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专题讲座 王荣义:成陪伴者前先照顾好自己
报道:韵琴 临终关怀真正需要的是陪伴者能够了解病人,而不是一种陪伴的技巧,更不是可怜病人,王荣义牧师提醒弟兄姐妹在成为陪伴者之前,先照顾好自己,再去照顾病人。 诗巫西教区基督徒社会关怀执行会主办“生命课题公开讲座会”于7月31日晚,以线上讲座的方式进行,并邀请台湾长老教会教育中心主任王荣义牧师担任讲员,王牧师亦是前台湾马偕纪念医院协谈中心主任。 照顾别人前先照顾自己 关于临终关怀,王荣义牧师首先谈到“得与失”。他认为,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不断地追求成长,努力争取资源。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在“得到”中,也有“失去”。只是,我们的社会却很少教导我们如何面对失去。“我们一直往前冲,好像我们的生命不会有结束的一天,然而,现实并不是如此。” 为此,他提醒弟兄姐妹们在照顾别人之前,请先照顾自己。“面对临终病人,我们若真的想关心,一定要先诚实面对自己。否则,我们的关心只是将自己对失落的感受投射到对方的身上。 王牧师列举了几个问题让大家问自己:“从小到大我最大的失落、遗憾是什么?小时候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一直在努力追求什么?如果只剩一周可活,我会做什么?” “如果没有先照顾自己,一旦事情发生时,你会惊慌失措,因为你不懂该怎么做。” 王牧师说,我们很容易就说出如,“要勇敢”、“要放下”、“加油”、“不要难过”、“不要哭”、“要往好处想”、“上帝一定有祂的美意”、“苦难是化妆的祝福”等不着边际的话语,让别人觉得不舒服。“试想一下,在你面对临终时,希望别人这样安慰你吗?” 给与全人的关怀 谈到病人灵性的照护,在他看来,临终关怀不能只照护病人的灵性。因为主耶稣来到世上,是为了全人的关怀。 “要谈灵性照护之前,必须先了解人是什么?人是具有身、心、 灵之主体,并由这三种结构相互交织影响所组成的。”所以,我们不能只顾到灵性层面,而忽视身心层面之照顾。在身体方面,人藉着五官与外界沟通,而生理状态与心理、灵性都会相互影响。 王牧师把灵性照护分为“魂”与“灵”两个心理层面。“魂”心理层面——透过情感、意志、道德、知能而觉知到自己,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社会心理层面。 “灵”是最深层的部份——人依此觉知到神圣的存在。“灵”使个人与神、与他人建立信任、相爱之关系。它使人了解生命的意义与目的、生命的价值、爱、盼望、宽恕、美及真理,而这些至高的价值会趋使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朝向自我实现或天(神)人合一的目标。 临终病人在最后的病床岁月中,身体上常常饱受疾病及症状的折磨,逐渐丧失身体的活动力,生活起居需要他人照顾,致使病人深陷于生理及心灵上的痛苦。因此,在照顾临终病人时,应顾及病患之各个层面,帮助病人缓解身心上的痛苦,使病人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平静、安祥、有尊严的离开。 尊重病人之自主权 王荣义牧师将照顾临终病人分为身体平安,以及心理及灵性平安两个层面,并加以概述。 在身体平安层面,可分为4项。首先,照顾临终病人,就应该帮助病人将身体的痛苦减轻至最低。可藉由积极缓和性治疗,可控制疼痛、呼吸窘迫、食欲不良、失眠等症状,减轻至最低,使病人觉得舒适而维持原有生活品质。 还有,帮助病人身体完整、清洁整齐。适当修饰身体上缺陷、伤口保持干净无臭味、衣著清洁、全身清洁等,不但促使舒适感,也可维护病人美女形象、去除病人羞耻及自卑感,愿意接受亲朋之探访。 同时,尊重病人之自主权。病人能自己动手的事,让他来完成;如从旁协助而让他能独立完成梳洗整齐或如厕事项。这些可以让他感到还能主宰自己,尚能活动自如,感到自己还有尊严和自重感,是激发病人有生存希望的来源。 最后,临终的过程不要太长。这意味着,当病人身体功能完全丧失,在断气的过程,不使用人为方法如升压剂、电击或心脏复苏术等拖延临终病人的濒死期,使他饱受拖延的折磨之苦。 创造信任的空间 在心理及灵性平安层面,王牧师引用了古伦神父在《道别、悲伤与安慰》一书中所说:“让临终者可以带著尊严面对死亡,让家属有准备面对悲伤,陪伴者首要任务,就是要聆听临终者的话语,特别是他们常使用的图像语言。对于临终者而言,与自己生命及周遭的人和好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够安心的离世。” 王牧师说,我们不需要进行道德劝说,但可以创造信任的空间,让临终者愿意说出内心的期待与遗憾。陪伴临终者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他有机会可以跟亲友道别,可以说出祝福的话,可以表达一生都很难说出口的情感;也让他的离世成为亲友的祝福,而不是只留下悲伤与遗憾。同样的,我们也应该让亲友对临终者说出内心的话,一声说不出口的感激,临终者对他们的重要性,他们从他身上获得学习的。 “另一个可以做的,便是使临终病人减少面对死亡的恐惧,不要让他寂寞、害怕、孤独的死去。” 我们要让病人能接纳、面对死亡,即不要欺瞒病情,回避讨论死亡的议题,要协助临终者接受死亡的事实,他才不会再做无谓的搏斗,较能镇静且理性地做决定及交代后事。家人必须尽速地完成或被交办的事项,以示尊重,使病人能安心地朝向死亡。 再来就是达成病人的愿望、了却心愿。病人的希望随着生命历程而改变,当病人知道自己治不好,但是希望减轻疼痛或希望重新调整药物,希望家人来看他、希望吃某种食物、想做某些事,只要不会伤害到病人,应予成全。 “尤其是当病人能放下心爱的人、事、物如托孤、遗物分配、交代遗嘱及处理身后事等,这些都能如愿交代,能了却心愿时,病人将会觉得自己可以死得安心。另外过往未竟事宜的表达与被了解也很重要——抱著不被了解的遗憾而活,对临终病人而言是不安、不甘心及痛苦的。” 同时,病人需要爱的保证,感受家人支持及关爱。能与家人坦诚地倾诉痛苦,获得贴切的照顾,可消除被人遗弃之恐惧,安心地面对死亡。人活著最可怕的不是受苦,而是孤单的受苦,临终病人更怕孤单。“爱”是使临终病人感到生命有意义。除了人的爱,还需要体会上帝的爱,这是临终病人的宗教面最重要的需求。 生命没有白活 接下来,病人需要确认生命的意义。陪伴回忆当事人生命中快乐、成功、失败等事,陪伴者的专注聆听与整全接纳,可以让当事人体会人生的意义,并感受到生命没有白活。亲人具体的感恩也是很重要的支持。 然后,病人需要宽恕及被宽恕。对面临死亡的人来说,受伤或伤害别人的情结,若没有打开,是无法获得心灵的平安。对临终病人的照顾需密切注意这份灵性需要,否则病人带着怨恨离开也是很大之遗憾。 此外,病人的信仰交托亦是十分重要。宗教的核心要素,即是回答人生的终极意义的问题。透过诗歌、经文、祈祷陪伴交托可以给病人带来灵性的平安。 总之,当一个人逐渐衰弱时,会慢慢学习到死亡的不可避免,而这个历程是最寂寞和孤独的。对于一个临终的人,良好的陪伴照顾,以及对其人生价值之回顾与肯定,并真实感受到耶稣不变的爱,才能够死而无憾。 “就让我们重新体认自己的生命,用每天都是最后一天的预备来过日子,每一个生命在上帝的手中。”