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呼声:宣教部的钱用到哪儿去了? 我们必不至缺乏

with No Comments

王宝星牧师(宣教部干事) 这一期“宣教呼声”的主题是“宣教部的钱用到哪儿去了?”以及相关的“我的宣教奉献到哪儿去了?”,让关心和不关心宣教事工的弟兄姐妹了解宣教款的来源和使用。 年会宣教部管理的宣教款主要来源是各堂会交来的宣教主日奉献,堂会认领的宣教士经费,和少数弟兄姐妹个人交来的宣教奉献。2019年调整薪金,加上增加8位新宣教士,所以宣教部的预算也大幅度提高至将近3百万令吉。可是堂会认领宣教款似乎已经饱和,无法提高认领的数目,造成短缺将近33万令吉。 宣教部的钱——宣教款主要用在哪儿呢? 最大笔的费用是45位长期宣教士的薪金和事工费用达257万5千令吉;7位短期宣教士需要6万令吉;认领工场贫困学生和传道人约6万5千令吉;保送卫神宣教科学生5万2千令吉;宣教部事工费(办宣教营、探访宣教士、印刷宣教呼声和祷告手册、制作工场影片、跨文化职前训练营)7万1千令吉;宣教楼维修和经常费1万令吉;出席会议和研讨会、考察工场、办公室经常费和4位员工薪金和津贴等控制在12万9千令吉之内。 严谨管理奉献宣教款 宣教部提供宣教士什么费用呢? 宣教士的费用细节如下:薪金、第13个月底薪(花红)、生活津贴、师母津贴、儿女津贴、学位津贴、公积金、社险、机票、申请签证费、签证出入境费用、学新语言费、住宿、安家费、电脑、交通工具、油耗或交通费、水电费、通讯费、生活津贴、意外保险、健康检验费、医药费、儿女教育津贴、事工费、进修费、述职费用、付伙伴宣教机构行政费等。 除了薪金和生活津贴是按薪金制度发放,每一位宣教士都要在9月份时按实际需要预算下一年度的费用,经过宣教部审核和批准才能生效。宣教士也要按照预算来使用钱,若是需要额外的开销,必须向宣教部申请。 与本地牧者相比,看起来海外宣教士的经费很高。这是因为在本地牧养用不着去海外的飞机票、签证费、学新语言费、意外保险、伙伴宣教机构行政费等。除了以上几项开销,牧者和宣教士的薪金津贴和其他的费用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牧者的部分开销由牧区承担,包括住宿、安家费、交通工具和油耗、水电费、通讯费、生活津贴、办公室电脑、基本医药费和事工费等。所以年会经济部轻省很多,而宣教部要负责宣教士所有费用,平均每个月支出约25万令吉。 我相信宣教部严谨管理弟兄姐妹奉献的宣教款,宣教士殷勤传福音,耶和华以勒,我们必不至缺乏。

时事回应:修宪未竟仍需努力!

with No Comments

文/晖(退休公务员) 希盟政府向国会提呈“2019年联邦宪法修正法案”,于4月9日晋入二读并进行表决时,因达不到修宪的门槛,即三分之二多数票的支持而功败垂成。 希盟政府为了兑现2018年5月9日第十四届普选竞选宣言中的承诺,于4月4日由掌管法律事务的首相署部长刘伟强向国会提呈有关修改马来西亚联合邦宪法第1(b)条款,以恢复沙巴、砂拉越与马来亚半岛的同等地位。不过,砂拉越政党联盟(GPS)要求将“依据1963年马来西亚契约”(Pursuant to the Malaysia Agreement 1963)的字眼纳入法案,并声称斯次的修宪不够全面,零星的修宪于提升砂、沙两地的人民的权益无补。 破坏同等伙伴的关系 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尽管马来亚、砂拉越、北婆罗洲(沙巴)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却是三个独立的个体(entity),于1963年9月16日共同组成一个新兴的国家取名“马来西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sia)。大马成立56年来,沙、砂两地人民感受到两邦的身份和地位江河日下,1976年的一次修宪更把两邦的地位降为州级,与马来亚11州并列,此举无异于贬低及破坏两邦与马来亚作为同等伙伴的关系。 事实上,沙、砂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不过只能享有5巴仙的石油与天然气开采税,而且社会经济发展与基建建设滞后;若与西马半岛相比,实有天渊之别,引起两邦人民的强烈不满。此次的修宪只算是踏出为砂、沙复邦正名的第一步,接下来是要按部就班归还两邦的自主权与一切的合法权益。 宪法乃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攸关全体人民的福祉,因此修宪必须获得国会三分之二大多数议员的支持。以目前国会拥有222个席位,意味着斯次的修宪,至少须得到148票的支持才能通过。这一次的修宪关系到恢复砂拉越与沙巴原本邦的地位,而这与“1963年马来西亚契约”的精神是一致的,以记名投票的结果,获得138票支持,59票弃权,与修宪门槛148票还相差10票。此次修宪动议,没有反对票,意味着朝、野政党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拂逆砂、沙人民的强烈意愿。有趣的是,声称捍卫砂民利益的砂拉越政党联盟的19位议员则集体弃权,予人许多遐想的空间,也遭受个别执政党议员的揶揄与大加挞伐。 建立自由公平合理新社会 持情而论,无论是政治体制,或施政方针,马来西亚与一个文明的国家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建国以来,跌跌撞撞走过一段漫长的冤枉路。从立宪的角度,马来西亚也面对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窘境,隐隐约约残留殖民地政府分而治之的余孽,此次的修宪也多少可以帮助人们看出一些的端倪。 马来西亚是世上绝无仅有种族、宗教观念如此泾渭分明的国家;权力的傲慢见怪不怪,很大程度上分化与撕裂国民。迩年来,国内发生数宗公民“被失踪”案件,严重侵蚀宪法第5(1)所保障公民生命安全或人身自由的条款,无异于挑战宪法的底线。至今发生经年,神职人员许景城牧师、社运分子安里仄末“被失踪”案,犹未水落石出,令彼等的家人及公民社会揪心不已。 无可讳言,砂、沙子民对斯次希盟联邦政府的修宪动议铩羽而归,颇感失望与无奈。尽管由希盟所主导的修宪努力触礁,丝豪不影响砂、沙人民要求恢复两邦与西马半岛同等地位,及平等待遇的决心,毕竟砂、沙两地人民参组马来西亚联合邦的初衷是要与友邦平起平坐,建立一个自由公平合理的新社会,而不是再次被殖民地化。 尽管斯次的国会修宪遭挫,并不意味着修宪从此就画上休止符;事在人为,如果朝、野双方是认真为砂、沙两地人民请命,就应锲而不舍,铆足全力,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以便为下一次的修宪作好万全的准备。沙、砂议会是否可先召开会议,集思广益讨论修宪的事宜,值得大家思量。 修宪尚未成功,同胞仍须努力!

我思故我写: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with No Comments

文/王育新(美国恩福基督教会牧师)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当复活后的主耶稣再次与祂的门徒们相遇,耶稣问了彼得这个问题。 当时候,彼得犹豫了,回答得并不干脆。彼得的犹豫不无原因,或许是因为他曾信誓旦旦要跟着自己的夫子――耶稣,对祂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可事实是,当耶稣被抓的时候,门徒四散逃跑,彼得也在其中。虽然,彼得远远地跟着被抓的耶稣,可一旦有人指认他是耶稣的门徒时,他却急急忙忙否认甚至发咒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耶稣)”。 再加上,彼得原先以为他们所追随的夫子,年纪轻轻就离他们十一个师兄弟而去(耶稣被钉在十架上受难而死),导致他们必须“重操旧业”(彼得原是打鱼的鱼夫)养家糊口。 想当年,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彼得和他的弟兄安德烈二人,呼召他们来跟从祂的时候,他们二话不说,“立刻舍了网,跟从了祂。”(参考马太福音四18-20)哪知,当初追随耶稣的所有抱负和理想,都在那个周五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时,画上了休止符。 于今,当从死里复活的主耶稣问彼得,“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的时候,他看着眼前的谋生工具——他的渔船、渔网、所有的打鱼器具等,再看看问他话的耶稣,内心必然有了一番挣扎,心中疑惑着:“还真不晓得再次放下手边的这一切来跟随耶稣,结果会否与第一次一样?” 你真的爱我更深?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如果今日主耶稣也问你这个问题,你将会如何回答? “是的,我爱你。”真的吗?请想想看下边的情况,然后再做回答,也许会比较真实一点吧: 其一:为了追看连续剧,你几乎可以每一次都提前坐在电视机前面候着;可是,一星期只有一次的主日敬拜,你却姗姗来迟。 其二:为了追剧情的发展,你可以一集接一集地追看下去,少则数小时,多则甚至通宵;可是,一星期一次,也只有一至二小时的主日敬拜,你却不耐烦地在心里嘀咕,“怎么那么长?” 其三:朋友圈传阅的文章、或新闻、或八卦,即时就看,且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重看;可是,圣经却久久也难得翻看一小段。 其四:和人谈天说地,与人道长论断,跟人评头论足,你没有一次不是口若悬河;可是,请你祷告,舌头却瞬间打结。 其五:友人相邀饮茶用餐、逛街闲荡、泡茶聊天、宵夜畅谈,几乎任一次的活动,每次都是随邀随到,无需预约;可是,教会的活动、聚会非得三五个星期前通知,才能勉强给排进行程表里。 其六:购物买名牌服饰、手机、电器用品、美容用品等,以及吃香喝辣的,皆是毫不手软;可是,奉献个十块、一百的,却是心如刀割。 其七:平面媒体的报道、电子媒体的新闻、网路流传的讯息,手机传来的消息,几乎相信十之八九;可是,信主数十载,对圣经的真理却并未真心相信。 其八:手机里的讯息、短讯、视频、笑话、文稿等,不只看得津津有味,更是勤于转发、分享;可是,对于福音和圣经信息却吝于传发、分享。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当主耶稣问你时,你还自认为自己真爱主吗? “若有人爱上帝,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林前八3)

我思故我写:树大招风

with No Comments

文/陈心洁(临床心理学博士) “牧师的孩子!”,总是有人喜欢以这样的称谓来标签我们,即使我们的父母已经退休,或者我们的父母在生我们的时候也不是牧师。人们对“牧师的孩子”似乎比“富二代”或“官二代”有着更高的道德标准;也因为这样,牧师的孩子一旦脱离了社会常规(social norm),牧师父母就首当其冲的成为“罪魁祸首”,仿佛孩子所有的“罪行”都需要父母来承担。 于是,牧师的孩子常常也不敢让父母知道自己的秘密,甚至压抑自己的情绪,因为“牧师的孩子”直接反应了牧师的道德光环。这样的情况在亚洲教会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因为我们处于一个熟人社会的强关系网络,社会耻感直接和家族耻感相关。一个家族的兴衰和成就,就决定了一个家庭成员的前途和社会位置。当这样的社会潜规则渗透到教会管理时,牧师的家庭似乎也成了整个教会需要控制的形象。 另一类的社会边缘人 “牧师的心理健康“、“牧师孩子的心理健康”、“师母的心理健康”,这些都似乎成为多年的北美神学院论文素材。这些被调查的对象,并不会因为他们身上带着“牧师”两个字的标签,就已经对精神疾病或压力产生免疫。许多调查显示1,反而他们比普通人还面对更多心灵方面的挑战和挣扎。 美国这几年,有大教会牧师的孩子自杀,也有知名教会的牧师自杀。最新统计显示,牧师本身有精神疾病的诊断超过10%。 虽然精神病的原因有很多,先天的因素无法排除,但后天的体制压力似乎也成为一个重大的牢笼,套着牧师一家人,让他们对自己有过多、过高的期望,也无法适当的求助;因为牧师一家的“错误”或“不完美”会成为别人的“绊脚石”。 所以“高处不胜寒”的牧者家庭,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很容易成为另一类的社会边缘人。 十多年前我就曾经写一些文章为牧师的孩子“代言”,却遭到一些误解,认为我“合理化”了牧师孩子挣扎,“我都没有说出来,凭什么你可以说出来?”这是多年前一个牧者孩子看了我的文章后私下告诉我的。在她的不满里,我看到了一个受伤已久的心灵,默默接受家族命运的孩子;当有人为她“代言”时,反而无法释怀。 为什么我用自己的例子来打开牧师家的“潘多拉盒子”?其实不是让牧师一家难堪,而是希望大家能从平常心来看待牧师一家人,减低对牧师一家的过高期待,让牧师一家也可以喘口气,不要如此拘谨,小心翼翼地生活。或者当他们一家遇到心理问题,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有求助的权利,而不会这么快走上绝路。 面对许多的压力 华人社会有句很形象的俗语——“树大招风”,也可以很贴切地用来形容牧师一家面对的压力。“牧师的孩子怎么可以染发?”、“牧师的孩子成绩怎么可以这么糟糕?”、“怎么你们的孩子不去读神学当牧师?”、“牧师和师母怎么可以吵架?”、“怎么师母可以在外面赚钱?”、“牧师家的孩子怎么可以离婚?”、“牧师怎么没有管好自己家的孩子?”…… 各种会出现在普通家庭的问题,都可以在牧师家庭找到,于是牧师家的“瑕疵”一不小心就成为他人逃避责任的“合理的借口”,牧师家庭成了“待罪羔羊”;因为有些信徒无法直面自己软弱,于是就歇斯底里地“缠着”牧师,试图以罪疚感来控制牧师和其家人。但是,这些人从来不问,当我们在消耗牧师的精力时,他们能给孩子的时间在哪里?当我们三更半夜找牧师代祷或诉苦时,他们的伴侣关系会否受影响?当我们要求牧师来医院探访时,他们有时间接送孩子上学吗?当我们要求牧师准备一篇“精彩“的讲章时,他们有机会陪孩子过生日吗?当我们要求牧师的孩子参与所有教会服事时,他们孩子在教会被性侵可以向谁说?当我们要求师母不工作时,他们孩子上大学的学费我们可以赞助吗?当我们问牧师的孩子为什么可以有婚姻问题时,我们有想过他们都在忙着处理他人的婚姻问题吗?…… 可以少操一份心 如果大家都希望看到有健康的牧者家庭来做榜样,为什么大家不给牧者家庭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去经营他们的家庭关系呢?让他们可以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当孩子有需要时他们可以及时出现;当孩子受委屈时,他们可以像普通的家长一样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公平。这样,大家再也不用担心”牧师家庭”会出现“各种问题”了,也可以为牧师家庭少操一份心,省了一番口舌。 大树本无错,只因为曾经为一些人挡风遮雨,开花结果,就有人因为它日渐枯萎,而开始攻击它,忘了当初在其荫蔽之下的凉快。就如约拿当年在尼尼微山上边乘凉边等着上帝的公义实行,却忘了上帝的怜悯和恩典。如果每人都手施养分,给牧者家庭多一些宽宏和理解,或许小树苗有一天也可以长成大树,为大家乘凉。(本文纯属反思,请勿对号入座) 1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edstetzer/2018/april/church-and-mental-health.html

会长的话:代代相传:三个最高—— 一起寻找迷路的羊

with No Comments

文/池金代(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 “迷路的羊,迷路的羊,回转吧,回转吧,耶稣基督正在寻找你,迷路的羊赶快回转吧!” 这首儿歌表达了天父爱你的心,天父的心为着迷路的羊而着急,祂为了寻找迷路的羊,甚至差遣了祂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来到世界寻找你和我,更藉着耶稣的死和复活拯救愿意信靠祂的人。 主耶稣说:12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13 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14 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太十八) 天父不愿意这小子里失去一个,所以祂给了我们三个最高: 三个最高 1.最高等的命令:“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 2.最高超的拯救:“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四25) 3.最高兴的成果:“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十五7) 弟兄姐妹,我夫妇俩不敢不遵行天父最高等的命令,时常出去传福音,寻找迷路的羊。 上个星期六,我们又出去传福音,拜访一位拜拜几十年的人,其实天父早就在他的心里做工,感动他,只是他一直犹豫不决。当我们传了福音之后,三次问他要不要信靠主耶稣,他最后决定信耶稣,跟着我们决志祷告,第二天就来做礼拜了;我们欢喜快乐,天上更是欢喜快乐,哈利路亚! 传福音是遵行最高等的命令,也是实行最高超的拯救,更是带来最高兴的成果! 四万人寻找七万人 我们的教会有十一万个会友,但是有七万个在迷路当中,因为去年(2018年)的统计让我们看到,来做礼拜和主日学的加起来只有四万人。其他七万人在哪里?其他七万人已经迷路了,他们需要你和我去寻找。 弟兄姐妹,兴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找回迷路的七万人!如果我们四万人,今年每一个人找到一个回来,教会就有八万人了,明年再去找一个回来,就可以超过十一万人了。问题是:你有去找吗? 另外一个星期六下午,当我们去向一位老人家传福音时,不经意之间与他的媳妇谈起来,原来她嫁入这个家庭之后,已经有四十年没有做礼拜了!我们立刻确定她的信仰,并且邀请这位迷路四十年的羊回来,她一口答应了!感谢主。 今年有几间堂会已经积极开始或恢复每个星期出去传福音寻羊的运动,几个月下来,他们已经寻找到许多迷路的羊回来了。 弟兄姐妹,许多迷路的羊正在等着你寻找他们回来教会。你愿意代表主耶稣去吗?主耶稣不只藉着文字、资讯、代表或其他方法,祂已经亲自来了,道成了肉身,祂已经遵行了最高等的命令,也已经实行了最高超的拯救,更经历了最高兴的成果。让我们一起跟随主耶稣的脚踪,亲自出马,一起去寻找迷路的羊,一起向迷路的羊呼唤: “迷路的羊,迷路的羊,回转吧,回转吧,耶稣基督正在寻找你,迷路的羊赶快回转吧!” 2019年四月11日 于会长办公室

台“监狱之母”分享会 提醒大家上帝也爱罪犯

with No Comments

“耶稣告诉我们要爱人如己,那,你愿意去关心监狱里的罪犯吗?” 有着“台湾监狱之母”美称的“温妈妈”于4月6日晚上来到诗巫幸福堂,分享她的事工与见证,告诉大家上帝也一样爱监狱里的罪犯。 有“监狱之母”美称的温妈妈本名杨梅英,从事监狱服事已经27年,每年都带领上百人受洗成为上帝所爱的儿女。 “温妈妈”是来自印尼的华侨,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有另外的“名字”,叫做“监狱之母”、“受刑人的母亲”。 她说自己从来不是勇敢的人,甚至再平凡不过,“我只是一个平常的家庭主妇,什么不做、为什么要做监狱(受刑人)的妈妈?我相信是上帝定意要成就在我身上的工作。”她说自己五音不全,受刑人却常常听她唱歌听到泪流满面。 他们还有救 进入监狱前,圣灵引领她到旷野10年,跪在硬石头地上祷告;她的两个膝盖都换了人工关节,还是几乎天天跪祷、每个礼拜进监狱传福音。 社会上的人认定这些人“没希望了”,“温妈妈”只是知道,他们还有救──不管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还是死刑犯;只要愿意悔改信耶稣,看来绝望的结局,仍能有永恒的生命。 她说,造物主上帝不撇下任何一人,只要我们认罪悔改,祂会引导人过丰盛有意义的生活。“温妈妈”的己身经历与受刑人被改变的生命,证明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能改变人离恶向善,从黑暗进入光明。 她表示,幸福家庭是她服事的最大力量。夫婿温勇才与她同行,两名结婚的儿子都在教会有很好的服事,她感谢上帝拣选她、使用她。 较后时,幸福堂会友领袖林雅丽亦在聚会中感谢“温妈妈”的远道而来与分享,让弟兄姐妹们眼界大开,在事奉上开了另一扇窗,并且重新省思自己在服事方面可以做出的贡献。 当晚的聚会除了幸福堂之外,还有其他堂会的弟兄姐妹参与,势必将鼓励更多人勇于参与事奉。 (韵琴)

Direct Talk总编面对面:“跪出”27年监狱事奉 告诉受刑人上帝爱他们 温妈妈“旷野”祷告10年

with No Comments

采访:黄孟礼(卫理报总编辑) 受访:温杨梅英(台湾“ 监狱之母”) 整理:卢韵琴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76岁的姐妹27年来在监狱事工上乐此不疲呢?不只在台湾,近年来的她更是上电视、受访,甚至是到各国分享她的故事;这一切只为了提醒更多人,上帝也爱监狱里的受刑人,千万不要忘记他们。 这位现年76岁的姐妹,就是拥有“台湾监狱之母”美称的“温妈妈”——温杨梅英女士。 温妈妈是印尼华侨,出生与长大都在印尼,后随同是印尼华侨的温勇才结婚定居台湾。就这样,她走上了在台湾事奉的第一步。 因着在小学时,一位基督徒英文老师对她特别关爱的缘故,让她对基督教产生好感,并且认识了基督信仰。后来老师离职,她顿时失去依靠,不想读书导致留级,又和同学去算命,说她命中克夫克子,使她完全否定自己的价值。最后造成精神衰弱,她的母亲就带著她到处求神问卜,希望能治好。 某天,她看到哥哥房间有本圣经,就跪下来祷告,之后她的偏差行為奇妙地被改变过来,每天晚上念着主祷文后抱著圣经睡觉。原本母亲强烈反对基督教,看女儿情况好转只好答应她去教会。她在教会经历上帝的丰富的爱,知道这是她值得终身依靠的神,于是在中学时就决志信主。 由于从小接受英语教育,温妈妈幸运地进入外商银行工作,并计划到英国留学;没想到签证临时出状况,在失望之余她决定到台湾旅行,并与到台湾读大学并工作的同学温勇才结连理。 婚后,她与亲爱的丈夫生了两个儿子,并把孩子带到教会去。虽然也会和温妈妈一起去教会,但是直到13年之后,温伯伯才决志信主。从此,温伯伯与两个儿子成为温妈妈最大的支持者,两个已婚的儿子亦在教会中有美好的服事。 把我的一生献给你 温妈妈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上帝要她服事受刑人。她先是在1982年生了一场大病,在聚会中被圣灵充满,整个人好转过来,就立定心志要更多亲近神。接着,圣灵引导她到山上“旷野”祷告10年,建立起她与上帝亲密的关系。 “那时,我想到住家后面有一片山坡地,上面长满芦苇,非常漂亮。虽然我胆怯,但我依然在上帝引领下,清晨四、五点到山坡上祷告。” 1991 年底,香港的潘灵卓宣道士带领一批在监狱信主的弟兄到台湾作见证、证明福音能救人脱离毒品。温妈妈从此受到激励,让她呼喊,“主啊!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你。” 一个月后,温妈妈又在梦中看见一个景象,“许多人在大海中挣扎,我惊吓地喊叫,见大浪把人冲到岸边,我立刻冲过去将他们抱放在沙滩上。我想到自己也是被耶穌拯救的人,我跪着把自己全然奉献给上帝了。” 接下来,上帝的计划一步步向温妈妈显现。不久后,美国约克妈妈(Mother York)进入监狱帮助许多受刑人的影片再次感动她。两个月后,一位姐妹邀她进监狱服事;从此,台湾龟山监狱、土城看守所、少年观护所都有她的足跡,晨曦会的福音戒毒工作也有她的效力。 “现在的我基本上一星期7天,我有4天的时间都在监狱服事,关心那些受刑人,把上帝的福音传给他们,告诉他们,上帝爱他们。” 常是跪着祷告 从印度尼西亚到台湾,从平凡的家庭主妇到进监狱传福音,都是她从未想过的计划。上帝一路带领,她一路顺服心中的感动;从50岁起,她常常是跪着祷告,迄今,她用膝盖“跪出”了27年的事奉。 然而,她不想自己的服事范围仅限于台湾;于是在最近3年以来,她到澳洲墨尔本、杜拜、马来西亚等地的各宗派教会分享她的事工,希望能够鼓励更多人看见监狱事工的重要。 此次通过西马“得胜之家”的安排,“温妈妈”与陪同她的陈礼素姐妹及槟城得胜之家负责人颜清吉,在4月5日来到诗巫凯胜之家进行探访与分享。 “其实,70%罪案的发生都是因为毒品而起;所以要是我们可以减少毒品的滥用,间接也可以减少罪案的发生。” 再加上,这些往日的吸毒者如果能够得到好好的引导,不但可以成功脱离毒海,更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传道人,这是实实在在可以发生的事。“在我服事的受刑人中,就有一些案例,虽然比例不高,但是真实存在的。” 对于自己的服事,“温妈妈”表示,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可以结出果子,是她最安慰的事。“戒毒工作难免有失败的案例;但是当我看到他们真的改变时,我的心中真的是大得安慰。” 除了探访凯胜之家,“温妈妈”也到诗巫的教会分享监狱事工,并为凯胜之家的建立向上帝感恩;可惜的是,因着一些客观因素,她无法进入本地监狱探访。 “虽然我无法进入本地的监狱,但希望透过我的分享,圣灵可以触动教会弟兄姐妹们,能够有更多的人勇敢在这个事工上奉献自己。”

为国家守望祷告

with No Comments

为国家求恩福祷文 全能的上帝,感谢祢创造我们作马来西亚的国民。求祢赐我们渴慕祢的心,决意作遵祢旨意的子民。求祢护佑我们免于压迫和争斗,促使各族和谐共处。求祢感动执政掌权者,存谦卑又好怜悯,秉行公义,建设和平邦国。求祢赐福我们继续享有信仰和言论自由,兴起合一的教会,成为社会良心为国守望。奉主耶稣名求,阿们。 每期一句 “追想古时之日,上古之年。我想起我夜间的歌曲,扪心自问;我心里也仔细省察。难道主要永远丢弃我,不再施恩吗?难道祂的慈爱永远穷尽,祂的应许世世废弃吗?难道上帝忘记开恩,因发怒就止住祂的慈悲吗?我便说: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之年代。我要提说耶和华所行的;我要记念你古时的奇事。我也要思想你的经营,默念你的作为。”(诗篇77:5-12)

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五月份会长事奉表

with No Comments

1 日 恩爱夫妻带领夫妇训练会 2日 卫理大会筹备会会议 3日 晋福堂家庭讲座会 4日 义恩堂新圣堂奉献礼拜证道 义恩堂30周年感恩晚宴短讲 5日 怀恩堂教育楼落成崇拜证道 美里希望之家动土礼 6日 卫神授课 7日 全国三福大会证道 8-10日 第16届马基协会会员大会 11日 古晋东教区布道培灵奋兴会 12日 福源堂证道 13日 李台莺博士与男牧者交流会与午餐 14日 与三一堂交流 15日 安养园会议 布道部会议 16日 乐龄董事部会议 乐龄团契会议 18日 新福源堂50周年感恩崇拜证道 新福源堂50周年庆典晚宴 19日 新福源堂国语事工中心奉献礼和证道 20日 卫斯理堂成团主办三人制福音篮球赛 … Read More

抓鼠有感:仍有感受,仍有感情

with No Comments

文/翁震凌 在2019年的受难节前夕(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遭祝融光顾,古老建筑在熊熊烈火中岌岌可危;消息一出不仅举世哗然,法国许多民众更是哀伤难捺,潸然泪下。尤其是见到教堂哥特式尖塔轰然坠落,让观者之心也随着沉到谷底。所幸经过十数个小时的抢救,教堂主体结构包括两座钟楼和正面建筑得以保存。为什么一栋古老建筑物竟然会引起如此大的回响?巴黎圣母院(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是法国巴黎的地标之一,更是一座极具历史、艺术价值的世界级建筑文化遗产。这座欧洲史上第一座完全哥特式教堂始建于1163年,并于1345年建竣,至今有8百多年历史。除了建筑物本身之外,教堂也收藏了许多宝贵艺术品,包括壁画、雕塑、彩绘玻璃、管风琴、圣像、文物等藏品(其中一件圣物──荆棘冠据说是耶稣受难时所戴,火患发生时,一位神父与消警都在极力抢救这些重要文物)。虽然有不少文物珍品被抢救出来,但依然有些(如部分玫瑰花窗)因着大火付之一炬,让人大为惋惜。 文化文明的损失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迅速佔据全球新闻版头条,多数人都为这场文明浩劫难过;但依然有网民竟然落井下石,将这场大火与中国圆明园在八国联军掠夺之后被烧一事连系起来,称其为“因果报应”,实在令人心寒。无论如何,文明损失是全人类文化与精神的损失。我深深觉得,我们的上帝是位充满创意与美感的神,也是位创造历史、掌管历史与看重历史的神。故此,祂亦赋予了人类神奇惊人的创造力,对“美”(无论是自然还是艺术)的鉴赏力,还有对历史的厚重情感。所以,不论是巴黎圣母院,是过去遭八国联军纵火焚烧的圆明园,还是被塔利班所炸毁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甚或是遭大火吞噬的巴西博物馆……每一件都是对人类文明、文化与历史的伤害,为之掬一把眼泪,不是矫情,也不是虚伪;而是我们对艺术之美与历史之重,仍有感受,仍有感情,这对逐渐冷心冷情的世人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