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七:门徒训练与教会成长 成功门训带来教会健康成长

with No Comments

教会成长与教会本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使徒行传》阐明了这个真理。初期教会的增长,与《使徒行传》第二章所描述的有素质教会相关,以致在宣教的每个阶段,都提交教会增长的汇报(徒二47、五14、九31、十六5)。 只要门训获得成功,教会成长是自然的收获;培养好一个人,他就会去寻找迷失的羊。教会有生命,教会就会成长。 1.教会成长的重要性 (1)何谓教会成长? 地方教会在质与量的均衡成长,其结果就是上帝国的扩展。在200人以下的教会,牧者在门训可以作得很好。200至1000人的教会,需要教牧团队一起进行门训。千人以上的教会则可要小心,因为官僚主义可能出现,因为人多就进入了管理型的模式,体制会僵硬化,牧者与会众脱节。为此,尽管在爱的教会有120位传道人,主任牧师吴正贤牧师本身还是每周亲自培训数以百计的旬长(组长)班,为得是有机会与“草根”会面,亲自牧养,与基层保持比较近的距离。 (2)教会健康成长的三角形 教会领袖人品的成熟度,决定了教会是否能够好好牧养,以致能够帮助到多些人,这是教会的容量,也就是健康教会的第二个角。除了个人品格关系到属灵权威,对教会领袖的要求也包括他们是否了解文化潮流,其认识程度影响他们牧养的有效性,而相应的影响教会的成长,这是健康教会成长的第三个角。 2.成长所需要的一双翅膀 那是讲道与门徒训练。 (1)讲道 讲坛强,才会有人来礼拜。有了会众,也才会有所门训的。讲道是一个人向几个人传讲真理,那是以人格来传讲上帝的真理。 讲道,要能讲出易于理解的道;这需要恩典,上帝的恩膏。 讲道也要体会道成肉身的原理。讲道时,最先应该做的不是传达信息,而是理解会众的想法,他们的内心状态,讲者与听者取得契合。当人们发现话语与自己有着相对应的关系时,会被宣讲者所传讲的信息所吸引。具有这种契合性的真理,将会使信息在人心中变得火热;因此,讲道者需要把更多时间投入在“世界”上。 上帝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祂绝不会把我们推到用不到我们的地方去。讲道者想要成功,就要完全享受自己的工作,越是享受讲道,讲道也就越好。Phillips Brooks说:“这个世界还没有听到应该听到的尽全力的讲道,即使是转瞬即逝的一个瞬间,也没有可以和讲道事工相比拟的工作。” (2)门徒训练 在成功进行门训的教会中可验证“自然的教会发展”原理。根据德国学者Christian A. Schwaz在1990年向全球32国家的一千多家的教会所作的调查研究发现,健康成长的教会具有八大优良品质: ~令信徒得力的领导方式(Empowering Leadership):强化与栽培领袖(弗四12)。 ~以恩赐为本的事奉方式(Gift-Oriented Ministry):信徒按个人恩赐来服事(弗四11-12,彼前四10)。 ~充满热情的灵性表现(Passionate Spirituality):信徒与主与人建立真挚的关系;爱主爱人(罗十二11-12) ~功能健全的结构(Functional Structures):教会结构必须是有助于达成教会使命(可二27)。 ~激励人心的敬拜(Inspiring Worship):在教会聚会中必须让人感受圣灵的同在,激励人心的是圣灵(帖前五16-19)。 ~全面兼顾的整全小组(Wholistic Small-groups):教会内的小组必须是能够兼顾组员们实际的需要(徒二46-47)。 ~以需要为本的布道事工(Need-orented Evangelism):教会各种的传福音努力需要配合布道对象的需要(林前九20-22)。 ~温馨相亲相爱的关系(Loving Relationships):信徒之间以基督的爱真诚的相待(约十三34-35)。 若是教会有当中有一环比较弱,这就成了破口,使教会成长发生障碍。因此,若欲门训做得好,教会需要顾及这八项中的每一项,以确保它们都是处在优质的状态。 成功的门训可以带来教会健康的成长,这条路尽管有点漫长,却是可靠的。为此,牧者们,请在三、五年内全心全意地投入在少数的几个,十年后必见丰收。(主讲:吴正贤牧师。整理:黄家源)

主题六:门徒训练的落实与实行 激活小组相互关爱互相学习

with No Comments

为了有系统有效地在教会落实门徒训练,我们需要有策略地逐步切入,不宜随意采用其他教会的门训模式,因为教会情况各不相同。 为了将系统化的门训落实到各自的教会,首先要对自己所属的教会环境作出客观的诊断,客观地分析自己教会所具有的长处与短处,树立适合自己教会的策略。透过这一过程,牧者教会领袖可以确认自己和教会需要完善和开发的领域,且可根据圣徒各自的成长阶段和需求来提供属灵帮助,开发切实而具体的教学课程。 落实门训事工有以下过程: 1.土壤分析与教会领袖的预备 信徒对门训认识多少?更重要的是牧者领袖有门训的看见,若是没有需要参加门训研讨会,多方阅读门训书籍,说服自己:门训是教会的,所以为教会,是我们必须服膺的大使命的核心,建立门训为本的教会论,树立门徒之道为牧会策略,接纳门训作牧会的方法,然后上牧养工场,先是世界,后是门徒。 为了有效的进行门训牧养,牧者与领袖或需要抓住机会去门训做得好的教会实地观摩。牧者需要操练归纳法圣经研究,归纳法解经证道。小组是门训的基础建设,故此接受小组训练与实地观摩是重要的一环。 2.分享门训异象 牧者在讲坛上(包括团契聚会)分享门训信息,传递门训异象给会众,预备人心;又可以进行门训查经会,撰写门训文字刊登周刊,进一步撰写教会使命宣言激励会众,作共同的门训宣言。大家可以一起研读门训书籍,加深认识。可以研读一些门训教会个案作为参考借镜。在主日讲坛集体的学习之余,设立门训异象成员来推动异象传递,这些成员以执事为领导,带动各团契成立探讨小组。 3.以门徒训练为目标的牧养 (1)首尔爱的教会有以下的事工循环链 传道(用种种方法带领世人归信主耶稣)、扎根(给予信徒基本栽培包括福音与生活,过主日崇拜、祷告会生活)、牧养(信徒进入马可楼小组学习归纳式查经,课程包括祷告、灵修、圣经、教义、家庭生活、心里辅导等)、训练(从牧养中挑选能够与牧者分担事工的信徒接受2-3年的门徒训练与事工训练的课程)、事工(完成事工训练者参与教会事工包括布道、小组长训练、爱邻舍、辅导、国内外宣教等)、传道。 (2)门徒训练牧养过程 登记、加入慕道友聚会、受洗、进入马可楼(小组,参加种种研习会、课程)、门徒训练、事工训练(包括布道训练)、旬长(组长)训练。 (3)一些说明 a.门徒训练课程再一次对救恩真理打下坚固的根基,叫人在此带着救恩而兴奋,走向基督喜悦的成熟的信仰人格和分别为圣的生活。这个课程由《门徒训练的基础》、《稳如磐石的救恩》和《长像基督的身量》三本组成。 b.事工训练是为通过门徒训练后被认为可以成为信徒同工的人预备的课程,让他们学习成为带领人需要的理论并进行实习。从一系列课程之什么是牧会者的哲学,作为信徒要怎样看到教会,为此要查考的教材包括:《圣灵,新生活的钥匙》、《教会和信徒的自我形象》及《小团契环境和领导能力》。 c.教材只是一个向导,因为它无法完全装载一切要素,但在带领者的灵活使用,成为有用的牧养工具。 d.可供参考的几种牧养过程 (a)灵修培训:归纳法圣经默想、《每日活水》 (b)新旧约圣经概览 (c)圣经与教义课程 (d)一对一牧养 (e)确信班/成长班 (f)圣经通读与背诵圣经 结语:小组事工的扎根 在爱的教会,当门训事工成功扎根后,门训、马可楼(小组)体系和组长教育(旬长班)三者的关系将维持一种平衡的牧会状态;门徒训练自然的结出果子,其核心原因是小组能够被激活。在小组这团契中,圣徒们在生活中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可以感受到相互间的关爱,互相学习(这可作为我们学习有系统门训的可资参考实际范例。朴主声牧师主讲,黄家源整理)。

主题五:门徒训练的运作 用归纳法查经教材培育信徒

with No Comments

门徒训练是个过程,以上帝的话语训练信徒,让他活出所学、活像耶稣,完全委身于基督。 门训需要准备。训练的牧者需要有正确的教会论、有教导的恩赐,及能读懂学员状况的洞察力;教会型态等状况及信徒属灵等情况也需要给予评估,以便按部就班来进行。 透过异象分享,使用适切的方法,生产再生产的门徒。此中,修改牧会模式是必然的。 门徒训练可从核心团体开始,秉持以人为中心,循序渐进。教牧人员则要起模范的作用。 韩国爱的教会(Sarang Church)以“马可楼”(即小组)来进行门训;由训练有素的“旬长”(即组长)来带领,用归纳法查经教材来培育信徒。 对于推动这样的门训,心急不得,但人尽其力,上帝则尽其责。(姜明玉传道,余家振整理)

主题四:门徒之道 改善教会体制:唤醒平信徒是捷径

with No Comments

主耶稣看重门徒,祂寻找并拣选了门徒。教会要培育的就是主耶稣的门徒。我们也看到,大使命最重要/核心的动词是“使……作门徒”,经文中的分词“去”、“施洗、“遵守”是为了主词“作门徒”。(太廿八18-20) 在优先顺序上,教会需先以上帝的话语栽培门徒,然后才要求他们作工;而我们确信,专注门徒将带来惊人的倍增结果。 然而,“门徒”这概念在福音书中多,到了书信就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人”,这应该是关注从犹太人扩张到外邦人的结果。是的,门训正是要栽培门徒成为全备的人! 那么,怎么评估一位门徒呢?他是一位肯付上代价,完全委身于基督者;他是一位在任何情况都活出福音,并透过言语见证主的人;他也是一位仆人式的服事者。门徒其实就是那些成为跟耶稣一样的人,活出跟耶稣一样生活的人。这类效法耶稣的门徒是教会所追求的目标。 上帝也赐予教会三因素来进行门徒培训:教牧人员(弗四11-12),以教导的恩赐来装备门徒:圣经,除了有得救的智慧,也叫他们成为全备的人(提后三15-17);及那些可学习的牧会典范(西一28-29)。 为此,普世教会应当改善体制,成为牧者负责带领,平信徒负责事工的团契;唤醒平信徒则是捷径!(吴正贤牧师主讲 ,余家振整理)

主题四:门徒之道 改善教会体制:唤醒平信徒是捷径

with No Comments

主耶稣看重门徒,祂寻找并拣选了门徒。教会要培育的就是主耶稣的门徒。我们也看到,大使命最重要/核心的动词是“使……作门徒”,经文中的分词“去”、“施洗、“遵守”是为了主词“作门徒”。(太廿八18-20) 在优先顺序上,教会需先以上帝的话语栽培门徒,然后才要求他们作工;而我们确信,专注门徒将带来惊人的倍增结果。 然而,“门徒”这概念在福音书中多,到了书信就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人”,这应该是关注从犹太人扩张到外邦人的结果。是的,门训正是要栽培门徒成为全备的人! 那么,怎么评估一位门徒呢?他是一位肯付上代价,完全委身于基督者;他是一位在任何情况都活出福音,并透过言语见证主的人;他也是一位仆人式的服事者。门徒其实就是那些成为跟耶稣一样的人,活出跟耶稣一样生活的人。这类效法耶稣的门徒是教会所追求的目标。 上帝也赐予教会三因素来进行门徒培训:教牧人员(弗四11-12),以教导的恩赐来装备门徒:圣经,除了有得救的智慧,也叫他们成为全备的人(提后三15-17);及那些可学习的牧会典范(西一28-29)。 为此,普世教会应当改善体制,成为牧者负责带领,平信徒负责事工的团契;唤醒平信徒则是捷径!(吴正贤牧师主讲 ,余家振整理)

主题三教会论B 使徒性的本质:发挥影响力

with No Comments

要分辨教会的真假性可以从三方面来看:1.教会有否传扬上帝的话,并不加添人为的教导?2.教会有否举行圣礼?3.教会有否管训?吴正贤牧师引述一些学者对传统教会论的批判。 “是立足于静态概念而形成的落后的教会论”(Stephen Neil); “是未继承大使命的教会论”(Harry Boer);“不是出于宣教环境的教会论” (John Piper)。以上的论点引导人反思过去教会的定义,很常是没有完全反映出普世教会的使命。自从改革宗教会以来,教会非常关注的是错谬的教导,于是容易只注重内部而忘记教会在世上应有的使命。当一间教会越注重内部,就会越看重自己的权威,以职分为中心而不是以牧养为中心。这样的教会,其结果是一般的信徒没有发挥他们在世上的影响力,教会变得没有力量,不能适应时代环境。 为了承担普世教会使命的神学依据就是让平信徒成为使命者。平信徒应该是具有使徒性被差遣出去的人,但人们常对“使徒性”这字眼有所误解。首先,使徒是指第一批亲眼目睹主耶稣复活的见证人,主耶稣也直接差遣他们去万民中传扬福音。普世教会是建立在使徒根基之上(弗二20);普世教会也是被差遣到世界的团体(约二十21)。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使徒的职分虽然不再存在,但使徒性仍存在。而继承使徒性的不是几个拥有特权的人,而是整个教会,也就是每一个信徒,因为我们每一个肢体就是基督的身体。全教会是圣灵的殿,是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上,而全教会更是因使徒的事工成为基督统一的身体。 普世教会的两根柱子就是信徒的出世和入世。出世就是从世界中被拣选的上帝的百姓,而入世就是被差遣到世界中的耶稣基督的门徒。如此,我们需要明白教会不应只为得救而存在,因为我们已经是出死入生,拥有永生的身份的(约五24);所强调的不应再是自己的身份,而是应该做什么,是使徒性的,是带有使命的。 传统的教会论,过于强调身为上帝儿女的特权而不注重在上帝儿女的使命,以致大部分的教会在牧养上都失去平衡;再加上没有很注重训练信徒成为具有使命感的人,以致容易遇上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如果牧会只单单注重方法,忽略了其背后的哲学和策略是很危险的。一间健康的教会,不是依赖其方法,乃是确立正确的教会论,重拾使徒性的本质。(吴正贤牧师主讲。陈倩明整理)

主题二:教会论A 教会存在是为了世界

with No Comments

牧者的牧会方向,决定他将如何看待教会。比如牧者认为教会是敬拜的地方,他将会把敬拜看为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牧者认为教会是受伤灵魂得安慰的地方,那么就会把医治得胜看为最重要。身为牧者和教会领袖的,应该每天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教会是什么?”因为如果方向错误,就好比一棵树坏了树根,结不成果子;又好比一栋大楼,根基不稳,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牧会的哲学取决于“教会是什么”和“教会为什么存在”。 以下的图可以表达出教会论的重要性: 牧会哲学 (树根) 教会论 牧会战略 (树干) 门徒之道 牧会方法 (枝子) 门徒训练 牧会禾场 (果子) 门徒们 如果只是随着一时之热情开始进行门训,过不久就很容易放弃,因为只注重枝子(方法)而没有注意树根(牧会哲学),果效无法维持。 长久以来,教会论是一个被忽视的主题,在四、五世纪有基督论/三位一体论,在十五、十六世纪有救赎论,而教会论是到廿世纪才被提倡。“教会”一词在新约圣经有114次出现,其中保罗书信提到了62次。在希腊原文“教会”一字的原意是“声音”,强调听了号角之后聚集的行为(申四10),是指在基督里蒙召的百姓。作为一个整全的教会,不是其大小的问题,就算是多么小,多么贫弱,多么不起眼,在上帝的眼中都是上帝的教会。 每一位信徒都是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而每一位信徒都拥有以下四个特权:1.直接就近上帝(来十19-22);2.属灵的活祭(罗十二1);3.代祷(提前二1-2);4.为福音作见证(彼前二9)。 了解教会存在的理由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信徒的角色。第一,教会的存在为要敬拜神,得救的人最先拥有的特权就是可以敬拜上帝,而敬拜是教会的生命和荣耀。第二,教会的存在是为了世界,信徒是要向世界为主耶稣作见证。第三,教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门徒训练,是信徒生命渐渐成熟,学像主耶稣。教会的存在目的是为上帝,为世界和为信徒,而它们三者之间也是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比如,没有受训练的人很难为主作见证;而对世界和未信之人漠不关心的人之敬拜也不能蒙神的喜悦。(吴正贤牧师主讲。陈倩明整理)

主题一:门徒训练的整全论 以牧者之心进行门训

with No Comments

门徒训练就是学像耶稣 (“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加四19),这不是一个时髦的方法,它是牧会的本质。当一位牧者认清门徒训练为牧会的本质时,他就能全力以赴;若能如此,就算遇到任何风雨,都不会动摇,也不会失去动力和焦点。 牧会的本质从何而来?就是一个“牧者之心”。牧者的心肠是懂得上帝的心意,上帝不愿意一人沉沦,但愿人人都悔改。牧者的心是像耶稣一样,满有怜悯的心(compassionate heart)。整本圣经都展示出上帝对人的怜悯,路加十五章的浪子比喻更是鲜明地表达出天父的心肠,反而是大儿子没有明白其父的心肠。吴正贤牧师也提到古代成语“肝肠寸断”的一个典故:猴子妈妈因为失去了猴宝宝,在追觅的过程中身亡,人们剖开其身,发现她的肠子已断裂。这比喻提醒我们身为牧者,我们的心应该是如断肠的心,如父亲等待孩子的心一样,也如欠债人的心情。 以下图表说明聚会型的教会和门徒训练型的教会的差别: 集会(聚会)型 门徒训练型 强调教理 强调福音的实践 敬拜形式的聚会 分享式的聚会 大规模的聚会 小组连结 单方向的传达 全方位的传达 组织化的关系 属灵家人的关系 以聚会为主 以服事为主 教会内部的信徒 活在世界中的门徒 我们可以透过不同形态的教会对比来看整全论。 一般上,集会型的教会容易忽略三大问题:1.忽略福音;2.忽略培育;3.忽略异象。这图表可以帮助我们检视忽略的部分。门训之道,就是情愿献出生命的教会论。 全备的门徒是在思考、感性、意志、关系和身体五方面都顺服在上帝的主权之下,并以此带来信心与生活上的一致。通过这五方面不断的成熟,渐渐成为全备的敬拜者,形成培养门徒的家庭,进行培养门徒的宣教。全备门徒的核心经文是歌罗西书一28-29,“全备的人”一词在圣经中主要表达:“与最高标准一致”、“成熟,熟透” 、“道德上的全备”。门徒之道的本质是“效法并传扬耶稣基督”,而门徒训练的土壤和环境就是小组和归纳式查经法。门徒训练的目标就是要把“一个灵魂”培育成“一个全备的人”。全备的门徒不是靠自己,其原动力乃是圣灵的工作,离开了能力的泉源,就不能有良善的牧者心肠去建立门徒。 总的来说,整全论的三个目标为:1.个人全备:要经历全人效法耶稣的属灵成熟;2.教会全备:以牧者的心来进行道成肉身的门徒训练;3.社会全备:差遣受过装备和愿意顺从召命的门徒来承担社会服事的事工。(吴正贤牧师主讲,陈倩明整理)

韩首届华人门训领袖研讨会特别报导:韩“唤醒平信徒门训领袖研讨会”首尔举行 拥十万会友的“爱的教会” 首办华人门训领袖研讨会

with No Comments

韩国首尔“爱的教会”开创者玉汉钦牧师于1978年以9人的小组进行门徒训练,建立了40年后的今天有着10万会友的超大型教会。他们自1986年开始每年都举行一两次“唤醒平信徒门徒训练领袖研讨会”,造福了二万多来自普世的教牧领袖。 爱的教会回应华人教会的需要,与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联办“第115届(华人)唤醒平信徒门徒训练领袖研讨会”,于2019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在首尔京畿道安城修养馆举行,有来自美国、东亚、香港、台湾、澳洲、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约200位教牧领袖参加。 研讨会的主讲为爱的教会现任主任吴正贤牧师,讲题包括“整全论”、“教会论”、“门徒之道”及“门徒训练与教会成长”。附属爱的教会的“国际门徒训练学院”总干事朴主声牧师主持小组带领法中的“小组的环境与特性”、“小组与领导力”、“归纳法圣经研究”、“门徒训练教材指南”和“门徒训练的落实与实行”;副院长姜明玉传道则负责教导小组带领法中的“归纳法圣经研究的实际应用”、“门徒训练的运作与马可楼”、“有关门徒训练的预备工作”和“门徒训练的时间管理”。 专题讲座则由代表华人教会作出回应的世界华人福音联络总干事陈世钦牧师主讲,题为“从牧养反思灵命塑造的认知与实践”;而来自台湾高雄福气教会的主任牧师杨锡儒牧师主讲“门徒荣耀的使命”。 这场研讨会的特色在于为受训者提供现场观摩的机会,好让他们在落实门训上有所借镜,这些分别是吴正贤牧师主持的“旬长班”(小组长培训)、“与旬长见面”(小组长实地备课)和到旬长府上的马可楼观摩(家庭小组聚会情景)。

我思故我写:怀仁家复兴在盼

with No Comments

文/俞贤福 为着怀仁堂新圣堂落成暨百周年感恩庆典,献上满心的感恩与赞美!这庆典挑旺了会友灵性被更新而再次火热,同时也感动了许多慕道友更加渴慕认识神,愿意参与崇拜,追求主道。 富丽堂皇的新圣堂,耸立于泗里街市区中心,高举基督十字架荣耀旌旗,盼望为基督嬴得泗里街城市。此外,新圣堂宏伟壮观,内部设备完善,一切设施尽善尽美。会友们置身其中以感恩、虔诚之心敬拜神,荣耀神,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感谢上帝带领,眷顾保守怀仁家走过一百年,也感谢先贤先圣过去设教的艰辛,及历届牧者不辞劳苦,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无私付出。百年来,怀仁家经历许多风风雨雨,但主的恩手都在扶持引导,代代传承信仰,深信未来百年主必仍与我们同在,引领教会继续迈向光明主道,迈入2020年新里程碑。 据我观察,怀仁家复兴在盼有四大因素: 1.主日崇拜:目前牧者正培训一群青年人参与主日事奉,包括有音乐恩赐的,好加强崇拜气氛,让会众敬拜更投入。同时,每周有不同敬拜小组,带领者发挥个人恩赐带动整个崇拜气氛。此外,目前怀仁家有三位年轻但资深的牧者,每周主日信息都很丰富,深入浅出地宣讲主话。另外,还有年轻的音乐干事、神学生与本处传道和牧者同心配搭,让会友在灵性上造就更新得以长进。 2.祷告会:这两年来教会祷告会人数颇有增加,目前约有120位。一个堂会的复兴与否,取决于祷告会兴旺与否:多祷告多有能力,少祷告少有能力,不祷告就没有能力。祷告是向上帝支取能力的源头,能带来改变。目前怀仁家除了周四晚祷会和周末晨祷会,还有每天清早5:30am-6:00am的晨祷会,6点过后还开放给上班族自由来到殿中祷告。在此勉励更多会友抽出这段宝贵时间来亲近上帝。 3.装备课程:怀仁家这几年来有各样的装备课程,如:顶峰、门徒、四轨成人主日学、布道训练,供会友选择参与──每位会友,不是老师,就是学生──大家一起学习,彼此勉励,互相激励,在主爱中一齐成长让每位会友的灵性迈向高峰学像主,更认识主,更爱主。 4.寻羊运动:教会要成长,布道与探访应首当其冲。若一个教会没有布道与探访肯定是失败没有生气的教会。怀仁家自1996年就推动三福布道法直到如今,间中也曾用过《福音桥》、《四个属灵定律》(你听过人生好消息吗?)等。但无论何种布道法,都有其果效。只是我们愿意委身于布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我们总要传福音!我们要知道,布道传福音引人归主全是圣灵工作,人只是器皿,成就在于神。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 目前怀仁家布道队在主日下午3时出发,共有4队到不同属区作布道探访工作。去年,堂会已将失落迷羊的资料输入电脑以方便寻羊运动,并恳切祈求圣灵动工,感动凡在本堂过去接受过三福布道与福音桥装备的会友,都愿意参与堂会布道队。同时,也鼓励每位会友向家人和亲朋戚友传福音,因为宣传福音是从家开始,动员会友出去寻找迷失的羊,归入上主的羊栏。 总结: 我信主在怀仁家将近30年,感恩看到怀仁家历届牧者的牧养与关爱,牧者与执事会友之间的彼此同心配搭,兴旺福音建立一间关怀世人的教会。百年来,怀仁家会友在灵程路上都经历许多艰难,但天路虽崎岖不平,有高山,有低谷,有苦难,有甘甜,有顺境,有逆境,主的恩典够用。 百年来,上主的恩手不断在扶持引导我们迈向光明,前面百年的天路是个未知数,但我们深知谁在掌管明天!盼望怀仁家弟兄姐妹都能警醒谨慎自守,主再临的日子的近了,我们惟有诚心仰望主,注目于祂,定睛于祂,紧紧跟随祂的脚踪行,主必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怀仁家。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