达Peeper(今称Cockspur)岛,登陆后,约翰带领大家作一个感恩祷告。目前,登陆处有一个纪念碑,上面注明约翰登陆地及当天的日记:“大约早上八点,我站在美国的土地上,这是一个没人居住的岛……我们选了一个香桃木树、雪松及海湾遮蔽阳光与大风的地方,召集大家一同祷告。”该岛距离萨凡纳(Savannah)约16公里,1833年岛上建有一个普拉斯基堡(Fort Pulaski)。一个月后的三月7日,约翰就在萨凡纳一个充作法庭的小屋举行第一次崇拜聚会。虽然雄心勃勃,在以后的两年,卫斯理兄弟却面对许多困难。查尔斯的性情似乎不适合当奥格尔索普的秘书,抵步6个月后的八月就回英国去了。约翰也面对本身的问题,包括:与苏菲(Sophy Hopkey)的“灾难性”般的爱情故事——因为与苏菲小姐的相遇,竟动摇约翰的独身主义,他们定期见面,进行属灵阅读与对话。在犹豫要不要结婚时,苏菲告知约翰她要结婚了,新郎却不是他。约翰为此很不是滋味,更觉得苏菲背叛他,不愿帮对方在教会发出公告。因此,苏菲就与夫婿到邻州的南卡罗莱纳州举行婚礼。约翰认为苏菲是藐视乔治亚州管辖权,所以向国会主教告发他们。约翰还写信给苏菲,指责她处理三人关系的错误,下令她不准领受圣餐。苏菲叔叔是萨凡那最高行政官,他获悉后极为愤概,向法庭控告约翰是“侮辱人格、损害他人名誉并以非正当理由禁止苏菲领受圣餐”等罪名。法官认为,即使约翰自认为处理事件符合法规,但确实挟带个人报复的情绪。 拍掉脚上尘土返英国苏菲叔叔到处传播约翰是“奸诈伪善的人、花花公子、骗徒、挑唆已婚女背叛丈夫的人”等污名。1737年12月2日,约翰还没等到法院的判决,就已先行逃到查理斯镇(Charleston)的港口,乘船返回英国。他在日记上写道:“在这一年零9个月的时间里,我尽全力传播福音,虽未能完成我该做的事,但我已可以拍掉脚上的尘土离开乔治亚。”在返回英国的船上,约翰又遇到颱风,再度被死亡的恐惧攫获,他如此记录当时的心情:“我为了拯救印第安人来到美洲,但是……有谁能救我呢?谁能在不信的罪恶中拯救我呢?我拥有明确的宗教,我是辩讹家,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相信而己,然而,一旦死亡的危机袭捲而来的时候就被恐惧征服……谁能在死亡的死惧中拯救我呢?”对于卫斯理两兄弟而言,乔治亚宣教是失败的,可是这次宣教经验显然为约翰提供宝贵经验,包括:萨凡那英国人教会得到复兴,并创立“小通道会”(a small society,每周三、五与主日聚会),每天用3小时探访所有信徒的家、改善信徒的生活,使信徒的灵命得到成长。日后卫理公会发展模式就是从“小通道会”而来。乔治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年)于1733年结识约翰·卫斯理,受圣洁会及卫理宗影响,1738年抵达美国乔治亚州巡迴佈道,并于1740年创立伯赛大孤儿院。乔治怀特菲尔德对约翰的评价则是极高。表面上,约翰卫斯理在乔治亚宣教给人留下一种“落荒而逃”失败结局的印象,但事实上,透过乔治亚宣教,约翰获得最大益处是认识摩拉维亚信徒、信心得救的教义、内在的信仰、巡迴布道、班会与擘饼聚会、即兴布道、祷告与内心的赞美。这些信仰的生活为教会的更新和复兴奠定基础,并持续影响后来卫理宗的复兴运动。此外,在乔治亚宣教中,他认识人和自己真实的一面,也因而走向亚德门街(Aldergate)的复兴。今天,在乔治亚萨凡纳市的老街,在雷诺广场(Reynold Square)可以看到一尊约翰卫斯理的塑像,面向右边是卫斯理的住处与花园;同时在Johnson广场有一所基督教堂的右侧是他最早崇拜的地方。在市政厅(现在的邮局)则是约翰经常聚会的地方。不远处还有一所卫斯理纪念教堂。

社会关怀部呼吁信徒奉献 捐助防护用品予医护人员

with No Comments

目前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继续恶化,急需防护用品。 本会救援振灾小组透过CREST救援机构合作,向中国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提供防护用品的捐助。有感动的弟兄姐妹可奉献支持,并请注明“武汉赈灾”,之后悉数交给年会社会关怀部,截止日期为2月23日。 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基督徒社会关怀部 启

时事回应:希盟的成败

with No Comments

文/晖(退休公务员) 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子民正对希盟的目标与动向感到讷闷与无所适从。这一个政治联姻是否能常相厮守至少到下届大选,或因某方忽悠盟友与盟约,犯下“政治奸淫”,过早地结束这桩政治姻缘,正引起各方的深切关注。 目前,有关“国民联盟”(Pakatan Nasional)将取代“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的消息甚嚣尘上。无风不起浪,有蛛丝马迹显明,希盟内有人与希盟外的势力暗通款曲,彼等的居心叵测、意图可疑,是否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警,时间老人将是最好的证人。 打从希盟政府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希盟内的某方人马就处心积虑,政治动作频频,罔顾选民的意愿,招兵买马,以扩张其势力环围与政治影响力。尽管这种置人民的感受与国家的利益于不顾的作法,曾遭民间的诟病,彼等仍然一意孤行。此番有关“国民联盟”之浮出台面,是否是一次政治推演,相信很快就有答案。 任内交棒是共识 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斯次“国民联盟”的政治想象,也把砂拉越政党联盟(GPS)罗列其内,而惟有如此行才能成事。以目前“砂拉越意识”高涨,加上砂拉越州选迫在眉睫,砂盟是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政治观察家并不看好这样一个违背选民意愿,并将把国民推向更加撕裂深渊的政治盲婚哑嫁。 大家的记忆犹新,509的夜晚,数以千万计的国民彻夜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选举成绩的全面揭晓,并见证大马第七任首相的宣誓就职礼。按照民主国家的宪法惯例,首相原本是由赢获最多席位的政党党魁出任(当然也须获得国会简单多数票的支持),希盟却基于君子协议,把相位禅让给敦马哈迪,这是一次例外(exception)。不过,老马须在任内交棒给安华是希盟的共识。 希盟之所以持续执政,是因为获得足够的多数国会议席,老马之所以任相至今,其原因也在此。希盟若欲蝉联执政,务必兑现其竞选承诺,包括安华接棒成为大马第八任首相。安华与相位仅差一步之遥,是否能成功登上相位,其关键在于敦马与希盟是否愿意为其保驾护航?马哈迪是否有道义上的责任如此行,还是更加热衷于梳理其政治遗产? 不难看出,安华的造化也将决定希盟的成败。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经历病痛成为好医生 行医40年医病医心 “红脸医生”捐血救病人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 受访:黄顺锦(医生,年会会友领袖) 整理:卢韵琴 拥有未当医生先当病人的特殊经历,“红脸医生”黄顺锦行医40年后卸下医生之职,不再医人却医心。“我喜欢聆听人家说故事,更喜欢与他人分享生命,用生命来影响别人的生命,才是我最看重的事。” 脸上拥有一块红色大胎记,是年会会友领袖黄顺锦医生的“标记”;因此,他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红脸医生”。 “我的红胎记从来不会为我的生活带来任何不便,相反地它是我的标记,从小我就被家乡的长辈称为‘红脸将军’,还有什么比这个称号更威风的;只要认为自己是上帝最疼爱的宝贝,所以我从来都不觉得我的胎记有什么不好。”他说当时住在诗巫西岸的光华一带,当地知名领袖丁明鉴先生,每次看到就称呼他“红脸将军”。 曾经有位皮肤科医生说,他的胎记可以用雷射方式去除,但他觉得自己当年与妻子结婚就是这样的,所以不用去除了。 摆在面前的两条路 1955年出生在诗巫宋溪美禄的他,父亲是一位教员,所以经常跟隨父亲的调派而迁移,小学在光华小学求学。后来父亲被调派至民都鲁中华公学当校长,在小学5年级时举家迁往民都鲁,并在民都鲁官立中学完成了他的中学学业,后再转至美里Tuanku Haji Bujang学院继续他中六班的学习。在这期间,他决定了自己以后要从医的路。 “那时有两条路摆在我面前,一是选择数学科,其次是理科。如果我选择了数学科,在升大学时就只能选择工程系,但若是选择理科,就可以选择医科。要知道,当时我的拿手科目是数学,甚至还有老师在一次的考试评了我101分,因为不但答案正确,而且所回答的解题公式条理分明又整齐,所以他要给我多一分,哈哈哈……” 然而,他跌破了所有老师的眼镜,选择了理科,为的是他立志要当一名医生。“其实我的父亲希望我能够当一名教师,就像他一样;但我就是想要帮助更多人,所以我选择当一名医生。” 发生意外决定跟随基督 他在1974年进入马来亚大学就读医科,并在同一年重生得救,确认了自己的信仰。虽然他从小就接触福音,也参加主日学和团契,但唯有在他进入大学的第一年,耶稣在他的生命变得真实,让他沉浸在与耶稣同在的时光中。1975年的意外发生,更是令他下定决心,从此跟随基督。 “那一天,我正准备前往参加一个青年营,在入营的前一天,意外就这样发生了。骑在摩托车上的我和一辆私家车发生车祸,差点儿就让我回了天家,在完全休克之前,我只想到自己不能去参加营会了。” 幸运的是,当时的车祸发生在吉隆坡,他被送入马大医院接受治疗。当他醒来时,只见自己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鼻孔里塞入了两支氧气管,两支管子从他的左胸插入,为的是要导出积在肺部的出血,另有一支管子安在他的胃部,还有一支管子插在了他的膀胱。那一夜,他共输了4瓶血,也正因为这样,他从此就成为一位热心的献血者,至今已经捐血达29次。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左肺部因摔倒而严重性损伤,更发生了内出血,血液积在了左肺部,然后右肺部又感染了肺炎,呼吸情况非常不乐观。主理医生紧急用支气管镜抽出了塞住我左肺气管中的血液,接下来的两天我完全依靠呼吸仪器来存活。” 当呼吸仪器被拆除后,他又度过了一个星期极度痛苦的胸部物理治疗,前前后后在医院住了13天。从此,他的身上多了两道恩典的疤痕,分别在胸口和腰侧,至今依旧清晰可见。 而他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是他这辈子与上帝最为亲近的时光,他真真实实地经历了上帝的同在,上帝的恩典够他用。在病床上的他时常被上帝的爱和同在触动,尤其是当他明白主耶稣为我们的罪,痛苦地死在十字架上时,他就觉得自己所受的痛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更为奇妙的是,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也就等于缺课了两个星期,那我还追得上医学系繁重又竞争激烈的课业吗?但是,上帝就是那么爱我,虽然缺了两个星期的课,我却可以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名列前茅,而这个第一名也是我整个医学系大学生涯中的唯一一次第一名。” 还有,在他出院的那一天,一位护士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已经经历过一个病人的痛苦,这将使你成为一个好医生。”这句话让他犹记至今。事实也证明了,他的事先经历让他有了同理心,更能理解病人的痛苦,也使他成为了一名既治生理病又能治心理病的好医生。 行医长达40年 毕业之后,他分别在古晋与诗巫中央医院服务过,更在加帛中央医院服事了2年半。1984年初,他调至民都鲁中央医院服务,1985年7月才在民都鲁开了自己的私人诊所,并在2019年出让予他人后,正式退休。数算下来,他正式行医的日子,长达了40年。 40年间,他看过病人多不胜数,但他认为最有趣的还是在加帛工作的期间,让他学会了好多在医学院里学不到的东西。 “因为加帛医院的医生人手少,我和另一位同事就等于是全能科的医生,动手术、接生、接骨等,什么都要做,有时候这边产房在接生,那边急诊室又有病人来,忙得我是不亦乐乎,也因此学习到很多知识。” 他每天祷告寻求上帝的智慧,能够给每个病人最好的治疗。“我记得,最有意义的经历之一是治好一位从加帛上游送来的六十多岁加央妇女。当时的她发生了严重急性腹痛,被诊断为胃溃疡穿孔,需要紧急手术。但她的血红素低于5.1g/dl(正常数值是11.5-16.0g/dl)在加帛医院的血库又没有可用的血,我只能先捐了自己的血(O型血)给她后,再为她开刀。” 有一回,轮值担任飞行医生的他前往上游的长屋,在长屋中有个小孩的手前臂摔骨折了,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他为小孩接了骨,找了找看见一棵香蕉树,就让小孩的父亲去砍了,利用树芯包裹固定手臂,就不需要打石膏了。 还有一回,一名妇女发生子宫外孕导致大量内出血,需要动手术治疗和输血;但当时没有血源,他只能在护士的帮助下,抽了病人自己内出血的血液,经特殊方法过滤后循环再用,重新输入她的体内,成功救回了她的性命。 “纵然那时在加帛医院十分忙碌,但是我的学习还是很多,而且这些经验是医学院学不到的。再来就是原住民同胞真的是非常可爱,当我为她们接生和开刀之后,就直接用我的名字来命名她们的孩子,所以在加帛应该有好几个名叫‘Wong’的孩子,哈哈哈……。” 与病人一起祷告 当他开了私人诊所后,虽然上述种种惊险的情况已经不再遇上,但他的温柔与谦和让他的行医口碑都很好,更是一位会为病人祷告的医生;曾经还有上了年纪的病人,只有在医生为他祷告之后,才愿意离开诊所。 “其实我也不是一开始就与病人一起祷告,而是因为一件事的发生触动的。有位病人在离开诊所时,希望我在祷告中记念她,当时的我就答应了她,却不想过后我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当我再次遇见这位病人时,她满口地感谢我的祷告记念,让我十分愧疚。” 从此之后,只要是病人要求他在祷告中记念,他就马上与病人一起先做祷告。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为病人祷告的习惯。“当然,在祷告前我都有经过病人的同意,他们愿意接受,我才为他们祷告,而一般上病人都不会拒绝。” 2019年,他把诊所让予他人的退休决定,让民都鲁居民们愕然,随即就有传言说他为了专心教会事工而退休,主要是他获选为年会会友领袖。其实不然,黄医生就是纯粹地想退休了。“时间就是那么地刚刚好,有人愿意接手我的诊所,而我也觉得到时间退休了,大家一拍即合就这么行了。我个人从来都不想当会友领袖,而我的专长也不是当一名领袖,我只想与别人分享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去祝福他人的生命。”

卫理报新书上架

with No Comments

书名:《剩下的那部分福音》 作者:丹·斯通&大卫·格里高利 售价:RM20 初版:2019年7月 书号:978-967-452-098-4 罪得赦免真是太好了!得享永生更是好得无比! 但是,真实的处境是,耶稣应许的丰盛生命在哪里?为什么基督徒的生活如此挣扎?你与其他人的问题,试炼的困扰,似乎陷入无法克服的情况。 作者 丹·斯通(Dan Stone)和大卫·格里高利(David Gregory)透过此书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福音的其余部分”,与上帝建立更美好的关系,藉这整全的福音,活出应有的丰盛生命! 每期一句 “我们因信耶稣,就在祂里面放胆无惧,笃信不疑地来到上帝面前。所以,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这原是你们的荣耀。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从他得名)求祂按着祂丰盛的荣耀,藉着祂的灵,叫你们心裡的力量刚强起来”(以弗所书3:12-16)

1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