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家乡趴趴走(二) :匿藏10个月翻译圣经 艾森纳(Eisenach)与瓦特堡(Wartburg)

with No Comments

文/黄孟礼(总编辑) 马丁路德(1483-1546)出生于艾斯雷本,不久父母举家迁往邻近的曼斯菲德(Mansfeld),路德童年在那儿度过,7岁就进曼斯菲德小学就读,受到严师督导学习初阶拉丁文,经常一个上午被打十几次。路德曾形容这段求学经历是“学校如监牢,课堂如囚房,老师像残暴的狱卒,学生像马厩的驴子。”14岁时,父亲送路德到现今马德堡(Magdeburg)的“共同生活弟兄会”(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接受教育一年。“共同生活弟兄会”是一个平信徒的修道社群,其中最知名的人物是写下《效法基督》的金碧士(Thomas á Kempis)。在马德堡时,令路德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路上看到一位成为修士的贵族,长年苦行,骨瘦如柴,还叫人沿途鞭笞其背,借此治死肉体与今生的骄傲。这幅景象,令路德心生佩服,并对“苦行修道”有了初次的体认。 第二位母亲一年后(1498年),父亲送15岁的路德到埃森那的方济会所创办的圣乔治学校求学,学习进阶拉丁文。拉丁文是当时学术用语,也是上流社会及知识分子的沟通语言。路德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圣方济的修道士,对修院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路德在埃森那修习,也参加其旁的圣乔治教堂(St George Church)聚会,并参与诗班服事。路德还与其他少年人共组诗班,到别人家或其他场合演出,以所赚地小费来贴补学费与生活费。在路德过世一百多年后,著名的大音乐家巴哈(或译为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也在此地出生,并在圣乔治教堂接受婴儿洗礼;同样参与教会诗班,并就读同一所拉丁文学校。巴哈在音乐史上和莫札特丶贝多芬齐名,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杰出丶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据说,路德的音乐天分和真诚有礼的态度,受到一位妇人乌苏拉(Rusula Cotta)的注意,并说服丈夫让路德住到家里,一方面提供路德免费吃住,二来路德在异乡有家庭般的温暖。在艾森纳旧城门不远处有一座路德雕像,在雕像的底座刻划着路德生平,其中有一幅即描绘乌苏拉教导路德的浮雕图像。因此,有人曾说,乌苏拉有如是路德的第二位母亲。埃森纳市建于12世纪,在圣乔治教堂附近有一座“路德屋”,现已成为博物馆;但事实上,该址不是路德自己住家,而是当年乌苏拉夫妇提供他寄宿的地点,路德在此渡过他充满温情的两年少年时光。“路德屋”再往上走一小段路就是巴哈的故居。 遭到“绑架”路德在艾森纳念书两年后,于1501年离开前往艾尔弗特大学就读。不过,约20年后,1521年路德又被逼回到艾森纳待了十个月,并匿藏在该市的地标——就是瓦特堡(Wartburg)。原来,马丁路德后来在改革运动中曾被传召到沃木斯(Worms)面对罗马帝国会议进行申辩,并坚定重复:“如果无法用圣经改変我的判断,那么,我不能够丶也不愿意收回我说过的任何一句话,因为基督徒是不能说出违心之论的。”他说出这是“我的立场”,亳不动摇。在沃木斯的审讯后,皇帝随即下令拘捕路德,他的好友智者腓力暗中安排一场假绑架案。1521年5月4日,当路德一群人坐双轮马车准备返回萨克森,途经艾森纳的树林时,突然有一群武士冲出来将路德掳走,然后送到艾森纳市郊山上的瓦特堡。路德被换穿上一套骑士服作掩饰,起名为骑士约克(Junker Jorg),并在瓦特堡上过了十个月日子。在隐藏日期,路德也不空闲,他起码完成大约12部著作,同时还把整本希腊文新约圣经翻译成德文——一种白话的日耳曼新语体;他希望普罗大众都能亲自阅读圣经。这部圣经在隔年九月发行,被称为《九月圣经》,一本的售价相当于一名仆役一年的工资,一年内就印了六千本。据悉,路德在翻译圣经的过程并不容易,经常陷入情绪张力之中,其至有传言与魔鬼交战,曾拿起墨水丢向魔鬼要它闭嘴。那块墙上的印渍如今成了参观瓦堡的必看景点。我们从山脚下坐巴士到山腰,然后走了一段树林及山路到瓦特堡。登上瓦特堡可以俯瞰艾森纳镇,风景优美;随后,再回到艾森纳,在巴哈屋的民宿住上一晚。 打下良好根基笔者深觉,路德在年少时,进入拉丁文学校就读,在严师督导下,苦修思考论辩、语言文学;后来转往马德堡,跟随受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影响、追求灵性复兴的共同生活弟兄会的教士学习;青年时,父母又送到艾森纳继续深造……路德经过严苛的语法、修辞和逻辑(Trivium)的基础学习,实为其拉丁文打下坚实良好的根基。只是,路德形容早年求学历程如同炼狱,幼年时又因父母及师长严苛的管教方式一直让他心怀恐惧怨怼;而这种权威者的严苛经验,使路德投射在天父形象上,自己也成为一个非常敏感、情绪性的少年,更在后来造成他的孤独、刚强、敏锐、自律及火暴脾气的性格。但是,却也正因此,马丁路德学习根基打得极好,以至后来在翻译圣经时可以如此得心应手,为德意志现代文明注入深远影响,开启了德语白话文运动。

宣教学堂:在服事中看见需要

with No Comments

文/吴哲薇(年会宣教部宣教士) 相信每一个基督徒都知道耶稣基督颁布的大使命,可是却不一定都参与。如何增强基督徒的宣教负担和热诚呢?以下提出几点共勉之: 勤读圣经:要体贴主的心意,要加强使命感,我们必须回到圣经,回到信仰的原点。宣教的热诚,不应当是一个潮流,更不是有样学样。宣教的热诚,必须出于我们对上帝话语及福音的深刻认识、实际经历和全然委身。 信耶稣绝对不是一个宗教活动而已;而是找到人生意义,永生的盼望,是人生的全部。当一个基督徒明白了这一点,又亲身经历了这丰盛奇妙的恩典,就自然感受传福音的迫切,产生宣教的热诚,并且会以坚定的意志一生以福音为荣。 透视时事:除了一手拿圣经,我们还要一手拿着报纸,了解当今的时事。太九35-38记载,耶稣看到当时的人看不见的危机:他们虽然过宗教生活,却不没有信仰的内涵;严守安息日,却不认识安息日的主;严格遵行律法的条例,却没有活泼的属灵生命;守宗教节期,却没有真正的敬拜;等待弥赛亚来临,却不明白上帝的心意和要求,生命没有终极的方向和盼望。 在耶稣的眼里,等待着他们的是永恒的审判;这是一种属灵的视角,也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视角。当我们用属灵的视角看当今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的时候,我们就会醒觉:耶稣基督再来的日子近了,履行大使命的任务绝不能怠慢。 积极服侍:耶稣是全知的神,我们相信祂即使坐在家里,也知道人内心深处的需要。可是,马太福音九35-38记载,耶稣看见“人好像羊没有牧人”而生的悲悯情怀,以及他语重心长的呼吁,都是在他积极服侍的过程中有感而发的。由此可见,实际的经历、参与和服侍,能够开阔一个人的视野,触动一个人的情感,看见需要,并愿意做出回应。 祷告祈求:面对燃眉之急的危机,耶稣要求门徒“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去收庄稼”。为什么不直接差派更多人去收割庄稼,而是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去呢?这样不是多此一举吗?我们必须要了解: 首先,眼前“庄稼多、工人少”的现状并不是一种人手不足、管理不当,或情况失控;而是上帝要借此挑旺祂的仆人对福音的负担和使命感,进而倚靠祂的能力去完成祂所托付的使命。 第二,祷告不是告知上帝关于工场的现状,因为祂早已知道;祷告也不是催促上帝去加快祂原定的时间表,因为祂的时间丝毫不会出差错。那么祷告到底用意何在?在此段经文接下来的一章,即马太福音第十章提供我们有趣的答案:耶稣招聚12门徒,并给他们权柄能医病赶鬼(太十1-4),又差遣他们出去以色列家迷失的羊中传天国的福音(太十6-7)。 不知您是否留意到,这些被耶稣拣选和差派的人,正是刚才耶稣呼吁他们祷告的同一群人。换句话说,祷告祈求绝对不是唯一参与宣教事奉的方法,更不是拒绝更深层投入宣教事奉的借口。正好相反,祷告应当是寻求自己在宣教事奉上扮演什么角色的管道。我们在圣经中找不到任何只专注祷告而无需传福音的教导和例子。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为福音的传扬祷告,同时,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传福音的使者。 参与短宣:首先,短宣能让信徒有更多机会接触跨文化服侍的体验,以提升宣教意识,挑旺宣教热忱和深化宣教参与。第二,短宣的目的是为相关地区的宣教士和工场提供资源与支援,所以,可以鼓励堂会认领工场以扩大信徒参与宣教服侍的层面。另外,短宣不单是长期宣教士的储备计划,更是培育有普世胸怀基督徒的最佳途径。下次若您的堂会举办短宣队时,请您勿轻易放过! 基督徒的任务就是在地上见证基督的福音。我们如果活着,却没有执行这个任务,人生是虚空的;反之,为了执行任务,就算丢了性命,那也是值得的。

一介书声:为黄乃裳施洗的牧师

with No Comments

文/黄孟礼(总编辑) 书名:薛承恩传:一部东方的史诗 (Nathan Sites, An Epic of the East)作者:Sarah M. Sites 译者:辛福音译作组出版:辛福音译作组 日期:2018年5月 页数:256页  这本《薛承恩传》号称是第一本美国早期基督教宣教士在中国福建宣教的历史传记,对于诗巫人而言,更具意义的是:这位宣教士——薛承恩,是为港主黄乃裳施洗的牧师。  薛承恩(Nathan Sites, 1830-1895)是美国俄亥俄人,毕业于该州卫斯理大学,并响应成为首批前往中国的宣教士。1861年6月10日,他与新婚妻子挥别万般不舍的母亲,经过101天的海上航行,于同年9月19日抵达福州。他们先住在福州郊区的牛坑村,学习华语与福州话。  薛氏在福州为第一位施洗者为谢锡恩。1869年,谢氏与其他六人在天安堂被按立为“七金灯台”,他们成为福州最早的美以美会牧职人员,为在地的布道先锋。谢锡恩经常与薛教士一起长途跋涉,布道探访,成为其得力助手,也协助翻译《韦斯利传》(即《卫斯理传》)等著作。谢氏也曾受邀前往美国参加卫理公会年会,还在华盛顿得到了美国克利富兰克总统的接见,同时获得一所美国大学授予神学博士学位。 眼睛曾受重伤  1866年,薛承恩为闽清六都黄乃裳施洗,黄乃裳亦加入成为传道与美以美会文书等之行列,并协助薛牧翻译《圣经图说》丶《天文图说》等书。光绪年间,黄氏进京考试,中甲科举,参与维新运动的公车上书活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他率领福州移民到婆罗洲砂拉越诗巫垦荒,建立“新福州”。三年后,黄氏回到福州参与“辛亥革命”,成功后被委为福州省交通部长一年。  除此之外,薛承恩也到南平丶尤溪丶永春丶古田丶平潭丶兴化等地区布道,创办了福建省第一个孤儿院丶女子学校丶华南女子学院丶神学院和医疗事业等。 一次,他在南平因为教会会所改建,和当地居民引起纠纷而被围攻,在拳打脚踢之下,尖叉子又朝他眼部猛刺,受了重伤。后经拯救,眼睛虽恢复了视力,但脸颊上却留下了深深的疤痕。 薛氏墓碑未好好保管  1895年2月3日,薛承恩在闽清六都教堂讲道,当晚病发。在回去福州的船上,他向天父作了最后的祷告,并于2月10日病逝,享年65岁。当时,美丶英丶法丶德丶俄丶意丶日等各国领事馆均下半旗致哀,福建省各界代表及在华的外国人等五百多人,在福州举行追悼会。薛氏埋葬在福州的外国人公墓,不过,到了上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时,该墓遭到破坏,薛氏墓碑更是被丢落在目前的蔡襄宗祠的管理人住家门前。在下年前在当地看到时,很是感慨,心忖教会可能对这些历史文物要好好地加以保存与保护了。  薛承恩的夫人回美国后,用了18年时间完成这本传记写作;1912年12月18日,薛夫人安息主怀,并未看到正值印刷中的传记面世。  这本书于2017年被翻译为中文,并于2018年首印中文版,真是可喜可贺;更让中文读者了解当时福建社会及初期教会的情况,还有一个外国人在当地生活的种种问题与挑战。  书中还附上42张当时福州各地的珍贵相片,这实在是一本研究福建教会史不可少的读物;更是卫理宗宣教士及信徒们不能忽略的宣教书籍,阅读其中情节,真会让人感动不已。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诗巫观摩学习开展中国乐龄事工 林铿典从裁缝师到传道人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受访:林铿典(牧师、闽清县基督教协会会长)记录:卢韵琴 原是为人裁布制衣的裁缝,却因为牧师的坚持不懈,他考进了神学院;从此不当裁缝,当引人归主的传道人。闽清县基督教协会会长林铿典牧师月前到访诗巫参加全砂乐龄大会,会后特接受本报总编的专访。 是上帝的拣选当年他因为家中遭遇突变而搬到福州,在原是基督徒的生母带领下信了主,从而加入教会。时任牧者的张幼娥牧师见他年轻,且有潜力成为传道人,就一直鼓励他献身念神学,“因为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关系,我连初中都只上了一个学期,在学术上根本是不够资格的;但因张幼娥牧师的坚持和盛情难却,我就去考了,还备考了一个星期,想不到还真的让我考进了神学院,实在是上帝的拣选。”那是在1985年,他成功考进了福建神学院,成为该神学院的第二届神学生。进入了神学院,首要解决的就是生活问题。因为当时的他是家中的经济支柱,两个子女上学,家庭生活比过去艰苦,全家人靠着信心生活,得到华侨谢仰平先生、黄贞明牧师等爱心帮助,家乡教会5位老信徒给他每月5元人民币的补贴;感谢上帝的恩典,让他的家人生活平安度过。“虽然我之前是个裁缝,但进了神学院就不当裁缝了,要做衣裳也都只是义务帮老师和同学们做,哈哈哈……”与他同届的同学有80人,来自福建省各地,这是也让他在若干年之后,相识满天下的原因之一。 专心传道1987年7月,他顺利从神学院毕业,在农村教会专职事奉,一个月的工资是75元人民币。“当时,我就如张牧师在先前所言,当传道人是吃不饱,饿不死的,哈哈哈……”为此,他也曾经想过靠自己改善家人的生活,但上帝出手管教了他。那些年,他的师母养过猪、培植过白木耳,意欲为家里添加收入,但这些都亏本了,着实让他领悟了许多事。从此,他也就专心传道,不再多做他想了。想不到,日子顺心顺遂了起来;1989年转至城关堂事奉,服事至今。感谢主恩,儿女都已大学毕业成材,各自办了公司,还有了一个外孙女和两个孙女;外孙女今年13岁很优秀,曾获上海市象棋比赛青少年组第一名,今年8月份参加全国运动会轮滑成人组得到第三名,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女儿在闽清江边也为他买了一套房子,堪称是蒙福的一家。现在的他已届退休年龄,但因着教会的需要,他选择了继续服事,报答主的恩典。 薛承恩传记出版谈起闽清县基督教会,就免不了谈起将基督教带入闽清的薛承恩牧师。1864年,美国神学博士薛承恩(Nathan Sites)牧师在闽清播下了福音的种子,为闽清基督教会发展的初始。薛承恩牧师过世之后,他的师母撰写了薛牧师在福建传教的故事,可惜尚未出版,师母就过世了。后来,薛牧师的女儿收集成册——《薛承恩传》英文版,在美国出版了。“我的兄长刘家礎(编按:林牧原家庭姓刘,后过继给林家为子)是美国化学博士,多年前在美国见到此书。而他因为曾看过我送给他的《闽清教会誌》,内里记载有关较早在闽清传教的传教士——薛承恩牧师的事迹,所以就将其传记带回到中国来。他本想在国内翻译成中文版,却苦于找不到翻译;最终上帝的恩典够用,感动我兄长自己来翻译此书。由于他住在美国俄亥俄州,薛牧师家乡也在俄亥俄州;而薛牧师在闽清六都病逝,我哥的老家也在六都。很巧合,所以我兄长和侄女就花了二年时间,终于将这本书成功翻译成中文版,并在美国出版。”薛承恩是于1866年以前,自福州来到清水塘(现在闽清)一带设教;后来他为第一批信徒,包括黄乃裳等施洗。因为有黄乃裳,才有了1901年福州人集体移民砂拉越诗巫,及发展到今天的砂拉越卫理公会。后来,薛承恩牧师也到南平、尤溪等地设教,还到过古田、福州、平潭、兴化及永春等地区宣教。有一次,他在南平遇到暴徒,刺伤了他的眼睛,在脸上留下了一道刀痕。 让牧者有责任感后来,闽清与中国其他教会一样,出现了许多变化,及在文革期间被关闭数年。1981年拨乱反正,政府部门推行信仰自由政策,开始旧堂重修恢复聚会,改革开放后并建了新的堂所。目前,该县拥有29个堂会,3位牧师、1位副牧与3个传道,信徒约有1万人左右;但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而且流动性大,教会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身为闽清县基督教协会会长,林牧师认为,闽清县基督教会目前所面对的最大牧养问题,就是缺乏教牧人员。感恩的是,闽清县基督教协会已经开始着手作出改革,希望能够进一步地扩大牧养范围。“因为教会工作待遇不高,难找愿意献身的年轻人。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如何让传道人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林牧师正在着手进行初步的改革,即是将教会的管理权从“信徒全权管理制”改变为“牧者管理,信徒配搭之”的新制度,让牧者有责任感。林牧师此次是特别来到诗巫参加全砂乐龄大会,以便从中学习如何开展乐龄事工,在中老年信徒当中建立乐龄团契,让他们可以有规律性的过好教会生活。“中国的老人活动通常都是打牌,而乐龄团契的建立,将可以让他们在教会学习唱诗歌、读圣经,彼此交流,互相关心,彼此代祷,参与事奉,过上更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为国家守望祷告

with No Comments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征稿:《灵修日程》读者心得

with No Comments

这是一份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灵修读物! 这是一份不分国家与种族、不分宗派的灵修读物! 这是一份用33种语文,分76种版本的灵修读物! 您是其中一位使用者吗? 如果在灵修路上,《灵修日程》(UPPER ROOM)是您的属灵良伴,陪您走过灵程的高山低谷;欢迎您藉着文字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同得灵修的好处!    字数:700字以内  敬请将来稿(请以文档方式)电邮至scaccmm@gmail.com,并注明真实姓名、电话与所属堂会,同时附上个人近照一张。 每一天由灵修开始 2018年11-12月份中英对照简体版《灵修日程》已出版,请向本报订阅。 每期一句“他(耶稣)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慾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上帝生的。”(约一10-13)

抓鼠有感:个人“简介”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前不久,因需要得交上个人简介,但字数限定30字以内,让我着实犯头疼。我问对方,可否寄些范例给我参考?接着,我就收到了这些“别人的简介”:  某某,旅美三十余年,XX博士,XX硕士,从事XX研发,热衷福音布道。  某某,现居XX,业余心理辅导师,爱好阅读。  某某,XX专家、XX总面试官  某某,现居XX,……育有特殊儿和普通儿,学习每天心怀感恩,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这些简介里,有提到自己居住的所在地、个人的学历、自身工作或专业范围(甚至职衔)、个别兴趣,甚至目前的人生态度……左思右想,我最终为自己写了这样的简介:  某某,马来西亚华人,正职乃基督教刊物文字编辑,业余为教会会友传道。  好吧,我知道后面这句话蛮怪异的,除非我离职,或本处传道举荐没通过,否则这两种身份都会随着我,无关乎上班还是下班。其实,我的本意是:除了正式上班的正职外,下班后或还有一些因着本处传道职份而需承接的服事。只是“30字以内”的设限,加上对方频频来催,所以无暇细思,就这样寄出去了。 最后的“名词”  说实话,这样的介绍挺无趣,但却又是我能想到“最保守且实在”的自我简介了。不过,这事却意外引发我认真思考:我到底是谁?那些加在我身上的“形容词”或“名词”对我有何意义?如果只有一句话,哪一个是我想保留到生命最后的“形容词”或“名词”?  小时候,我会说:我是某某人的孩子。出国求学后,自我介绍时会说我是某某学校某系的学生,还有我是马来西亚华人。进入职场后,工作职称是最常用到自我简介——我是《卫理报》的同工;在教会圈里,当然偶尔也会加上一句:我是某某堂的会友……   其实,一个人怎能用三言两语描述得尽?!不过话说回来,就算用上“千言万语”,也未必能将一个人说得清楚?更别说,这些外加的“形容词”与“名词”或许有天都会成为过去,或不再有意义!  想了老半天,到底我真正想给自己下的简介是什么呢?或说,我至死都想保留的“形容词”或“名词”是什么?  是“上帝的孩子”!  在离世的那一刻,与谁有血缘关系,拿了几张文凭,做了几份工,服事了多少年,担任了哪些职位,银行里还有多少存款……都与“我”不再有那么切身的关系;唯独我是“上帝的孩子”,才是跨越生死的身份。  约翰福音一12节如此说:“凡接待祂(耶稣)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  12月是纪念耶稣从天降生,为世人带来救赎盼望的日子;您是否预备接待祂,信靠祂,而得着那最珍贵的自我简介——上帝的儿女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